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圈套器和切开刀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圈套器和切开刀。


背景技术:

2.内镜技术诞生50多年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对一些消化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有效和可靠甚至成为一些疾病治疗的首选疗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组织活检、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对消化道出血、息肉切除和早癌症的治疗,正逐渐成为一种首选治疗手段。其中尤其esd对早癌的发现、诊断和切除起到了关键作用。
3.在临床各科中,对各种病态进行以诊断、判定治疗结果、决定治疗方针等为目的的体腔内的直接观察及处置。以往,这些都需要通过开腹或开胸等侵害大的手术方式来进行。但是,随着近年来内窥镜下手术器具的普及,可以在切开创伤更小的腹腔镜和胸腔镜等内窥镜下来进行。
4.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利用高频器械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由于esd切除粘膜面积大,手术过程繁杂,一般耗时很长,且需在内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内窥镜先进入人体发现病变组织,然后高频切开刀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人体,进行病变标记,标记后退出器械,换用注射针进行粘膜下层注射,注射后再用适合的高频切开刀进行切割剥离,术中如有出血,还需更换止血钳进行电凝止血,大约1~2个小时左右才能成功切除一个3cm左右的早癌病变。
5.而在套圈剥离病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病变滑脱的情况,从而导致手术周期的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圈套器和切开刀,其能够避免因两侧同时回拉而出现的滑脱,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因滑脱而导致手术周期延长的情况。
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8.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圈套器,圈套器包括管体、第一操作部、第二操作部及套圈;
9.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均可活动地连接于管体;套圈的近端的第一头部及第二头部均容置于管体内,且第一头部及第二头部分别与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连接;
10.第一操作部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运动,并带动第一头部相对于管体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外的套圈的形状;第二操作部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运动,并带动第二头部相对于管体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外的套圈的形状。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均沿管体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管体。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管体包括第一管体、芯杆、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
13.第一管体的近端与芯杆的远端连接;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均可滑动地连接于芯杆;
14.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均容置于第一管体及芯杆内,第一牵引件的远端及第二牵引件的远端分别与第一头部及第二头部连接,第一牵引件的近端及第二牵引件的近端分别与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连接。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圈套器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容置于第一管体内,并位于第一管体的远端;
16.沿第一管体的轴线方向,限位件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均与第一管体的内腔连通;
17.第一头部及第一牵引件的远端容置于第一通道内,第二头部及第二牵引件的远端容置于第二通道内。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圈套器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分别容置于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内,且分别与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配合;
19.第一连接管的远端及第二连接管的远端分别与第一头部及第二头部连接,第一连接管的近端及第二连接管的近端分别与第一牵引件的远端及第二牵引件的远端连接。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圈套器还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套设于第一管体;
21.第一管体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管体绕自身的轴线方向转动或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
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圈套器还包括防绕件,防绕件容置于第一管体内,并位于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之间,以隔离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
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圈套器还包括防绕件,防绕件套设于第一牵引件或第二牵引件。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开刀,切开刀包括电极部以及上述的圈套器;
25.圈套器还包括与套圈电连接的导电插头;
26.电极部包括刀头及连接件,刀头与连接件连接,套圈的远端与连接件连接,刀头与套圈电连接。
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插头与第一操作部或第二操作部连接。
2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圈套器还包括第一管体、芯杆及限位件;第一管体的近端与芯杆的远端连接;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均可滑动地连接于芯杆;
29.限位件容置于第一管体内,并位于第一管体的远端;限位件用于与连接件抵接,以限制连接件沿第一管体的轴线方向的运动。
3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圈套器还包括第二管体;
31.第二管体套设于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管体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得刀头容置于第二管体内或位于第二管体外。
3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开刀还包括三通件、密封件、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
33.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均容置于第一管体及芯杆内,第一牵引件的远端及第二牵引件的远端分别与第一头部及第二头部连接,第一牵引件的近端及第二牵引件的近端分别与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连接;
34.三通件位于第一管体与芯杆的连接处;三通件开设有通孔以及与通孔连通的注液
口,通孔沿第一管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且用于供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通过;第一管体的远端与通孔连通;密封件位于三通件与芯杆的连接处,且密封件套设于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并用于将通孔与芯杆的内腔阻断;
35.刀头开设有注液通道,连接件与限位件抵接时,注液通道与通孔导通。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37.该圈套器包括管体、第一操作部、第二操作部及套圈。其中,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均可活动地连接于管体;套圈的近端的第一头部及第二头部均容置于管体内,且第一头部及第二头部分别与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连接。而第一操作部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运动,并带动第一头部相对于管体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外的套圈的形状;第二操作部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运动,并带动第二头部相对于管体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外的套圈的形状。
38.由此,该圈套器通过第一操作部或第二操作部的运动能够改变位于管体外的套圈的形状,从而能够扩大该圈套器的适用范围,并且通过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运动能够对套圈的两侧进行单独操作,从而能够实现圈套器的单侧操作,进而能够实现圈套器的单侧回拉功能,进而能够避免因两侧同时回拉而出现的滑脱,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因滑脱而导致手术周期延长的情况。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圈套器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圈及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体、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开刀的结构示意图;
4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部的结构示意图;
4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圈位于第一管体外时的状态图;
4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圈两侧收缩时的状态图;
48.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圈单侧收缩时的状态图;
4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部位于第二管体内时的状态图;
5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部位于第二管体外时的状态图;
5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通件及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52.图标:100

