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1: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机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成像质量的手机镜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便携电子产品将向小型化的趋势发展,对摄像镜头的总长要求越来越严格,造成设计自由度减少,增加了设计难度。为了满足小型化的要求,手机成像镜头配置的f数基本在2.0以上,f数在2.0以下的光学成像系统难以满足更高阶的成像需求。同时,如何在大孔径、大像面的条件下,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和较小的像差也成为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存在小型化与大像面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存在小型化与大像面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f*tan(fov/2)>5.5mm。
6.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f/epd<2。
7.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

1.8<f5/f7<

1。
8.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

1.2<f1/f7<

0.8。
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的轴上间距ttl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55。
10.进一步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5<ct3/ct4<2。
11.进一步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56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45之间满足:0<t56/t45<0.5。
12.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
满足:0<r14/f<0.5。
13.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之间满足:0.9<r11/r12<1.2。
14.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22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31之间满足:

2<sag22/sag31<

1。
15.进一步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56、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0<10*t56/(ct5 ct6)<1。
16.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71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

2.2<sag71/ct7<

1.2。
17.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72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

2<sag72/ct7<

0.5。
18.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2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

1<sag52/ct5<

0.5。
1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72之间满足:0.3<dt11/dt72<0.6。
20.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之间的轴上间距tr9r14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之间各个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最大值max(dtr9r14)之间满足:0.5<tr9r14/max(dtr9r14)<0.8。
21.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之间满足:0<(dt61

dt52)/dt52<0.3。
22.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4<ct1/dt11<0.7。
23.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1、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2之间满足:

2.5<sag51/(ct5

sag52)<

1.2。
24.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与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之间满足:0.5<2*v2/v6<0.8。
2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34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23之间满足:t34*10/t23<1。
26.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f/epd<2。
27.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

1.8<f5/f7<

1。
28.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

1.2<f1/f7<

0.8。
2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的轴上间距ttl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55。
30.进一步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5<ct3/ct4<2。
31.进一步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56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45之间满足:0<t56/t45<0.5。
32.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r14/f<0.5。
33.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之间满足:0.9<r11/r12<1.2。
34.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22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31之间满足:

2<sag22/sag31<

1。
35.进一步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56、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0<10*t56/(ct5 ct6)<1。
36.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71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

2.2<sag71/ct7<

1.2。
37.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72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

2<sag72/ct7<

0.5。
38.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2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

1<sag52/ct5<

0.5。
3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72之间满足:0.3<dt11/dt72<0.6。
40.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之间的轴上间距tr9r14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之间各个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最大值max(dtr9r14)之间满足:0.5<tr9r14/max(dtr9r14)<0.8。
41.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之间满足:0<(dt61

dt52)/dt52<0.3。
42.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4<ct1/dt11<0.7。
43.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1、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2之间满足:

2.5<sag51/(ct5

sag52)<

1.2。
44.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与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之间满足:0.5<2*v2/v6<0.8。
4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光学成像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f*tan(fov/2)>5.5mm。
46.通过合理的分配各个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平衡光学成像透镜组产生的低阶像差,大大增加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质量。通过约束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ov/2之间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降低公差的敏感性,有利于保证系统的小型化,实现系统大像面的成像效果。另外,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具有大孔径、大像面和成像性能佳的优点。
附图说明
4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48.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至图5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50.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51.图7至图10分别示出了图6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52.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图11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54.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7至图20分别示出了图16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56.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57.图22至图25分别示出了图21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58.图2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59.图27至图30分别示出了图26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
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60.图3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61.图32至图35分别示出了图31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62.图36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63.图37至图40分别示出了图36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6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65.sto、光阑;e1、第一透镜;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e2、第二透镜;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e3、第三透镜;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e4、第四透镜;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e5、第五透镜;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e6、第六透镜;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e7、第七透镜;s13、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4、第七透镜的像侧面;e8、滤光片;s15、滤光片的物侧面;s16、滤光片的像侧面;s17、成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6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67.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68.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69.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70.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71.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成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区域的面形的判断可依据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r指近轴区域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 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凸面。
7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存在小型化与大像面难以同时兼顾的问
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
73.实施例一
74.如图1至图40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f*tan(fov/2)>5.5mm。
75.优选地,5.7mm<f*tan(fov/2)<5.9mm。
76.通过合理的分配各个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平衡光学成像透镜组产生的低阶像差,大大增加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质量。通过约束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降低公差的敏感性,有利于保证系统的小型化,实现系统大像面的成像效果。另外,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具有大孔径、大像面和成像性能佳的优点。
77.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f/epd<2。通过合理分配系统的光焦度,使得系统的f数小于2,可以实现大孔径的特点。优选地,1.6<f/epd<1.8。
78.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

