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2: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领域,涉及煤矿漏风监测,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2.风筒的密封性是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对风管的漏风通常采用漏光法监测和漏风量测试两种方法。其中漏光法监测是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定性监测的方法,其试验方法是:在一定长度的风管中,在黑暗的环境下,在风管内用一个电压不高于36v、功率在100w以上的带保护罩的灯泡,从风管的一端缓缓移向另一端,试验时若在风管外能观察到光线,则说明风管有漏风并对风管的漏风处进行修补。
3.目前国内的漏风监测一般都是采用专业的漏风监测仪来完成,虽然使用专业的漏风监测装置好处在于可以实际测量出漏风量的一个范围值,但这类型的漏风监测装置大多昂贵且不便于携带。且针对部分工厂或车间的机器而言,只需要监测出设备有无漏风的情况,并不需要监测出实际的漏风量,就不需要用到昂贵且不易于携带的漏风监测装置。
4.煤矿产业中井下工作环境特殊,传统的漏风监测装置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专门设计一套适用于井下工作的漏风监测装置及方法去监测是否有漏风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漏风监测装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自下向上依次安装有移动机构、支撑机构、鼓风机、输风机构、密封机构和出风机构;
8.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盘上的第一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
9.所述的鼓风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
10.所述的输风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安装在鼓风机上侧的第一输风管和一端固定安装在出风机构的第二输风管;所述的第一输风管的另一端与密封机构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输风管另一端与密封机构的另一端相连;
11.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与第一输风管相连的第一密封盘组和与第二输风管相连的第二密封盘组;所述的第一密封盘组与第二密封盘组之间安装有待监测风筒;
12.所述的第一密封盘组中的第一密封盘与第二密封盘之间安装有第一衬垫;所述的第一密封盘组中的第三密封盘与第四密封盘之间安装有第二衬垫;
13.所述的出风机构包括与第一输风管相连的缓冲箱,所述的缓冲箱设置有一个出风口,出风口上安装有一个风扇。
14.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5.具体的,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盘下侧的轮轴固定支承座,轮轴固定支承座的顶角处固定安装有轮轴,轮轴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轮子;所述的底盘的上侧位于底盘纵向前端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移动把手。
16.具体的,所述的轮轴固定支承座有四个,两个固定安装在底盘的纵向前端,两个固定安装在底盘的纵向后端,且两两平行设置。
17.具体的,所述的轮轴有两个,一个安装在纵向前端的两个轮轴固定支承座上,一个安装在纵向末端的两个轮轴固定支承座上。
18.具体的,所述的轮轴的长度大于底盘的宽度。
19.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密封盘与第二密封盘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紧固;所述的第三密封盘与第四密封盘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紧固。
20.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密封盘、第二密封盘、第三密封盘与第四密封盘均设置有齿条。
21.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输风管内侧安装有第一风量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二输风管内侧上安装有第二风量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缓冲箱上远离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22.所述的第一风量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风量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器。
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24.(ⅰ)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移动式的监测装置,可以灵活的移动到需要进行监测的部分,满足了煤矿井下特殊的环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漏风监测装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5.(ⅱ)本实用新型中输风管的末端设置有缓冲箱,缓冲了输风管中风的巨大势能,缓冲箱上设置了风扇,风扇的缓慢转动再一次减小了风对煤矿井下环境的冲击力,使得在风的冲击下扬起的灰尘及煤尘减少,保证了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26.(ⅲ)本实用新型中在输风管与待监测风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盘组,密封盘组中的密封盘上设置有衬垫和齿条,使得待监测风筒在密封盘中的部分密封性提高,保证了后期进行漏风监测。
附图说明
27.图1为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的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3为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的第二密封盘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的第一密封盘组的剖面示意图。
31.图5为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的缓冲箱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的缓冲箱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33.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

