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俯卧位通气床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床。


背景技术:

2.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严重创伤、休克、大手术、严重感染、误吸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治疗的重点仍是以纠正低氧血症为目标的呼吸支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防止肺部病变的进一步恶化。
3.近年来发现对ards病人施行俯卧位通气能有效地改善其氧合状况,并有降低病死率的趋势,而不至于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认为是治疗ards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方法。但是医生在对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患者需要由仰卧位更换为俯卧位。在对进行患者翻转时,由于患者无法有效配合,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翻动幅度较大,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调合作,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对患者也会造成一定的痛苦,而且患者为俯卧位时,头部朝下,使得呼吸机与患者抠鼻连接的管路不牢靠,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俯卧位通气床,解决患者由仰卧位更换为俯卧位时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调合作导致工作量增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俯卧位通气床,包括:
7.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板、床架以及四个床腿,床板设置在床架上,四个床腿分别设置在床架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床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相对侧面的两端均与床架转动连接;及
8.绑定机构,所述绑定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绑定机构分别固定患者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绑定机构包括绑定带和卡接件,卡接件可拆卸的卡接连接在第一板的侧边上,绑定带的一端与卡接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用于绕过患者下肢体扣接在第一板上。
9.上述俯卧位通气床通过卡接件将绑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板的侧边,将绑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板上,使得绑定带将患者固定在第一板上,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翻转将患者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10.进一步地,绑定机构还包括保护垫,保护垫为c形结构,保护垫用于覆盖在患者身上,保护垫上开设有绑定槽,绑定带能够嵌入绑定槽内。通过保护垫可以增加绑定带和患者的受力面积,避免患者被绑定带勒紧导致不适。
11.进一步地,绑定机构还包括气囊垫,气囊垫粘接在保护垫的内侧面。气囊垫的设置可以使保护垫与患者之间的间隙减少,避免患者在翻转时晃动。
12.进一步地,第一板靠近第二板的一侧开设有扣槽,扣槽的顶部设有扣杆,绑定带远离卡接件的一端绕过患者穿入一个扣槽内,再从往回绕过扣杆通过魔术贴粘接连接在绑定带远离患者的侧面。绑定带远离卡接件的一端通过从扣槽内回绕扣杆,可以根据患者的体
型调节绑定带的收紧长短,从而将患者牢牢固定在第一板上。
13.进一步地,卡接件包括卡接框、卡接螺栓和卡接钩,卡接框为u形结构,卡接框的开口端可卡接在第一板的侧边上,卡接框的底面开设有螺纹孔,卡接螺栓的一端螺纹穿过螺纹孔抵接在第一板上,卡接钩设置在卡接框的顶部,绑定带的端部绑定在卡接钩上。通过卡接框的开口端卡接在第一板的侧边,旋紧卡接螺栓,使卡接螺栓的端部抵接在第一板上,使卡接框固定在第一板上,而且可以在第一板的侧边上选择合适的卡接位置。
14.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组件,床板的床头端开设有贯通的通气孔,通气孔与外界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管和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顶端均固定设置在床架的床头端底面,两个固定杆的底端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固定管由弹性硅胶材质制成,固定管设置在两个固定杆的底端,固定管的侧壁沿轴线开设有缺口。通过将呼吸机管路从缺口处扣入固定管内部,将呼吸机的管理固定,避免由于呼吸机端口由于受自身重力导致与患者口鼻脱离。
15.进一步地,固定管的内侧面设有软垫。软垫的设置能够保护呼吸机管路,避免损伤,同时将呼吸机管路固定在固定管内,避免滑落。
16.进一步地,固定组件还包括头部环形垫,头部环形垫设置在通气孔顶部周围的床板上。头部环形垫可以对患者的脸部有一定的保护盒缓冲,避免脸部与床板直接接触导致出现压痕,使患者感到舒适。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俯卧位通气床通过卡接件将绑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板的一侧边,通过扣槽和扣杆将绑定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板的另一侧边,使得绑定带将患者固定在第一板上,通过保护垫可以增加绑定带和患者的受力面积,气囊垫的设置可以使保护垫与患者之间的间隙减少,避免患者在翻转时晃动;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将患者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呼吸机管路固定在床架上,避免呼吸机管理由于受自身重力导致呼吸机端口与患者口鼻脱离而脱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1.图3为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扣槽和扣杆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

