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线杆防倒装置及其固定安装方法与流程

2021-12-08 00: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线杆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限位机构、四个侧面支撑机构和四个拉紧机构;底部限位机构设置在地下,电线杆底端与底部限位机构连接;侧面支撑机构设置在电线杆侧面,且通过弹性件与电线杆侧壁连接,四个侧面支撑机构沿电线杆圆周均匀分布;拉紧机构与侧面支撑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在相应侧面支撑机构的外侧,且通过拉紧绳与电线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竖直通道、第一滑道、第一滑块、第一弹簧;其中第一滑道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竖直通道上端与地面连通,下端与第一滑道连通;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滑道内,第一滑块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分别通过一第一弹簧与第一滑道的侧壁连接;电线杆底端穿进第一竖直通道后与第一滑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杆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道的纵截面为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杆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十字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电线杆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侧面支撑机构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固定侧板和活动侧板;下底板固定安装于地面上;固定侧板一端与下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顶板固定连接;活动侧板一端与下底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上顶板滑动连接;活动侧板位于靠近电线杆一侧,且通过若干第二弹簧与固定侧板连接;电线杆侧壁通过弹性件与活动侧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杆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上均设置有第二滑道,活动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对应第二滑道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杆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件包括套筒、第三弹簧、滑动杆、第三滑块;套筒与电线杆连接;第三弹簧设置在套筒内,且一端与套筒的贴附电线杆的侧壁连接;滑动杆一端与活动侧板连接,另一端伸入套筒内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弹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线杆防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紧机构包括第二竖直通道、支撑杆、滑腔、第四滑块、拉紧杆;第二竖直通道和滑腔设置在地下,滑腔位于第二竖直通道外侧,第四滑块位于滑腔内;第二竖直通道的顶端与地面连通;支撑杆底端固定安装于第二竖直通道内;支撑杆顶端设置上滑轮,下端设置下滑轮;拉紧绳一端与电线杆固定连接后,另一端绕过上滑轮和下滑轮,穿入滑腔内与第四滑块连接;拉紧杆顶端与第四滑块连接,下部穿出滑腔插入土壤;拉紧杆上设置若干加固刀片。9.一种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电线杆防倒装置的固定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电线杆安装到底部限位机构上;将底部限位机构埋设于地下;四个侧面支撑机构连接弹性件后沿电线杆的四周均匀安装;
将弹性件连接固定到电线杆;将拉紧绳一端与拉紧机构连接后,将四个拉紧机构进行安装,并将拉紧绳另一端连接到电线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线杆防倒装置及其固定安装方法,防倒装置包括底部限位机构、四个侧面支撑机构和四个拉紧机构;底部限位机构设置在地下,电线杆底端与底部限位机构连接;侧面支撑机构设置在电线杆侧面,且通过弹性件与电线杆侧壁连接,四个侧面支撑机构沿电线杆圆周均匀分布;拉紧机构与侧面支撑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在相应侧面支撑机构的外侧,且通过拉紧绳与电线杆连接。本发明有效提高电线杆的稳固性,使其在恶劣天气时不会倾倒,消除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宋桂珠 王鹏 付永良 于吉利 李志宾 屠宁 张亮 曹士磊 王晓茹 李云勃 李立强 张文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2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