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竹节桩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0: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竹节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竹节桩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高层逐渐增多,高层的建造基础就尤为重要,竹节桩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一种被广泛应用在基础工程中。
3.上下节桩采用机械连接配合环氧树脂完成连接,工程中应尽量减少接桩,接桩宜在桩尖穿过硬土层后进行,应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接桩。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有特殊要求时,机械连接竹节桩接头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处于同一个标高拼接。接头连接强度不应小于机械连接竹节桩桩身强度。
4.竹节桩的机械连接采是“上螺下顶”接桩,一个竹节桩的端部预埋有小螺帽,小螺帽上螺纹连接有插杆,另一个竹节桩的端部预埋有大螺母,大螺母内安装有弹簧和基垫,而后安装卡片和中间螺母,中间螺母和大螺母螺纹连接,相邻竹节桩接桩时,插杆对准中间螺母,而后插杆插嵌在中间螺母内,相邻竹节桩抵接,完成机械连接。
5.桩现场驳运采用二吊点法,吊点设置在0.21l(l为桩长)处,绳索与桩身水平夹角不得小于45度。起吊过程中,用托绳稳住桩的下部,缓慢地将桩拖至桩机就近处后再开始垂直起钩,平稳地把桩喂至桩机夹持器中,而后进行相邻桩机械连接的工序。
6.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吊装过程中,对桩端的插杆造成磕碰,导致插杆歪斜,存在有影响相邻竹节桩机械连接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达到桩体稳定吊装,保护桩端,保证后续接桩工序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竹节桩保护结构。
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竹节桩保护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节桩保护结构,包括防护套、束缚带和连接链,防护套环套在桩端上,防护套与束缚带滑动连接,防护套沿靠近或远离束缚带方向滑动,束缚带环套固定在竹节桩外壁上,连接链两端均与束缚带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束缚带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链横跨束缚带所靠近的竹节桩端面用于与吊车的吊钩固定连接,连接链上设置有调距组件,调距组件用于调节吊钩两侧连接链之间的间距。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竹节桩设置有插杆的一端上套上防护套,然后将束缚带环套固定在竹节桩外壁上,束缚带固定的位置为竹节桩桩长的0.21l处,且束缚带远离防护套所在的竹节桩端部,其中l为桩长,将防护套向靠近束缚带的方向滑动,使防护套将竹节桩端部套紧,调节连接链与束缚带的位置,使连接链两端对称设置在竹节桩两侧,便于吊车将竹节桩稳定吊起,吊车吊钩与连接链钩挂固定,同时将调距组件固定在连接链上,便于后续桩机夹持器固定竹节桩靠近吊钩的端部;吊车将竹节桩吊起,防护套对桩端起到保护作用,即使桩端在地上拖拽和磕碰,也能减少插杆碰坏和磕歪的几率,达到桩体稳定吊装,
保护桩端,保证后续接桩工序的效果。
10.可选的,所述连接链端部均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环套在束缚带上,连接环沿束缚带长度方向滑动,束缚带上固定有螺母,螺母设置有多个,相邻螺母沿束缚带长度方向等距设置,连接环上设置有螺栓,螺栓贯穿连接环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母连通束缚带两侧空间,螺母同时用于束缚带两端相互可拆卸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的设置为连接链端部提供的固定位置且实现了在束缚带上位置的调节,当竹节桩直径不同时,将束缚带环套在竹节桩外壁上,滑动调节连接环的位置,从而使连接链两端对称设置在竹节桩两侧,便于更加平稳的吊起竹节桩。
12.可选的,所述连接环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为哑铃状,连接杆上环套固定有调位轴承,连接链端部环套固定在调位轴承外壁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节桩平躺在地面上,将竹节桩吊起至竖直状态,连接链和连接环固定处会产生转动,而连接杆和调节轴承的存在为连接链的转动提供了便利。
14.可选的,所述螺栓端部采用磁石材质制成的螺栓端部,螺母采用磁性可吸附材质制成的螺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环套在束缚带会将束缚带上的螺母进行视线的遮挡,同时连接杆的存在也会遮挡操作者观察螺母位置的视线,操作者将螺栓贯穿连接杆后,螺栓移动到螺母附近自动吸附,便于操作者将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