1.8<f5/f7<

1。通过合理控制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的比值,能够合理分配系统的光焦度,使得前组透镜和后组透镜的正负球差相互抵消。优选地,

1.6<f5/f7<

1.1。
7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

1.2<f1/f7<

0.8。通过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的比值,能够合理分配系统的光焦度,使得前组透镜和后组透镜的正负球差相互抵消。优选地,

1.1<f1/f7<

0.9。
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的轴上间距ttl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55。通过约束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的轴上间距ttl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压缩了系统的尺寸,从而保证了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超薄特性。优选地,1.4<ttl/imgh<1.50。
8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5<ct3/ct4<2。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能够对系统的畸变量进行合理的调控,最终使系统的畸变在一定的范围。优选地,1.6<ct3/ct4<1.8。
82.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56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45之间满足:0<t56/t45<0.5。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控制各视场的场曲贡献量在合理的范围,主要是平衡边缘视场的场曲。优选地,0<t56/t45<0.3。
83.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r14/f<0.5。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能够控制边缘视场在第七透镜的偏转角
度,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的敏感性。优选地,0.3<r14/f<0.4。
84.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之间满足:0.9<r11/r12<1.2。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减小光线的偏转角,使系统较好的实现光路的偏折。优选地,1.0<r11/r12<1.1。
8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22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31之间满足:

2<sag22/sag31<

1。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更好平衡实现模组小型化,以及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球差相互抵消。优选地,

1.6<sag22/sag31<

1.2。
86.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56、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0<10*t56/(ct5 ct6)<1。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光学系统总长,实现超薄特性;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由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对与边缘视场场曲的高敏感性。优选地,0.1<10*t56/(ct5 ct6)<0.7。
87.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71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

2.2<sag71/ct7<

1.2。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有效的减小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上主光线的入射角,能提高光学成像透镜组与芯片的匹配度。优选地,

2.1<sag71/ct7<

1.2。
88.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72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

2<sag72/ct7<

0.5。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有效的减小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上主光线的入射角,能提高光学成像透镜组与芯片的匹配度。优选地,

2.0<sag72/ct7<

0.8。
89.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2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

1<sag52/ct5<

0.5。通过控制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位置关系,有效改善整个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场曲感度问题,减小第五透镜在整个系统的像散和彗差贡献量。优选地,

0.9<sag52/ct5<

0.7。
9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72之间满足:0.3<dt11/dt72<0.6。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有效地增大光学成像透镜组的通光量,提升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使该光学系统在较暗环境下拥有好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4<dt11/dt72<0.5。
91.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之间的轴上间距tr9r14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之间各个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最大值max(dtr9r14)之间满足:0.5<tr9r14/max(dtr9r14)<0.8。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有效控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和边缘张角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敏感度;同时防止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的肉厚比过大,提升了透镜的可加工性。优选地,0.6<tr9r14/max(dtr9r14)<0.7。
92.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之间满足:0<(dt61

dt52)/dt52<0.3。满足此条件式,使得系统在双光圈切换的时候可以保证光线过渡正常,保证偏转角度正常平稳。优选地,0<(dt61

dt52)/dt52<
0.2。
9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4<ct1/dt11<0.7。满足此条件式,可以保证第一透镜的肉厚比在合理的范围,大大提升了透镜的可加工性。优选地,0.5<ct1/dt11<0.6。
94.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1、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2之间满足:

2.5<sag51/(ct5

sag52)<

1.2。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控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边缘张角以及第五透镜整体的肉厚比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降低了第五透镜的公差的敏感度,提升了可加工性。优选地,

