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格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7: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尤其是一种格栅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格栅结构,环形支架的内、外筋条数量相等,环形支架以外的外圈筋条之间的间隔大于环形支架以内的内圈筋条之间的间隔。例如:现有的格栅结构,内圈筋条的数量为60根。由于外圈筋条所占据的外环尺寸大于内圈筋条所占据的内环尺寸,若外圈筋条的数量也为60根,相邻两根外圈筋条之间的间隔就会比相邻两根内圈筋条之间的间隔大。外圈筋条的间隔超过安规限定的8mm,就会带来如下问题:首先,格栅结构的强度不能保证;其次,手指能够伸入格栅结构的内部,存在安全隐患。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格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栅结构,其具有加强强度和提高安全性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格栅结构,包括环形支架和若干与所述环形支架连接的筋条,所述筋条包括与所述环形支架内侧直接连接的第一筋条以及与所述环形支架外侧直接连接的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的数量m与所述第二筋条的数量n的比值m/n为2/3~1/1。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比值m/n=2/3。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比值m/n=3/4。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筋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筋条的长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支架包括半径较小的第一环形支架和半径较大的第二环形支架,所述第一环形支架和所述第二环形支架为同心圆设置,所述第一筋条是与所述第一环形支架直接连接的内圈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包括与所述第二环形支架直接连接的外圈筋条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支架和所述第二环形支架之间的中圈筋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圈筋条的长度等于所述外圈筋条的长度和所述中圈筋条的长度之和。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圈筋条的数量与所述外圈筋条的数量相等。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圈筋条的位置与所述外圈筋条的位置相对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支架定义有环向和径向,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环形支架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筋条包括在所述环形支架的径向上延伸的
主体部分和自所述主体部分弯折而成的末端部分,所述末端部分在与所述环形支架的径向和所述环形支架的环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筋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筋条的所述主体部分的长度。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格栅结构通过将第一筋条的数量m与第二筋条的数量n的比值m/n设为2/3~1/1,在环形支架以内的第一筋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环形支架以外的第二筋条由于数量增多而使得相邻第二筋条之间的间隔减小,一方面加强了格栅结构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格栅结构实施方式一的立体组合图;
17.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格栅结构实施方式一的主视图;
19.图4为图3的部分放大图,其中m/n=2/3;
20.图5为与图4相类似的部分放大图,其中m/n=3/4;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格栅结构实施方式二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考图1至图5,一种格栅结构,包括环形支架1和若干与所述环形支架1连接的筋条2。所述筋条2包括与所述环形支架1内侧直接连接的第一筋条21以及与所述环形支架1外侧直接连接的第二筋条22。所述第一筋条21的数量m与所述第二筋条22的数量n的比值m/n为2/3~1/1。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比值m/n为2/3~1/1”,可以包括第一筋条数量与第二筋条数量比值为2/3的情况,也可以包括第一筋条数量与第二筋条数量相等的情况。
