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用河道水草清理方法与流程

2021-12-12 22: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河道清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用河道水草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湖泊、河流内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中杂物较多,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了水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的生长,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清除和收集这些水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人们研制了出了很多种水草清理设备。
3.现有的水草清理设备大多采用剪切机构清除河道内的水草,而剪切机构剪切清理的水草其根部依然残留在河底淤泥中,众所周知水草的根系在淤泥中较为发达,尤其是流水环境中的水草其根系更加发达,造成很短时间内还需要再一次切割,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用河道水草清理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难以清理水草的根部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用河道水草清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检查水草清理车工作状态,并将水草清理车开至河道附近的陆地;步骤二:通道清理:在河底清理出一条供水草清理设备中的移动轮移动的通道,并在通道上设置与移动轮啮合的凸板;步骤三:清理水草:操作水草清理车上的机械臂,并使水草清理设备中的铲板插进水草的根茎中,向上施加提升力,使水草根部脱离淤泥;步骤四:水草根部淤泥处理:当水草根部脱离淤泥时,左右晃动铲板,使水草根部的淤泥掉落在河流中,清除水草根部的大部分淤泥;步骤五:水草收集:操作机械臂使水草脱离河水,并对清理出的水草进行压缩、打捆、转运处理。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一种实施上述河道环境修复用河道水草清理方法,步骤三中,所述机械臂的输出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设置有铲板,所述铲板的表面开有若干间隔槽,所述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内杆,所述第一内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中空杆,所述铲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杆,所述第二内杆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中空杆,所述第二中空杆、第一中空杆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桶,所述支撑桶内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贯穿支撑桶,且第一转杆的两端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通过第二转杆连接有凸轮。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中空杆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通过轴承与第一中空杆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第二内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内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内管内,所述第二内管的内径大于第一内管的内径,所述第二内管远离第一内杆的一端为倾斜面,所述第一中空杆内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二内管的倾斜端部抵触。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内管的内壁上对称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内杆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内管的内壁上对称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内管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内杆呈t形,所述第二中空杆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铲板的一端与第二内杆抵触。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转杆贯穿第二齿轮、凸轮,所述第二转杆与支撑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为锥形齿轮。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轮的侧壁开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柱,所述t形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内壁通过第三转杆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设置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的端部通过支板与铲板连接,所述第三转杆、第四转杆均贯穿活动板。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控制机械臂使铲板插在水草的根部之间,控制机械臂使铲板与河底的水草接触的过程中,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作用下,移动轮的转动带动凸轮进行旋转,通过第三滑槽与t形柱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凸轮与t形柱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凸轮的旋转带动铲板以第二内杆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摆动,在第三转杆、第四转杆、活动板、支板的作用下,铲板与支板接触一端向下移动,而铲板的另一端向上移动,从而为与铲板接触的水草提供一个向上的提升力,进而将水草的根部拔起,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水草及其根部进行清除,降低了维护成本。
15.(2)凸轮的转动带动铲板以第二内杆的轴线为中心轴进行摆动,铲板的摆动带动第一内杆进行旋转,在第一滑块的衔接作用下,第一内杆的旋转带动第一内管进行旋转,在第二滑块的衔接作用下,第一内管的转动带动第二内管进行旋转,由于凸块与第二内管的倾斜端部抵触,因此第二内管在旋转的过程中往铲板方向移动,从而将第二内管内腔的气体推进第一内管的内腔,由于第二内管的内径大于第一内管的内径,因此,第二内管移动一段较小距离即可推动第一内杆移动一段较大距离,从而提高铲板在第二内杆的轴线方向上的振动幅度,方便水草根部的淤泥脱离水草,进而便于对水草的收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清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的水草清理设备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的水草清理设备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中空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中空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支撑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图6中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说明:1、支撑架;2、铲板;3、间隔槽;4、第一内杆;5、第一中空杆;6、第二内杆;7、第二中空杆;8、支撑桶;9、第一转杆;10、移动轮;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二转杆;14、凸轮;15、第一内管;16、第一滑槽;17、第一滑块;18、第二内管;19、第二滑槽;20、第二滑块;21、凸块;22、轴承;23、第一弹簧;24、机械臂;25、第三滑槽;26、t形柱;27、凹形板;28、第三转杆;29、活动板;30、第四转杆;31、支板;32、第二弹簧;3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请参阅图1

3,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用河道水草清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检查水草清理车工作状态,并将水草清理车开至河道附近的陆地;步骤二:通道清理:在河底清理出一条供水草清理设备中的移动轮10移动的通道,并在通道上设置与移动轮10啮合的凸板;步骤三:清理水草:操作水草清理车上的机械臂24,并使水草清理设备中的铲板2插进水草的根茎中,向上施加提升力,使水草根部脱离淤泥;步骤四:水草根部淤泥处理:当水草根部脱离淤泥时,左右晃动铲板2,使水草根部的淤泥掉落在河流中,清除水草根部的大部分淤泥;步骤五:水草收集:操作机械臂24使水草脱离河水,并对清理出的水草进行压缩、打捆、转运处理。
26.一种实施上述河道环境修复用河道水草清理方法,步骤三中,所述机械臂24的输出端安装有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内壁上设置有铲板2,所述铲板2的表面开有若干间隔槽3,所述铲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内杆4,所述第一内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中空杆5,所述铲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杆6,所述第二内杆6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中空杆7,所述第二中空杆7、第一中空杆5均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内杆4与第二内杆6位于同一轴线上。
27.具体的清除水草的过程为:控制机械臂24使铲板2插在水草的根部之间,使水草夹持在间隔槽3内,控制机械臂24在将水草移出河面的过程中,能够将水草脱离河水,方便对河道内的水草进行清理,维护河道的生态平衡。
28.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在实施例1附图的基础之上请再次结合附图6