2.4<sag51/(ct5

sag52)<

1.4。
9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与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之间满足:0.5<2*v2/v6<0.8。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有效控制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异,使边缘光线平稳过渡,提升了边缘视场的性能;同时防止整体光学结构的断差过大,提升了可制造性。优选地,2*v2/v6=0.65。
96.实施例二
97.如图1至图40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34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23之间满足:t34*10/t23<1。优选地,0.4<t34*10/t23<1。
98.通过合理的分配各个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平衡光学成像透镜组产生的低阶像差,大大增加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质量。通过控制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34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23之间的关系式在合理的范围内,主要把边缘视场的峰值和场曲贡献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保证成像品质。另外,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具有大孔径、大像面和成像性能佳的优点。
99.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0<f/epd<2。通过合理分配系统的光焦度,使得系统的f数小于2,可以实现大孔径的特点。优选地,1.6<f/epd<1.8。
1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

1.8<f5/f7<

1。通过合理控制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的比值,能够合理分配系统的光焦度,使得前组透镜和后组透镜的正负球差相互抵消。优选地,

1.6<f5/f7<

1.1。
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

1.2<f1/f7<

0.8。通过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的比值,能够合理分配系统的光焦度,使得前组透镜和后组透镜的正负球差相互抵消。优选地,

1.1<f1/f7<

0.9。
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的轴上间距ttl与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55。通过约束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的轴上间距ttl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压缩了系统的尺寸,从而保证了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超薄特性。优选地,1.4<ttl/imgh<1.50。
10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5<ct3/ct4<2。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能够对系统的畸变量进行合理的调控,最终使系统的畸变在一定的范围。优选地,1.6<ct3/ct4<1.8。
104.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56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45之间满足:0<t56/t45<0.5。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控制各视场的场曲贡献量在合理的范围,主要是平衡边缘视场的场曲。优选地,0<t56/t45<0.3。
105.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0<r14/f<0.5。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能够控制边缘视场在第七透镜的偏转角度,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的敏感性。优选地,0.3<r14/f<0.4。
106.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之间满足:0.9<r11/r12<1.2。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减小光线的偏转角,使系统较好的实现光路的偏折。优选地,1.0<r11/r12<1.1。
10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22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31之间满足:

2<sag22/sag31<

1。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更好平衡实现模组小型化,以及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球差相互抵消。优选地,

1.6<sag22/sag31<

1.2。
108.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t56、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0<10*t56/(ct5 ct6)<1。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光学系统总长,实现超薄特性;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由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对与边缘视场场曲的高敏感性。优选地,0.1<10*t56/(ct5 ct6)<0.7。
109.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71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

2.2<sag71/ct7<

1.2。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有效的减小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上主光线的入射角,能提高光学成像透镜组与芯片的匹配度。优选地,

2.1<sag71/ct7<

1.2。
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72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

2<sag72/ct7<

0.5。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有效的减小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上主光线的入射角,能提高光学成像透镜组与芯片的匹配度。优选地,

2.0<sag72/ct7<

0.8。
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2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

1<sag52/ct5<

0.5。通过控制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位置关系,有效改善整个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场曲感度问题,减小第五透镜在整个系统的像散和彗差贡献量。优选地,

0.9<sag52/ct5<

0.7。
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最
大有效半径dt72之间满足:0.3<dt11/dt72<0.6。通过合理约束此条件式,可以有效地增大光学成像透镜组的通光量,提升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使该光学系统在较暗环境下拥有好的成像质量。优选地,0.4<dt11/dt72<0.5。
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之间的轴上间距tr9r14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之间各个面的最大有效半径的最大值max(dtr9r14)之间满足:0.5<tr9r14/max(dtr9r14)<0.8。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有效控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和边缘张角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敏感度;同时防止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的肉厚比过大,提升了透镜的可加工性。优选地,0.6<tr9r14/max(dtr9r14)<0.7。
114.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之间满足:0<(dt61

dt52)/dt52<0.3。满足此条件式,使得系统在双光圈切换的时候可以保证光线过渡正常,保证偏转角度正常平稳。优选地,0<(dt61

dt52)/dt52<0.2。
11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0.4<ct1/dt11<0.7。满足此条件式,可以保证第一透镜的肉厚比在合理的范围,大大提升了透镜的可加工性。优选地,0.5<ct1/dt11<0.6。
116.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1、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间隔距离sag52之间满足:

