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3: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


背景技术:

2.我国西南、华中及华南部分地区全风化泥质砂岩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或边坡坡面防护,现有技术中以喷射混凝土加钢筋编网为主,在坡面安装泄水管,而混凝土渗水易开裂,泄水管的排水效果不佳,一旦遇雨季坡体极易被冲刷,同时全风化泥质砂岩的工程性质与密实粉土相似,渗透系数较大,除了遇水后力学参数、承载力下降明显外,较细的土颗粒也容易流失,给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包括纺织土工布和薄膜,所述纺织土工布、所述薄膜从下至上铺设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所述纺织土工布与所述薄膜粘合,所述薄膜和所述纺织土工布穿过土钉固定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
6.优选地,纺织土工布与所述薄膜通过热熔胶粘合。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纺织土工布的纺织空隙的尺寸不小于0.05
×
0.05mm。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薄膜的渗透系数小于10
‑6cm/s。
9.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相邻的所述土钉之间通过钢丝绳或焊接钢筋联结。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纺织土工布和所述薄膜上均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穿过土钉实现固定。
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预留孔与土钉端头间的缝隙设有水凝胶。
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预留孔与土钉端头间的缝隙设有胶圈。
1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基坑或边坡的坡比为1:(0.5

1)。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内固外渗的坡面防护面层,在对全风化泥质砂岩进行坡面加固的同时,将坡体内的流动水排出,有利于坡体整体强度的提高,使边坡在雨季或遇水时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安全性。对不同坡比下的全风化泥质砂岩边坡,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配合土钉的施工,保证基坑或边坡支护的顺利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17.图2是纺织土工布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防护面层;2、土钉;3、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在我国西南、华中及华南部分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的全风化泥质砂岩的基坑及边坡防护问题。全风化泥质砂岩渗透系数高,易吸水,且进水后力学性能下降明显,而其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组分遇水冲刷又容易流失,给边坡的安全稳定带来威胁。
23.实施例1
24.该实施例中针对地下水埋深在坑底以下,且能够自稳的坡体。该实施例中可不在面层上预留孔,即直接让土钉端头刺破面层以进行面层铺设。
25.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包括纺织土工布和薄膜,所述纺织土工布、所述薄膜从下至上铺设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所述纺织土工布与所述薄膜粘合,所述薄膜和所述纺织土工布穿过土钉固定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内层纺织土工布具有较高的纵向与横向抗拉强度,外层的防水薄膜可阻挡全风化泥质砂岩中细颗粒的流失与水的进入。
26.所述基坑或边坡的坡比为1:(0.5

1)。
27.本实用新型在全风化泥质砂岩地层的坡面上采用复层结构面层进行防护,紧贴坡面的第一层采用具有较高纵向与横向抗拉强度的纺织土工布,纺织空隙的尺寸不小于0.05
×
0.05mm,在对坡面加固的同时有利于水的渗出;在其上覆盖第二层薄膜,在阻挡小于0.05mm的细颗粒流失的同时,也防止外部水的进入,薄膜的渗透系数小于10
‑6cm/s,土工布与薄膜通过热熔胶粘合。
28.坡体内的可流动水可从内层土工布的纺织空隙流出,并通过薄膜缓缓渗出坡外,坡面无需再设置泄水管。
29.在如图1所示的某基坑支护应用场景下,分层开挖,每次开挖至土钉下约0.5m处,然后施作土钉,再铺设本发明面层,土钉间可采用钢丝绳或焊接钢筋进行联结加强,保证坡体的安全稳定。
30.实施例2
31.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包括纺织土工布和薄膜,所述纺织土工布、所述薄膜从下至上铺设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所述纺织土工布与所述薄膜粘合,所述薄膜和所述纺织土工布穿过土钉固定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内层纺织土工布具有较高的纵向与横向抗拉强度,外层的防水薄膜可阻挡全风化泥质砂岩中细颗粒的流失与水的进入。
32.所述基坑或边坡的坡比为1:(0.5

1)。
33.如图2、图3所示所述纺织土工布和所述薄膜上均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穿过土钉实现固定,预留孔与土钉端头间的缝隙设有水凝胶/胶圈。
34.坡体内的可流动水可从纺织土工布的纺织空隙流出,并通过薄膜缓缓渗出坡外;坡体内的可流动水也可通过预留孔渗出,水凝胶/胶圈遇水膨胀,实现预留孔与土钉端头间的缝隙之间的封闭;该排水方式坡面无需再设置泄水管。
35.本实用新型在全风化泥质砂岩地层的坡面上采用复层结构面层进行防护,紧贴坡面的第一层采用具有较高纵向与横向抗拉强度的纺织土工布,纺织空隙的尺寸不小于0.05
×
0.05mm,在对坡面加固的同时有利于水的渗出;在其上覆盖第二层薄膜,在阻挡小于0.05mm的细颗粒流失的同时,也防止外部水的进入,薄膜的渗透系数小于10
‑6cm/s,土工布与薄膜通过热熔胶粘合。
36.在如图1所示的某基坑支护应用场景下,分层开挖,每次开挖至土钉下约0.5m处,然后施作土钉,再铺设本发明面层,土钉间可采用钢丝绳或焊接钢筋进行联结加强,保证坡体的安全稳定。对于地下水埋深在坑底以下,且能够自稳的坡体,可不在面层上预留孔,即直接让土钉端头刺破面层以进行面层铺设。
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土工布和薄膜,所述纺织土工布、所述薄膜从下至上铺设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所述纺织土工布与所述薄膜粘合,所述薄膜和所述纺织土工布穿过土钉固定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纺织土工布与所述薄膜通过热熔胶粘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土工布的纺织空隙的尺寸不小于0.05
×
0.0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渗透系数小于10
‑6cm/s。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土钉之间通过钢丝绳或焊接钢筋联结。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土工布和所述薄膜上均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穿过土钉实现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与土钉端头间的缝隙设有水凝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与土钉端头间的缝隙设有胶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或边坡的坡比为1:(0.5

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全风化泥质砂岩的装配式防护面层,包括纺织土工布和薄膜,纺织土工布、薄膜从下至上铺设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纺织土工布与薄膜粘合,薄膜和纺织土工布穿过土钉固定在基坑或边坡坡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内固外渗的坡面防护面层,在对全风化泥质砂岩进行坡面加固的同时,将坡体内的流动水排出,有利于坡体整体强度的提高,使边坡在雨季或遇水时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安全性。对不同坡比下的全风化泥质砂岩边坡,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配合土钉的施工,保证基坑或边坡支护的顺利使用。护的顺利使用。护的顺利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任宇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1/1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