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钢结构连续梁框架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5: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路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结构连续梁框架。


背景技术:

2.根据国家提倡的“四节

环保”的政策要求和社会人们对居住和公共环境的改善,对既有建筑的改造与加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近年来观察对连续梁框架结构改造得比较多,连续梁是建筑上的一种支撑结构,在建筑的建造过程和后续的过程中,承受剪切力或者垂直力,进而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使用,但是现有的连续梁框架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3.在目前的连续梁框架建筑中,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浇注,费工费时,而且比较笨重,此外还有部分连续梁框架为之间采用h型钢或c型钢等钢材作为梁焊接成骨架,实现了轻质,但其强度相对较低,当框架受到挤压力时,框架主体容易发出变形甚至断裂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框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连续梁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结构连续梁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顶框和底框,所述顶框和底框的内腔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顶框底部的左右两端和底框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内壁均设置有碳钢加固层,且碳钢加固层的内腔安装有加强组件,所述碳钢加固层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油漆层,所述立柱远离顶框和底框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等间距设置有连接组件。
6.优选的,所述立柱分别与顶框和底框之间均倾斜设置有斜拉梁,且斜拉梁分别与立柱、顶框以及底框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
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框架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顶框和底框的承载能力。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加强板,且加强板依次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加强板之间的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十字孔。
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加强板大大提高了顶框和底框的强度,同时通过开设十字孔,可减轻顶框和底框整体的重量,避免框架主体过于笨重,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10.优选的,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立杆和斜杆,所述加强组件的立杆等间距位于碳钢加固层的内腔,所述立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斜杆,且相邻的斜杆之间均构成等腰三角形。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立杆的强度。
12.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第一弹簧、活动柱、凸块、活动块、第二弹簧和安装座,所述连接组件的安装座等间距位于第二连接座的顶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均竖向
活动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均伸出安装座的内腔并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部均与第一连接座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外壁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均位于连接块和安装座之间,所述活动柱的底部均伸入安装座的内腔并设置有凸块,所述安装座内腔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凸块的一端均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位于凸块之间相抵。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框架主体受力挤压力时,活动柱下移带动凸块移动使得第一弹簧被压缩,凸块移动推动活动块向两端移动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能够减缓挤压力,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不会轻易的发生形变。
14.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均设置有滑轨,所述安装座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块,且滑块与滑轨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活动块通过滑块在滑轨的内腔滑动,便于活动块左右移动时更加顺畅,避免出现卡顿的情况。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在立柱的内壁设置碳钢加固层,且碳钢加固层的内腔分别设置立杆和斜杆,且相邻的斜杆之间构成等腰三角形,从而提高了立柱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油漆层,能够避免立柱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出现锈蚀的情况,并且通过设置斜拉梁,使得斜拉梁分别与顶框、立柱以及底框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框架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顶框和底框的承载能力,通过在顶框和底框的内腔设置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壁间隔交错设置加强板,从而大大提高了顶框和底框强度;
18.(2)当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受到挤压力时,活动柱下移带动凸块移动,活动柱使得第一弹簧被压缩,由于凸块与活动块之间相抵,凸块移动推动活动块向两端移动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活动块通过滑轨在滑块的内腔滑动,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能够减缓压力,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不会轻易的发生形变,且在发生轻微形变后能够快速的恢复原状。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框架主体;2、顶框;3、安装板;4、十字孔;5、斜拉梁;6、立柱;7、第一连接座;8、第二连接座;9、加强板;10、底框;11、连接组件;1101、连接块;1102、第一弹簧;1103、活动柱;1104、凸块;1105、活动块;1106、第二弹簧;1107、安装座;12、滑块;13、滑轨;14、油漆层;15、加强组件;1501、立杆;1502、斜杆;16、碳钢加固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钢结构连续梁框架,包括框架主体1,框架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顶框2和底框10,顶框2和底框10的内腔均设置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加强板9,且加强板9依次交错排布,相邻加强板9之间的安装板3上均开设有十字孔4,顶框2底部的左右两端和底框10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立柱6,立柱6分别与顶框2和底框10之间均倾斜设置有斜拉梁5,且斜拉梁5分别与立柱6、顶框2以及底框10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立柱6的内壁均设置有碳钢加固层16,且碳钢加固层16的内腔安装有加强组件15,加强组件15包括立杆1501和斜杆1502,加强组件15的立杆1501等间距位于碳钢加固层16的内腔,立杆150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斜杆1502,且相邻的斜杆1502之间均构成等腰三角形,碳钢加固层16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油漆层14,立柱6远离顶框2和底框10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之间等间距设置有连接组件11,连接组件11包括连接块1101、第一弹簧1102、活动柱1103、凸块1104、活动块1105、第二弹簧1106和安装座1107,连接组件11的安装座1107等间距位于第二连接座8的顶部,安装座1107的顶部均竖向活动设置有活动柱1103,活动柱1103的顶部均伸出安装座1107的内腔并设置有连接块1101,且连接块1101的顶部均与第一连接座7的底部连接,活动柱1103的外壁均套设有第一弹簧1102,且第一弹簧1102均位于连接块1101和安装座1107之间,活动柱1103的底部均伸入安装座1107的内腔并设置有凸块1104,安装座1107内腔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1106,第二弹簧1106靠近凸块1104的一端均设置有活动块1105,且活动块1105位于凸块1104之间相抵,活动块1105的底部均设置有滑轨13,安装座1107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块12,且滑块12与滑轨13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27.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立柱6的内壁设置油漆层14,能够避免立柱6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出现锈蚀的情况,通过设置碳钢加固层16,且碳钢加固层16的内腔设置分别设置立杆1501和斜杆1502,且相邻的斜杆1502之间构成等腰三角形,从而提高了立柱6的强度,将斜拉梁5分别与顶框2、立柱6以及底框10之间焊接连接,使得斜拉梁5分别与顶框2、立柱6以及底框10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框架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顶框2和底框10的承载能力,通过在顶框2和底框10的内腔设置安装板3,且安装板3的外壁间隔交错设置加强板9,从而大大提高了顶框2和底框10强度,同时相邻加强板9之间的安装板3上均开设十字孔4,可减轻顶框2和底框10整体的重量,避免过于笨重,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当框架主体1受到外界挤压力时,此时活动柱1103下移带动凸块1104移动使得第一弹簧1102被压缩,由于凸块1104与活动块1105之间相抵,凸块1104移动时从而推动活动块1105向两侧移动对第二弹簧1106进行压缩,活动块1105通过滑轨13在滑块12的内腔滑动,通过第一弹簧1102和第二弹簧1106的弹力作用能够减缓压力,使得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不会轻易的发生形变,且在发生轻微形变后能够快速的恢复原状,进而提高了框架主体1的抗压性,从而延长了框架主体1的使用寿命。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