2.5<sag51/(ct5

sag52)<

1.2。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控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边缘张角以及第五透镜整体的肉厚比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降低了第五透镜的公差的敏感度,提升了可加工性。优选地,

2.4<sag51/(ct5

sag52)<

1.4。
11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与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之间满足:0.5<2*v2/v6<0.8。满足此条件式,可以有效控制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异,使边缘光线平稳过渡,提升了边缘视场的性能;同时防止整体光学结构的断差过大,提升了可制造性。优选地,2*v2/v6=0.65。
118.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透镜组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119.在本技术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述的七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形、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可有效增大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孔径、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透镜组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还具有孔径大、视场角大。超薄、成像质量佳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
12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可均为玻璃透镜。用玻璃制成的光学透镜可抑制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焦随温度变化的偏移,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采用玻璃材质可避免因使用环境中高、低温温度变化造成的镜头成像模糊,影响到镜头的正常使用。例如,全玻璃设计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温度范围较广,可在

40℃~105℃范围内保持稳定的光学性能。具体地,在重点关注解像质量和信赖性时,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可均为玻璃非球面镜片。当然在温度稳定性要求较低
的应用场合中,光学成像透镜组中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也可均由塑料制成。用塑料制作光学透镜,可有效减小制作成本。当然,光学成像透镜组中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也可由塑料和玻璃搭配制成。
1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以及将光学成像透镜组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成像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电子设备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
122.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透镜组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光学成像透镜组不限于包括七片透镜。如需要,该光学成像透镜组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123.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具体面型、参数的举例。
124.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例子一至例子八中的任何一个例子均适用于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
125.例子一
126.如图1至图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图1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结构的示意图。
127.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128.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129.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6.84mm,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为81.5
°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长ttl为8.85mm以及像高imgh为6.00mm。
130.表1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31][0132]
表1
[0133]
在例子一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134][0135]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

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一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0136]
面号a4a6a8a10a12s1

