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2-04 13: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挡土墙是支撑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按其结构特点,挡土墙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加筋土轻形式以及混凝土半重力式等。加筋土挡土墙是由填土、填土中布置一定的拉筋或筋网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加筋土是一种复合体结构,在填料中埋至具有挠性的拉筋材料,通过土与拉筋的摩擦力拉紧面板,用以抵抗填土的被动土压力,改良了土的力学特性。
3.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752415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式加筋挡土墙,包括普通墙面板、预应力墙面板、墙面板基础、无粘结预应力筋、侧压板、土工格栅、填料,所述墙面板支承在墙面板基础上,无粘结预应力筋两端分别与预应力墙面板、侧压板连接,土工格栅与普通墙面板连接,在竖向两层无粘结预应力筋之间布置一层或多层土工格栅;在不同层位设置土工格栅和无粘结预应力筋;侧压板埋设在填料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长度大于土工格栅的长度。上述混合式加筋挡土墙,将传统的加筋土技术与无粘结预应力加筋技术结合起来,既利用了传统的加筋土技术依靠筋土摩擦被动地约束填料,也发挥了无粘结预应力加筋土技术增加对填料主动约束的作用,不但提高了无粘结预应力加筋土技术的经济性,还降低了无粘结预应力加筋土技术的施工难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若填料所受的压力较大时,填料会给预应力墙面板较大的侧向压力,继而使得预应力墙面板朝向背离填料的方向运动,进而存在有挡土墙容易倾倒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缓解挡土墙容易倾倒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墙面板、填充在所述墙面板一侧的填料和预埋在所述填料中的拉筋,所述拉筋与所述墙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墙面板的底面为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为沿靠近所述填料的方向具有逐渐远离所述墙面板顶部的趋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筋土挡土墙安装好后,拉筋对墙面板施加拉力,填料所受的压力较大时,填料会给墙面板施加较大的侧向压力,继而使得墙面板具有朝向背离填料方向运动的趋势,因为墙面板的底面为倾斜设置,所以墙面板在底面所受力分力的作用下具有朝向填料方向运动的趋势,此趋势可以抵抗墙面板朝向背离填料方向运动的趋势,进而减少了加筋土挡土墙结构容易倾倒的情况发生。
8.可选的,所述墙面板底面靠近所述填料的一侧开设有倒角。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墙面板安装好之后,墙面板在自身底面所受力分力的
作用下具有朝向填料所在方向运动的趋势,通过将墙面板底面靠近填料的一侧开设倒角,可以增加墙面板底部与基准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墙面板在基准面上沉降的情况发生,进而增加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墙面板的底部设置有防倾倒组件,所述防倾倒组件用于增加所述墙面板的稳定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料所受的压力较大时,填料对墙面板施加侧向压力,通过设置防倾倒组件,防倾倒组件可以增加墙面板的稳定性,增加墙面板可以抵抗的侧向压力,进而达到增加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防倾倒组件包括第一防倾倒结构和第二防倾倒结构,所述第一防倾倒结构用于增加所述墙面板靠近所述填料一侧的稳定性,所述第二防倾倒结构用于增加所述墙面板远离所述填料一侧的稳定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筋土挡土墙施工完成后,第一防倾倒结构可以增加墙面板靠近填料一侧的稳定性,第二防倾倒结构可以增加墙面板远离填料一侧的稳定性,进而达到增加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14.可选的,所述第一防倾倒结构包括第一防倾倒杆,基准面上开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防倾倒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配合孔中,所述第一防倾倒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墙面板的底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面板具有朝向背离填料方向倾倒的趋势时,墙面板带动第一防倾倒杆运动,继而使得第一防倾倒杆具有在第一配合孔中转动的趋势,第一配合孔对第一防倾倒杆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使得第一防倾倒杆抵抗墙面板倾倒,进而达到增加墙面板稳定性的效果。
