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2.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建筑业在技术进步和建设规模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总产值占gdp的20%以上。然而,传统建筑业模式存在资源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技术落后、人力密集等诸多问题,无法适应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与之相比,建筑工业化是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并在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环节形成完整有机的产业链,实现房屋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是目前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4.预制装配式技术始于1920年,由于装配式技术还不成熟,特别是装配式结构梁柱节点的构造技术不够完善,对于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研究较少,结构性能无法满足抗震要求,严重制约了装配式结构的发展与推广工作。
5.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能同时兼顾实用性能与抗震性能,采用该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建筑,在地震/振动作用下的震/振动响应及震/振动传递得到了有效控制,保护地震/振动作用下的安全。
7.本实用新型的思想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在粘滞阻尼器的良好减震效能背景下,装配式减震结构体系由预制装配式节点,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楼板,预制围护墙等构成,涉及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装配式节点外柱柱连接,节点与梁连接包括沿排架方向的连接与框架纵向节点梁连接,板梁连接,围护结构连接,其中,围护结构连接包括外墙与梁连接以及内墙与梁连接,预制装配式节点,阻尼器的层间连接,组成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减震体系,该体系节点区域为一体预制,在节点核心区域箍筋加密,以保证节点区域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其他各部位连接方式采用干湿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配合减震措施,达到了墙柱弱梁,等同现浇等要求的同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
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其中,包括装配式结构连接体系、装配式减震连接体系、装配式减震结构柱柱连接、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
9.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包括沿排架方向连接与框架纵向节点
梁连接、装配式减震结构板梁连接和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
10.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包括外墙与梁连接、内墙与梁连接以及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与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为在层间上下梁端设置连接深梁,在层间中部配合粘滞阻尼器进行阻尼器的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柱柱连接包括上柱连接部方钢管和下柱连接部工字钢;
12.所述上柱连接部方钢管和下柱连接部工字钢设有对应的孔位,所述下柱连接部工字钢插入上柱连接部方钢管中并对正孔位,通过螺栓和螺杆紧固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其承重方向与垂直于承重方向上分别采用螺栓与内埋工字钢连接处的螺栓连接,其纵向工字钢连接部螺栓干式连接后支模版后浇混凝土。以提高连接强度。
14.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板梁连接的楼板为一体预制楼板,楼板边缘为凹凸交错的形式设置,预留钢筋伸出板外,与预制梁向上伸出的预留钢筋一起形成后浇带钢筋。在楼板吊装完毕后浇后浇带,即可保证楼板的整体连接强度,同时兼顾施工效率。
15.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分为外墙与梁板连接和内墙与梁板连接,分别采用f型钢螺栓卡扣与角钢螺栓卡扣相连接的形式;
16.其中,外墙与梁板连接时,墙梁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再与预制楼板通过f型钢螺栓卡扣连接墙梁与预制楼板,使得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在墙板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提高连接处的整体性,整体性能良好。
