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类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2-08 01: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类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食疗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类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几年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了药食同源的物品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以及改善身体的功效。药食同源的物品经过发酵,可水解聚合物,促进有效成分累积、提高生物利用度、降解有毒或抗营养因子,改善口感和气味。
3.研究发现经发酵形成药食同源的产品,其中含有自身功能性的成分、以及发酵产生的活性成分(活性有机酸),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后生元,这些成分相互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地调节肠道菌群等原因,因而最能体现生态养生的理念。
4.同时由于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并且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通过药食同源的物品进行养生时,耗费的时间较长且口感较差,进而极容易导致无法长时间食用的情况发生,使得改善身体的目的无法达成,因此,急需研发一种药食同源成分的代用茶,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药食同源的原材料进行发酵,进而制成方便人体营养吸收的茶品,从而使药食同源代用茶的作用更容易发挥。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类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原材料的准备:
8.取自于药食同源中的68种原材料,并进行精选、过筛、清洗,待用;
9.s2、发酵:
10.在发酵机内加入药食同源的原料,接着往发酵机内加入发酵菌,每个发酵机维持温度、湿度恒定,保持发酵时间,使药食同源的原料分解为利于人体吸收的营养分子;
11.s3、收集:
12.上述步骤s2重复进行,以分别对发酵后的药食同源原料进行收集,经高温处理、恒温烘干后进行包装,形成代用茶原料。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步骤s4、调配:
14.将步骤s3经过烘干的发酵后的不同药食同源原料进行调配,以形成单味或者复方代用茶原料。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食同源中的68种原材料,包括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百合、肉桂、余甘子、杏仁、沙棘、芡实、红小豆、鸡内金、麦芽、大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枸杞子、栀子、胖大海、茯苓、香橼、桃仁、桑叶、桑葚子、莱菔子、莲子、菊花、菊苣、黄精、柴葛根、黑芝麻、槐米、
蒲公英、酸枣仁、白茅根、芦根、薏苡仁、薤白、覆盆子、人参、当归、夏枯草、玫瑰花、党参、肉苁蓉、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桔红、铁皮石斛、杜仲叶、紫苏、藿香、榧子、枳子、白木耳。
16.本发明药食同源涉及原料的性味和功效如下:
17.山药:性平,味甘。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18.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功效:消食健脾、行气消淤。
19.马齿苋,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除疣,祛瘢痕。
20.乌梢蛇:性平,味甘。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21.乌梅:性平,味酸、涩。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22.木瓜:性温,味酸。功效:平肝舒筋、和胃化湿。
23.玉竹:性微寒,味甘。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24.甘草:性平,味甘。功效:补脾益气、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药性。
25.白芷:辛,温。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26.白果:性平,味甘、苦、涩。功效: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
27.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28.百合:味甘,性寒。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29.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30.余甘子:性凉,味甘、酸、涩。功效: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
31.杏仁:性微温,味苦。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32.沙棘:性温,味酸、涩。功效: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
33.芡实:性平,味甘、涩。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34.红小豆:味甘、酸,性平。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35.鸡内金:性平,味甘。功效:健胃消食、涩精止遗。
36.麦芽:性平,味甘。功效: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37.大枣:性温,味甘。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38.罗汉果:性凉,味甘。功效:清热润肺、滑肠通便。
39.郁李仁:性平,味辛、苦、甘。功效:缓泻、利尿。
40.金银花:性寒,味甘。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41.青果:性平,味苦、微甘、涩。功效:清热生津、利咽解毒。
42.鱼腥草:性微寒,味辛。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43.枸杞子:性平,味甘。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44.栀子:性寒,味苦。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45.胖大海:性寒,味甘。功效: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
46.茯苓:性平,味甘、淡。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47.香橼:性温,味辛、苦、酸。功效:舒肝理气、宽中、化痰。
48.桃仁:性平,味苦、甘。功效:活血祛痰、润肠通便。
49.桑叶:味苦、甘,性寒。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50.桑葚子:性寒,味甘、酸。功效:补血滋阴、生津润燥。
51.莱菔子:性平,味辛、甘。功效:下气、祛痰、消食化积。
52.莲子:性平,味甘、涩。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53.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54.菊苣:性凉,味微苦、咸。功效: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
55.黄精:性平,味甘。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56.柴葛根:性凉,味甘、辛。功效: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57.黑芝麻:性平,味甘。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58.槐米:味微苦涩。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59.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60.酸枣仁:性平,味甘、酸。功效:补肝、宁心、敛汗、生津。
61.白茅根:味甘,性寒。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62.芦根:性寒,味甘。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63.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功效: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64.薤白:性温,味辛、苦。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65.覆盆子:性温,味甘、酸。功效:益肾、固精、缩尿。
66.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67.当归:性温,味甘、辛。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68.夏枯草:性寒,味辛、苦。功效: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69.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功效: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70.党参:性平,味甘。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71.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72.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73.黄芪:性微温,味甘。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
74.灵芝:性平,味甘。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75.天麻:性平,味甘。功效:平肝息风止痉。
76.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77.桔红:味辛、苦、温。功效:止咳化痰,利气消食,宽中散结。
78.铁皮石斛:性微寒,味甘。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79.杜仲叶:性温,味微辛。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80.紫苏:性温,味辛。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81.藿香:性微温,味辛。功效: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
82.榧子:性平,味甘。功效: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
83.枳子:性平,味甘。功效: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
84.白木耳:性平,味甘、淡。功效:滋阴清热、益气和血、养胃生津、补肾强心、健脑提神,以及消除疲劳。
8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菌包括10