24.请参考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也即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支架1为两个。即,实施方式一中,为了提高所述格栅结构的支撑强度,所述环形支架1包括半径较小的第一环形支架11和半径较大的第二环形支架12,且所述第一环形支架11和所述第二环形支架12为同心圆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筋条21是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支架11 内侧的内圈筋条201,所述第二筋条22包括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支架12 外侧的外圈筋条203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支架11和所述第二环形支架 12之间的中圈筋条202。为了满足产品美观性的需要,所述内圈筋条201的长度等于所述外圈筋条203的长度和所述中圈筋条202的长度之和,也即,所述第一筋条2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筋条22的长度。特别的,为了强度、安全性和美观的多重考虑,所述中圈筋条202的数量与所述外圈筋条203的数量相等;所述中圈筋条202的位置与所述外圈筋条203的位置相对应。
25.请参考图4,同一个格栅单元即从l1开始(包括l1,属于该格栅单元) 到l2截止(不包括l2,属于下一个格栅单元),l1和l2之间的所述第一筋条21(即内圈筋条201)为2根且所述第二筋条22(包括中圈筋条202和外圈筋条203)为3根,可以得出,所述比值m/n=2/3。具体的,所述内圈筋条201包括沿环向的第一内圈筋条2011、第二内圈筋条2012和第三内圈筋条2013,所述中圈筋条202包括沿环向的第一中圈筋条2021、第二中圈筋条 2022、第三中圈
筋条2023和第四中圈筋条2024,所述外圈筋条203包括沿环向的第一外圈筋条2031、第二外圈筋条2032、第三外圈筋条2033和第四外圈筋条2034。所述第一内圈筋条2011与所述第一中圈筋条2021、所述第一外圈筋条2031在所述径向上对齐;所述第二中圈筋条2022与所述第二外圈筋条2032在所述径向上对齐,所述第三中圈筋条2023与所述第三外圈筋条2033在所述径向上对齐,所述第二内圈筋条2012在所述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二中圈筋条2022和所述第三中圈筋条202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外圈筋条 2032和所述第三外圈筋条2033之间;所述第三内圈筋条2013与所述第四中圈筋条2024、所述第四外圈筋条2034在所述径向上对齐。
26.请参考图5,同一个格栅单元即从l1’开始(包括l1’,属于该格栅单元)到l2’截止(不包括l2’,属于下一个格栅单元),l1’和l2’之间的所述第一筋条21’(即内圈筋条201’)为3根且所述第二筋条22’(包括中圈筋条202’和外圈筋条203’)为4根,可以得出,所述比值m/n=3/4。具体的,所述内圈筋条201’包括沿环向的第一内圈筋条2011’、第二内圈筋条2012’、第三内圈筋条2013’和第四内圈筋条2014’,所述中圈筋条 202’包括沿环向的第一中圈筋条2021’、第二中圈筋条2022’、第三中圈筋条2023’、第四中圈筋条2024’和第五中圈筋条2025’,所述外圈筋条 203’包括沿环向的第一外圈筋条2031’、第二外圈筋条2032’、第三外圈筋条2033’、第四外圈筋条2034’和第五外圈筋条2035’。所述第一内圈筋条2011’与所述第一中圈筋条2021’、所述第一外圈筋条2031’在所述径向上对齐;所述第二、三、四中圈筋条2022’、2023’、2024’与所述第二、三、四外圈筋条2032’、2033’、2034’在所述径向上依次对齐;所述第二内圈筋条2012’在所述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二中圈筋条2022’和所述第三中圈筋条202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外圈筋条2032’和所述第三外圈筋条2033’之间;所述第三内圈筋条2013’在所述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三中圈筋条2023’和所述第四中圈筋条2024’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外圈筋条2033’和所述第四外圈筋条2034’之间;所述第四内圈筋条2014’与所述第五中圈筋条2025’、所述第五外圈筋条2035’在所述径向上对齐。
27.请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环形支架1’也可以仅为一个,只不过环形支架1’对所述格栅结构的支撑强度稍弱一些。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第一筋条2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筋条22’的长度,满足了产品美观性的需要。
28.请参考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中,特别参考图2,所述第一筋条21沿所述径向延伸,所述第二筋条22包括在所述径向上延伸的主体部分2001和自所述主体部分2001弯折而成的末端部分 2002,所述末端部分2002在与所述径向和所述环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方向,也即本实用新型格栅结构与其他格栅结构相扣合连接的方向。所述末端部分2002的作用是:用于侧面进风,增大了进风面积。此种情况下,所述第一筋条2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筋条22的所述主体部分2001 的长度。
29.综上,本实用新型格栅结构通过将第一筋条21的数量m与第二筋条22 的数量n的比值m/n特别设定为2/3~1/1,在第一筋条21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第二筋条22的数量而使得相邻两个第二筋条22之间的间隔减小到安规限定的8mm,一方面加强了格栅结构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性。
30.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