圈套器;110

管体;120

第一操作部;130

第二操作部;140

套圈;141

第一头部;142

第二头部;111

第一管体;112

芯杆;113

第一牵引件;114

第二牵引件;150

限位件;151

第一通道;152

第二通道;160

第一连接管;170

第二连接管;115

第二管体;180

防绕件;200

切开刀;210

电极部;220

导电插头;211

刀头;212

连接件;230

三通件;240

密封件;231

通孔;232

注液口;213

注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5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7.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9.请参照图1

图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圈套器的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圈及管体的结构,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体的结构,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操作部及第二操作部的结构;
6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圈套器100,圈套器100包括管体110、第一操作部120、第二操作部130及套圈140。
61.其中,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均可活动地连接于管体110;套圈140的近端的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均容置于管体110内,且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分别与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连接;
62.第一操作部12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110运动,并带动第一头部141相对于管体110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110外的套圈140的形状;第二操作部13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110运动,并带动第二头部142相对于管体110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110外的套圈140的形状。
6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全文中,需要对术语“远端”、“近端”等进行说明,在这里进行说明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一
般的,在圈套器100的使用过程中,圈套器100的前端部分(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指的是管体110的左端)会伸入人体内,而管体110的后端部分(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指的是管体110的右端)供医护人员操作。因此,“远端”可以理解为某个零件或部件相对靠近人体内的前端部分,“近端”可以理解为某个零件或部件相对靠近人体外的后端部分。当然了,当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个零件或部件的“近端”、“远端”时,默认指代的是整个圈套器100的近端或远端。
64.套圈140伸入管体110内的两个自由端为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且通过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的相对于管体110的运动能够带动套圈140相对于管体110运动,具体的,当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向管体110的近端运动时,套圈140相对于管体110收缩,同理,当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向管体110的远端运动时,套圈140相对于管体110伸展。
6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均沿管体110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管体110;第一操作部12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110滑动,并带动第一头部141相对于管体110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110外的套圈140的形状;第二操作部13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110滑动,并带动第二头部142相对于管体110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110外的套圈140的形状。
66.请参照图1

图4,该圈套器100的工作原理是:
67.该圈套器100包括管体110、第一操作部120、第二操作部130及套圈140。其中,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均沿管体110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管体110;套圈140的近端的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均容置于管体110内,且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分别与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连接。而第一操作部12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110滑动,并带动第一头部141相对于管体110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110外的套圈140的形状;第二操作部13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管体110滑动,并带动第二头部142相对于管体110运动,以改变位于管体110外的套圈140的形状。
68.由此,该圈套器100通过第一操作部120或第二操作部130的运动能够改变位于管体110外的套圈140的形状,从而能够扩大该圈套器100的适用范围,并且通过第一操作部120和第二操作部130的运动能够对套圈140的两侧进行单独操作,从而能够实现圈套器100的单侧操作,进而能够实现圈套器100的单侧回拉功能,进而能够避免因两侧同时回拉而出现的滑脱,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因滑脱而导致手术周期延长的情况。
69.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

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管体110时,管体110包括第一管体111、芯杆112、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其中,第一管体111的近端与芯杆112的远端连接;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均可滑动地连接于芯杆112;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均容置于第一管体111及芯杆112内,第一牵引件113的远端及第二牵引件114的远端分别与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连接,第一牵引件113的近端及第二牵引件114的近端分别与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连接。
70.由此,当第一操作部120相对于芯杆112运动时,便可通过第一牵引件113带动第一头部141运动;当第二操作部130相对于芯杆112运动时,便可通过第二牵引件114带动第二头部142运动;即,位于管体110内的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传动的作用。
71.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