16.可选的,所述第一防倾倒杆包括第一管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两侧的阻力片,所述第一管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浆孔,每个所述阻力片均倾斜设置,每个所述阻力片的倾斜方向均为沿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方向具有逐渐靠近所述基准面的趋势,所述第一管体中灌注有砂浆,所述砂浆经所述第一出浆孔流入所述第一配合孔中,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基准面以上的一端与所述墙面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面板具有朝向背离填料方向转动的趋势时,墙面板对第一管体施加拉力,由于第一管体和第一配合孔中均灌注有砂浆,并且第一管体上固定连接有阻力片,继而使得墙面板倾倒时,需要对第一管体施加较大的拉力,从而减少墙面板倾倒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增加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18.可选的,所述第二防倾倒结构包括第二防倾倒杆,基准面上开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防倾倒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配合孔中,所述第二防倾倒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墙面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配合孔的开设方向与所述墙面板底面倾斜的方向垂直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面板具有朝向背离填料方向倾倒的趋势时,由于第二配合孔的开设方向与墙面板底面的倾斜方向垂直设置,所以墙面板会给第二防倾倒杆施加压力的同时具有带动第二防倾倒杆转动的趋势,第二配合孔对第二防倾倒杆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使得第二防倾倒杆抵抗墙面板的倾倒,进而达到增加墙面板稳定性的效果。
20.可选的,所述第二防倾倒杆包括第二管体、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中的驱动杆和铰接在所述驱动杆底部的两根拓展杆,所述第二管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浆孔,所述第
二管体底部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杆,两根所述拓展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阻挡杆的两侧,所述第二管体中灌注有砂浆,所述砂浆通过所述第二出浆孔流入所述第二配合孔中,所述第二管体位于所述基准面以上的一端与所述墙面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面板具有朝向背离填料方向转动的趋势时,墙面板对第二管体施加压力,由于第二管体和第二配合孔中均灌注有砂浆,并且第二管体上设置有拓展杆,继而使得墙面板倾倒时,需要对第二管体施加较大的压力,从而减少墙面板倾倒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增加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22.可选的,位于所述填料背离所述墙面板一侧的构造物上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杆,多个所述u型杆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拉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墙面板的底部和顶部固定连接,并所述拉筋在所述墙面板和所述构造物之间往复分层预埋在所述填料中,所述拉筋在往复分层的过程中穿过多个所述u型杆。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面板具有背离填料方向倾倒时,拉筋对墙面板施加拉力,通过在填料背离墙面板一侧的构造物上固定连接u型杆,可以增加拉筋对墙面板施加拉力时的稳定性,从而增加墙面板倾倒时所需的侧向压力,进而达到增加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24.为了便于对加筋土挡土墙结构进行施工,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
25.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准面施工,对基准面进行夯实处理,并在基准面上预留出容纳墙面板底部的槽;s2,u型杆安装,将多个u型杆依次固定安装在构造物上;s3,第一防倾倒杆安装,将第一管体的一端插入基准面以下,同时阻力片插入基准面以下,并对第一管体转动,第一管体插入基准面以下并转动后形成第一配合孔,再向第一管体中灌注砂浆,第一管体中的砂浆经第一出浆孔进入第一配合孔中;s4,第二防倾倒杆安装,将第二管体的一端插入基准面以下,推动驱动杆,驱动杆将拓展杆推出第二管体,并对第二管体转动,第二管体插入基准面以下并转动后形成第二配合孔,再向第二管体中灌注砂浆,第二管体中的砂浆经第二出浆孔流入第二配合孔中;s5, 墙面板安装,将墙面板安装在基准面上预留的槽中,并将墙面板的底部和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s6,填充填料,向墙面板朝向构造物的一侧填充填料;s7,安装拉筋,将拉筋的一端固定连接墙面板上,然后将拉筋远离墙面板的一端铺设在填料上,并将拉筋穿过构造物上对应的u型杆,对填料和拉筋进行压实;s8,再次填充填料,向墙面板朝向构造物的一侧填充填料,填料覆盖在上次填充好并压实的填料上,拉筋预埋至填料中,将拉筋穿过下一u型杆后对其进行朝向墙面板回折,拉筋铺设在填料上,将回折后的拉筋与墙面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对再次填充填料进行压实。