底盘,2

移动机构,3

支撑机构,4

鼓风机,5
‑ꢀ
输风机构,6

密封机构,7

出风机构,8

待监测风筒,9

螺栓,10

螺母,11齿条, 12第一风量传感器,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

第二风量传感器,15

第二压力传感器,16

控制器,17

显示器;
34.201

轮轴固定支承座,202

轮轴,203

轮子,204移动把手;
35.301

第一支撑板,302

支撑架,303

第二支撑板;
36.501

第一输风管,502

第二输风管;
37.601

第一密封盘组,602

第二密封盘组,603

第一密封盘,604

第二密封盘, 605

第一衬垫,606

第三密封盘,607

第四密封盘,608

第二衬垫;
38.701

缓冲箱,702

出风口,703

风扇。
3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密封盘组601和第二密封盘组602结构完全相同。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零部件,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均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零部件。
42.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3.实施例1:
44.遵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煤矿井下风筒漏风监测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底盘1,底盘上自下向上依次安装有移动机构2、支撑机构3、鼓风机4、输风机构5、密封机构6和出风机构7;
45.支撑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底盘1上的第一支撑板301,第一支撑板30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02,支撑架30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03;
46.鼓风机4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03上;
47.输风机构5包括一端固定安装在鼓风机4上侧的第一输风管501和一端固定安装在出风机构7的第二输风管502;第一输风管501的另一端与密封机构6 的一端相连,第二输风管502另一端与密封机构6的另一端相连;
48.密封机构6包括与第一输风管501相连的第一密封盘组601和与第二输风管502相连的第二密封盘组602;第一密封盘组601与第二密封盘组602之间安装有待监测风筒8;
49.第一密封盘组601中的第一密封盘603与第二密封盘604之间安装有第一衬垫605;第一密封盘组601中的第三密封盘606与第四密封盘607之间安装有第二衬垫608;
50.出风机构7包括与第二输风管502相连的缓冲箱701,缓冲箱701设置有一个出风口702,出风口702上安装有一个风扇703。
51.移动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底盘1下侧的轮轴固定支承座201,轮轴固定支承座201的顶角处固定安装有轮轴202,轮轴202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轮子203;底盘1的上侧位于底盘1纵向前端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移动把手204,保证了装置可以根据待监测风筒不同的位置而移动,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5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轮轴固定支承座201有四个,两个固定安装在底盘1的纵向前端,两个固定安装在底盘1的纵向后端,且两两平行设置,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定,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侧翻。
5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轮轴202有两个,一个安装在底盘1的纵向前端的两个轮轴固定支承座201上,一个安装在底盘1的纵向末端的两个轮轴固定支承座201上,设
置了轮轴保证了装置可以自由移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轮轴202的长度大于底盘1的宽度,保证了底盘以及底盘上的装置不会影响轮子的移动,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5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密封盘603与第二密封盘604通过螺栓9与螺母10配合紧固;第三密封盘与第四密封盘通过螺栓9与螺母10配合紧固,一方面方便了工人的安装与拆卸,另一方面增强了密封效果。
56.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的第一密封盘603、第二密封盘604、第三密封盘606和第四密封盘607均设置有齿条11,齿条的主要作用是使待监测风筒在密封盘之间得到更好紧固,增强密封性。
5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输风管501内侧安装有第一风量传感器12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二输风管502内侧上安装有第二风量传感器14 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5;所述的缓冲箱701上远离出风口70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的第一风量传感器12、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二风量传感器1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5均与控制器16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16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器17;风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监测在待监测风筒在风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漏风,可以直观的看到风通过待监测风筒前后风量的变化,方便了监测人员,风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屏均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置。
5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59.当需要对井下的某一节风筒进行漏风情况监测时,首先,需要工人握住移动把手204,以推动或者拉动的方式将本装置移动到井下距离待监测风筒最接近的地方,然后,将待监测风筒8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盘组601和第二密封盘组602与第一输风管501和第二输风管502连接,将待监测风筒8的端部卡装在密封盘的齿条11上,再用螺栓9与螺母10将密封盘紧固,最后,启动鼓风机4,鼓风机4开始工作,鼓风机4中产生的风依次穿过第一输风管501、待监测风筒8、第二输风管502和缓冲箱701,接着对比通过待监测风筒前后风量变化情况,即可得到待监测的漏风情况,即完成了一次监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