7。
29.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桶8,支撑桶8与支撑架1的表面均开有通孔33,方
便泄水,所述支撑桶8内设置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的内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9贯穿支撑桶8,且第一转杆9的两端均安装有移动轮10,所述第一齿轮11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一侧通过第二转杆13连接有凸轮14。
30.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转杆13贯穿第二齿轮12、凸轮14,所述第二转杆13与支撑桶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均为锥形齿轮,方便改变转动方向,使第一转杆9与第二转杆13垂直。
31.清除水草的根部:控制机械臂24使铲板2插在水草的根部之间,控制机械臂24使铲板2与河底的水草接触的过程中,使移动轮10进行旋转,移动轮10的转动带动第一转杆9进行旋转,第一转杆9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1进行旋转,第一齿轮11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2进行旋转,第二齿轮12的转动带动第二转杆13进行旋转,第二转杆13的转动带动凸轮14进行旋转,凸轮14的转动带动铲板2以第一转杆9的轴线为中心轴进行摆动,从而方便将水草的根部拔起。
32.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请参阅图6

7。
33.所述凸轮14的侧壁开有第三滑槽25,所述第三滑槽25内滑动连接有t形柱26,所述t形柱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形板27,所述凹形板27的内壁通过第三转杆28连接有活动板29,所述活动板29的上端设置有第四转杆30,所述第四转杆30的端部通过支板31与铲板2连接,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第三转杆28、第四转杆30均贯穿活动板29,第三转杆28与凹形板27转动连接,第四转杆30与支板31转动连接,支板31与铲板2铰接,第一转杆9的轴线位于支板31与间隔槽3之间,且支板31与第一转杆9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铲板2末端与第一转杆9的轴线之间的距离。
34.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定义第三滑槽25内距离第二转杆13最近的一点为b点,第三滑槽25内距离第二转杆13最远的一点为c点,通过第三滑槽25与t形柱26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凸轮14与t形柱26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当t形柱26从c点移动到b点时,在第三转杆28、第四转杆30、支板31、凹形板27、活动板29的作用下,使铲板2与支板31的接触端向下移动,根据杠杆定理,铲板2上间隔槽3的一端以第二内杆6的轴线为中心轴向上移动,从而对水草提供一个向上的提升力,由于支板31与第一转杆9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铲板2末端与第一转杆9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因此,铲板2与支板31的接触端移动一段较小距离,能够使铲板2上间隔槽3的一端移动一段较大距离,提高了拔除水草根部的效率。
35.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请参阅附图2

5。
36.所述第一中空杆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内管18,所述第二内管1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内管15,所述第一内管15通过轴承22与第一中空杆5转动连接,所述轴承22的内圈与第二内管18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32,轴承22的内圈能够转动,第二内管18能够在第一内管15的外壁上进行滑动以及转动,通过对第二弹簧32的设计,方便第二内管18的运动以及复位,通过对轴承22的设计,方便衔接第一中空杆5与第一内管15,使第一内管15只能进行转动,同时,轴承22能够限制第二内管18的移动范围,所述第一内杆4滑动连接在第一内管15内,所述第二内管18的内径大于第一内管15的内径,所述第二内管18远离第一内杆4的一端为倾斜面,
所述第一中空杆5内设置有凸块21,所述凸块21与第二内管18的倾斜端部抵触。
3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管15的内壁上对称开有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17与第一内杆4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滑槽16与第一滑块17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第一内杆4在第一内管15内移动,所述第二内管18的内壁上对称开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所述第二滑块20与第一内管15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滑槽19与第二滑块20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第二内管18在第一内管15的外壁上移动。
38.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内杆6呈t形,所述第二中空杆7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靠近铲板2的一端与第二内杆6抵触,通过对第一弹簧23的设计,方便第二内杆6带动铲板2进行复位。
39.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凸轮14的转动带动铲板2以第二内杆6的轴线为中心轴进行摆动,铲板2的摆动带动第一内杆4进行旋转,在第一滑块17的衔接作用下,第一内杆4的旋转带动第一内管15进行旋转,在第二滑块20的衔接作用下,第一内管15的转动带动第二内管18进行旋转,由于凸块21与第二内管18的倾斜端部抵触,因此第二内管18在旋转的过程中往铲板2方向移动,从而将第二内管18内腔的气体推进第一内管15的内腔,由于第二内管18的内径大于第一内管15的内径,因此,第二内管18移动一段较小距离即可推动第一内杆4移动一段较大距离,从而提高铲板2在第二内杆6的轴线方向上的振动幅度,方便水草根部的淤泥脱离水草,进而便于对水草的收集。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