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加筋土挡土墙进行施工时,先对基准面进行施工,然后对u型杆进行安装,再对第一防倾倒杆和第二防倾倒杆进行安装,然后对墙面板进行安装,再填充填料和安装拉筋,最终完成加筋土挡土墙的施工,进而达到便于对加筋土挡土墙结构进行施工的效果。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将墙面板的底面设置为倾斜设置,可以使得墙面板安装好之后,墙面板具有朝向填料所在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增加墙面板可以抵抗填料施加的侧向压力,进而减少墙面板容易倾倒的情况发生;通过在墙面板靠近填料一侧的底部开设倒角,一方面可以增加墙面板底部与基准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墙面板沉降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倒角处的墙面板对墙面板底部的受力进一步分散,增加墙面板可以抵抗填料施加的侧向压力;通过设置防倾倒组件,可以进一步增加墙面板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墙面板容易倾倒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位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筋土挡土墙结构中第一防倾倒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筋土挡土墙结构中第二防倾倒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筋土挡土墙结构中墙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筋土挡土墙结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00、墙面板;110、倒角;120、操作腔;130、腰型槽;200、填料;300、拉筋;400、基准面;410、第一配合孔;411、第二配合孔;500、构造物;510、u型杆;600、防倾倒组件;610、第一防倾倒杆;611、第一管体;612、阻力片;613、第一出浆孔;614、砂浆;615、加强杆;616、固定螺母;620、第二防倾倒杆;621、第二管体;622、驱动杆;623、拓展杆;624、缺口;625、第二出浆孔;626、阻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
32.参照图1,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包括墙面板100、填料200和拉筋300,其中拉筋300预埋在填料200中,拉筋300与墙面板100固定连接,墙面板100竖直设置在基准面400上,填料200填充在墙面板100的一侧,并且填料200位于构造物500和墙面板100之间,构造物500可以为路基填土或山坡山体。填料200所受的压力较大时,填料200对墙面板100施加侧向压力,此时墙面板100对填料200进行支撑并抵抗填料200对其施加的侧向压力,进而使得填料200尽可能的保持稳定的状态。
33.参照图1和图2,为了提高墙面板100抵抗填料200施加的侧向压力的能力,减少墙面板100倾倒的情况发生,墙面板100的底面为倾斜设置,墙面板100底面靠近填料200一侧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为a,墙面板100底面远离填料200一侧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为b,b>a。通过将墙面板100的底面设置为倾斜设置,可以使得将墙面板100安装好之后,墙面板100的底面所受的力具有朝向填料200所在方向的分力,继而使得墙面板100具有朝向填料200方向运动时趋势,从而可以提高墙面板100抵抗承受填料200施加的侧向压力的能力,进而减少墙面板100倾倒的情况发生。
34.将墙面的底面设置为倾斜的,墙面板100不但有具有朝向填料200所在方向运动的趋势,墙面板100还有沉降的趋势,为了减少墙面板100沉降的情况发生,墙面板100底面靠近填料200的一侧开设有倒角110。通过在墙面板100底面上开设倒角110,一方面可以增加墙面板100底部的受力面积,继而减少墙面板100底部所受的压力,从而减少墙面板100沉降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倒角110处的底面对墙面板100底部所受的力进一步分散,增加墙面板100朝向填料200方向运动的趋势,进而提高墙面板100抵抗填料200施加的侧向压力的能力。
35.为了增加墙面板100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墙面板100容易倾倒的情况发生,墙面板100的底部设置有防倾倒组件600,防倾倒组件600包括第一防倾倒结构和第二防倾倒结构,第一防倾倒结构用于增加墙面板100靠近填料200一侧的稳定性,第二防倾倒结构用于增加墙面板100远离填料200一侧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墙面板100因承受填料200施加的侧向压力而导致倾倒的情况。
