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制冰装置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2: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冰装置和冰箱。


背景技术:

2.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具有制冰功能的冰箱逐渐在市场普及。冰箱的制冰功能需要依赖制冰装置才能实现,制冰装置通常包括制冰机和储冰盒,制冰机和储冰盒安装在冰箱门体内侧,以节省冰箱内部的储物空间。另外,为了满足用户取整冰和碎冰的需求,制冰装置通常还设置有碎冰电机。然而,为了实现制冰装置的碎冰功能,现有的制冰装置中储冰盒的安装和拆卸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和冰箱,以解决现有的制冰装置的储冰盒装配麻烦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安装于冰箱的门体上,包括:
5.制冰机,用于制冰;
6.储冰盒支架,设置于所述门体上;
7.储冰盒,设置于所述储冰盒支架上,所述储冰盒设置有朝向所述制冰机的开口,以使所述制冰机所制冰块可通过所述开口落入所述储冰盒内;
8.第一联动块,设置于所述储冰盒朝向所述储冰盒支架的一面上,所述第一联动块与所述储冰盒可转动连接;
9.碎冰电机,设置于所述储冰盒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储冰盒支架与所述储冰盒之间,所述碎冰电机具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随所述碎冰电机运行而转动;
10.第二联动块,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二联动块可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第二联动块与所述第一联动块咬合以带动所述第一联动块转动;以及
11.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联动块与所述碎冰电机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联动块以使所述第二联动块与所述第一联动块咬合。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联动块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五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五段均相对于所述第三段朝向所述碎冰电机弯折,以使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五段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联动块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二段、第四段和第六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六段均相对于所述第四段朝向所述储冰盒弯折,以使所述第二段、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六段之间形成第二凹槽。
13.可选的,当所述储冰盒装配至所述储冰盒支架上时,所述第一联动块推动所述第二联动块靠近所述碎冰电机以使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储冰盒装配至所述储冰盒支架上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五段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联动块远离所述碎冰电机以与所述第一联动块咬合。
14.可选的,当所述储冰盒装配至所述储冰盒支架上时,所述第一联动块推动所述第
二联动块靠近所述碎冰电机以使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储冰盒装配至所述储冰盒支架上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抵接、所述第五段与所述第六段抵接,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第二联动块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五段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联动块远离所述碎冰电机以与所述第一联动块咬合。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联动块通过第一固定卡环设置于所述储冰盒上,所述第一固定卡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联动块通过第二固定卡环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固定卡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6.可选的,所述储冰盒朝向所述储冰盒支架的表面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储冰盒与所述储冰盒支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碎冰电机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17.可选的,所述储冰盒设置有沿远离所述制冰机的方向延伸的限位筋,所述储冰盒支架设置有朝向所述制冰机弯折的卡勾,所述限位筋插设于所述卡勾与所述储冰盒支架之间以使所述储冰盒与所述储冰盒支架卡接。
18.可选的,所述储冰盒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储冰盒外表面的卡扣,所述储冰盒支架上对应于所述卡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卡扣相卡合。
19.可选的,所述储冰盒具有平行于所述门体的厚度方向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握手位,所述握手位用于在装配所述储冰盒时握持所述储冰盒。
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制冰装置。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冰装置中,将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分别设置于储冰盒上和碎冰电机的驱动轴上,通过第一联动块与第二联动块的咬合使第二联动块随驱动轴转动时带动第一联动块转动,同时,在第二联动块与碎冰电机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储冰盒安装至储冰盒支架上时,无论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的位置如何,都能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咬合,无需特意调整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的位置即可直接安装储冰盒,使得储冰盒的装配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的冰箱中门体和制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中储冰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中储冰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9.