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2: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锂电池也逐渐在各行各业被广泛使用。而锂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每年都会产生大量废弃的锂电池。由于锂电池内含镍、钴、锰、磷、锂等重金属元素。当退役锂离子电池不能妥善回收处理时,这些重金属元素很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对于这些金属资源的回收,也能减少我国对于资源进口的依赖。其中,电芯作为锂电池最重要的结构,其重金属含量最多。目前,电芯是由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以及隔膜通过叠片工艺或绕卷工艺制作成型。
3.现阶段的锂离子电池在回收时需要对电池的电芯进行拆解。其中,通过叠片工艺制作成型的电芯更容易拆解。而通过绕卷工艺制成的电芯,由于电芯卷绕体在收尾隔膜处使用收尾胶纸来防止收尾处隔膜翘起。同时,因为隔膜与极片较薄,使得二者难以分离,导致电芯卷绕体难以大规模机械拆解,只能依赖人工作业,效率低,安全性差,同时人工作业时会接触到各种重金属元素,对人体的伤害较大。
4.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负极片和塑料隔膜进行分类回收的电芯拆解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将电芯上的塑料隔膜拉出,并将塑料隔膜的伸出端从挡板上设置的宽度可供塑料隔膜通过,从而使正、负极片受到阻挡并从塑料隔膜上剥落的狭缝穿出。随后将塑料隔膜黏贴卷绕在芯筒上。这种技术虽然提供了一种自动拆解电芯的技术手段,但是装置将塑料隔膜拉出时,塑料隔膜的接合处仍然存在收尾胶纸,导致设备不易将收尾胶纸撕下后拉出塑料隔膜。
5.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将收尾胶纸拆解的一种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通过设置部分区域与收尾胶纸对接的剥离胶纸,能够将二者的对接区作为电芯卷绕体拆解时的引导结构,而且剥离胶纸的与收尾胶纸相离的一侧为无胶层,使得剥离胶纸的引导结构与隔膜之间不会粘连,从而方便自动化设备快速将收尾胶纸拆解,有效解决了原有的电芯卷绕体的胶纸不易拆解的问题,在锂电池的自动化回收领域里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
7.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包括用于将最外层隔膜的接合处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的下方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的上侧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与所述固定部粘接,所述对接部的下侧与所述最外层隔膜处于压合状态;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呈分离式结构设置或一体式结构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对接部的相近一侧为有胶层,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对接部的相离一侧均为无胶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内设置有指向电芯外部的预应力。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有胶层胶合于所述最外层隔膜的接合处,并包括铺设于所述最外层隔膜的隔膜外端的上部结构、以及铺设于所述最外层隔膜的隔膜内端的下部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与所述下部结构的底端胶接,并与所述固定部呈分离式结构设置;所述对接部的宽度与所述下部结构的宽度相同,所述对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下部结构的长度,所述对接部的远离所述上部结构的端面与所述下部结构的远离所述上部结构的端面平齐。
13.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与所述上部结构的底端胶接,并与所述固定部呈分离式结构设置;所述对接部的宽度与所述上部结构的宽度相同,所述对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上部结构的长度,所述对接部的远离所述下部结构的端面与所述上部结构的远离所述下部结构的端面平齐。
14.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与所述下部结构的底端胶接,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呈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对接部为所述下部结构的远离所述上部结构的一端向下折弯形成的折弯结构,所述对接部的宽度与所述下部结构的宽度相同,所述对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下部结构的未折弯区域的长度。
15.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呈分离式结构设置,并具有向上折弯的第一端、以及插入所述隔膜外端与所述隔膜内端之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上下两部分结构彼此胶接,以形成自对接结构,所述自对接结构的部分区域与所述下部结构胶接。
