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3: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


背景技术:

2.肠胃痉挛又称痉挛性肠绞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平时健康的小儿,如果突然发生阵发性、间歇性的腹痛,而在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则是本病的主要特点。患儿的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时作时止。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
3.目前,医院尚无专用的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只能通过医护人员人工手动对患者的胃肠部位进行按摩处理,此种按摩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降低了患者胃肠痉挛的缓解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包括绑带、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壳体、密封盖、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连接杆、按摩机构、锂电池,所述的绑带顶部左侧缝合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绑带底部右侧缝合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绑带顶部中端固设有壳体,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左侧与壳体铰接相连,所述的密封盖右侧与壳体锁扣连接,所述的壳体内部固设有支撑机构,所述的壳体内部右侧下端固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外壁固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依次滑动贯穿于壳体以及绑带,所述的连接杆底部固设有绑带,所述的壳体内部右侧紧配设有锂电池。
6.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机构由隔板以及放置板组成。
7.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部上端固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底部右侧固设有放置板,所述的放置板与壳体固定连接。
8.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由电机、主动轴、从动轴以及皮带组成。
9.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部右侧前端固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首端固设有主动轴,所述的主动轴贯穿于放置板。
10.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部右侧后端转动设有从动轴,所述的从动轴贯穿于放置板。
11.进一步,所述的主动轴外部紧配套设有皮带,所述的皮带另一端紧配套设于从动轴,所述的皮带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的按摩机构由连接条、按摩珠以及滚珠组成。
13.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底部固设有连接条,所述的连接条内部底端由左至右滚动
设有按摩珠,所述的连接条内部顶端由左至右滚动设有滚珠。
14.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部底端左右两侧、隔板内部左右两侧、绑带内部左右两侧以及连接条内部左右两侧一体设有让位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无需医护人员人工手动即可往复式的对患者的胃肠部位进行滚动式的按摩处理,此外,通过冷敷功能的配合作用,缓解患者胃肠痉挛的疼痛,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技术中的装置,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提高了患者胃肠痉挛的缓解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的主视图;
17.图2是壳体以及按摩机构的剖视图;
18.图3是壳体与驱动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19.图4是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的电路图。
20.绑带1、第一魔术贴2、第二魔术贴3、壳体4、密封盖5、支撑机构6、驱动机构7、连接杆8、按摩机构9、锂电池10、隔板11、放置板12、电机13、主动轴14、从动轴15、皮带16、连接条17、按摩珠18、滚珠19、让位孔20.
2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23.如图1、图2、图3所示,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包括绑带1、第一魔术贴2、第二魔术贴3、壳体4、密封盖5、支撑机构6、驱动机构7、连接杆8、按摩机构9、锂电池10,所述的绑带1顶部左侧缝合设有第一魔术贴2,所述的绑带1底部右侧缝合设有第二魔术贴3,所述的绑带1顶部中端固设有壳体4,所述的壳体4顶部设有密封盖5,所述的密封盖5左侧与壳体4铰接相连,所述的密封盖5右侧与壳体4锁扣连接,所述的壳体4内部固设有支撑机构6,所述的壳体4内部右侧下端固设有驱动机构7,所述的驱动机构7外壁固设有连接杆8,所述的连接杆8依次滑动贯穿于壳体4以及绑带1,所述的连接杆8底部固设有绑带1,所述的壳体4内部右侧紧配设有锂电池10,所述的支撑机构6由隔板11以及放置板12组成,所述的壳体4内部上端固设有隔板11,所述的隔板11底部右侧固设有放置板12,所述的放置板12与壳体4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7由电机13、主动轴14、从动轴15以及皮带16组成,所述的壳体4内部右侧前端固设有电机13,所述的电机13首端固设有主动轴14,所述的主动轴14贯穿于放置板12,所述的壳体4内部右侧后端转动设有从动轴15,所述的从动轴15贯穿于放置板12,所述的主动轴14外部紧配套设有皮带16,所述的皮带16另一端紧配套设于从动轴15,所述的皮带16外壁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的按摩机构9由连接条17、按摩珠18以及滚珠19组成,所述的连接杆8底部固设有连接条17,所述的连接条17内部底端由左至右滚动设有按摩珠18,所述的连接条17内部顶端由左至右滚动设有滚珠19,所述的壳体4内部底端左右两侧、隔板11内部左右两侧、绑带1内部左右两侧以及连接条17内部左右两侧一
体设有让位孔20。
24.该辅助式消化内科急性肠胃痉挛用按摩缓解装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绑带1绑与患者的上躯干,以此使得壳体4处于患者胃肠部位,即让按摩珠18与患者的治疗部位处于紧密贴合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第一魔术贴2以及第二魔术贴3相互粘贴,使得该装置与患者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将密封盖5打开,再将冰袋放入壳体4内,以此使得隔板11对冰袋进行支撑,医护人员再关闭密封盖5,再开启电机13,电机13驱动主动轴14带动皮带16连同从动轴15顺时针旋转,此时,皮带16带动连接杆8连同连接条17以及按摩珠18沿着患者的上躯干方向做由上向下移动,即使得滚珠19对患者的胃肠部位进行由上向下的滚动式的按摩处理,连接条17由患者胃部移至患者的腹部位置后,此时,连接杆8由皮带16的底端移至皮带16的顶端,此时,连接杆8带动连接条17以及按摩珠18沿着患者的治疗部位的反方向移动,即连接条17连同按摩珠18与患者的治疗部位处于非紧密贴合的状态,同时,皮带16带动连接杆8连同连接条17以及按摩珠18移至患者的胃部部位,此时,连接杆8再次移至皮带16的底端,即将按摩珠18再次与患者的治疗部位紧密贴合,同理上述操作方式,即让按摩珠18再次对患者的治疗部位进行由上向下的滚动式的按摩处理,通过上述方式,使得该装置对患者的胃肠部位进行往复式的按摩,同时,冰袋的冷气穿过让位孔20对患者的胃肠部位进行冷敷治疗,通过按摩以及冷敷的双重治疗效果,极大的缓解了患者胃肠痉挛的疼痛感。
25.如图4所示,本技术中的锂电池10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锂电池10与电机13导线连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