16.可选的,所述调距组件包括外筒、内筒和调节杆,外筒一端与所靠近的连接链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环套在内筒外部,内筒远离外筒一端与内筒所靠近的连接链可拆卸连接,调节杆一端与内筒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内筒方向悬挑设置;外筒上开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沿外筒长度方向开设,第二滑道一端与第一滑道连通,第二滑道开设有多个,相邻第二滑道沿第一滑道长度方向等距分布,调节杆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动内滑动,第二滑道用于对调节杆限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筒与外筒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调距组件的是整体长度,可以根据竹节桩的直径不同,调整调距组件的整体长度,从而便于适应不同的工况。
18.可选的,所述第二滑道倾斜开设,倾斜方向沿远离第一滑道方向,向靠近外筒远离内筒一端处倾斜。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吊车的吊钩将竹节桩吊起后,调距组件两端撑起的连接链产生相互靠近的趋势,会将内筒和外筒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挤压,而第二滑道倾斜方向的开设,利用了这种挤压力,使调节杆更加不易脱离第二滑道。
20.可选的,所述外筒端部固定有第一卡接组件,第一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定位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同时与外筒端部铰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固定有扭簧,扭簧一端与第一夹板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夹板固定,定位杆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定位杆一端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定位杆沿外筒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连接链;内筒远离外筒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组件,第二卡接组件结构与第一卡接组件相同,第二卡接组件与内筒端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能夹持柱连接链,同时定位杆插嵌在连接链的单个环内,防止调距组件下滑,而转动轴承的存在,便于捋顺链接链,避免安装调距组件时与连接链产生错位的情况。
22.可选的,所述防护套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调节葫芦,调节葫芦为手拉葫芦或电动葫芦,调节葫芦本体一端与连接环外壁固定连接,调节葫芦自身挂钩一端与防护套钩挂固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竹节桩吊装到指定位置后,即将进入接桩工序,工人在地面上对下方外露地面的桩端进行密封材料涂刷时,顺手将位于上方的竹节桩端部防护套取下,此时拉动手拉葫芦或者启动电动葫芦完成收纳,便于后续接桩。
24.可选的,所述束缚带上设置有钢筋绳,钢筋绳内嵌固定在束缚带内部,且沿束缚带长度方向设置。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绳的存在加强了束缚带的承载能力,能承载更大重量的竹节桩,提升束缚带的使用范围。
26.可选的,所述防护套外壁有保护壳,保护壳为硬性材质制成的保护壳,防护套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防护套,防护套上开设有环槽,插杆位于环槽内。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的存在对防护套起到保护作用,首先磨损和碰撞的变为保护壳,延长了防护套的使用寿命,环槽的存在为插杆的存放提供了空间。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束缚带和保护套的设置,能对桩端插杆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保护条可以向靠近或远离束缚带方向调节,进一步的达到能适应不同桩长的效果;调距组件的存在达到调节吊钩两侧连接链之间的间距,避免连接链自身对桩端造成磨损,同时也便于后续桩机夹持器对桩端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显示环槽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是为显示束缚带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显示钢筋绳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5是调距组件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防护套;11、环槽;12、保护壳;2、束缚带;21、螺母;22、钢筋绳;3、连接链;31、连接环;4、调距组件;41、外筒;411、第一滑道;412、第二滑道;42、内筒;43、调节杆;5、连接杆;51、调位轴承;52、螺栓;6、第一卡接组件;61、第一夹板;62、第二夹板;63、定位杆;7、扭簧;8、调节葫芦;9、第二卡接组件;91、转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竹节桩保护结构。
33.参照图1,一种竹节桩保护结构包括防护套1、束缚带2、连接链3和调距组件4,防护套1对竹节桩桩端上的插杆进行保护,束缚带2配合连接链3使竹节桩被吊车吊起,而调距组件4将吊车吊钩两侧的连接链3进行支撑,避免连接链3与竹节桩端部相互碰撞,达到桩体稳定吊装,保护桩端,保证后续接桩工序的效果。
34.参照图1和图2,防护套1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防护套1,本实施例中采用橡胶材质