17.所述内墙与梁板连接是通过角钢螺栓卡扣连接在内墙梁板,内墙梁板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提高其整体性。
18.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为内部预埋工字钢、连接方钢管与连接钢板,预制时将节点上下部分纵筋截断,并与内嵌钢板焊接,再将连接方钢管与预埋工字钢和连接钢板焊接,所述方钢管尺寸略大于工字钢。节点整体性较好,核心区域得到加强。
19.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为在层间上下梁端设置连接深梁,在层间中部配合粘滞阻尼器进行阻尼器的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工厂预制,现场进行节点梁装配,柱柱搭接等装配工作,由于部分采用干式连接配合后浇混凝土的连接,后浇混凝土后即可马上继续施工,具有结构强度,施工快,效率高的特点。
21.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节点外柱柱连接的上下预埋部分分别为方钢管预埋与工字钢预埋,其中,工字钢预埋部分的截面尺寸略小于方钢管预埋部分,预埋方钢管与工字钢的表面分别设有锚件以加强与混凝土的握裹性能,提高与混凝土的机械锚固能力;在预埋钢构件(方钢管与工字钢)末端分别与钢板正面焊接,钢板反面续接钢筋,仍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
22.装配式减震结构节点外柱柱连接的连接部分包括上柱连接部方钢管与下柱连接部分工字钢,其中,工字钢连接部分的截面尺寸略小于方钢管,且上下连接部设有对应的孔位,在施工中,将下连接部工字钢插入上部方钢管中并对正孔位,使用及螺栓和螺杆进行紧
固连接,然后在连接部分外部四周支模版,准备浇筑混凝土,模板上开设下进浆口,上出浆口与旁侧的出气孔,待模板设置完毕后即可从模板下进料口处进浆灌注混凝土,最后混凝土达到初始强度即可继续上部结构施工。
23.本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在本结构体系内,排架内方向与纵向方向上分别采用牛腿螺栓接与内埋工字钢连接部螺栓连接;其中,排架内牛腿螺栓连接在牛腿连接的上下部分设有凹面端来与上下螺栓连接盖板相配合,并采用平头螺母进行栓接,以此保证梁面的平整与整齐。排架外方向上采用内埋工字钢螺栓连接的方法,左右段分别预埋工截面大小的工字钢并伸出一定长度作为连接段,在连接段工字钢端头分别焊接与截面长宽大小相同的与矩形钢板,钢板上设置螺栓连接孔,现场安装时,采用螺栓连接的干式连接方法将左右段梁体相连接,最后在工字钢螺栓连接部支模版后浇筑混凝土以提高其连接强度。
24.本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板梁连接,其中楼板为一体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类似,板内设有钢筋网架,采用类似叠合板的v型钢筋网架,预制一体构件并在边缘处预留伸出钢筋。在楼板的边缘处采用类似马牙槎的凹凸交错的形式,且预留钢筋伸出板外,与预制梁向上伸出的预留钢筋一起保留,形成后浇带钢筋,在楼板吊装时,左右板连接交错咬合对正连接,吊装完毕后浇混凝土形成后浇带,即可保证楼板的整体连接强度,同时兼顾施工效率。
25.本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分为外墙与梁、板连接和内墙与梁板连接,分别采用f型钢螺栓卡扣与角钢螺栓卡扣相连接的形式。其中,外墙与梁板连接时,外墙与梁设置类似牛腿连接的凹凸截面形式进行搭接,并在墙梁连接接缝处填充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提高其连接性能的同时有助于保证外墙的防水性能,再与预制楼板通过f型钢螺栓卡扣连接墙梁与预制楼板,使得三者成为一个整体,最后在墙板与梁的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并做防水处理,提高连接处的整体性,整体性能良好。内墙与梁板连接时,通过角钢螺栓卡扣连接墙梁板,使其三者连接,最后在墙板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提高其整体性。
26.本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在节点核心区域加密箍筋,并在竖向设置额外的纵筋并在恰当的位置进行截断,形成牢固的钢筋网架,提高节点核心区域的性能。然后在节点上下区域分别预埋工字钢与方钢管,并与连接钢板相焊接。预制时将节点上下部分纵筋截断,并与内嵌连接钢板焊接,其中,方钢管尺寸略大于工字钢,保证在节点外柱柱连接时,工字钢连接部能套入方钢管连接部即可。节点整体性较好,核心区域得到加强。
27.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分别在层间上下梁端设置连接深梁,连接梁与梁连接长度较短,以保证连接梁对结构梁体的刚度影响在较低水平。梁和连接深梁通过连接钢板、螺栓以及栓杆连接,连接梁与阻尼器通过焊接可转铰进行连接,并设置粘滞阻尼器,在层间位移很小时,阻尼器即可提供阻尼出力,保证建筑结构的减震性能。
28.所述预制装配式节点可以是中节点与边节点,具体的形式与柱柱连接,梁梁连接相适应,本结构体系中梁柱各连接的连接形式均采用本结构体系中的相同设计方法。
29.所述的装配式预制节点核心区域的额外纵向钢筋的截断也可为适当处弯起后再截断,与具体的工程实例设计与规范规程相适应。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1.1、本实用新型构造较为简单,能兼顾安全与成本控制,同时阻尼器的连接方式能保证建筑的减震效果,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在地震/振动作用下的上部结构震/振动响应及得到有效控制,地震能量得到耗散,从而保护震/振动作用下结构安全。