图7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0.图8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1.图9为图5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2.图10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中第一联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中第二联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和冰箱,以解决现有的制冰装置中储冰盒装配麻烦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冰装置可应用于冰箱。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冰箱中门体和制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冰箱100可以为双开门冰箱,当然,冰箱100也可以为单开门冰箱或三开门冰箱,本技术实施例以冰箱100为双开门冰箱为例进行说明。冰箱100可以包括门体10、制冰装置20和取冰装置30。制冰装置20可以设置于冰箱100内,具体的,制冰装置20可以设置于门体10内侧。取冰装置30也可以设置于门体10上,具体的,取冰装置30可以设置于门体10外侧。需要说明的是,制冰装置20在冰箱100内制冰,取冰装置30与制冰装置20通过冰箱100的门体10相连以取用从制冰装置20制作好的冰块,冰箱100的门体10可以作为制冰装置20与取冰装置30的连接体,门体10、制冰装置20和取冰装置30的结构配合以实现在冰箱100不开门的情况下取用制作完成的冰块。
37.如图2和图3所示,制冰装置20可以包括制冰机22和储冰盒24。制冰机22设置在储冰盒24的上方,储冰盒24开设有朝向制冰机22的开口240,制冰机22制成的冰块可以通过开口240落入储冰盒24内。储冰盒24与取冰装置30相连,以使用户可以通过取冰装置30取用存储于储冰盒24内的冰块。
3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仅仅只是示例性的,制冰装置2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比如,制冰装置20还可以包括制冰机支架21和储冰盒支架23。其中,储冰盒24设置于储冰盒支架23上、制冰机22设置于制冰机支架21上,制冰机支架21与储冰盒支架23并排设置于门体10上,从而使制冰机22和储冰盒24设置于门体10上。另外,储冰盒支架23位于制冰机支架21远离冰箱100的顶部的一侧,以使制冰机支架21位于储冰盒支架23的上方,从而使制冰机22位于储冰盒24的上方,以便制冰机22制成的冰块可以落入储冰盒24内。
39.制冰机支架21可以与门体10一体成型,制冰机支架21也可以与门体10分体制作并安装于门体10上。比如,可以采用螺钉螺接的方式将制冰机支架21与门体10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扣卡接的方式将制冰机支架21与门体10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结构或者连接结构的配合的方式将制冰机支架21与门体10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制冰机支架21与门体10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制。
40.制冰机22可拆卸地安装于制冰机支架21上。制冰机22可以包括制冰罩221、冷风架222、制冰盒223和加热管224。冷风架222与制冰盒223连接,以使外部或者风道的冷风通过制冰罩221和冷风架222进入制冰机22内部,从而为制冰盒223提供制作冰块的冷气。加热管
224可以与进水管(图中未示出)的出水口相连,水通过进水管和加热管224导入制冰盒223中。加热管224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金属材料制作,加热管224外部可以缠绕加热件(图中未示出),通过加热件对加热管224进行加热可以避免加热管224内的水结冰而堵塞水流的问题,从而防止加热管224内的水结冰而使得水无法流进制冰盒223内或者加热管224内的水结冰而使水流变小。
41.储冰盒支架23可以与门体10一体成型,储冰盒支架23也可以与门体10分体制作并安装于门体10上。比如,可以采用螺钉螺接的方式将储冰盒支架23与门体10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扣卡接的方式将储冰盒支架23与门体10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结构或者连接结构的配合的方式将储冰盒支架23与门体10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储冰盒支架23与门体10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制。
42.储冰盒24可拆卸地安装于储冰盒支架23上。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图4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中储冰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中储冰盒的结构示意图。
43.储冰盒支架2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31与第二侧壁232,第一侧壁231和第二侧壁232均平行于门体10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一侧壁231和第二侧壁232的边缘均设置有卡勾233,如图6所示,图6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卡勾233凸出于第一侧壁231和第二侧壁232的边缘,卡勾233朝向制冰机22弯折设置,以使卡勾233与第一侧壁231和第二侧壁232之间形成间隙234。卡勾23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技术实施例附图中第一侧壁231和第二侧壁232的边缘各设置有两个卡勾233,但本技术实施例对卡勾233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
44.储冰盒2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243与第四侧壁244,第三侧壁243和第四侧壁244均平行于门体10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三侧壁243和第四侧壁244的边缘延伸出限位筋245,如图7所示,图7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限位筋245可以为片状结构,限位筋245垂直于门体10的厚度方向设置。限位筋245插设于间隙234内,以使储冰盒24与储冰盒支架23卡接。限位筋24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技术实施例附图中第三侧壁243和第四侧壁244的边缘各设置有两个限位筋245,但本技术实施例对限位筋245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只需使限位筋245的数量与卡勾233的数量一致即可。