36.参照图2和图3,为了增加墙面板100靠近填料200一侧的稳定性,第一防倾倒结构包括第一防倾倒杆610,基准面400上开设有容纳第一防倾倒杆610的第一配合孔410,第一配合孔410的开设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防倾倒杆610的一端插入第一配合孔410中,第一防倾倒杆610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墙面板100的底部。
37.墙面板100具有朝向背离填料200的方向倾倒的趋势时,墙面板100带动第一防倾倒杆610转动,第一防倾倒杆610对第一配合孔410施加压力,第一配合孔410对第一防倾倒杆610施加反向压力,继而减少第一防倾倒杆610的转动,从而使得墙面板100倾倒时需要克服的力较大,进而增加墙面板100的稳定性。
38.为了进一步增加墙面板100倾倒时需要克服的力,第一防倾倒杆610包括第一管体611和两个阻力片612,第一管体611的一端为封闭设置,并且第一管体611封闭设置的一端呈尖状设置。每个阻力片612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均为v形,两个阻力片612的开口均背离第一管体611呈尖状的一端设置。两个阻力片612相对设置,一个阻力片612固定连接在第一管体611的一侧,另一个阻力片612固定连接在第一管体611的另一侧。两个阻力片612均倾斜设置。
39.将第一管体611插入第一配合孔410中后,第一管体611的一端位于第一配合孔410的外部,位于第一配合孔410外部的一端与墙面板100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一管体611呈尖状的一端位于第一配合孔410内。两个阻力片612均位于第一配合孔410中,每个阻力片612靠近第一管体611的一端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为c,每个阻力片612远离第一管体611的一端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为d,c<d。第一管体6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浆孔613,第一出浆孔613将第一管体611的外部和第一管体611的内部连通。通过第一管体611位于第一配合孔410外部的一端向第一管体611中灌注砂浆614,继而使得第一管体611中的砂浆614经多个第一出浆孔613进入第一配合孔410中,从而使得第一配合孔410中被灌注满砂浆614,最终砂浆614和第一管体611凝固在一起。
40.墙面板100具有朝向背离填料200的方向倾倒的趋势时,墙面板100带动第一管体611运动,同时墙面板100对第一管体611施加拉力,由于第一配合孔410中灌注有砂浆614和第一管体611上固定连接有阻力片612,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墙面板100转动时需要克服的力,进而进一步增加了墙面板100的稳定性。
41.为了增加阻力片612与第一管体611的连接稳定性,每个阻力片612和第一管体61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杆615,加强杆615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加强杆615的一端与阻力片612远离第一管体611的一端固定连接,加强杆615的另一端与第一管体611垂直固定连接。将加强杆615安装至第一管体611上后,加强杆615相对的两个楞分别迎合和背离第一管体611插入第一配合孔410的方向。墙面板100对第一管体611施加拉力时,阻力片612跟随第一管体611运动,加强杆615对第一管体611和阻力片612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减少阻力片612朝向远离第一管体611方向转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加阻力片612与第一管体611的连接稳定性,间接增加墙面板100倾倒时需要克服的力。
42.参照图2和图4,为了增加墙面板100远离填料200一侧的稳定性,第二防倾倒结构包括第二防倾倒杆620,基准面400上开设有容纳第二防倾倒杆620的第二配合孔411,第二配合孔411的开设方向垂直于墙面板100底面的倾斜方向设置。第二防倾倒杆620的一端插入第二配合孔411中,第二防倾倒杆620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墙面板100的底部。墙面板100具有朝向背离填料200的方向倾倒的趋势时,墙面板100带动第二防倾倒杆620转动,并同时墙面板100对第二防倾倒杆620施加压力,第二防倾倒杆620对第二配合孔411施加压力,第二配合孔411对第二防倾倒杆620施加反向压力,继而减少第二防倾倒杆620的转动,从而使得墙面板100倾倒时需要克服的力较大,进而增加墙面板100的稳定性。
43.为了进一步增加墙面板100倾倒时需要克服的力,第二防倾倒杆620包括第二管体621、驱动杆622和两根拓展杆623,两根拓展杆623的一端均铰接在驱动杆622的一端,驱动杆622铰接拓展杆623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管体621内。将第二管体621插入第二配合孔411中后,第二管体621的一端位于第二配合孔411中,第二管体62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配合孔411的外部,位于第二配合孔411外部的一端与墙面板100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两根拓展杆623均位于第二配合孔411中,每根拓展杆623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均呈平行四边形,每根拓展杆623相对的两个楞分别迎合和背离第二管体621插入第二配合孔411的方向。
