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保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2: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聚四氟乙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聚四氟乙烯具有优异的耐化学介质、自润滑及介电性能,在化工防腐、电器绝缘、机械密封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聚四氟乙烯难于粘接,若要粘接,需先进行表面处理。对聚四氟乙烯表面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钠化法、辐射接枝法和金属蒸镀法。
3.根据专利202010714815.1,可知一种聚四氟乙烯表面处理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四氟乙烯的表面轧出单面直条纹;s2:将聚四氟乙烯清洗干净并烘干;s3:将聚四氟乙烯压平并在未轧出单面直条纹的一面贴上保护带,盘卷到塑料卷筒上;s4:量取工业无水四氢呋喃并放入反应罐中,再称取工业精萘并放入工业无水四氢呋喃中,对反应罐进行除氧操作;s5:称取金属钠加入到反应罐中,开启搅拌器不断地搅拌混合;s6:将聚四氟乙烯引入导引器中,使导引器牵出聚四氟乙烯;s7:洗刷掉聚四氟乙烯表面的粘附物;s8:取下保护带并烘干;s9:检验合格后包装。该处理工艺生产的产品能提高聚四氟乙烯的剪切粘结强度和剥离粘结强度,提高聚四氟乙烯的拉伸性能和抗撕裂性能。
4.目前,现有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没有对聚四氟乙烯制品表面附着的污渍进行刷洗,聚四氟乙烯制品表面附着的污渍容易出现清理不掉的现象,从而导致聚四氟乙烯处理剂不能完全的附着在聚四氟乙烯制品的表面,降低了聚四氟乙烯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现有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对聚四氟乙烯制品处理后有刺激臭味,耐油和耐水性能比较差,在保存过程中的时间比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处理步骤如下:
7.a.首先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全自动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再将清洗后聚四氟乙烯使用全自动清洗设备进行风干;
8.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聚四氟乙烯处理剂放入到处理池中,并且加入适量的稀释剂进行混合,混合时的转速为680r/min,混合的时间为5min;
9.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稀释后的处理剂中进行处理;
10.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水槽中过滤,然后再将过滤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干燥;
11.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干燥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包装待用。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全自动清洗设备上安装有传送机构、清洗液喷头、刷辊和吹风机,聚四氟乙烯制品清洗时,首先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在传送机构上,这时传送机构对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传送,当聚四氟乙烯制品输送到刷辊下方时,刷辊会对聚四氟乙烯制品表面附着的污渍进行刷洗,同时清洗液喷头会向聚四氟乙烯制品喷清洗液,再由传送机构将清洗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输送到吹风机的下方进行风干。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液采用的是丙酮或酒精。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聚四氟乙烯处理剂的原料为萘、金属钠、甲醚和二乙二醇单异丁醚,所述稀释剂为去离子水。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四氟乙烯处理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6.f.按配比将700份溶剂和180份萘混合,搅拌至萘全部溶解,得到含有萘的溶液;
17.g.待步骤f完成后,在氮气保护下,向步骤f制得的溶液中加入35份金属钠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反应结束后冷却即得到聚四氟乙烯处理剂。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d中将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水槽中过滤,过滤时将聚四氟乙烯制品完全浸泡在水槽中,过滤时间为5min,再将过滤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干燥,干燥时的温度为70℃,干燥的时间为10min。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e中将干燥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包装待用,包装时采用的时黑色遮光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对聚四氟乙烯制品表面附着的污渍进行刷洗,避免了聚四氟乙烯制品表面附着的污渍出现清理不掉的现象,从而导致聚四氟乙烯处理剂不能完全的附着在聚四氟乙烯制品的表面,提高了聚四氟乙烯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2.2、本发明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使用方便,无刺激臭味,具有良好的耐油和耐水性能,而且采用了避光储存,延长了聚四氟乙烯制品处理后的保存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处理步骤如下:
25.a.首先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全自动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再将清洗后聚四氟乙烯使用全自动清洗设备进行风干;
26.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聚四氟乙烯处理剂放入到处理池中,并且加入适量的稀释剂进行混合,混合时的转速为680r/min,混合的时间为5min;
27.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稀释后的处理剂中进行处理;
28.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水槽中过滤,然后再将过滤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干燥;
29.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干燥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包装待用。
30.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全自动清洗设备上安装有传送机构、清洗液喷头、刷辊和吹风机,聚四氟乙烯制品清洗时,首先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在传送机构上,这时传送机构对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传送,当聚四氟乙烯制品输送到刷辊下方时,刷辊会对聚四氟乙烯制品
表面附着的污渍进行刷洗,同时清洗液喷头会向聚四氟乙烯制品喷清洗液,再由传送机构将清洗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输送到吹风机的下方进行风干。
31.进一步,所述清洗液采用的是丙酮或酒精。
32.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聚四氟乙烯处理剂的原料为萘、金属钠、甲醚和二乙二醇单异丁醚,所述稀释剂为去离子水。
33.进一步,所述聚四氟乙烯处理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34.f.按配比将700份溶剂和180份萘混合,搅拌至萘全部溶解,得到含有萘的溶液;
35.g.待步骤f完成后,在氮气保护下,向步骤f制得的溶液中加入35份金属钠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反应结束后冷却即得到聚四氟乙烯处理剂。
36.进一步,所述步骤d中将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水槽中过滤,过滤时将聚四氟乙烯制品完全浸泡在水槽中,过滤时间为5min,再将过滤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干燥,干燥时的温度为70℃,干燥的时间为10min。
37.进一步,所述步骤e中将干燥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包装待用,包装时采用的时黑色遮光膜。
38.实施例一
39.一种环保的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处理步骤如下:
40.a.首先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全自动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先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在传送机构上,这时传送机构对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传送,当聚四氟乙烯制品输送到刷辊下方时,刷辊会对聚四氟乙烯制品表面附着的污渍进行刷洗,同时清洗液喷头会向聚四氟乙烯制品喷丙酮或酒精,再由传送机构将清洗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输送到吹风机的下方进行风干;
41.b.待步骤a完成后,按配比将700份溶剂和180份萘混合,搅拌至萘全部溶解,得到含有萘的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向步骤f制得的溶液中加入35份金属钠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反应结束后冷却即得到聚四氟乙烯处理剂,再将聚四氟乙烯处理剂放入到处理池中,并且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混合时的转速为680r/min,混合的时间为5min;
42.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稀释后的处理剂中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15—30min;
43.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放入到水槽中过滤,过滤时将聚四氟乙烯制品完全浸泡在水槽中,过滤时间为5min,然后再将过滤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进行干燥,干燥时的温度为70℃,干燥的时间为10min;
44.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干燥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采用黑色遮光膜进行包装待用。
45.传统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数据参数表1如下:
46.测试项目处理效率处理效果异味保存时间参数指标一般良好明显1—2年
47.实施例一聚四氟乙烯纳化处理工艺数据参数表2如下:
48.测试项目处理效率处理效果异味保存时间参数指标高优无3年以上
49.综上述,参照表1和表2的数据对比得到,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对聚四氟乙烯制品
表面附着的污渍进行刷洗,避免了聚四氟乙烯制品表面附着的污渍出现清理不掉的现象,从而导致聚四氟乙烯处理剂不能完全的附着在聚四氟乙烯制品的表面,提高了聚四氟乙烯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发明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制品使用方便,无刺激臭味,具有良好的耐油和耐水性能,而且采用了避光储存,延长了聚四氟乙烯制品处理后的保存时间。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5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