45.其中,第一侧壁231和第二侧壁232上还开设有限位孔235,如图8所示,图8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限位孔235可以为圆孔,限位孔235也可以为方孔,本技术实施例对限位孔235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限位孔23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技术实施例对限位孔235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第三侧壁243和第四侧壁244上还设置有卡扣246,如图9所示,图9为图5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卡扣246的形状与限位孔235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卡扣246与限位孔235相卡合,从而增大储冰盒24与储冰盒支架23之间的卡接强度。卡扣24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技术实施例对卡扣246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只需使卡扣246的数量与限位孔235的数量一致即可。
46.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5,第三侧壁243和第四侧壁244上均设置有握手位247,握手位247可以为设置于第三侧壁243和第四侧壁244上的凹槽。其中,第三侧壁243上的握手位247与第四侧壁244上的握手位247相对设置。握手位247用于在装配或拆卸储冰盒24时,方便用户握持储冰盒24。
47.此外,制冰装置20还可以包括推冰结构(图中未示出),推冰结构用于将储冰盒24中存储的冰块推送至取冰装置30,并通过取冰装置30为用户提供冰块。推冰结构可以包括碎冰电机25、冰刀组件(图中未示出)和推冰盘(图中未示出),碎冰电机25安装于储冰盒支架23上,且碎冰电机25位于储冰盒支架23与储冰盒24之间。具体的,储冰盒24还具有朝向储冰盒支架23的第一侧面241和第二侧面242,其中,第二侧面242邻接于第一侧面241远离制冰机22的侧边。第一侧面241垂直于门体10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二侧面242倾斜于第一侧面241设置,且第二侧面242朝向储冰盒24内部倾斜,以使第一侧面241、第二侧面242、第三侧壁243和第四侧壁244以及储冰盒支架23围设形成一个容置空间,碎冰电机25位于该容置空间内。需要说明的是,储冰盒24也可以仅具有第二侧面242而不具有第一侧面241,则储冰盒24朝向储冰盒支架23的表面全部倾斜设置。
48.碎冰电机25具有驱动轴251,驱动轴251可以随碎冰电机25的运行而转动。驱动轴251能够带动冰刀组件和推冰盘运动。当驱动轴251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驱动轴251带动推冰盘推动冰块经过冰刀组件以将冰块切碎成小块,然后推送至取冰装置30,以提供给用户碎冰;当驱动轴251沿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驱动轴251带动推冰盘推动冰块整块推送至取冰装置30,以提供给用户整冰。通过控制碎冰电机25的运行方式改变驱动轴251的转动方向,即可控制制冰装置20所制的冰块以整冰或者碎冰从取冰装置30取出,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49.其中,冰刀组件设置在传动轴(如顺时针方向)上。传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储冰盒24内,推冰盘设置在传动轴位于储冰盒24内的末端,以使推冰盘位于储冰盒24内,从而在转动时推动储冰盒24内的冰块。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联动块26,驱动轴251的自由末端设置有第二联动块27,第二联动块27可以随驱动轴251转动而转动,第二联动块27与第一联动块26咬合,从而在第二联动块27随驱动轴251转动时带动第一联动块26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上的冰刀组件和推冰盘转动。具体的,第一联动块26通过第一固定卡环281设置于传动轴位于储冰盒24外的末端,第二联动块27通过第二固定卡环282设置于驱动轴251的自由末端。
50.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5、图10和图11,图10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中第一联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所示的门体和制冰装置中第二联动块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联动块26可以包括第一段261、第三段263和第五段265,第一段261、第三段263和第五段265顺次相连,且第一段261和第五段265均相对于第三段263朝向储冰盒支架23弯折,以使第一段261、第三段263和第五段265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60;第二联动块27可以包括第二段272、第四段274和第六段276,第二段272、第四段274和第六段276顺次相连,且第二段272和第六段276均相对于第四段274朝向储冰盒24弯折,以使第二段272、第四段274和第六段276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70。
51.其中,第二联动块27与碎冰电机25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29。弹性件29可以为弹簧,弹性件29可以套设在驱动轴251上。当储冰盒24装配至储冰盒支架23上时,第一联动块26推动第二联动块27靠近碎冰电机25,以使弹性件29处于压缩状态;当储冰盒24装配至储冰盒支架23上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52.1.第一段261和第五段265刚好落入第二凹槽270内,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29推动第二联动块27远离碎冰电机25,以使第二联动块27与第一联动块26咬合。
53.2.第一段261和第五段265没有落入第二凹槽270内,而是第一段261与第二段272抵接、第五段265与第六段276抵接,此时,驱动轴251带动第二联动块27转动,以使第一段261和第五段265落入第二凹槽270内,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29推动第二联动块27远离碎冰电机25,以使第二联动块27与第一联动块26咬合。
54.由上可知,无论储冰盒24装配至储冰盒支架23时第一联动块26和第二联动块27的位置如何,在碎冰电机25和弹性件29的作用下,第一联动块26总是能顺利与第二联动块27咬合,从而使第二联动块27带动第一联动块26转动,从而不需要在装配储冰盒24时调整第一联动块26和第二联动块27的位置,使得储冰盒24的装配简单便捷。
55.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6.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冰装置和冰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因此,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