44.第二管体621底部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杆626,一根拓展杆623位于阻挡杆626的一侧,另一根拓展杆623位于阻挡杆626的另一侧。第二管体621的底部一端分别对应两根拓展杆623开设有缺口624,对驱动杆622进行推动时,驱动杆622对两根拓展杆623进行驱动,继而使得阻挡杆626对两根拓展杆623进行阻挡,两根拓展杆623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并且两根拓展杆623分别进入对应的缺口624中,从而使得两根拓展杆623均运动出第二管体621。第二管体62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浆孔625,每个第二出浆孔625均将第二管体621的外部与第二管体621的内部连通。通过第二管体621位于第二配合孔411外部的一端可以向第二管体621中灌注砂浆614,第二管体621中的砂浆614从第二出浆孔625中流入到第二配合孔411中,最终使得砂浆614和第二管体621凝固在一起。
45.墙面板100具有朝向背离填料200的方向倾倒的趋势时,墙面板100带动第二管体621运动,同时墙面板100对第二管体621施加压力,第二管体621具有继续向第二配合孔411中插入的趋势,由于第二配合孔411中灌注有砂浆614和两根拓展杆623运动出第二管体621,所以增加第二管体621底部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少了第二管体621继续插入第二配合孔411中的情况发生,增加墙面板100转动时需要克服的力,进而进一步增加墙面板100的稳定性。
46.参照图3、图4和图5,为了方便将墙面板100和第一管体611、第二管体621连接在一
起,墙面板100上开设有操作腔120,操作腔120开设在墙面板100朝向填料200的侧面上,操作腔120位于墙面板100靠近自身底部的一端。墙面板100的底面上对应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开设有腰型槽130,腰型槽13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墙面板100底面的倾斜方向设置,腰型槽130与操作腔120连通。第一管体611位于第一配合孔410外部的一端穿过对应的腰型槽130进入操作腔120中,第二管体621位于第二配合孔411外部的一端穿过对应的腰型槽130进入操作腔120中。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母616,将两个固定螺母616安装好后,一个固定螺母616位于操作腔120内,并且该固定螺母616与操作腔120的腔壁抵触,另一个固定螺母616位于墙面板100的底部,并且该固定螺母616与墙面板100的底部抵触。通过在墙面板100上开设操作腔120,并在墙面板100的底部开设与操作腔120连通的腰型槽130,可以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将墙面板100和第一管体611、第二管体621连接在一起的效果。
47.墙面板100具有朝向填料200所在方向运动时,腰型槽130与对应的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发生相对滑动,操作腔120的内壁与固定螺母616发生相对滑动,继而减少墙面板100朝向填料200所在方向运动时,墙面板100对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施加力的情况发生。
48.参照图1,为了增加拉筋300对墙面板100进行拉动时的稳定性,填料200背离墙面一侧的构造物500上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杆510,多个u型杆510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拉筋300的一端与墙面板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拉筋300的另一端朝向u型杆510所在的方向弯折设置,拉筋300的另一端朝向u型杆510所在的方向弯折后,将拉筋300依次穿过两个相邻的u型杆510,然后再朝向靠近墙面板100的方向回折,回折后的拉筋300与墙面板100固定连接,再次将拉筋300朝向u型杆510所在的方向回折,并将拉筋300依次穿过相邻的两个u型杆510,再将拉筋300朝向墙面板100的方向回折,按照上述顺序对拉筋300进行安装,最终使得拉筋300的另一端与墙面板100的顶部固定连接。
49.通过在填料200一侧的构造物500上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杆510,将拉筋300穿过拉筋300,可以使得拉筋300对墙面进行拉动时的拉力,进而增加拉筋300对墙面板100进行拉动时的稳定性。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墙面板100安装好之后,墙面板100底部所受的力具有朝向填料200所在方向的分力,继而使得墙面板100具有朝向填料200所在的方向运动的趋势,此趋势可以抵抗填料200对墙面板100施加的侧向压力。拉筋300对墙面板100施加拉力,此拉力可以用来抵抗墙面板100所受的侧向压力。
51.填料200承受较大的压力时,填料200对墙面板100施加侧向压力,继而使得墙面板100具有朝向背离填料200的方向倾倒的趋势,此时墙面板100对第一管体611施加拉力,并且同时墙面板100具有带动第一管体611转动的趋势;墙面板100对第二管体621施加压力,同时墙面板100具有带动第二管体621转动的趋势。墙面板100对第一管体611施加拉力时,由于第一配合孔410中灌注有砂浆614,并且第一管体611上设置有阻力片612,所以墙面板100需要克服较大阻力。墙面板100带动第一管体611转动时,第一管体611对第一配合孔410施加压力,由于第一配合孔410中灌注有砂浆614,所以第一管体611施加给第一配合孔410的压力衰减,从而使得墙面板100对第一管体611施加较大的力,第一管体611才可以在第一配合孔410中转动。
