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消音器和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音器和加湿器。


背景技术:

2.当前市场上的加湿类产品,雾化发生器水平固定在水槽中,雾化发生器高频振荡产生水雾,同时,激起的水柱向上连续喷起,冲击到一定的高度后落回水槽,由于水流是垂直上下,因此在水流下落的过程中,水流和水面撞击会产生明显的噪音,在用户的睡眠时间会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消音器,旨在解决如何减少加湿器噪音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音器包括:
5.外消音罩,所述外消音罩设有朝顶部和底部开口的过流通道;
6.内消音罩,设于所述过流通道内,所述内消音罩与所述过流通道之间形成落水空间,所述内消音罩的底端形成进雾口、顶端形成出雾口,所述内消音罩的外周壁凸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挡水边,所述挡水边的外周沿抵接于所述外消音罩的内周壁,所述挡水边的外周沿开设有排水孔。
7.可选地,所述挡水边的顶面形成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在自所述内消音罩朝所述外消音罩的方向上倾斜朝下。
8.可选地,所述挡水边的顶面凸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沿所述排水孔靠近所述内消音罩的边沿延伸并与所述外消音罩的内周壁间隔。
9.可选地,所述外消音罩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内消音罩的底端。
10.可选地,所述消音器还包括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内消音罩的缓冲片,所述缓冲片位于所述出雾口上方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出雾口。
11.可选地,所述内消音罩的周壁开设有通孔。
12.可选地,所述内消音罩自顶部朝底部呈扩口状设置。
13.可选地,所述外消音罩的周壁开设有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过风孔。
14.可选地,所述外消音罩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内消音罩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湿器,包括一种消音器,该消音器包括:外消音罩,所述外消音罩设有朝顶部和底部开口的过流通道;内消音罩,设于所述过流通道内,所述内消音罩与所述过流通道之间形成落水空间,所述内消音罩的底端形成进雾口、顶端形成出雾口,所述内消音罩的外周壁凸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挡水边,所述挡水边的外周沿抵接于所述外消音罩的内周壁,所述挡水边的外周沿开设有排水孔。
16.本实用新型消音器在加湿器内会被安装在雾化器的上方,雾化器产生的水雾会通过出雾口流向加湿器的喷雾口,同时雾化器激起的水柱也会穿过出雾口后再下落;通过在
内消音罩的外周壁凸设挡水边,使得穿过出雾口的水柱进入落水空间后,会先被挡水边接住,再流动至与外消音罩临近的排水孔,最后沿外消音罩的内周壁流回水槽,由此,可减少落水流回水槽时的动能,以减弱落水对水面的撞击,从而减少加湿器产生的噪音,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一实施例的拆解剖面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另一实施例的拆解剖面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2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外消音罩20内消音罩11落水空间21出雾口22挡水边221排水孔222导流斜面223导流筋30缓冲片23通孔12过风孔40水槽
2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消音器,该消音器应用于加湿器、香薰机等雾化电器,本实施例以加湿器为例。加湿器具有水槽40和雾化器,水槽40用以盛装待雾化的液体,如水。雾化器设于水中,用以对水进行雾化,举例而言,雾化装置可产生超声波,以通过高频振荡将水雾化。水雾会沿通过加湿器的喷雾口喷出,从而提高环境湿度。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消音器包括:外消音罩10,所述外消音罩10设有朝顶部和底部开口的过流通道;内消音罩20,设于所述过流通道内,所述内消音罩20与所述过流通道之间形成落水空间11,所述内消音罩20的底端形成进雾口、顶端形成出雾口21,所述内消音罩20的外周壁凸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挡水边22,所述挡水边22的外周沿抵接于所述外消音罩10的内周壁,所述挡水边22的外周沿开设有排水孔221。
31.在本实施例中,外消音罩10呈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设置并罩设于内消音罩20,消音器设于水槽40内并位于雾化器的上方,雾化过程中的水柱和水雾会从外消音罩10的底部开口进入过流通道,水雾会从顶部开口流出后继续向上流动,直到流出喷雾口。水柱和水雾进入过流通道后会穿过内消音罩20的进雾口和出雾口21,而后水雾会继续上升,而水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下落的水柱部分会进入内消音罩20与外消音罩10之间的落水空间11,并被隔断落水空间11的挡水边22接住。水落在挡水边22后会流向排水孔221,由于排水孔221贯通挡水边22的周沿,因此流过排水孔221的水会附着于外消音罩10的内壁面上,再沿外消音罩10的内壁面朝下流入水槽40。
32.内消音罩20和外消音罩10的连接方式可为卡接,也可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内消音罩20和外消音罩10可相对固定即可。挡水边22呈环形设置,挡水边22可设于内消音罩20的中部,也可临近内消音罩20的底部,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隔断落水空间11即可;在实际应用中,挡水边22连接于内消音罩20的底端,以缩短和水面的间距,使挡水边22所承接的水能更快地流入水槽40。排水孔221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在实际应用中,排水孔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水孔221沿挡水边22的周向间隔设置,以提高排水效率。
