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物质气力输送系统补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力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力输送系统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2.气力输送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涉及流体力学、材料科学、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等领域,属输送效率高、占地少、经济而无污染的高新技术项目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也在不断扩大。气力输送是清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密封式输送管道代替 传统的机械输送物料的一种工艺过程,但是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气力带动物料一同移动,在重力和与输送管道内壁摩擦力的作用下,气力的输送能力会下降,从而导致物料沉积在输送管道底部,造成阻塞的同时,影响物料输送效果。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直接在输送管道内设置补气管道,通过外接气源进行补气操作,这种补气装置虽然能够增加气力的运输程度,但是高压气体突然进入输送管道内部,容易在补气管道处形成局部高压或者漩涡,影响输送管道前端的气力和物料朝补气管道处流动,进一步造成输送管道的局部阻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扇叶、传动轴和支撑架之间的配合,以补气气力的作用带动扇叶和传动轴进行转动,从而促进补气管道前端气力的流动,形成双扇叶联动促进气力的移动,并在扇叶尾部形成部分乱流,能够对沉积在输送管道底部的物料进行吹散操作,防止物料在补气管道处堆积的生物质气力输送系统补气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气力输送系统补气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和补气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补气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内,所述补气组件包括支撑架、扇叶和传动轴,所述支撑架一端由外向内贯穿输送管道,并通过环形支撑块与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内的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并使所述传动轴在所述输送管道内与其同轴铺设,所述扇叶为两组,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部,并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支撑架为设置有出气孔的圆管,且出气孔的开设方向与所述输送管道内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与之相邻的所述扇叶相对应。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设置有气道的圆管,所述出气孔与气道联通。
7.进一步的,所述扇叶通过键和键槽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远离迎风端的支撑架上。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限位环,且环形限位环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并螺接在所述环形支撑块上,输送环形支撑块通过轴承套设在传动轴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支撑块为中空结构,并与所述支撑架上的气道联通。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和扇叶上设置有耐磨层。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至少八个,且四个为一组与所述扇叶交错设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扇叶、传动轴和支撑架之间的配合,以补气气力的作用带动扇叶和传动轴进行转动,从而促进补气管道前端气力的流动,形成双扇叶联动促进气力的移动,并在扇叶尾部形成部分乱流,能够对沉积在输送管道底部的物料进行吹散操作,防止物料在补气管道处堆积;
15.2、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一端由外向内贯穿输送管道,并通过环形支撑块与设置在输送管道内的传动轴转动连接,并使传动轴在输送管道内与其同轴铺设,实现传动轴同轴固定在输送管道内,便于设置在输送管道内部的同时,防止偏心力对输送管道造成损坏;
16.3、本实用新型扇叶为两组,且分别固定设置在传动轴的两端部,并带动传动轴转动,支撑架为设置有出气孔的圆管,且出气孔的开设方向与输送管道内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与之相邻的扇叶相对应,由于从补气管道内部流出的气体吹动与之对应的扇叶进行转动,并带动传动轴和另一个扇叶进行同速转动,在另一个扇叶转动的情况下,带动补气管道前端的气力向后进行移动,然后进一步促进后端扇叶的转动,防止在补气管处形成局部高压,影响补气管前端气力的流动;
17.4、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为设置有气道的圆管,出气孔与气道联通,外部气源与支撑架中的气道连通,使进入气道内的气力从出气孔顺着气力物料的流动方向排出,并吹动与之相邻的扇叶进行转动;
18.5、本实用新型扇叶通过键和键槽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两侧,且出气孔设置在远离迎风端的支撑架上,实现扇叶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情况对扇叶的位置及与支撑架的距离进行调整,促进气力的流动;
19.6、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限位环,且环形限位环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密封垫,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并螺接在环形支撑块上,输送环形支撑块通过轴承套设在传动轴上,实现通过支撑架与环形支撑块螺接,并通过支撑架之间的相互拉力及支撑力,对传动轴进行固定限位,并使橡胶密封垫压紧在输送管道外壁,实现对贯穿处的密封,防止气力和物料的外漏;
20.7、本实用新型环形支撑块为中空结构,并与支撑架上的气道联通,实现支撑架内气力的稳定并保持一致,增加补气的稳定性,在支撑架连通后,其中一个支撑架与补气装置连通即可,不用全部的支撑架均与补气装置连接;
21.8、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扇叶和分散板上设置有耐磨层,高速流动的物料碰撞到支撑架、扇叶和分散板上的耐磨层,防止对支撑架、扇叶和分散板造成损伤;
22.9、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为至少两组,且扇叶与支撑架两者交错设置,能够根据输送管道的铺设情况对扇叶和支撑架的布局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23.图1为生物质气力输送系统补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补气组件输送管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支撑架、环形支撑块和输送管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生物质气力输送系统补气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中,1