床体,11

床板,111

第一板,112

第二板,113

扣槽,114

扣杆,12
‑ꢀ
床架,13

床腿,14

通气孔,20

绑定机构,21

绑定带,22

卡接件,221

卡接框,222

卡接螺栓,223

卡接钩,23

保护垫,231

绑定槽,24

气囊垫,30

固定组件,31

固定管,32

固定杆,33

软垫,40

头部环形垫。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和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俯卧位通气床,包括床体10、绑定机构20和固定组件30,床体10包括床板11、床架12以及四个床腿13,床板 11设置在床架12上,四个床腿13分别设置在床架12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床板11的床头端开设有贯通的通气孔14,通气孔14与外界连接,床板11包括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的相对侧边铰接连接。绑定机构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绑定机构20分别用于绑定患者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使患者由仰卧位翻转为俯卧位时,身体不易晃动,固定组件30设置在床板11的床头端底面,用于固定呼吸机的管路,避免患者俯卧位时,患者口鼻上戴的呼吸机管路掉落。
29.当使用绑定机构20将患者绑定在第一板111后,医护人员将第二板112 向上翻转,使其竖直直立,通过向上翻转第一板111,使患者的身体随着第一板111而翻转,使患者夹在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之间,之后使第一板111 和第二板112同时向第二板112的方向翻转,最后患者俯卧在第二板112上。
30.请一并参阅图2,绑定机构20包括绑定带21、卡接件22和保护垫23,卡接件22可拆卸的卡接连接在第一板111的侧边上,绑定带21的一端与卡接件22的顶部连接,另一端用于绕过患者下肢体扣接在第一板111上。保护垫 23为c形结构,保护垫23用于覆盖在患者身上,保护垫23上开设有绑定槽 231,绑定带21能够嵌入绑定槽231内。通过绑定带21绑定槽231嵌入绑定槽231内,避免绑定带21在保护垫23上的滑动。
31.当需要将患者的上半身绑定时,将保护垫23放置在患者的上半身上,将绑定带21的一端卡接在卡接件22上,另一端绕过保护垫23延伸至患者身体的另一侧,从而固定在第一板111上,患者下半身的绑定同样上述操作,使得患者身体随着第一板111的翻转时固定牢靠,防止晃动滑落。
32.优先地,绑定机构20还包括气囊垫24,气囊垫24粘接在保护垫23的内侧面。气囊垫24设置在保护垫23和患者之间,通过对气囊垫24充气,使气囊垫24膨胀,填充使保护垫23和患者之间的空隙,增强患者绑定的稳定性。
33.请参阅图4,卡接件22包括卡接框221、卡接螺栓222和卡接钩223,卡接框221为u形结构,卡接框221的开口端可卡接在第一板111的侧边上,卡接框221的底面开设有螺纹孔,卡接螺栓222的一端螺纹穿过螺纹孔抵接在第一板111上,卡接钩223设置在卡接框221的顶部,绑定带21的端部绑定在卡接钩223上。通过卡接框221的开口端卡接在第一板111侧边,旋紧卡接螺栓222,使卡接螺栓222的端部抵接在第一板111侧边上,使卡接框221固定在第
一板111上,而且卡接框221的可拆卸性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长度,将卡接框221固定在第一板111侧边的合适位置。
34.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1靠近第二板112的一侧开设有扣槽 113,扣槽113的顶部设有扣杆114,绑定带21远离卡接件22的一端绕过患者穿入一个扣槽113内,再往回绕过扣杆114通过魔术贴粘接连接在绑定带 21远离患者的侧面。根据患者体型大小,选择绑定带21插入扣槽113的长度,使保护垫23牢牢的覆盖在患者身上。
35.如图4所示,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管31和两个固定杆32,两个固定杆 32的顶端均固定设置在床架12的床头端底面,两个固定杆32的底端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固定管31由弹性硅胶材质制成,固定管31设置在两个固定杆32的底端,固定管31的侧壁沿轴线开设有缺口。其中,固定管31的内侧面设有软垫33。软垫33可以保护呼吸机管路,避免管路磨损和压扁。
36.当患者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后,患者的脸部对准通气孔14,呼吸机的管路从床板11的底面穿过通气孔14与患者的口鼻连通,同时将呼吸机的管路穿过固定环的缺口进入固定环的内部,从而将呼吸机的管路固定,避免呼吸机的管路与患者的口鼻脱离。
37.优先地,固定组件30还包括头部环形垫40,头部环形垫40设置在通气孔14顶部周围的床板11上。头部环形垫40可以对患者的脸部有一定的保护盒缓冲,避免脸部与床板11直接接触导致出现压痕,使患者感到舒适。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患者的的身高选择合适的卡接位置,将卡接框221卡接在第一板111的一侧边,旋紧卡接螺栓222,使卡接框221 固定在第一板111的另一侧边;接着将两个保护垫23分别安放在患者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将绑定带21的一端连接在卡接钩223上,另一端穿过绑定槽231 插入扣槽113内,之后往回绕过扣杆114通过魔术贴粘接在绑定带21上,收紧绑定带21压紧在保护垫23上;然后通过给气囊充气,使气囊膨胀,填充保护垫23和患者身体之间的空隙;医护人员将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相向翻转,使患者置于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之间,之后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 同时向第二板112的方向翻转,直至第二板112放平,此时患者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最后使患者的头部放置到通气孔14上,将呼吸机的端口穿过通气孔 14与患者的口鼻连通,将呼吸机的管路穿过缺口卡入固定管31内,将呼吸机的管路固定。
3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俯卧位通气床通过卡接件22将绑定带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板111的侧边,通过扣槽113和扣杆114将绑定带2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板111上,使得绑定带21将患者固定在第一板111上,通过保护垫23可以增加绑定带21和患者的受力面积,气囊垫24的设置可以使保护垫 23与患者之间的间隙减少,避免患者在翻转时晃动;通过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的翻转将患者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固定组件30的设置可以将呼吸机管路固定在床架12上,避免呼吸机管理由于受自身重力导致呼吸机端口与患者口鼻脱离而脱落。
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