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皮肤病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8: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皮肤病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2.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引起恐慌与社会歧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麻风等传染病在全世界已经得到明显控制。其他引起皮肤病的内外在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与皮肤病一般多采用棉花签、棉球或毛刷等浸入药水,再将其涂抹于皮肤病变部位。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棉签和海绵球多次伸入药瓶中蘸取药剂进行涂抹,以现在的医学眼光来看,传统的方式较为不卫生,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等并发症。
4.因此,发明一种用于皮肤病上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皮肤病上药装置,通过针筒管与出液管的设置,棉球设置在针筒管的前端,在需要使用药物时,只需向前推动推杆,是药物从出液管处流出且与棉球接触,方便工作人员对皮肤进行上药,波纹管的设置,便于调节棉球的擦拭角度,进一步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皮肤病上药装置,包括针管筒,所述针管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针管筒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贯穿针管筒的底部,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针管筒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的外壁套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针管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远离针管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替换座,所述出液管远离针管筒的一端贯穿替换座,所述替换座与出液管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替换座的外壁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替换座贴合,所述遮挡板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铁石,所述替换座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铁石,所述替换座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通孔贯穿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棉球。
7.优选的,所述针管筒包括筒身和筒盖,所述筒身的顶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筒盖的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筒身和筒盖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筒盖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推杆贯穿限位孔。
9.优选的,所述替换座设置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吸铁石和第二吸铁石相匹配。
10.优选的,所述替换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
位块,所述限位板与替换座相匹配。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截面设置为t形,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防漏圈。
12.优选的,所述针管筒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指环,两个所述指环对称分布。
13.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出液管与通孔相匹配。
14.所述替换座的一侧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出液管固定连接。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通过针筒管与出液管的设置,棉球设置在针筒管的前端,在需要使用药物时,只需向前推动推杆,使药物从出液管处流出且与棉球接触,方便工作人员对皮肤进行上药,波纹管的设置,便于调节棉球的擦拭角度,进一步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
17.2、通过替换座上的凹槽与固定块设置,使棉球便于替换,单向阀的设置,避免针筒管中未使用的药物与棉球接触,避免交叉感染,滑槽和遮挡板的设置,在滑槽与滑块的作用下,遮挡板滑动,对固定块与替换座的连接进行防护,阻挡固定块从凹槽滑落,增强固定块与凹槽连接的紧密性,第一吸铁石和第二吸铁石的设置,在遮挡板对固定块进行遮挡时固定。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管筒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座结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座结构俯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针管筒、2活塞、3推杆、4出液管、5波纹管、6替换座、7滑槽、8滑块、9遮挡板、10第一吸铁石、11第二吸铁石、12凹槽、13固定块、14通孔、15底板、16棉球、17筒身、18筒盖、19限位孔、20限位板、21限位块、22密封圈、23防漏圈、24指环、25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用于皮肤病上药装置,包括针管筒1,所述针管筒1的内部设有活塞2,所述活塞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3,所述针管筒1的底部设有出液管4,所述出液管4贯穿针管筒1的底部,所述出液管4的一端与针管筒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4的外壁套接有波纹管5,所述波纹管5的一端与针管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5远离针管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替换座6,所述出液管4远离针管筒1的一端贯穿替换座6,所述替换座6与出液管4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替换座6的外壁一侧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遮挡板9,所述遮挡板9与
替换座6贴合,所述遮挡板9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铁石10,所述替换座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铁石11,所述替换座6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设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4,所述固定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5,所述通孔14贯穿底板15,所述底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棉球16。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管筒1包括筒身17和筒盖18,所述筒身17的顶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筒盖18的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筒身17和筒盖18螺纹连接,筒身17和筒盖18的设置,便于对针管筒1添加药物。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盖18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19,所述推杆3贯穿限位孔19,推杆3的设置,方便推动活塞2使药物流出。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替换座6设置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吸铁石10和第二吸铁石11相匹配,第一吸铁石10和第二吸铁石11的设置,便于对遮挡板9进行固定。
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替换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板20与替换座6相匹配,限位板20的设置,对底板15进行限位。
31.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13的截面设置为t形,所述固定块13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2,所述固定块13的底部设有防漏圈23,密封圈22和防漏圈23的设置,防止药物渗漏。
3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管筒1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指环24,两个所述指环24对称分布,指环2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拿取。
3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液管4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出液管4与通孔14相匹配,输液管4采用橡胶材质便于适应不同角度。
34.所述替换座6的一侧设有单向阀25,所述单向阀25与出液管4固定连接,单向阀25的设置,避免针筒管1中未使用的药物与棉球16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35.本实用工作原理:
36.参照说明书附图1

4,需要进行上药时,工作人员首先拿出针管筒1,旋转筒盖18,将筒盖18与筒身17分离,将药物倒入筒身17直至药物到达筒身17容量的三分之二为止,再旋转筒盖18,使筒盖18与筒身17连接,向前推动推杆3,在活塞2的作用下药物从出液管4处流出,使棉球16与药物接触,再用棉球16对患者伤口处进行涂抹,涂抹完成后,工作人员推动遮挡板9,使第一吸铁石10与第二吸铁石11分离后,将底板15向替换座6外壁移动,使固定块13移动出凹槽12中,将底板15、棉球16和固定块13放入医疗废物桶中,再拿出新的棉球16、底板15和固定块13,将固定块13与凹槽12相对齐,并将固定块13推进凹槽12的内部,使通孔14与出液管4位置对齐,再移动遮挡板9,使第一吸铁石10与第二吸铁石11连接即可;
37.参照说明书附图1

4,通过替换座6上的凹槽12与固定块13设置,使棉球16便于替换,单向阀25的设置,避免针筒管1中未使用的药物与棉球16接触,避免交叉感染,滑槽7和遮挡板9的设置,在滑槽7与滑块9的作用下,遮挡板9滑动,对固定块13与替换座6的连接进行防护,阻挡固定块13从凹槽12滑落,增强固定块13与凹槽12连接的紧密性,第一吸铁石10和第二吸铁石11的设置,在遮挡板9对固定块13进行遮挡时固定。
38.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
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