输送管道,2

支撑架,3

扇叶,4

传动轴,5

环形支撑块,6

出气孔,7

气道,8

环形限位环,9

轴承;a

补气组件。
28.生物质气力输送系统补气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和补气组件,补气组件设置在输送管道内,补气组件包括支撑架、扇叶和传动轴,支撑架一端由外向内贯穿输送管道,并通过环形支撑块与设置在输送管道内的传动轴转动连接,并使传动轴在输送管道内与其同轴铺设,扇叶为两组,且分别固定设置在传动轴的两端部,并带动传动轴转动,支撑架为设置有出气孔的圆管,且出气孔的开设方向与输送管道内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与之相邻的扇叶相对应;通过扇叶、传动轴和支撑架之间的配合,以补气气力的作用带动扇叶和传动轴进行转动,从而促进补气管道前端气力的流动,形成双扇叶联动促进气力的移动,并在扇叶尾部形成部分乱流,能够对沉积在输送管道底部的物料进行吹散操作,防止物料在补气管道处堆积。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30.补气组件a设置在输送管道1内,补气组件a包括支撑架2、扇叶3和传动轴4,支撑架2一端由外向内贯穿输送管道1,并通过环形支撑块5与设置在输送管道1内的传动轴4转动连接,并使传动轴4在输送管道1内与其同轴铺设,扇叶3为两组,且分别固定设置在传动轴4的两端部,并带动传动轴4转动,支撑架2为设置有出气孔6的圆管,且出气孔6的开设方向与输送管道1内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同,并与之相邻的扇叶3相对应;实现传动轴4同轴固定在输送管道1内,便于设置在输送管道1内部的同时,防止偏心力对输送管道1造成损坏;由于从出气孔6内部流出的气体吹动与之对应的扇叶3进行转动,并带动传动轴4和另一个扇叶3进行同速转动,在另一个扇叶3转动的情况下,带动输送管道1前端的气力向后进行移动,然后进一步促进后端扇叶3的转动,防止在出气孔6处形成局部高压,影响输送管道1前端气力的流动。
31.支撑架2为设置有气道7的圆管,出气孔6与气道7联通;外部气源与支撑架2中的气道7连通,使进入气道7内的气力从出气孔6顺着气力物料的流动方向排出,并吹动与之相邻的扇叶3进行转动。
32.扇叶3通过键和键槽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的两侧,且出气孔6设置在远离迎风端的支撑架2上;实现扇叶3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情况对扇叶3的位置及与支撑架2的距离进行调整,促进气力的流动。
33.支撑架2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限位环8,且环形限位环8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密封垫,支撑架2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并螺接在环形支撑块5上,环形支撑块5通过轴承9套设在传动轴4上;实现通过支撑架2与环形支撑块5可拆卸螺接,便于拆装的同时,并通过支撑架2之间的相互拉力及支撑力,对传动轴4进行固定限位,并使橡胶密封垫压紧在输送管道1外壁,实现对贯穿处的密封,防止气力和物料的外漏。
34.支撑架2为至少八个,且四个为一组与扇叶3交错设置;支撑架2为至少两组,且扇叶3与支撑架2两者交错设置,能够根据输送管道1的铺设情况对转动轴4和支撑架2的布局
进行调整。
35.实施例二:
3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变环形支撑块5与支撑架2的连接结构得到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环形支撑块5与支撑架2的连接结构的详细描述为:环形支撑块5为中空结构,并与支撑架2上的气道7联通。
37.实现支撑架2内气力的稳定并保持一致,增加补气的稳定性,在支撑架2连通后,其中一个支撑架2与补气装置连通即可,不用全部的支撑架2均与补气装置连接。
38.实施例三:
3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耐磨层得到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增加技术方案的详细描述为:支撑架2和扇叶3上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为耐磨板或耐磨涂层,其中耐磨涂层为喷涂或刷涂设置在支撑架2和扇叶3上,其中耐磨板通过螺栓或粘合剂可拆卸设置在支撑架2和扇叶3上。
40.高速流动的物料碰撞到支撑架2和扇叶3上的耐磨层,防止对支撑架2和扇叶3造成损伤。
41.使用时,支撑架2、扇叶3和传动轴4形成的补气组件在输送管道1内安装完成后(可以安装多组补气组件),从出气孔6排出的气力吹动扇叶3进行转动并带动传动轴4和另一个扇叶3进行同步转动,在两个扇叶3同步转动的情况下,实现补入的气力快速向前移动的同时,还带动出气孔6前部的气力进一步向前进行移动,从而促进气力和物料的快速移动。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