2.4592e

02

1.1769e

02

4.3913e

03

1.2716e

03

3.1270e

04s2

1.2223e

011.1966e

02

6.4109e

031.1037e

03

3.3129e

04s3

2.3026e

012.8108e

02

2.1739e

031.5254e

033.1202e

05s4

1.1020e

011.3817e

021.8230e

031.2955e

035.4455e

04s5

2.0641e

01

3.9570e

02

1.0505e

031.2153e

037.7023e

04s6

2.3458e

01

8.5589e

022.4792e

02

6.7386e

03

1.8731e

04s7

2.9162e

018.8288e

032.0492e

02

1.6600e

02

1.3591e

03s8

4.6967e

018.1033e

021.1666e

02

8.9560e

03

3.4364e

05s91.3810e

013.0326e

023.1836e

02

2.2693e

02

2.8694e

03s102.6272e

011.9079e

01

8.4536e

03

4.0550e

022.4643e

03s11

2.7473e 001.0933e

011.5086e

01

5.5219e

03

5.9307e

03
s12

2.7507e 004.4875e

025.6864e

02

4.4363e

028.9158e

03s13

4.1700e 001.1726e 00

4.5093e

011.2181e

01

3.8265e

02s14

3.4425e 001.0073e 00

2.8031e

011.0868e

01

4.3415e

02面号a14a16a18a20 s1

4.3179e

05

1.2583e

050.0000e 000.0000e 00 s26.5362e

05

3.9173e

050.0000e 000.0000e 00 s37.2349e

05

9.2150e

070.0000e 000.0000e 00 s42.3940e

041.2113e

045.7004e

052.4763e

05 s52.6046e

041.6783e

047.3497e

055.8743e

05 s6

1.0381e

031.0382e

03

2.8190e

047.5849e

05 s7

8.3051e

048.0116e

04

8.6821e

045.1653e

06 s81.1650e

044.5468e

04

9.0049e

051.0984e

04 s91.3971e

03

3.1119e

05

1.6186e

041.7563e

04 s105.0341e

036.2184e

04

1.3142e

033.4381e

04 s11

1.5766e

02

3.0466e

032.2422e

032.3150e

03 s121.1560e

044.4393e

032.1266e

032.4191e

04 s131.4775e

02

9.7112e

032.9070e

03

4.0062e

04 s146.4743e

03

1.2123e

024.1459e

03

4.1449e

03 [0137]
表2
[0138]
图2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5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
[0139]
根据图2至图5可知,例子一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40]
例子二
[0141]
如图6至图1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6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结构的示意图。
[0142]
如图6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43]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
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44]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6.89mm,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为80.4
°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长ttl为8.86mm以及像高imgh为6.00mm。
[0145]
表3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46][0147]
表3
[0148]
表4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二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49]
面号a4a6a8a10a12s1

1.8435e

02

9.8545e

03

4.1720e

03

1.3855e

03

4.0105e

04s2

1.2145e

011.5685e

02

6.8598e

031.3456e

03

4.0480e

04s3

2.3199e

012.8793e

02

2.6506e

031.6298e

037.0755e

06s4

1.0946e

011.4141e

021.9899e

031.4265e

035.8271e

04s5

1.9913e

01

3.9403e

02

1.2079e

031.5170e

039.5691e

04s6

2.3036e

01

8.4225e

022.3942e

02

6.0063e

033.9121e

04s7

2.9231e

019.6083e

032.0186e

02

1.6314e

02

6.7115e

04s8

4.6623e

018.0113e

021.3052e

02

9.1965e

031.2204e

03s91.2460e

013.7372e

023.4010e

02

2.2619e

02

1.5046e

03s102.6920e

011.9106e

01

6.8115e

03

3.8001e

022.2690e

03s11

2.7508e 001.0736e

011.5081e

01

5.5066e

03

3.8375e

03s12

2.7187e 004.3969e

025.6120e

02

5.3343e

029.0890e

03
s13

2.7187e 004.3969e

025.6120e

02

5.3343e

029.0890e

03s14

3.4888e 001.0112e 00

2.6137e

019.8349e

02

3.9680e

02面号a14a16a18a20 s1

9.1778e

05

2.0631e

050.0000e 000.0000e 00 s25.9303e

05

5.8186e

050.0000e 000.0000e 00 s36.7810e

05

9.2150e

070.0000e 000.0000e 00 s42.3153e

041.0945e

044.3874e

051.8464e

05 s53.7122e

041.8563e

047.3346e

053.7829e

05 s6

9.9897e

041.0620e

03

1.9141e

048.5197e

05 s7

9.4363e

049.1565e

04

7.4360e

046.5489e

06 s82.1443e

045.0619e

04

1.2039e

049.3566e

05 s91.8764e

03

9.3498e

05

2.6886e

041.8701e

04 s105.0946e

034.7574e

04

1.2003e

032.8766e

04 s11

1.5206e

02

3.0280e

032.4011e

032.1175e

03 s12

5.0316e

032.9662e

031.1180e

03

1.0637e

04 s13

5.0316e

032.9662e

031.1180e

03

1.0637e

04 s144.3396e

03

1.1699e

023.7213e

03

3.9692e

03 [0150]
表4
[0151]
图7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9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
[0152]
根据图7至图10可知,例子二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53]
例子三
[0154]
如图11至图1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图11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结构的示意图。
[0155]
如图11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56]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57]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7.01mm,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为79.5
°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长ttl为8.86mm以及像高imgh为6.00mm。
[0158]
表5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59][0160]
表5
[0161]
表6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三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62]
面号a4a6a8a10a12s1