32.2、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节点采用节点一体预制的形式,节点具有与现浇结构相同的力学性能与整体性能,节点强度刚度等均达到现浇设计要求,且构造较为简单,无复杂工法与特殊设计,有利于工厂快速预制。
33.3、本实用新型中节点与梁连接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可以相互调整或采用搭配设计,从而适应不同的工况下的结构设计要求,在工字钢干式连接中也可取消后浇混凝土,该完全采用干式连接方法,达到快速施工,节省模板用料与缩短工期的目的,可以满足不同建筑设计要求下的装配式减震设计。
附图说明
3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的配式预制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节点外柱与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节点与预制梁连接排架内连接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节点与预制梁连接排架外纵向连接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梁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4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预制板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4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预制板与预制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预制板与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外墙与梁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外墙与梁板连接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内墙与梁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内墙与梁板连接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层间阻尼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9.其中,附图标记为:1、装配式减震结构柱柱连接;2、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3、装配式减震结构板梁连接;4、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5、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6、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51.实施例1
52.参见图1至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其中,包括装配式结构连接体系、装配式减震连接体系、装配式减震结构柱柱连接1、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2;
53.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2包括沿排架方向连接与框架纵向节点梁连接、装配式减震结构板梁连接3和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4;
54.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4包括外墙与梁连接、内墙与梁连接以及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5与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6;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6为在层间上下梁端设置连接深梁,在层间中部配合粘滞阻尼器进行阻尼器的连接。
55.优选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柱柱连接1包括上柱连接部方钢管和下柱连接部工字钢;
56.所述上柱连接部方钢管和下柱连接部工字钢设有对应的孔位,所述下柱连接部工字钢插入上柱连接部方钢管中并对正孔位,通过螺栓和螺杆紧固连接。
57.优选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2,其承重方向与垂直于承重方向上分别采用螺栓与内埋工字钢连接处的螺栓连接,其纵向工字钢连接部螺栓干式连接后支模版后浇混凝土。以提高连接强度。
58.优选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板梁连接3的楼板为一体预制楼板,楼板边缘为凹凸交错的形式设置,预留钢筋伸出板外,与预制梁向上伸出的预留钢筋一起形成后浇带钢筋。在楼板吊装完毕后浇后浇带,即可保证楼板的整体连接强度,同时兼顾施工效率。
59.优选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4分为外墙与梁板连接和内墙与梁板连接,分别采用f型钢螺栓卡扣与角钢螺栓卡扣相连接的形式;