制成,防护套1环套在竹节桩设置有插杆的端部上,即防护套1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状,防护套1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环槽11,环槽11为圆环状,防护套1环套在竹节桩端部时,插杆位于环槽11内;防护套1外壁上固定有一层保护壳12,保护壳12采用硬性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35.参照图1和图3,防护套1和束缚带2之间设置有调节葫芦8,调节葫芦8可以为手拉葫芦,也可以为电动葫芦。调节葫芦8自身挂钩一端与保护壳12钩挂固定。束缚带2环套在竹节桩外壁上,束缚带2远离竹节桩环套防护套1的一端。束缚带2上固定有螺母21,螺母21设置有多个,相邻螺母21沿束缚带2长度方向等距设置,螺母21连通束缚带2两侧空间。
36.参照图4,束缚带2上设置有钢筋绳22,钢筋绳22与束缚带2一体成型,完全隐蔽在束缚带2内部,为束缚带2增加强度,本实施例中钢筋绳22设置有两条,分别位于螺母21连线的两侧。
37.参照图3,束缚带2端部采用常规皮带的卡接方式,束缚带2一端对应不同位置的螺母21,束缚带2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螺母21形成插嵌卡接,即可完成束缚带2自身两端的相互固定。
38.参照图3和图4,束缚带2上设置有连接环31,连接环31为矩形短管状,连接环31环套在束缚带2上,连接环31设置有两个从而对应连接链3的两端。连接环31沿束缚带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环31上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一端与连接环31背离竹节桩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远离竹节桩方向悬挑设置,连接杆5整体呈哑铃状。连接杆5上设置有螺栓52和调位轴承51,调位轴承51环套固定在连接杆5中部,即连接杆5外壁凹陷的最低处。螺栓52沿连接杆5长度方向设置,螺栓52中轴线与连接杆5中轴线共线,螺栓52贯穿连接杆5以及连接环31后与束缚带2上的螺母21螺纹连接。
39.参照图3和图4,螺栓52靠近螺母21一端采用磁性材质制成的螺栓52端部,螺母21为磁性可吸附材质制成的螺母2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铁材质制成。
40.参照图1和图3,调节葫芦8本体与连接环31靠近保护壳12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
41.参照图4和图5,连接链3端部环套固定在调位轴承51上。调距组件4包括外筒41、内筒42和调节杆43,外筒41和内筒42均为圆筒状,外筒41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组件6,第一卡接组件6用于与所靠近的连接链3卡接固定,外筒41另一端环套在内筒42一端外部,内筒42沿外筒41长度方向滑动,内筒42远离外筒41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组件9,第二卡接组件9也用于与所靠近的连接链3卡接固定。调节杆43垂直内筒42设置,调节杆43一端与内筒42外壁固定连接。
42.参照图1和图5,外筒41上开设有第一滑道411和第二滑道412,第一滑道411沿外筒41长度方向开设,且未开透外筒41两端,第二滑道412一端与第一滑道411连通,另一端向靠近第一卡接组件6方向倾斜开设,第二滑道412开设有多个,相邻第二滑道412沿第一滑道411长度方向等距开设,调节杆43在第一滑道411和第二滑道412内滑动。
43.参照图5,第一卡接组件6包括第一夹板61、第二夹板62和定位杆63,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在本实施例中均为弧形板,且第一夹板61的互相凹面与第二夹板62的弧形凹面相互正对设置,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相互靠近的端部与外筒41一端外壁同时铰接,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之间设置有扭簧7,扭簧7一端与第一夹板6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板62固定连接,定位杆63位于第一夹板61弧形凹面上,定位杆63一端与第一夹板61固
定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外筒41方向悬挑设置,定位杆63沿外筒41长度方向设置。
44.参照图5,第二卡接组件9与第一卡接组件6的结构以及组成完全相同,区别在于第一卡接组件6与内筒42端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91。连接链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常规环铁链的连接链3,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将连接链3夹持住,同时定位杆63插嵌在连接链3的单个环中,转动轴承91的存在使第二卡接组件9随意与所靠近的连接链3区域固定,当吊车的吊钩将连接链3吊起时,转动轴承91能自动使调距组件4摆正。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竹节桩保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竹节桩横躺在施工场地上,常规竹节桩堆放下面都有垫块垫起。工人将保护套环套在竹节桩设置有插杆的端部,调节手拉葫芦或电动葫芦的挂钩,将挂钩与防护套1钩挂固定,将束缚带2环套固定在竹节桩外壁上,调节连接环31的位置,调节调距组件4的整体长度,最后吊车的挂钩与连接链3钩挂,启动吊车开始进行吊桩工序,此时竹节桩端部在施工场地被拖拽磨损,均有防护套1保护,达到桩体稳定吊装,保护桩端,保证后续接桩工序的效果。
4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