1.6858e

02

9.0129e

03

4.0093e

03

1.4271e

03

4.3439e

04s2

1.1983e

011.6822e

02

7.0695e

031.1663e

03

5.0218e

04s3

2.3326e

012.8493e

02

3.0538e

031.5289e

03

4.4305e

07s4

1.0910e

011.4768e

021.7673e

031.4686e

035.8937e

04s5

2.0078e

01

3.8526e

02

1.6376e

031.6570e

031.2231e

03s6

2.2410e

01

8.4413e

022.4892e

02

4.8681e

037.0682e

04s7

2.9533e

018.6939e

031.9679e

02

1.7243e

02

8.4955e

04s8

4.4868e

018.2138e

021.4540e

02

9.6060e

032.3064e

03s91.0898e

014.2506e

023.3129e

02

2.4005e

02

2.2597e

03s102.8426e

011.8802e

01

6.9661e

03

3.7684e

021.7667e

03s11

2.7517e 001.0997e

011.5185e

01

4.6792e

03

5.2884e

03s12

2.6800e 006.2504e

025.6375e

02

5.5212e

021.0133e

02s13

4.2235e 001.1731e 00

4.5064e

011.2296e

01

3.8908e

02s14

3.6017e 001.0134e 00

2.5581e

019.4302e

02

3.7422e

02
面号a14a16a18a20 s1

1.1023e

04

1.7817e

050.0000e 000.0000e 00 s22.8905e

06

7.2526e

050.0000e 000.0000e 00 s35.4885e

05

9.2150e

070.0000e 000.0000e 00 s42.3606e

041.0521e

043.8737e

051.3095e

05 s54.9637e

042.3459e

047.7941e

053.9598e

05 s6

7.0384e

041.0971e

03

1.5287e

045.6385e

05 s7

1.2595e

035.8560e

04

8.2082e

04

3.7418e

05 s8

4.2771e

042.2559e

04

4.4756e

062.2684e

04 s92.1695e

03

9.4944e

05

2.0035e

042.0388e

04 s106.1434e

034.9814e

04

1.2480e

033.9681e

05 s11

1.6653e

02

3.5259e

032.0921e

031.6116e

03 s12

7.1807e

032.8810e

032.1235e

04

3.2973e

04 s131.5608e

02

9.5846e

033.6564e

03

8.3407e

04 s144.1968e

03

8.4703e

036.0773e

03

2.3312e

03 [0163]
表6
[0164]
图12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3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5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
[0165]
根据图12至图15可知,例子三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66]
例子四
[0167]
如图16至图2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图16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结构的示意图。
[0168]
如图16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69]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70]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7.12mm,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
场角fov为78.6
°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长ttl为8.86mm以及像高imgh为6.00mm。
[0171]
表7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72][0173]
表7
[0174]
表8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四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75]
面号a4a6a8a10a12s1