15质量份乳双歧杆菌、4

7质量份干酪乳杆菌、10

15质量份植物性乳酸菌、5

10质量份嗜酸乳杆菌;
86.接种量为:30

60克/吨。
8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s1中,所述恒温干燥的温度为50

60℃。
8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s2中,发酵的温度保持在35℃

37℃,发酵湿度保持在
70%

80%,发酵时间为2天

4天。
8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物性乳酸菌由乳杆菌、短乳杆菌、弯曲杆菌组成,其中不同菌种的活菌数比为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弯曲乳杆菌=5:2:3。
9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发酵过程中使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钾对ph值进行调节,从而保持植物性乳酸菌的发酵活性。
9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代用茶的服用方法采用煎服。
92.本发明优点在于:药食同源的原材料经发酵后产生丰富的活性有机酸小分子,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同时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分子更有利于人体吸收,还可以缓和偏性(即:本很温、热、苦、寒的原材料经发酵后变的更温和),具有减弱伤胃的苦寒,调和温热易上火的偏性,增强归经有序,长期饮用具有驱邪扶正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93.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94.本发明的一类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对药食同源的原材料进行发酵,进而制成调养身体的茶品,使人体更好的吸收。
95.为发酵一种药食同源代用茶,其包括3个步骤,分别为
96.s1、原材料的准备:
97.取自于药食同源中的68种原材料,并进行精选、过筛、清洗,待用;
98.s2、发酵:
99.在发酵机内加入药食同源的原料,接着往发酵机内加入发酵菌,每个发酵机维持温度、湿度恒定,保持发酵时间,使药食同源的原料分解为利于人体吸收的营养分子;
100.s3、收集:
101.上述步骤s2重复进行,以分别对发酵后的药食同源原料进行收集,经高温处理、恒温烘干后进行包装,形成代用茶原料。
102.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103.实施例1
104.本发明提供一种药食同源的代用茶,制备过程如下:
105.s1:药食同源材料的准备,取自于药食同源中包括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百合、肉桂、余甘子、杏仁、沙棘、芡实、红小豆、鸡内金、麦芽、大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枸杞子、栀子、胖大海、茯苓、香橼、桃仁、桑叶、桑葚子、莱菔子、莲子、菊花、菊苣、黄精、柴葛根、黑芝麻、槐米、蒲公英、酸枣仁、白茅根、芦根、薏苡仁、薤白、覆盆子、人参、当归、夏枯草、玫瑰花、党参、肉苁蓉、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桔红、铁皮石斛、杜仲叶、紫苏、藿香、榧子、枳子、白木耳一种68种原材料,并且对这68种原材料进行精选,通过筛选去除原材料中混入的其他杂物,进而对原材料的表面进行清洗,同时将清洗后的原材料放置在恒温50

