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适用于强腐蚀性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2-08 02: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强腐蚀性坚硬土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设计及施工方法,涉及灌注桩设计及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以及城市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造成大量老旧工业园区逐渐被闲置。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老旧工业遗址,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利用,过去工业生产往往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部分场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对于改造后的建构筑物,当地基基础承受较大拔力时,桩基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
3.当桩身周边一定深度范围内存在坚硬土,预制桩沉桩非常困难。当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由于混凝土灌注桩在现场浇筑施工,混凝土未硬化的情况下容易与强腐蚀性介质接触,防护较为困难,强腐蚀性介质一旦进入混凝土桩内部,混凝土的耐久性不易保证,故在强腐蚀环境下灌注桩需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如何阻断强腐蚀性介质在桩硬化前进入灌注桩内部,且保证桩与阻断层、阻断层与周边土之间协同受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找到一种适用于强腐蚀性坚硬土地质条件下的混凝土灌注桩形式,解决灌注桩浇筑硬化过程中强腐蚀介质对桩身混凝土及钢筋的腐蚀问题及阻断材料与桩周土之间有效侧摩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解决强腐蚀性坚硬土地质条件下不宜采用混凝土灌注桩而预制桩沉桩困难的问题,其主要特征在于在混凝土灌注桩与强腐蚀性介质之间设置阻断材料,具体说来,首先在强腐蚀性介质相关深度范围内设置钢管护筒,之后进行灌注桩浇筑,通过钢管护筒可在灌注桩混凝土硬化前阻断强腐蚀性介质与桩身直接接触,另外,在钢管护筒外侧设置有后注浆管,当桩身混凝土初凝后通过后注浆管注浆保证钢管护筒与桩周土之间的侧摩阻。
5.一种适用于强腐蚀性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包括灌注桩本体1、钢管护筒2、后注浆层6;其中钢管护筒2位于灌注桩1外侧;后注浆层6位于钢管护筒2外侧;所述的灌注桩本体1、钢管护筒2和后注浆层6均是穿过强腐蚀性分界面进入非强腐蚀性介质5。
6.一种适用于强腐蚀性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分两次钻孔,第一次钻孔为强腐蚀性介质深度范围内钻孔,并吊放所述钢管护筒;第二次钻孔为非强腐蚀性介质深度范围内钻孔,并吊放钢筋笼,进行灌注桩本体操作;当所述灌注桩本体初凝后,通过所述外侧后注浆管后注浆;其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7.步骤一、定位放线:根据已知坐标点和总平面图定桩位;
8.步骤二、强腐蚀性介质深度范围内钻孔:钻孔直径为d3,钻孔应穿过强腐蚀性分界面进入非强腐蚀性介质;
9.步骤三、吊放钢管护筒:所述钢管护筒2外侧设有后注浆管3,将其一并吊装放入钻
孔内;
10.步骤四、更换钻头并进行二次钻孔:更换与所述灌注桩本体1直径配套的钻头,并进行二次钻孔,钻孔至桩底;
11.步骤五、清理好二次钻孔后,吊放钢筋笼;
12.步骤六、二次清孔;
13.步骤七、桩身混凝土灌注: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灌注;
14.步骤八、钢管护筒外侧后注浆:当所述灌注桩本体1初凝后,通过所述外侧后注浆管3注浆,保证钢管护筒2与桩周土之间的侧摩阻;
15.步骤九:工程桩检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完整性检测和承载力检测。
16.本发明提供的钢管护筒外侧后注浆灌注桩设计及其施工方法可解决强腐蚀性坚硬土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混凝土硬化前强腐蚀性介质对混凝土及钢筋的腐蚀问题,同时能保证灌注桩与桩周土之间的侧摩阻,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强腐蚀性坚硬土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示意图;
18.其中:包括灌注桩1、钢管护筒2、后注浆管3、强腐蚀性介质4、非强腐蚀性介质5、后注浆层6等。
具体实施方式
19.一种适用于强腐蚀性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主要涉及灌注桩1、钢管护筒2、后注浆管3、强腐蚀性介质4、非强腐蚀性介质5、后注浆层6,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20.步骤一、定位放线:根据已知坐标点和总平面图定桩位;
21.步骤二、强腐蚀性介质深度范围内钻孔:钻孔直径为d3,钻孔应穿过强腐蚀性分界面进入非强腐蚀性介质6一定长度l3;
22.步骤三、吊放所述钢管护筒2:所述钢管护筒2外侧设有后注浆管3,将其一并吊装放入钻孔内;
23.步骤四、更换钻头并进行二次钻孔:更换与所述灌注桩1直径配套的钻头,并进行二次钻孔,钻孔至桩底,桩底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桩身包括l1和l2两段;
24.步骤五、清孔后吊放钢筋笼;
25.步骤六、二次清孔;
26.步骤七、桩身混凝土灌注: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灌注;
27.步骤八、钢管护筒外侧后注浆:当所述灌注桩1桩身初凝后,通过所述外侧后注浆管3注浆,保证钢管护筒2与桩周土之间的侧摩阻。
28.步骤九:工程桩检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完整性检测和承载力检测。


技术特征:
1.适用于强腐蚀性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后注浆灌注桩包括灌注桩本体(1)、钢管护筒(2)、后注浆层(6);其中钢管护筒(2)位于灌注桩(1)外侧;后注浆层(6)位于钢管护筒(2)外侧;所述的灌注桩本体(1)、钢管护筒(2)和后注浆层(6)均是穿过强腐蚀性分界面进入非强腐蚀性介质(5)。2.适用于强腐蚀性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两次钻孔,第一次钻孔为强腐蚀性介质深度范围内钻孔,并吊放钢管护筒;第二次钻孔为非强腐蚀性介质深度范围内钻孔,并吊放钢筋笼,进行灌注灌注桩本体的操作;当所述灌注桩本体初凝后,在钢管护筒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后注浆层。

技术总结
适用于强腐蚀性地质条件下的后注浆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混凝土灌注桩设计及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强腐蚀性坚硬土地质条件下不宜采用混凝土灌注桩而预制桩沉桩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钢管护筒、灌注桩本体、后注浆层;具体实施主要包括定位放线、强腐蚀性介质深度范围内钻孔、吊放所述钢管护筒、更换钻头并进行二次钻孔、清孔后吊放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桩身混凝土、钢管护筒外侧后注浆、工程桩检测等。本发明提供的钢管护筒 后注浆灌注桩设计及其施工方法可有效解决强腐蚀性坚硬土地质条件下灌注桩硬化前强腐蚀性介质对灌注桩的腐蚀问题,同时能保证灌注桩与桩周土之间的侧摩阻,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刚 邓尤贵 陈罡 王兆村 朱美佳 闫虹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