1.4247e

02

8.2005e

03

4.0111e

03

1.4508e

03

4.2997e

04s2

1.1864e

011.9579e

02

6.4004e

031.5345e

03

3.8142e

04s3

2.3495e

012.9544e

02

2.7265e

031.6533e

033.7168e

05s4

1.0814e

011.5778e

022.1058e

031.6510e

036.6426e

04s5

2.0096e

01

3.6509e

02

3.8159e

042.2396e

031.4234e

03s6

2.3586e

01

7.8403e

022.5484e

02

5.5949e

031.8584e

03s7

2.9506e

015.2197e

031.9490e

02

1.8869e

02

7.4569e

05s8

4.3534e

018.7722e

021.5553e

02

1.1131e

022.6272e

03s91.1428e

015.1803e

023.1112e

02

2.2263e

02

1.5641e

03s102.8690e

011.8387e

01

6.9632e

03

3.6642e

022.3822e

03s11

2.7514e 001.0727e

011.5161e

01

1.1762e

02

5.7338e

03s12

2.6459e 005.2708e

024.9737e

02

5.7436e

021.2181e

02s13

4.2167e 001.1755e 00

4.5258e

011.2220e

01

3.9474e

02s14

3.7046e 001.0138e 00

2.6411e

017.1381e

02

3.4903e

02
面号a14a16a18a20 s1

9.7828e

05

1.5180e

050.0000e 000.0000e 00 s24.1366e

05

5.6397e

050.0000e 000.0000e 00 s35.5329e

05

9.2150e

070.0000e 000.0000e 00 s42.6456e

041.1834e

044.1704e

051.5418e

05 s55.8252e

042.5853e

048.3831e

053.3144e

05 s6

4.3098e

041.1358e

03

9.0043e

055.1745e

05 s7

1.4308e

034.3980e

04

7.5562e

04

7.5589e

05 s8

1.7564e

042.0063e

04

1.0926e

041.1439e

04 s92.4732e

03

2.8215e

04

2.0740e

041.4764e

04 s105.6428e

032.4001e

05

1.0942e

031.5889e

04 s11

1.6646e

02

3.8750e

031.5908e

031.5071e

03 s12

8.2402e

032.2468e

03

1.3677e

04

2.8493e

04 s131.6324e

02

9.7384e

033.6802e

03

8.2001e

04 s148.8400e

03

1.1051e

025.3856e

03

1.9029e

03 [0176]
表8
[0177]
图17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9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0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
[0178]
根据图17至图20可知,例子四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79]
例子五
[0180]
如图21至图2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图21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结构的示意图。
[0181]
如图21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82]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83]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6.95mm,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
场角fov为79.7
°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长ttl为9.00mm以及像高imgh为6.00mm。
[0184]
表9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和有效半径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85][0186]
表9
[0187]
表10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五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88]
面号a4a6a8a10a12s1

2.2673e

02

9.6859e

03

3.5758e

03

1.0318e

03

2.7909e

04s2

1.2460e

011.5458e

02

6.7138e

031.2957e

03

3.5816e

04s3

2.3036e

012.8789e

02

3.2168e

031.4248e

03

5.9400e

05s4

1.0993e

011.3243e

021.3296e

031.0427e

034.2199e

04s5

1.9530e

01

3.8454e

02

1.4618e

031.0837e

036.7686e

04s6

2.2755e

01

8.4203e

022.4082e

02

6.5863e

036.7345e

04s7

2.9623e

019.3286e

032.0037e

02

1.5226e

021.6514e

04s8

4.6987e

018.0125e

021.3583e

02

7.6288e

039.9503e

04s91.3832e

013.8226e

023.4435e

02

2.2523e

02

1.6487e

03s102.6730e

011.9077e

01

6.9739e

03

3.8075e

022.5604e

03s11

2.7522e 001.0458e

011.4723e

01

8.1946e

03

3.2727e

03s12

2.7550e 003.4899e

026.0534e

02

5.5145e

025.4221e

03s13

4.1831e 001.1749e 00

4.4968e

011.2299e

01

3.8182e

02s14

3.3263e 001.0399e 00

2.7388e

011.2593e

01

3.5578e

02
面号a14a16a18a20 s1

4.5735e

05

1.6548e

050.0000e 000.0000e 00 s27.0364e

05

3.8756e

050.0000e 000.0000e 00 s33.8871e

05

9.2150e

070.0000e 000.0000e 00 s41.4477e

047.6370e

053.0731e

051.8278e

05 s52.4157e

041.2770e

045.8501e

053.7252e

05 s6

1.2098e

031.0466e

03

2.8089e

048.4000e

05 s7

8.6046e

041.0088e

03

7.0266e

046.5381e

05 s84.0414e

044.7039e

04

4.0993e

056.7481e

05 s92.4222e

03

2.8613e

05

2.6610e

041.1320e

04 s104.6838e

035.5384e

04

1.2895e

033.1700e

04 s11

1.5873e

02

3.0448e

032.0078e

032.1859e

03 s12

5.9360e

033.4227e

031.1459e

031.6516e

04 s131.5240e

02

8.6918e

032.5215e

03

3.2445e

04 s145.4932e

03

1.0042e

023.8439e

03

4.1989e

03 [0189]
表10
[0190]
图22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3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5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
[0191]
根据图22至图25可知,例子五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92]
例子六
[0193]
如图26至图3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图26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结构的示意图。
[0194]
如图26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9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96]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7.03mm,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
s1

