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12-15 00: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待形成钢拱桥的两端设置桥台,所述桥台上设置拱梁结合部,同时用打桩船在待形成钢拱桥下部施工钢桩柱;步骤s2:在所述钢管桩上部连接纵梁施工平台;步骤s3:吊装第一段纵梁,并将第一段纵梁与拱梁结合部连接;步骤s4:组装纵梁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其中,将第二垫板设置于所述纵梁施工平台上;将第二压力计设置于所述第二垫板上;将第二承重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压力计上,在所述第二承重板上设置第二位移计和2个第二弹簧;将第二顶盖内设置有2个第二弹簧孔洞和第二位移计孔洞,将第二位移计伸入所述第二位移计孔洞内,将每个第二弹簧伸入所述第二弹簧孔洞内,所述第二弹簧的深度大于第二弹簧孔洞的深度,将所述第二位移计设置于两个第二弹簧之间,其中,当第二弹簧未被压缩时,第二顶盖由于第二弹簧的作用被顶起,顶盖与第二承重板脱离预设距离;当第二弹簧被压缩时,第二顶盖与第二承重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将第二防雨围挡围住所述第二顶盖的侧壁,所述第二防雨围挡设置于所述第二承重板上;将第二信号收发装置通过第二位移计数据线与所述第二位移计连接,将所述第二信号收发装置通过第二压力计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压力计连接;依次安装其余各段纵梁,将各段纵梁首尾焊接连接成整体,将纵梁搁置在纵梁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上;步骤s5:在所述纵梁施工平台上部搭设转换平台;步骤s6:在转换平台上安装拱肋临时支撑;步骤s7:在拱肋临时支撑上安装拱肋施工平台;步骤s8:吊装第二段拱肋,并将第二段拱肋与拱梁结合部连接;步骤s9:依次安装其余各段拱肋,将各段拱肋首尾焊接连接成整体;步骤s10:组装拱肋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其中,将第二垫板设置于所述拱肋施工平台上;将第二压力计设置于所述第二垫板上;将第二承重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压力计上,在所述第二承重板上设置第二位移计和2个第二弹簧;将第二顶盖内设置有2个第二弹簧孔洞和第二位移计孔洞,将第二位移计伸入所述第二位移计孔洞内,将每个第二弹簧伸入所述第二弹簧孔洞内,所述第二弹簧的深度大于第二弹簧孔洞的深度,将所述第二位移计设置于两个第二弹簧之间,其中,当第二弹簧未被压缩时,第二顶盖由于第二弹簧的作用被顶起,顶盖与第二承重板脱离预设距离;当第二弹簧被压缩时,第二顶盖与第二承重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将第二防雨围挡围住所述第二顶盖的侧壁,所述第二防雨围挡设置于所述第二承重板上;将第二信号收发装置通过第二位移计数据线与所述第二位移计连接,将所述第二信号收发装置通过第二压力计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压力计连接;将中部的拱肋搁置在拱肋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上;步骤s11:安装各根吊杆及吊杆紧锁装置,其中,将每根吊杆的一端通过吊杆紧锁装置与所述拱肋连接,将每根吊杆的另一端通过吊杆紧锁装置与所述纵梁连接,通过吊杆紧锁装置将拱肋与吊杆进行紧缩后紧锁,以将拱肋与纵梁连为整体;步骤s12:在安装纵梁内部的管道内穿过系杆,且将系杆的两端从一根纵梁103的两端穿出,及将系杆张拉装置与从纵梁穿出的系杆对应一端连接,通过系杆张拉装置对进行系杆的初步张拉后,将系杆与纵梁临时锚固;步骤s13:测试吊杆的实际内力,并按照计算得到的吊杆内力对进行吊杆的实际内力进
行调整,调整实际内力后通过吊杆紧锁装置将拱肋与吊杆108进行紧锁;步骤s14:根据拱肋脱离拱肋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所需要的竖向位移δ1,计算系杆张拉要产生的水平收缩量δ2;步骤s14:对系杆进行产生水平收缩量δ2的再次张拉,由于系杆缩短,使得拱肋在两端紧缩的过程中拱起产生位移,通过拱肋监控装置监控拱肋拱起的距离和拱肋传递给拱肋监控装置的荷载大小,根据监控结果调整张拉进度,该距离达到前一步骤求出的

1时,停止张拉;步骤s15:系杆张拉完成后,将系杆与纵梁进行锚固牢靠,防止产生内力损失;步骤s16:通过吊杆紧锁装置,进行吊杆与拱肋的再次紧缩调整,在吊杆紧缩的过程中,纵梁受到向上的拉力被向上拉起产生位移,而拱肋在系杆的约束下不会被吊杆下拉产生明显位移,通过所述纵梁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测量纵梁被拉起的距离和纵梁传递给所述纵梁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的荷载,基于测量得到的纵梁被拉起的距离和纵梁传递给所述纵梁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的荷载,通过吊杆紧锁装置,调整吊杆紧缩的进度,当测量得到的纵梁被拉起的距离满足拆撑施工要求的纵梁被拉起的距离为δ3时,停止吊杆的紧缩调整,并将吊杆与拱肋锁紧连接;步骤s17:依次拆除拱肋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所述纵梁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拱肋施工平台、拱肋临时支撑、转换平台、纵梁施工平台,最后采用打桩船拔除钢管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吊装第二段纵梁,并将第二段纵梁与拱梁结合部连接之后,还包括:将端横梁的两端连接于两个拱梁结合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吊装第二段纵梁,并将第二段纵梁与拱梁结合部连接之后,还包括:将中横梁的两端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段纵梁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依次安装其余各段纵梁,将各段纵梁首尾焊接连接成整体之后,还包括:将中横梁的两端连接于两段相对设置的纵梁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在转换平台上安装拱肋临时支撑,包括:将拱肋临时支撑与转换平台进行铰接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装第二段拱肋,并将第二段拱肋与拱梁结合部连接之后,还包括:将风撑的两端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段拱肋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在纵梁施工平台上安装纵梁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将中部的拱肋搁置在纵梁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上之后,还包括:将风撑的两端连接于两段相对设置的拱肋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根据拱肋脱离拱肋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所需要的竖向位移δ1,计算系杆张拉要产生的水平收缩量δ2,包括:
在矢跨比f/l为0.2~0.5范围内,计算得到δ2/δ1的比值范围约为0.7~1.7;根据拱肋脱离拱肋位移及下压力监控装置所需要的竖向位移δ1,计算系杆张拉要产生的水平收缩量δ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拱桥的纵梁和拱肋成型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张拉系杆、紧缩吊杆,将拱肋、纵梁脱离各自的临时支撑,可拆除临时支撑,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变形释放,消除了有害内力。通过施加吊杆、系杆预加力,从而将拱肋、纵梁脱离临时支架的距离进行精确确定,提高了施工前的运算效率,精确控制施工时脱离临时支架的距离,精准附加所需预应力,为先梁后拱施工方法中的支架拆除环节提供数据支撑。架拆除环节提供数据支撑。架拆除环节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 沈阳 王舸舟 薛志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