16.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宽度,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与所述对接部胶接的对贴区以及分设于所述对贴区两侧的固定区,所述固定区用于与所述隔膜内端胶接。
17.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均为胶纸。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的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通过设置部分区域与收尾胶纸对接的剥离胶纸,能够将二者的对接区作为电芯卷绕体拆解时的引导结构,而且剥离胶纸的与收尾胶纸相离的一侧为无胶层,使得剥离胶纸的引导结构与隔膜之间不会粘连,从而方便自动化设备快速将收尾胶纸拆解,有效解决了原有的电芯卷绕体的胶纸不易拆解的问题,在锂电池的自动化回收领域里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此外,这种结构整体简单,且生产成本很低,适合大规模使用。
20.2.本发明的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通过设置多种对接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胶接结构,能够根据电芯的形状以及实际安装需求选择最适宜的胶接结构,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21.3.本发明的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通过在对接部与固定部的对接区域内设置预应力,能够在电芯卷绕体从包装铝壳或软包壳中取出时,预应力作用于对接区域,使得对接部向外弯折,方便机械或人工通过对接区域将电芯卷绕体拆解。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隔膜固定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隔膜固定处的俯视示意图;
25.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隔膜固定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隔膜固定处的放大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隔膜固定处的俯视示意图;
28.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10、最外层隔膜;111、隔膜内端;112、隔膜外端;120、固定部;121、下部结构;122、上部结构;123、有胶层;124、无胶层;130、对接部;140、对贴区;150、固定区;210、最外层隔膜;211、隔膜内端;212、隔膜外端;220、固定部;221、下部结构;222、上部结构;230、对接部;240、对贴区;250、固定区;310、最外层隔膜;311、隔膜内端;312、隔膜外端;320、固定部;321、下部结构;322、上部结构;330、对接部;340、自对接区;350、重合区;360、固定区。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如图1所示,一种易于电芯卷绕体拆解的贴胶结构100,包括用于将最外层隔膜110的接合处固定的固定部120、以及设置于固定部120的一端的下方的对接部130。对接部130与固定部120均优选为胶纸。其中,固定部120为将最外层隔膜110的内端与外端胶合固定的收尾胶纸,对接部130为与收尾胶纸胶接的剥离胶纸。剥离胶纸能够作为将收尾胶纸快速拆解的引导结构,以方便机械或人工通过剥离胶纸与收尾胶纸的胶接区将电芯卷绕体快速拆解。
32.如此设置,通过设置部分区域与收尾胶纸对接的剥离胶纸,能够将二者的胶接区作为电芯卷绕体拆解时的引导结构,而且剥离胶纸的引导结构与隔膜之间不会粘连,从而方便自动化设备快速将收尾胶纸拆解。有效解决了原有的电芯卷绕体的胶纸不易拆解的问题,在锂电池的自动化回收领域里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此外,这种结构整体简单,且生产成本很低,适合大规模使用。
33.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20与对接部130的相近一侧为有胶层123。固定部120上设置的有胶层123用于与对接部130或最外层隔膜110胶接,以将最外层隔膜110的收尾两端固定。对接部130上设置的有胶层123用于与固定部120胶接,以使得固定部120的部分结构与最外层隔膜110处于分离状态,便于快速将收尾胶纸拆解。固定部120与对接部130的相离一侧均为无胶层124。
34.固定部120的上侧为无胶层124,以防止将电芯绕卷体放入铝壳内,固定部120会与铝壳的侧壁粘连。对接部130的下侧为无胶层124,以防止对接部130与最外层隔膜110彼此
粘连,导致无法快速通过剥离胶纸将收尾胶纸拆解。特别的,对接部130与固定部120的胶接部分是通过将电芯卷绕体封装在软包或铝壳内,软包或铝壳内壁会紧压收尾胶纸,防止胶纸对贴区140域松脱或翘起。
35.如图2至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20的有胶层123胶合于最外层隔膜110的接合处。特别的,最外层隔膜110为环绕成型的结构,具有隔膜内端111与隔膜外端112。隔膜外端112搭接于隔膜内端111的上方。由于固定部120具备一定的弹性,在将隔膜外端112与隔膜内端111胶接固定时,固定部120会在隔膜外端112与隔膜内端111的接合位置处折弯呈梯形结构,并包括铺设于隔膜外端112的上侧的上部结构122、以及铺设于隔膜内端111的上侧的下部结构121。