图4,在本实施例中,圈套器100还包括限位件150,限位件
150容置于第一管体111内,并位于第一管体111的远端;沿第一管体111的轴线方向,限位件150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通道151及第二通道152,第一通道151及第二通道152均与第一管体111的内腔连通;第一头部141及第一牵引件113的远端容置于第一通道151内,第二头部142及第二牵引件114的远端容置于第二通道152内。另外,圈套器100还包括第一连接管160及第二连接管170,第一连接管160及第二连接管170分别容置于第一通道151及第二通道152道内,且分别与第一通道151及第二通道152间隙配合;第一连接管160的远端及第二连接管170的远端分别与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连接,第一连接管160的近端及第二连接管170的近端分别与第一牵引件113的远端及第二牵引件114的远端连接。由此,通过在限位件150的第一通道151及第二通道152内分布设置第一连接管160及第二连接管170,且第一连接管160及第二连接管170分别与第一通道151及第二通道152间隙配合,故第一连接管160及第二连接管170能够相对于第一通道151及第二通道152滑动。
72.由此,当第一操作部120相对于芯杆112运动时,由于第一牵引件113的近端与第一操作部120连接,而第一牵引件113的远端位于第一通道151内且与第一连接管160的近端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管160的远端与第一头部141连接,故第一操作部120的运动会经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一连接管160传递至第一头部141,并且由于第一连接管160与第一通道151间具备一定的摩擦力,从而需要向第一操作部120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够驱动第一头部141运动。
73.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

图4,在本实施例中,圈套器100还包括第二管体115,第二管体115套设于第一管体111;由此,通过向第一管体111或第二管体115施加外力,便可使得第一管体111与第二管体115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具体的,第一管体111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管体115绕自身的轴线方向转动或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即,通过第一管体111相对于第二管体115绕自身的轴线方向转动能够调整套圈140的角度,而通过第一管体111相对于第二管体115绕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能够调整套圈140伸出第二管体115的长度,以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提高该圈套器100的使用范围,并且在套圈140收缩至第一管体111内时,第二管体115还能够对第一管体111以及套圈140起到保护的作用,并在该圈套器100在内镜钳道中穿梭时,将套圈140容置在第二管体115内,可以起到保护内镜钳道不受损伤的作用。
74.请参照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的过程中,为防止在操作圈套器100的过程中,位于第一管体111内的第一牵引件113与第二牵引件114出现缠绕的情况,故,圈套器100还包括防绕件180,防绕件180容置于第一管体111内,并位于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之间,以隔离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从而避免出现缠绕的情况。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防绕件180还可以套设于第一牵引件113或第二牵引件114,从而隔离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以避免出现缠绕的情况。
75.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时,由于esd切除粘膜面积大,手术过程繁杂,一般耗时很长,且需在内镜引导下进行手术。且可以分为以下步骤:内窥镜先进入人体发现病变组织,然后高频切开刀200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人体,进行病变标记,标记后退出器械,换用注射针进行粘膜下层注射,注射后再用适合的高频切开刀200进行切割剥离,术中如有出血,还需更换止血钳进行电凝止血,大约1~2个小时左右才能成功切除一个3cm左右的早癌病变。
76.即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时,术中需要频繁更换器械,既繁琐又耗时,不利于病人手术,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随着手术时间而流失,需要重新注射生理盐水这个过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会增加由于手术中生理盐水流失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增加了手术中穿孔的风险及延长手术操作的时间,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77.由此,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照图5及图6,并结合图1

图4,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开刀的结构,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部的结构,基于上述的圈套器10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开刀200,切开刀200包括电极部210以及上述的圈套器100;
78.具体的,圈套器100还包括与套圈140电连接的导电插头220;
79.电极部210包括刀头211及连接件212,刀头211与连接件212连接,套圈140的远端与连接件212连接,刀头211与套圈140电连接。
8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插头220与第一操作部120或第二操作部130连接。
81.请参照图1

图9,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圈位于第一管体外时的结构,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圈两侧收缩时的结构,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圈单侧收缩时的结构;
82.该切开刀200的刀头211通过连接件212与套圈140的远端连接,且第一操作部120或第二操作部130设置有与套圈140电连接的导电插头220,而套圈140与刀头211电连接,由此,使得刀头211能够电导通;并且,在通过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调整套圈140,以使得套圈140相对于管体110运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操作部120或第二操作部130的运动能够改变位于管体110外的套圈140的形状并带动与套圈140的刀头211运动,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操作部120和第二操作部130的运动能够实现圈套器100的单侧操作及双侧操作,进而能够实现圈套器100的单侧回拉功能,进而能够避免因两侧同时回拉而出现的滑脱,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因滑脱而导致手术周期延长的情况。
8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上述内容可知,管体110内设置有第一牵引件113、第二牵引件114、第一连接管160、第二连接管170及限位件150,由此,为使得套圈140与导电线圈电连接,故可以使得第一牵引件113、第二牵引件114、第一连接管160、第二连接管170及限位件150均能够导电。
84.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