4.5493e

05

1.7318e

050.0000e 000.0000e 00 s26.7771e

05

4.1204e

050.0000e 000.0000e 00 s32.6900e

05

9.2486e

060.0000e 000.0000e 00 s41.1403e

045.8445e

052.1476e

051.5971e

05 s52.6504e

041.2139e

044.8162e

053.1022e

05 s6

8.7453e

047.7911e

04

1.7664e

041.8910e

05 s7

1.0319e

033.8854e

04

6.0603e

04

4.2559e

05 s81.6482e

04

8.4933e

053.2812e

055.7753e

05 s92.8709e

03

5.1325e

04

1.8383e

046.7899e

05 s105.2222e

032.9252e

04

1.0879e

032.0273e

04 s11

1.7442e

02

3.0645e

031.8681e

031.7227e

03 s12

9.1257e

033.7125e

035.2545e

041.6412e

04 s131.5931e

02

8.4139e

032.4396e

03

4.6422e

04 s147.4947e

03

5.3166e

036.3321e

03

3.0425e

03 [0202]
表12
[0203]
图27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8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9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30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
[0204]
根据图27至图30可知,例子六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05]
例子七
[0206]
如图31至图35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图31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结构的示意图。
[0207]
如图31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20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209]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7.12mm,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为77.7
°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长ttl为8.86mm以及像高imgh为5.91mm。
s23.9982e

05

3.1610e

050.0000e 000.0000e 00 s37.2117e

051.0457e

050.0000e 000.0000e 00 s44.1113e

041.7979e

046.1927e

051.7423e

05 s57.3106e

043.3850e

041.1268e

044.2372e

05 s6

4.9701e

041.1128e

03

1.4556e

046.1740e

05 s7

1.5697e

034.5819e

04

6.9297e

04

1.6957e

05 s86.0833e

045.5734e

04

3.2831e

057.7770e

05 s92.7277e

03

2.0432e

04

2.2370e

04

2.4901e

06 s105.0778e

03

2.7361e

04

1.4130e

03

8.2048e

05 s11

1.6167e

02

3.1663e

031.1288e

031.3850e

03 s12

6.8452e

034.1264e

033.9602e

043.3164e

04 s131.6490e

02

9.2409e

033.2054e

03

7.7535e

04 s141.4059e

02

1.1852e

024.4649e

03

1.9504e

03 [0215]
表14
[0216]
图32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3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4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35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
[0217]
根据图32至图35可知,例子七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18]
例子八
[0219]
如图36至图40所示,描述了本技术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图36示出了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结构的示意图。
[0220]
如图36所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221]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222]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7.19mm,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为77.4
°
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总长ttl为8.85mm以及像高imgh为5.91mm。
[0223]
表15示出了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
s34.8353e

051.6257e

070.0000e 000.0000e 00 s43.3596e

041.3745e

044.6278e

051.2148e

05 s56.1903e

042.4044e

047.3937e

052.2505e

05 s6

4.3863e

041.0908e

03

1.7540e

048.9180e

05 s7

1.6240e

033.9837e

04

6.7066e

044.0214e

05 s85.6996e

045.7618e

045.1138e

051.2084e

04 s92.6605e

03

2.7159e

04

2.2310e

041.5765e

05 s105.1932e

03

3.1008e

04

1.1266e

03

1.1058e

04 s11

1.6406e

02

3.9375e

039.3269e

041.1337e

03 s12

7.5786e

034.4965e

033.0197e

043.7589e

04 s131.6724e

02

9.3217e

033.1749e

03

8.0962e

04 s141.5021e

02

9.8600e

035.8351e

03

1.6195e

03 [0228]
表16
[0229]
图37示出了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8示出了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9示出了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0示出了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透镜组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偏差。
[0230]
根据图37至图40可知,例子八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透镜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31]
综上,例子一至例子八分别满足表17中所示的关系。
[0232]
[0233][0234]
表17
[0235]
表18给出了例子一至例子八的光学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等。
[0236]
参数\例子12345678ttl(mm)8.858.868.868.869.009.008.868.85imgh(mm)6.006.006.006.006.006.005.915.91fov(
°
)81.580.479.578.679.779.377.777.4f(mm)6.846.897.017.126.957.037.127.19f1(mm)7.787.627.587.447.667.647.697.57f2(mm)

27.37

25.06

24.55

23.81

25.00

25.43

26.70

24.60f3(mm)20.4318.1215.2418.1119.5915.9021.5518.48f4(mm)

21.78

21.17

17.46

21.39

21.48

17.45

25.87

25.43f5(mm)8.788.859.2610.048.729.5010.8310.75f6(mm)28345.73

1530.03

1469.28

493.01

4539.95750.50527.54

193.24f7(mm)

7.52

6.93

6.89

7.11

7.40

7.70

7.11

6.88
[0237]
表18
[0238]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239]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240]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2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