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环保的防堵型布袋收尘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5: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保的防堵型布袋收尘器。


背景技术:

2.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3.布袋收尘器中的除尘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尘袋由于粉尘的堵塞或运行的时间过长所以除尘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所以就要大批量的更换这种除尘袋,成本就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环保的防堵型布袋收尘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环保的防堵型布袋收尘器,包括收尘箱,所述收尘箱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尘斗,所述收尘箱右侧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风机,所述收尘箱右侧顶端均固定连接在振动电机和控制器的底端,所述收尘箱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动百叶阀,所述收尘箱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多个通孔且通孔底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在隔尘袋一端,所述隔尘袋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多个通孔在隔尘袋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右侧固定连接在振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收尘箱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左侧,所述连接管右侧固定连接在隔尘箱左侧输入端,所述隔尘箱左侧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电动喷头,所述电动喷头底侧固定连接在水管,所述隔尘箱输入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隔尘箱左侧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风机,所述隔尘箱左侧顶端固定连接在水箱底端,所述隔尘箱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尘斗,所述隔尘箱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尘箱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热板且电热板在隔板之间,所述隔尘箱底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电动百叶阀。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控制器均与振动电机和第一电动百叶阀电性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水箱左侧顶端设置有进水口。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水管另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内部。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控制器和电热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均与第二电动百叶阀和第二吸风机电性连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一尘斗与第二尘斗底端均滚动连接有底盖。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收尘箱和隔尘箱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隔尘箱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机。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用控制器对振动电机和第一电动百叶阀定时启动,然后第一吸风机开始工作,通过隔尘袋将灰尘隔绝在外面,当到达时间后关闭收尘箱的输出端,打开第一电动百叶阀,通过振动电机带动第二支撑板振动,从而抖掉依附在隔尘袋上的灰尘,使灰尘落入第一尘斗中从而防止了隔尘袋工作时间过久而堵塞,避免了隔尘袋的更换。
22.2、本实用新型中,隔绝了较大灰尘后的气体收尘箱输出端通过连接管进入隔尘箱,电动喷头开始喷雾,使一些细小的灰尘随着雾气一起向内部流入,通过电热板对内部加热,从而蒸发依附在便面水雾,使气体更加的纯净再通过第三风机吹出箱外,通过之前对第二吸风机和第二电动百叶阀的定时,当达到时间后,关闭第三风机,打开第二吸风机和第二电动百叶阀使隔绝后的细小灰尘流入第二尘斗中,使吹出来的空气呼吸起来更加的健康,较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环保的防堵型布袋收尘器的正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环保的防堵型布袋收尘器中收尘箱的正视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环保的防堵型布袋收尘器中隔尘箱的正视结构图。
26.图例说明:
27.1、收尘箱;2、隔尘袋;3、第一支撑板;4、第一电动百叶阀;5、第一尘斗;6、底盖;7、第一吸风机;8、控制器;9、振动电机;10、第二支撑板;11、隔尘箱;12、电动喷头;13、进水口;14、水管;15、水箱;16、第二吸风机;17、第二尘斗;18、第二电动百叶阀;19、电热板;20、第三风机;21、隔板;22、连接管;2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参照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环保的防堵型布袋收尘器,包括收尘箱1,收尘箱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尘斗5,收尘箱1右侧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风机7,收尘箱1右侧顶端均固定连接在振动电机 9和控制器8的底端,收尘箱1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动百叶阀4,收尘箱1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设置有多个通孔且通孔底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在隔尘袋2一端,隔尘袋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0上端,第二支撑板10设置有多个通孔在隔尘袋2之间,第二支撑板 10右侧固定连接在振动电机9的驱动端,收尘箱1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22左侧,连接管22右侧固定连接在隔尘箱11左侧输入端,隔尘箱11 左侧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电动喷头12,电动喷头12底侧固定连接在水管14,隔尘箱11输入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5,隔尘箱11左侧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风机16,隔尘箱11左侧顶端固定连接在水箱15底端,隔尘箱11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尘斗17,隔尘箱11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21,隔尘箱11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热板19且电热板19在隔板21之间,隔尘箱11底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电动百叶阀18,首先用控制器8对振动电机 9和第一电动百叶阀4定时启动,然后第一吸风机7开始工作,通过隔尘袋2 将灰尘隔绝在外面,当到达时间后关闭收尘箱1的输出端,打开第一电动百叶阀4,通过振动电机9带动第二支撑板10振动,从而抖掉依附在隔尘袋2 上的灰尘,使灰尘落入第一尘斗5中从而防止了隔尘袋2工作时间过久而堵塞,避免了隔尘袋2的更换,隔绝了较大灰尘后的气体从收尘箱1输出端通过连接管22进入隔尘箱11,此时电动喷头12开始喷雾,使一些细小的灰尘随着雾气一起向内部流入,通过电热板19对内部加热,从而蒸发依附在便面水雾,使气体更加的纯净再通过第三风机20吹出箱外,通过之前对第二吸风机16和第二电动百叶阀18的定时,当达到时间后,关闭第三风机20,打开第二吸风机16和第二电动百叶阀18使隔绝后的细小灰尘流入第二尘斗17中,使吹出来的空气呼吸起来更加的健康,较少了对空气的污染。
31.控制器8均与振动电机9和第一电动百叶阀4电性连接,水箱15左侧顶端设置有进水口13,水管14另一端贯穿水箱15并延伸至水箱15内部,控制器8和电热板19电性连接,控制器8均与第二电动百叶阀18和第二吸风机 16电性连接,第一尘斗5与第二尘斗17底端均滚动连接有底盖6,收尘箱1 和隔尘箱11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3,隔尘箱11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机20。
32.工作原理:首先用控制器8对振动电机9和第一电动百叶阀4定时启动,然后第一吸风机7开始工作,通过隔尘袋2将灰尘隔绝在外面,当到达时间后关闭收尘箱1的输出端,打开第一电动百叶阀4,通过振动电机9带动第二支撑板10振动,从而抖掉依附在隔尘袋2上的灰尘,是灰尘落入第一尘斗5 中,隔绝了较大灰尘后的气体收尘箱1输出端通过连接管22进入隔尘箱11,电动喷头12开始喷雾,使一些细小的灰尘随着雾气一起向内部流入,通过电热
板19对内部加热,从而蒸发依附在便面水雾,使气体更加的纯净再通过第三风机20吹出箱外,通过之前对第二吸风机16和第二电动百叶阀18的定时,当达到时间后,关闭第三风机20,打开第二吸风机16和第二电动百叶阀18 使隔绝后的细小灰尘流入第二尘斗17中。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