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桩基础桩头整体破除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桩基础桩头破除结构,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2.钢筋混凝土的桩基础在浇筑完成后需要破除桩头,保留桩头的钢筋。常见的桩头破除法为人工凿除的施工:这种方法在承台开挖完后,人工用风镐先凿出钢筋笼的主筋,然后进行桩头分离,再采用起吊设备将桩头吊起,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相当费时;在凿出钢筋笼的主筋比较慢,效率较低;对主筋损伤较大;破除后的桩头高低不平,并对桩基础有一定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桩头破除方便、高效,费用低,避免对主筋的损伤。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桩基础的桩头破除结构,所述桩基础中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沿环状分布且竖直设置的若干主筋和设置在不同高度位置上并环形连接各主筋的若干加强筋,桩头破除结构包括主筋保护套管、托环、第一引线元件、第二引线元件和钢丝绳;所述第一引线元件和第二引线元件分别设置在一对相邻主筋的外侧,并对应于桩头破除高度位置上;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从该两引线元件向上引出桩基础上端,处于两引线元件之间的钢丝绳,一部分环绕于主筋内侧所形成的圆弧上,一部分环绕于主筋外侧与桩基础外径适配的圆弧上,两部分钢丝绳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一对相邻主筋之间;所述托环设置在与所述桩头破除高度适配的位置上,所述保护套管套接在每一主筋上并在托环上定位;桩头破除时,拉动钢丝绳的一端或两端,环绕于与桩基础外径适配圆弧上和环绕于主筋内侧圆弧上的钢丝绳分别对处于主筋外侧和内侧的混凝土进行切割,使桩头整体易于从桩基础上破除。
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 所述桩头破除结构还包括初始内侧定位件和初始外侧定位件,所述环绕于主筋内侧圆弧上的钢丝绳通过初始内侧定位件保持圆弧形;所述环绕于与桩基础外径适配圆弧上的钢丝绳通过初始外侧定位件在对应于破除高度位置上形成圆弧形。
6.所述初始内侧定位件为u形夹,所述u形夹将钢丝绳固定在主筋上;所述初始外侧定位件为设置在主筋外侧的l形杆件l形杆件,所述钢丝绳支承在l形杆件上。
7.所述桩头破除结构还包括第三引线元件,所述第三引线元件与第二引线元件设置于同一主筋上且位于该主筋内侧,环绕于主筋内侧圆弧上的钢丝绳穿过第三引线元件。
8.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引线元件均为螺母,所述第一、第二引线元件横向设置,第三引线元件纵向设置。
9.所述主筋保护套管上穿设有钢丝,主筋保护盒通过钢丝绑缚在主筋上而与主筋连接。
10.所述托环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圆孔,所述圆孔内穿设钢丝,所述托环通过钢丝绑缚在主筋上而与主筋连接。
11.所述钢丝绳长度大于2倍钢筋笼直径与2倍桩基础的桩顶埋深之和。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发明在桩基础的钢筋笼外套设主筋保护套管,隔离了主筋与混凝土的结合;同时在钢筋笼内外侧预设钢丝绳,在桩基础混凝土初凝时抽出钢丝绳,切割钢筋笼外侧混凝土及桩芯混凝土,在桩头开挖过程中取出主筋保护套管和桩头混凝土,从而达到破除桩头目的。
14.本发明不再需要用机械破除混凝土,避免了在破除施工中对主筋的损伤和破坏;破除后的桩头平面较平整。桩头破除效率高,施工简单,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破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3为图1中b

b向的剖视图;
18.图4为图1安装主筋保护盒和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1‑
钢筋笼,11

主筋,12

加强筋,13

u形夹,14

l形杆件,2

主筋保护套管,3

托环,4

钢丝绳,5

第一引线元件,6

第三一引线元件,7

第二一引线元件,8

固定钢管,9

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1]
如图1所示,钢筋混凝土的桩基础中设有钢筋笼1,钢筋笼1包括沿环状分布且竖直设置的若干主筋11和设置在不同高度位置上并环形连接各主筋的若干加强筋12,且一加强筋12设置在桩头破除高度位置上。
[0022]
本实施例在若干主筋11中取相邻的两根主筋11,并在该两根主筋11外侧分别焊接第一引线元件5和第二引线元件7,第一引线元件5和第二引线元件7水平向设置,在设置有第二引线元件7的主筋内侧焊接竖直向设置的第三引线元件6,本实施例中引线元件均采用螺母,三个引线元件的设置位置与钢筋笼1桩顶标高处,即桩头破除高度位置相对应;结合图2和图3所示,钢丝绳4一端自钢筋笼1顶部竖直伸入,先穿过第一引线元件5,然后绕到钢筋笼1内侧并沿水平方向环绕钢筋笼1内侧一周,然后穿过第三引线元件6,再自上述两相邻主筋11中间绕至钢筋笼1外侧并沿水平方向环绕钢筋笼1外侧一周,最后再沿竖直方向向上穿过第二引线元件7,并从钢筋笼1顶部伸出。本实施例中,位于桩头破除高度位置上的加强筋12的圆周上设置若干u形夹13,钢丝绳4环绕于钢筋笼1内侧圆弧上的部分通过u形夹13固定在钢筋笼1内侧;本实施例中钢丝绳4在钢筋笼1外侧绕设一周的直径与桩基础外径适配,即钢丝绳4在钢筋笼1圆周外侧40 mm处绕设一周并从第三螺母7穿出,保证在拉出钢丝绳4时,钢丝绳4对保护层混凝土有足够的切割深度。本实施例中部分主筋11在桩头破除高度位置的外侧设有l形杆件,钢丝绳4环绕于钢筋笼1外侧的部分支承在l形杆件上,保证钢丝绳
该部分直径与桩基础外径适配的同时不会在中立作用下下垂,始终位于桩头破除高度位置上。
[0023]
本实施例采用的钢丝绳4长度大于2倍钢筋笼直径与2倍桩顶埋深之和,保证钢丝绳4绕钢筋笼内外各一圈后仍然能从钢筋笼顶部伸出。
[0024]
在桩基础混凝土初凝时,利用挖机或千斤顶拉动钢丝绳4的一端或两端,并抽出钢丝绳4,环绕于与桩基础外径适配圆弧上和环绕于主筋内侧圆弧上的钢丝绳4逐渐向靠近第一、第二引线元件的方向收拢,第三引线元件6可在钢丝绳4收拢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钢丝绳4环绕于钢筋笼1内侧部分切割桩芯混凝土,钢丝绳4环绕于钢筋笼1外侧部分切割钢筋笼1外侧的保护层混凝土,二者形成的切割面便于桩头开挖时取出桩头混凝头,从而达到破除桩头目的。
[0025]
钢丝绳4一端固定在钢筋笼吊筋上端,另一端固定在设置于桩基础上方的固定钢管8上,固定钢管8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桩基础设置于桩孔内,桩孔内设有护筒9,用于防止塌孔。
[0026]
结合图4所示,钢筋笼1外套设有呈环形的主筋保护套管2,主筋保护套管2底部设有呈环形的托环3,托环3位于上述三个引线元件的上方。主筋保护套管2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保根据主筋锚入长度套设在每根主筋11上,并采用钢丝绑缚在主筋11上;保护盒下部的托环13沿环周长均匀设置圆孔,并用钢丝穿过圆孔将托环13与主筋11绑在一起,从而固定在钢筋笼桩顶标高处上。在浇注桩基础时,主筋保护套管2能够环3和桩头混凝土。
[002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