图11,并结合图1

图4,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部位于第二管体内时的结构,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部位于第二管体外时的结构;
85.在本实施例中,圈套器100还包括第一管体111、芯杆112及限位件150;第一管体111的近端与芯杆112的远端连接;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均可滑动地连接于芯杆112;限位件150容置于第一管体111内,并位于第一管体111的远端;限位件150用于与连接件212抵接,以限制连接件212沿第一管体111的轴线方向的运动。由此,当刀头211在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的驱动作用下,向靠近第一管体111的方向运动时,通过限位件150与连接件212的抵接,能够限制刀头211及第一连接件212相对于第一管体111的位置,并通过限位件150与连接件212的抵接,能够对连接件212及刀头211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便于操作刀头211。
86.第二管体115套设于第一管体111,第一管体111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管体115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得刀头211容置于第二管体115内或位于第二管体115
外。由此,通过第二管体115能够对容置于第二管体115内的刀头211起到保护的作用,并在该切开刀200在内镜钳道中穿梭时,将刀头211容置在第二管体115内,可以起到保护内镜钳道不受损伤的作用。
87.进一步地,参照图5

图12,并结合图1

图4,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通件及密封件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通过该切开刀200进行注液,故切开刀200还包括三通件230、密封件240、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均容置于第一管体111及芯杆112内,第一牵引件113的远端及第二牵引件114的远端分别与第一头部141及第二头部142连接,第一牵引件113的近端及第二牵引件114的近端分别与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连接;
88.三通件230位于第一管体111与芯杆112的连接处;三通件230开设有通孔231以及与通孔231连通的注液口232,通孔231沿第一管体111的轴线方向延伸,且用于供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通过;第一管体111的远端与通孔231连通;密封件240位于三通件230与芯杆112的连接处,且密封件240套设于第一牵引件113及第二牵引件114,并用于将通孔231与芯杆112的内腔阻断;刀头211开设有注液通道213,连接件212与限位件150抵接时,注液通道213与通孔231导通。
89.由此,在设置三通件230时,由于三通件230上设置有与通孔231连通的注液口232,且密封件240将通孔231与芯杆112的内腔阻断,由此,由注液口232注入的液体便会在进入通孔231后,流入第一管体111的内腔,并且液体通过第一牵引件113与第一管体111间的间隙、第二牵引件114与第一管体111间的间隙及第一管体111与限位件150之间的间隙向第一管体111的远端流动,并在连接件212与限位件150抵接时,流动至注液通道213中,从而进行注液。
90.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得注液通道213能够与第一管体111导通,故套圈140的远端与连接件212的连接处之间具备间隙,由此,第一管体111内的液体能够经套圈140与连接件212之间的间隙流动至注液通道213中。
91.综上,请参照图1

图12,该切开刀200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的运动能够驱动套圈140及刀头211动作,而通过第一管体111与第二管体115之间的相对运动,能够调整刀头211及套圈140的位置,进而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从而能够提高该切开刀200的适用范围。
92.具体的,当采用该切开刀200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时,其使用步骤如下:
93.首先,请参照图10,将套圈140收回,并将刀头211收入第二管体115内,此时连接件212与限位件150保持抵接的状态;
94.请参照图11,将切开刀200通过内镜钳道送至病变位置,通过操作第一管体111及第二管体115,使得第一管体111相对于第二管体115运动,以使得刀头211伸出第二管体115,然后对病灶部位进行标记;
95.在收拢且刀头211通电的状态下,通过注液口232注入液体,液体经过第一管体111的内腔后进入注液通道213后对病灶部位实现注射隆起;
96.再然后在收拢且刀头211通电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刀头211将病灶部位边沿切开;
97.最后,请参照图7

图9,在边沿切开后,通过同时或分步操作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将套圈140推出,将套圈140套在病灶部位上,在套病灶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环境,
可以同时或分步操作第一操作部120及第二操作部130以将套圈140回收,从而实现黏膜快速剥离。
98.由此,该切开刀200的结构简单合理,集切刀、注液、圈套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手术前及手术中的标记、切开、剥离及注液,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不断填充流失的水分,避免因水分流失造成组织过切和穿孔的情况,同时通过套圈140能够实现病灶部位黏膜快速剥离的功能,而且套圈140的两侧可分别驱动,从而能够实现单侧回拉的功能,避免两侧同时收缩而导致滑脱的情况出现,进而缩短了术中器械更换的时间,在节省医生手术精力与时间的同时,能够使得手术更高效更安全。
9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