52.墙面板100对第二管体621施加压力时,由于第二配合孔411中灌注有砂浆614,并且第二管体621上设置有拓展杆623,拓展杆623凝固在砂浆614中,继而可以增加第二管体621底部的受力面积,从而使得墙面板100对第二管体621进行驱动时,需要克服较大的力。墙面板100具有带动第二管体621转动的趋势时,第二管体621对第二配合孔411施加侧向压力,由于第二管体621与砂浆614凝固在一起,所以第二管体621施加给第二配合孔411的侧向压力被衰减,进而使得墙面板100对第二管体621施加较大的力,第二管体621可以在第二配合孔411中转动,最终减少加筋土挡土墙容易倾倒的情况发生。
5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
54.参照图6,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准面400施工,使用夯机对基准面400进行夯实处理,并在基准面400上预留出容纳墙面板100底部的槽。在对基准面400进行夯实时,对基准面400上预留的槽的槽体也进行夯实,减少墙面板100安装至槽中后沉降的情况发生,增加墙面板100安装至槽中后的稳定性。
55.s2,u型杆510安装,将多个u型杆510依次固定安装在构造物500上,多个u型杆510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同时使得相邻两个u型杆510之间的间隙相等。
56.s3,第一防倾倒杆610安装,将第一管体611呈尖状的一端插入基准面400以下,同时阻力片612插入基准面400以下,然后对第一管体611进行转动,第一管体611带动阻力片612转动,此时基准面400以下形成第一配合孔410。再通过第一管体611位于基准面400以上的一端向第一管体611中灌注砂浆614,第一管体611中的砂浆614经第一出浆孔613流入第一配合孔410中,最终使得砂浆614与第一管体611凝固在一起,进而增加第一管体611的重力和增加将第一管体611从第一配合孔410中拔出时所需的拉力。
57.s4,第二防倾倒杆620安装,将第二管体621一端插入基准面400以下,然后推动驱动杆622,驱动杆622对两个拓展杆623进行驱动,两个拓展杆623的一端运动出第二管体621并卡入对应的缺口624中,并且两个拓展杆623在阻挡杆626的作用下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然后再转动第二管体621,第二管体621带动拓展杆623转动,拓展杆623对基准面400以下进行破坏,此时基准面400以下形成第二配合孔411。再通过第二管体621位于基准面400以上的一端向第二管体621中灌注砂浆614,第二管体621中的砂浆614经第二出浆孔625流入第二配合孔411中,最终使得砂浆614与第二管体621凝固在一起,进而增加第二管体621的重力、增加第二管体621与第二配合孔411的连接稳定性和增加第二管体621朝向背离基准面400方向运动时所需的压力。
58.s5,墙面板100安装,将墙面板100安装至在基准面400上预留的槽中,此时墙面板100处于竖直状态,同时将墙面板100的底部和第一管体611、第二管体621通过固定螺母616连接在一起。
59.s6,填充填料200,向墙面板100朝向构造物500的一侧填充填料200,继而使得填充的填料200略高于多个u型杆510中相对位置最低的一个。
60.s7,安装拉筋300,将拉筋30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墙面板100朝向填料200的侧面上,然后将拉筋300远离墙面板100的一端铺设在填料200上,并将拉筋300穿过构造物500上相邻的两个u型杆510,然后对填料200和拉筋300进行压实,拉筋300被压进填料200中,此时该层填料200的顶部与多个u型杆510中相对位置最低的u型杆510平齐。
61.s8,再次填充填料200,再次向墙面板100朝向构造物500的一侧填充填料200,此次
填充的填料200覆盖在上一次填充的填料200上,然后将拉筋300朝向墙面板100所在的方向进行回折,将回折后的拉筋300与墙面板100固定连接在一起,此时铺设在上一层填料200上的拉筋300被埋在填料200中。然后再对拉筋300和填料200进行压实。然后对步骤s8进行循环操作,直至填料200填充至墙面板100顶部,并且拉筋300的另一端与墙面板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最终完成加筋土挡土墙的施工,此过程中步骤较为简单,进而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对加筋土挡土墙进行施工的效果。
6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对加筋土挡土墙进行施工时,先对基准面400进行施工,使得基准面400被夯实;然后对u型杆510进行安装,再对第一防倾倒杆610和第二防倾倒杆620进行安装,然后对墙面板100进行安装,使得墙面板100的底部与第一管体611、第二管体621连接在一起;再向墙面板100朝向构造物500的一侧填充填料200,然后对拉筋300进行安装,使得拉筋30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墙面板100上,同时将拉筋300铺设在填料200上,并将拉筋300穿过相邻的两个u型杆510,再对填料200和拉筋300进行压实;压实之后再次填充填料200,再次填充完填料200之后,对拉筋300进行回折并对拉筋300和填料200进行压实。循环填充填料200、回折拉筋300的步骤,最终使得拉筋300的另一端与墙面板100的顶部固定连接,填料200与墙面板100的顶部平齐。
6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