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手柄装配组件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2-12 22: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柄装配组件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清洁设备中,手柄组件与机身之间通常分为可拆装与不能拆装两种形式。对于可拆装的手柄组件,手柄组件被插入机身的内部后,通常是采用专用工具与螺钉等紧固件对手柄组件进行固定,如果专用工具被遗失,则无法实现手柄组件与机身之间的拆装,使得手柄组件与机身之间不能方便的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手柄装配组件及清洁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柄拆装不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手柄装配组件,包括手柄组件与位于清洁设备的机身上的解锁组件,所述手柄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解锁组件可分离地与所述机身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键,按压所述解锁键能够将手柄组件与机身解锁。
7.进一步地,机身的顶端设有插接槽,插接槽靠近机身后侧的内壁面设有第一通孔,机身的后壁面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解锁键位于第二通孔内。
8.进一步地,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解锁键包括外端部和内端部,所述外端部的外壁面形成所述机身后壁面的一部分,所述弹簧套设在内端部上。
9.进一步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外管以及至于外管内部的内侧部,所述外管与手柄连接。
10.进一步地,后述外管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内侧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可移动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从所述第三通孔中伸出所述外管。
11.进一步地,连接杆的底端至凸出部底部的距离与插接槽底端至第一通孔的距离相同。
12.进一步地,内侧部设有凸出部的侧壁上设有活动条,活动条的顶端及底端与内侧部连接,左、右两端的边沿不与内侧部连接,凸出部位于活动条上,活动条组成内侧部的侧壁的一部分。
13.进一步地,插接槽的底部还设有外接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内侧部的底端面还设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的位置分别与外接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位置对应。
14.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身及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的手柄装配组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6.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装配组件,手柄组件与机身可分离地连接,通过机身上的解锁键,在无需工具的情况下,便可以将手柄组件由机身上取下,可提高手柄组件拆装地便利性。
17.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装配组件设有内接部、外接部、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以及凸出部,当手柄组件被插入插接槽的内部后,通过内接部、外接部、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以及凸出部,可以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增加手柄组件与机身之间的连接性能。
18.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9.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装配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杆的剖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杆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装配组件的剖视图一;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装配组件的剖视图二;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装配组件的剖视图三;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装配组件未装配时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0032]1‑
手柄;2

连接杆;3

机身;31

第二通孔;4

解锁键;5

插接槽;51

外接部;52

第一凸起部;53

第二凸起部;54

第一通孔;6

内侧部;61

凸出部;62

内接部;63

活动条;64

第一插孔;65

第二插孔;66

第三插孔;7

弹簧;8

外管;81

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4]
为了便于表述,设定清洁设备工作时前进的方向为“前”,相对方向为“后”。
[0035]
实施例1
[0036]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柄装配组件,参见图1至图9,手柄装配组件包括手柄组件与位于清洁设备的机身3上的解锁组件,手柄组件能够通过解锁组件可分离地与机身3连接。
[0037]
解锁组件包括解锁键4和弹簧7,按压所述解锁键4能够将手柄组件与机身3解锁。
[0038]
具体地,如图2和图7所示,机身3的顶端设有插接槽5,插接槽5靠近机身3后侧的内壁面设有第一通孔54,机身3的后壁面设有第二通孔31,第一通孔54和第二通孔31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解锁键4位于第二通孔31内。
[0039]
解锁键4包括外端部和内端部,外端部的外壁面形成机身3后壁面的一部分,弹簧7套设在内端部上,内端部位于第二通孔31内且内端部的末端位于第一通孔54和第二通孔31的连接处。内端部与外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台阶部,第二通孔31位于后壁面处设有第二台阶部,第二台阶部能够卡住第一台阶部,避免内端部从第二通孔31内向机身3的后壁面方向脱离机身3。
[0040]
本实施例中,设定解锁键4的外端部与机身3的外壁面对齐时解锁键4所在的位置为第一位置,按压解锁键4时,解锁键4的内端部能够移动至第一通孔54内,设定该位置为第二位置。当松开解锁键4后,解锁键4在弹簧7的作用下能够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
[0041]
进一步地,插接槽5的底部还设有外接部51、第一凸起部52和第二凸起部53,第一凸起部52与第二凸起部53分别位于外接部51的两侧。外接部51内设有第一电路端子,能够传输操控信号。第一凸起部52与第二凸起部53的外壁面上均是设有倒扣部。
[0042]
如图3和图4所示手柄组件包括手柄1与连接杆2,手柄1用于使用清洁设备时的握持,手柄1上设有至少一个操控键。连接杆2包括外管8、以及置于其内部的内侧部6。
[0043]
外管8与手柄1连接,外管8上设有第三通孔81,内侧部6的外壁面上设有可移动的凸出部61,凸出部61为倒扣结构,且能够移动至第三通孔81的外侧或内侧。
[0044]
进一步地,连接杆2的底端至凸出部61底部的距离与插接槽5底端至第一通孔54的距离相同,使得连接杆2在被插入插接槽5的底端时,凸出部61能够置于第一通孔54中。
[0045]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内侧部6设有凸出部61的侧壁上设有活动条63,活动条63的顶端及底端与内侧部6连接,左、右两端的边沿不与内侧部6连接,凸出部61位于活动条63上,活动条63组成内侧部6的侧壁的一部分。
[0046]
进一步地,活动条63由弹性材料制成,当按压凸出部61时,凸出部61在活动条63的带动下能够向内侧部6的内部的方向移动,当松开凸出部61时,凸出部61在活动条63的带动下能够回复到本来位置。
[0047]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内侧部6的底端面还设有第一插孔64、第二插孔65和第三插孔66,内侧部6的内部还设有内接部62,内接部62与第一插孔64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凸起部52和第二凸起部53的位置分别与第二插孔65和第三插孔66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杆2插入插接槽5后,第一凸起部52插入第二插孔65内,第二凸起部53插入第三插孔66内,第一凸起部52与第二凸起部53的外壁面上所设的倒扣部能够保证连接杆2与插接槽5连接的稳定性。
[0048]
进一步地,内接部62中设有第二电路端子,第二电路端子与手柄1中的操控键电连接,当内接部62与外接部51接插后,第一电路端子与第二电路端子相连通,能够传输操作键产生的电信号,从而控制清洁设备的运行。
[0049]
本实施例中,当连接杆2被插入插接槽5的底端后,凸出部61置于第一通孔54中,从而锁定连接杆2,使得手柄组件与机身3装配为一体。当按压解锁键4时,解锁键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内端部的末端与凸出部61接触后,驱使凸出部61由第一通孔54中移动至远离第一通孔54的位置,此时,连接杆2被解锁,从而使得手柄组件能够由机身3上的插接槽
5中取出。
[0050]
本实施例中,手柄组件与机身3可分离地连接,通过机身3上的解锁键4,在无需工具的情况下,便可以将手柄组件由机身3上取下,可提高手柄组件拆装地便利性。解锁键4的外壁面形成机身3后壁面的一部分,保证了机身3的整体性。
[0051]
实施例2
[005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0

11所示,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机身及实施例1的手柄装配组件。
[005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提供的手柄装配组件的有益效果基本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