33.本实用新型消音器在加湿器内会被安装在雾化器的上方,雾化器产生的水雾会通过出雾口21流向加湿器的喷雾口,同时雾化器激起的水柱也会穿过出雾口21后再下落;通过在内消音罩20的外周壁凸设挡水边22,使得穿过出雾口21的水柱进入落水空间11后,会先被挡水边22接住,再流动至与外消音罩10临近的排水孔221,最后沿外消音罩10的内周壁流回水槽40,由此,可减少落水流回水槽40时的动能,以减弱落水对水面的撞击,从而减少加湿器产生的噪音,改善用户体验。
34.如图2所示,所述挡水边22的顶面形成导流斜面222,所述导流斜面222在自所述内消音罩20朝所述外消音罩10的方向上倾斜朝下。导流斜面222即用以接水的一面,导流斜面222可由挡水边22自身倾斜形成,以简化挡水边22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由于排水孔221位于挡水边22临近外消音罩10的一侧,因此落至挡水边22的水在导流斜面222的作用下可更快地更充分地流向排水孔221,避免水在挡水边22积聚。
35.如图2所示,所述内消音罩20自顶部朝底部呈扩口状设置,以使内消音罩20的外壁面可倾斜朝上。被雾化器激起的水柱在惯性作用下会朝四周发散下落,下落的水会先接触内消音罩20的倾斜朝上的外壁面,再沿外壁面流至挡水边22,从而可避免下落的水直接撞击挡水边22产生噪音,以进一步减少加湿器的噪音。在实际应用中,内消音罩20的外壁面还
凸设有引流筋,引流筋沿内消音罩20的轴向延伸,以将落在内消音罩20外壁面的水引流至挡水边22,提高水的回流效率。
36.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内消音罩20的周壁开设有通孔23,以增加通过的水雾量,提高喷雾效率。通孔23可沿内消音罩20的轴向延伸,以增大过流面积;通孔23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通孔23沿周向间隔设置,以进一步增加通过的水雾量。此外,通孔23也可避位上升的水柱,避免水柱撞击内消音罩20的内壁面,以进一步减少噪音。水柱的上升高度是自中间朝周边渐低的,结合上述内消音罩20呈扩口状的实施例,高度较低的水柱在穿过通孔23后可更快地接触内消音罩20倾斜的外壁面,以减少在空中加速的时间,从而减弱对内消音罩20的冲击。
37.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挡水边22的顶面凸设有导流筋223,所述导流筋223沿所述排水孔221靠近所述内消音罩20的边沿延伸并与所述外消音罩10的内周壁间隔。导流筋223可防止水流从排水孔221远离外消音罩10的一侧落下,而会引导水流向外消音罩10的内壁面,以确保水能沿外消音罩10的内壁面留下,从而有效减少水流撞击水面的声音。
38.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外消音罩10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内消音罩20的底端,以延长水沿外消音罩10流动的路径,使水离开外消音罩10后能更快地进入水中。在实际应用中,外消音罩10的底端会浸入水面,从而沿外消音罩10流动的水可直接汇入水中,进一步避免撞击水面,从而进一步减少加湿器的噪音。
3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消音器还包括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内消音罩20的缓冲片30,所述缓冲片30位于所述出雾口21上方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出雾口21。缓冲片30可与内消音罩20一体成型,以降低加工难度。缓冲片30可连接于出雾口21的周沿,并通过薄壁连接来实现可活动,以降低缓冲片30与内消音罩20的连接难度。缓冲片30的缓冲面倾斜朝下,穿过出雾口21的水柱会顶开缓冲片30,在缓冲片30的作用下,水柱的上升高度会降低,以缩短在空中下落的时间,从而减弱对内消音罩20的冲击,减少噪音的产生。缓冲片30被顶开后在薄壁的作用下会弹性恢复至原位置,以保持遮挡出雾口21,由此可避免穿过出雾口21的水柱又从出雾口21落入水槽40中,而是在接触缓冲片30的顶面后流至落入空间,从而可进一步减少落水与水面的撞击,以进一步减少噪音。
40.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外消音罩10的周壁开设有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过风孔12。在加湿器的内部结构中,水槽40的下方会设置朝上吹风的风机,以将水雾更快地吹向喷雾口。由于外消音罩10的顶部开口进入出雾通道连接,因此风机的气流需要先进入过流通道才能对水雾起到吹拂作用,而外消音因罩的底部开口是对着水面的,就是说气流无法直接自下朝上进入过流通道。因此,开设于外消音罩10周壁的过风孔12可供气流进入过流通道,从而有效吹动水雾。过风孔12可临近外消音罩10的底端,以使气流进入过流通道后可接触更多的水雾,从而提高对水雾的吹拂效率。
41.所述外消音罩10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如硬质塑胶,以提高消音器整体外壳的结构强度,从而可通过外消音罩10与加湿器内的结构连接固定,以提高消音器的安装稳固性。所述内消音罩20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如软质硅胶,以降低与水撞击时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通过将外消音罩10和内消音罩20分别采用两种材料相应的材料制成,既可提高消音器的结构稳定性,又可提高降噪效果。
42.在实际应用中,外消音罩10的内壁面凸设有凸耳,凸耳开设有固定孔,挡水边22的
顶面凸设有固定凸起,固定凸起与固定孔配合,从而使内消音罩20固定于外消音罩10内,既有效利用了挡水边22,又提高了内消音罩20与外消音罩10的配合强度。
4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消音器,该消音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加湿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