60.其中,外墙与梁板连接时,墙梁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再与预制楼板通过f型钢螺栓卡扣连接墙梁与预制楼板,使得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在墙板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提高连接处的整体性,整体性能良好。
61.所述内墙与梁板连接是通过角钢螺栓卡扣连接在内墙梁板,内墙梁板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提高其整体性。
62.优选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5为内部预埋工字钢、连接方钢管与连接钢板,预制时将节点上下部分纵筋截断,并与内嵌钢板焊接,再将连接方钢管与预埋工字钢和连接钢板焊接,所述方钢管尺寸略大于工字钢。节点整体性较好,核心区域得到加强。
63.优选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6为在层间上下梁端设置连接深梁,在层间中部配合粘滞阻尼器进行阻尼器的连接。
64.优选地,所述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5工厂预制,现场进行节点梁装配,柱柱搭接等装配工作,由于部分采用干式连接配合后浇混凝土的连接,后浇混凝土后即可马上继续施工,具有结构强度,施工快,效率高的特点。
65.其中,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节点外柱柱连接的上下预埋部分分别为方钢管预埋与工字钢预埋,其中,工字钢预埋部分的截面尺寸略小于方钢管预埋部分,预埋方钢管与工字钢的表面分别设有锚件以加强与混凝土的握裹性能,提高与混凝土的机械锚固能力;在预埋钢构件方钢管与工字钢末端分别与钢板正面焊
接,钢板反面续接钢筋,仍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
66.其中,装配式减震结构节点外柱柱连接的连接部分包括上柱连接部方钢管与下柱连接部分工字钢,其中,工字钢连接部分的截面尺寸略小于方钢管,且上下连接部设有对应的孔位,在施工中,将下连接部工字钢插入上部方钢管中并对正孔位,使用及螺栓和螺杆进行紧固连接,然后在连接部分外部四周支模版,准备浇筑混凝土,模板上开设下进浆口,上出浆口与旁侧的出气孔,待模板设置完毕后即可从模板下进料口处进浆灌注混凝土,最后混凝土达到初始强度即可继续上部结构施工。
67.其中,本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装配式节点与梁连接,在本结构体系内,排架内方向与纵向方向上分别采用牛腿螺栓接与内埋工字钢连接部螺栓连接;其中,排架内牛腿螺栓连接在牛腿连接的上下部分设有凹面端来与上下螺栓连接盖板相配合,并采用平头螺母进行栓接,以此保证梁面的平整与整齐。排架外方向上采用内埋工字钢螺栓连接的方法,左右段分别预埋工截面大小的工字钢并伸出一定长度作为连接段,在连接段工字钢端头分别焊接与截面长宽大小相同的与矩形钢板,钢板上设置螺栓连接孔,现场安装时,采用螺栓连接的干式连接方法将左右段梁体相连接,最后在工字钢螺栓连接部支模版后浇筑混凝土以提高其连接强度。
68.其中,本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板梁连接,其中楼板为一体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类似,板内设有钢筋网架,采用类似叠合板的v型钢筋网架,预制一体构件并在边缘处预留伸出钢筋。在楼板的边缘处采用类似马牙槎的凹凸交错的形式,且预留钢筋伸出板外,与预制梁向上伸出的预留钢筋一起保留,形成后浇带钢筋,在楼板吊装时,左右板连接交错咬合对正连接,吊装完毕后浇混凝土形成后浇带,即可保证楼板的整体连接强度,同时兼顾施工效率。
69.其中,本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围护结构连接,分为外墙与梁、板连接和内墙与梁板连接,分别采用f型钢螺栓卡扣与角钢螺栓卡扣相连接的形式。其中,外墙与梁板连接时,外墙与梁设置类似牛腿连接的凹凸截面形式进行搭接,并在墙梁连接接缝处填充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提高其连接性能的同时有助于保证外墙的防水性能,再与预制楼板通过f型钢螺栓卡扣连接墙梁与预制楼板,使得三者成为一个整体,最后在墙板与梁的接缝处后浇混凝土并做防水处理,提高连接处的整体性,整体性能良好。内墙与梁板连接时,通过角钢螺栓卡扣连接墙梁板,使其三者连接,最后在墙板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提高其整体性。
70.其中,本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在节点核心区域加密箍筋,并在竖向设置额外的纵筋并在恰当的位置进行截断,形成牢固的钢筋网架,提高节点核心区域的性能。然后在节点上下区域分别预埋工字钢与方钢管,并与连接钢板相焊接。预制时将节点上下部分纵筋截断,并与内嵌连接钢板焊接,其中,方钢管尺寸略大于工字钢,保证在节点外柱柱连接时,工字钢连接部能套入方钢管连接部即可。节点整体性较好,核心区域得到加强。
71.其中,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减震结构阻尼器的层间连接,分别在层间上下梁端设置连接深梁,连接梁与梁连接长度较短,以保证连接梁对结构梁体的刚度影响在较低水平。梁和连接深梁通过连接钢板、螺栓以及栓杆连接,连接梁与阻尼器通过焊接可转铰进行连接,并设置粘滞阻尼器,在层间位移很小时,阻尼器即可提供阻尼出力,保证建筑结构的减震性
能。
72.其中,所述预制装配式节点可以是中节点与边节点,具体的形式与柱柱连接,梁梁连接相适应,本结构体系中梁柱各连接的连接形式均采用本结构体系中的相同设计方法。
73.其中,所述的装配式预制节点核心区域的额外纵向钢筋的截断也可为适当处弯起后再截断,与具体的工程实例设计与规范规程相适应。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