36.如图2至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接部130的有胶层123与下部结构121的底端胶接,对接部130的无胶层124与隔膜内端111紧接。对接部130与下部结构121胶合的区域为对贴区140。下部结构121的没有与对接部130胶合的区域为固定区150,固定区150将隔膜外端112与隔膜内端111固定。特别的,对接部130的无胶层124是通过将电芯卷绕体封装在软包或铝壳内,软包或铝壳内壁会紧压对接部130,从而防止对接部130松脱或翘起。并且,对接部130内设置有指向电芯外部的预应力,能够在电芯卷绕体从包装铝壳或软包壳中取出时,预应力作用于对接部130与下部结构121上,使得对接部130与下部结构121的胶接处向外弯折,方便机械或人工通过对接部130与下部结构121的胶接处将电芯卷绕体快速拆解。
37.具体来讲,对接部130的宽度与下部结构121的宽度相同,保证下部结构121的两侧不会超出对接部130,防止下部结构121与对接部130的对贴区140的部分区域与隔膜内端111胶接,从而将对接部130完全压合,导致对接部130无法折弯,收尾胶纸不能快速拆解。对接部130的长度小于下部结构121的长度,使得下部结构121预留有固定区150以将隔膜外端112与隔膜内端111固定。对接部130的远离上部结构122的端面与下部结构121的远离上部结构122的端面平齐,防止下部结构121将对接部130完全压合,导致对接部130无法折弯,收尾胶纸不能快速拆解。
38.值得注意的是,依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本发明中的对接部130设置的位置可依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对接部130与上部结构122的底端胶接,故而上述等效结构可理解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案所作的等同实施方式。
39.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对接部130与上部结构122的底端胶接,并与固定部120呈分离式结构设置;对接部130的宽度与上部结构122的宽度相同,对接部130的长度小于上部结构122的长度,对接部130的远离下部结构121的端面与上部结构122的远离下部结构121的端面平齐。
40.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41.首先,将剥离胶纸的无胶层124铺设于隔膜内端111上,并保证剥离胶纸与隔膜外端112存在一定的间隔。随后,将收尾胶纸的下部结构121的左端与剥离胶纸的左端对齐,并将收尾胶纸与剥离胶纸及隔膜胶接。
42.实施例2
43.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接部230与固定部220呈一体式结构设置,即对接部230与固定部220为同一胶纸的不同部位。特别的,对接部230为下部结构221的远离上部结构222的一端向下折弯形成的折弯结构,折弯结构与上部结构222的底端胶接,以形成与最
外层隔膜210呈分离状态的引导结构,方便自动化设备快速将收尾胶纸拆解。
44.对接部230的宽度与下部结构221的宽度相同,以使下部结构221与对接部230的对贴区240完全贴合。对接部230的长度小于下部结构221的未折弯区域的长度,以使下部结构221预留有固定区250以将隔膜外端212与隔膜内端211固定。
45.值得注意的是,依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本发明中的对接部230设置的位置可依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将收尾胶纸的上部结构222折弯后形成对接部230,故而上述等效结构可理解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案所作的等同实施方式。
46.除上述结构外,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47.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48.首先,将收尾胶纸的上部结构222与隔膜外端212胶合。随后,将收尾胶纸的下部结构221的左端向下折弯后彼此胶合,并保证下部结构221的部分区域与隔膜内端211处于胶合状态。
49.实施例3
50.如图5至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接部330为剥离胶纸,固定部320为收尾胶纸。对接部330具有向上折弯的第一端、以及插入隔膜外端312与隔膜内端311之间的第二端。第一端的上下两部分结构彼此胶接,以形成自对接区340。自对接区340作为与最外层隔膜310呈分离状态的引导结构,方便自动化设备快速将收尾胶纸拆解。自对接区340的部分区域与下部结构321胶接以形成重合区350,从而将剥离胶纸与收尾胶纸胶合。
51.第二端的有胶层与隔膜外端312的底部胶合,收尾胶纸的下部结构321的除重合区350以外的区域与剥离胶纸胶合,从而通过剥离胶纸与收尾胶纸将隔膜外端312与隔膜内端311固定。
52.在本实施例中,对接部330的宽度小于固定部320的宽度。下部结构321包括与对接部330胶接的对贴区以及分设于对贴区两侧的固定区360,固定区360用于与隔膜内端311胶接。
53.除上述结构外,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54.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55.首先,将剥离胶纸的一端插入至隔膜外端312与隔膜内端311之间。随后,将剥离胶纸的另一端向上折弯。最后,将收尾胶纸的下部结构321与剥离胶纸胶合,将收尾胶纸的上部结构322与隔膜外端312胶合。
56.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