60℃的环境下,对原材料表面残留的水分进行干燥,留置备用。
106.s2、发酵:在发酵机内加入药食同源的原料,接着往发酵机内加入发酵菌,同时维持发酵机内的发酵温度在35℃,发酵湿度保持在70%,保持2天的发酵时间;其中所述优质发酵菌包括10质量份乳双歧杆菌、4质量份干酪乳杆菌、10质量份植物性乳酸菌、5质量份嗜
酸乳杆菌,接种量为:30克/吨;进而在发酵菌的发酵作用下,使药食同源的原料分解为利于人体吸收的营养分子;
107.其中10质量份的植物性乳酸菌种不同菌种的活菌数比为: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弯曲乳杆菌=5:2:3。
108.s3、收集:上述步骤s2重复进行,以分别对发酵后的药食同源原料进行收集,其中为了对发酵后的药食同源原料提高保存时间,经高温处理、恒温烘干处理后进行包装,进而使用抽气装置将密封袋内的空气抽出,使得存放代用茶的区域形成负压状态,保持发酵后的营养分子不消散的同时也方便存放,形成代用茶原料。
109.其中分装后的代用茶在使用时,采取煎服的使用方法,从而确保发酵后的营养分子充分与水融合,在保证营养最大化的同时也便于人体充分吸收。
110.其中,在配料中加入柠檬酸、磷酸氢二钾对发酵液的ph值进行调节,能够为发酵菌提供有益的生长环境,使得发酵菌能更好的生长繁殖代谢。
111.实施例2
1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将优质发酵菌的组成改为:15质量份双歧杆菌、7质量份干酪乳杆菌、15质量份植物性乳酸菌、10质量份嗜酸乳杆菌。接种量为60克/吨放置在药食同源的材料中,发酵温度为37℃,保持4天的发酵时间。
113.实施例3
1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将优质发酵菌的接种量改为60克/吨。
115.实施例4
1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将优质发酵菌的接种量改为30克/吨。
117.为了监测发酵天数对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发酵情况,结果如下表:
[0118][0119]
注:营养分子数的单位为cfu/g。
[0120]
为了监测发酵菌对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发酵情况,结果如下表:
[0121]
[0122][0123]
注:活菌数的单位为cfu/g;发酵天数2天。
[0124]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具有很好的工艺重复性,营养分子的生存质量稳定。
[0125]
对比例1
[0126]
为了研究药食同源原材料在发酵过程中,发酵天数对营养分子数的影响,进而在保持实施例1

实施例4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步骤s2中的发酵天数分别更改为:发酵天数为1天;发酵天数为6天。
[0127][0128]
注:营养分子数的单位为cfu/g。
[0129]
经上表比对可得,在维持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当发酵天数为1天时,营养分子数量远远小于发酵天数为2天的营养分子数量。同时当发酵天数为6天时,营养分子数的增长率远远小于第2天到第4天的增长率,进而得出结论,当发酵天数小于等于1天时,不能发酵出足够多的营养分子,从而不能很好的将中药材的药效完整发挥;当发酵天数超过4天后,营养分子数量的增长速率较低,无法达到进一步的快速提高,进而发酵6天较为浪费资源。
[0130]
对比例2
[0131]
为了研究药食同源原材料在发酵过程中,发酵菌对营养分子数的影响,进而在保持实施例1

实施例4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步骤s2中的发酵菌的接种量分别更改为:接种量为:20克/吨;接种量为:80克/吨。
[0132]
在发酵菌的接种量为20克/吨和80克/吨的情况下,药食同源代用茶的发酵情况,结果如下表:
[0133][0134]
注:活菌数的单位为cfu/g;发酵天数2天。
[0135]
经上表比对可得,在维持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当接种量为20克/吨时,营养分子数的增长率远远小于30克/吨

60克/吨的增长率,进而得出结论,当发酵天数小于等于30克/吨时,不能发酵出足够多的营养分子,从而不能很好的将中药材的药效完整发挥;当发酵菌的接种量为80克/吨,营养分子数量的增长速率较低,无法达到进一步的快速提高,进而发酵菌的接种量为80克/吨的较为浪费资源。
[013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