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2: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属于胸腔引流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2.引流是气胸及胸腔积液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传统胸管引流存在手术复杂、创伤大、容易滑脱等缺点,近年来,许多医生改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管,取得了一定微创效果,但仍存在引流效果不佳、容易滑脱等缺点。
3.目前常用的防滑脱结构是采用内部气囊充气结合外部固定环扣进行固定,然而上述结构存在着气囊位置固定无法适用不同患者需求的问题,实际使用时因位置不同,往往并不采用球囊内部固定。
4.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能够实现不同治疗位置以及不同患者内部球囊位置的调整,同时不影响引流导管的穿入和去除。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包括引流管和套设在引流管上的套管,所述引流管为三段管,所述第一段管伸入胸腔,所述第一段管端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段管过渡于胸腔和外界,所述第三段管设置在外界,所述第一段管、第二段管、第三段管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段管上设有一段外螺纹;
7.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二段管和第三段管上,所述套管与第三段管螺纹连接,所述套管端部设有球囊,所述球囊收缩时的套管直径等于所述第一段管直径;
8.还包括外固定对合结构,所述外固定对合结构设置在套管外侧相对于第二段管的位置。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内填充有放射性核素。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之间设有过渡面。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端部设有与过渡面相配合的配合面。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段管尾端连接有负压引流器,所述套管连接有充气装置为球囊充气。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端部与所述第二段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设在所述套管内壁。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套管在引流管上移动,进而实现了球囊位置的调整,从而保证了不同治疗位置以及不同患者固定位置不同的需求,而且套管套设在第二段管上,且球囊收缩时的套管直径等于第一段管直径,保证了引流管在穿过胸腔过程中,套管与皮肉
组织不会出现牵拉。
16.2.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在穿过胸腔过程,球囊收缩,且使套管配合面与过渡面接触,使得套管与第一段管重合,避免了套管与皮肉组织产生牵拉。
17.3.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移动利用与第三段管螺纹连接来实现,调整位置准确,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8.附图1为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球囊收缩时的示意图;
19.附图2为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工作时的示意图。
20.图中,1、引流管,2、套管,3、外固定对合结构,11、第一段管,12、第二段管,13、第三段管,14、过渡面,15、外螺纹,21、球囊,22、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包括引流管1和套设在引流管1上的套管2,引流管1为三段管,第一段管11伸入胸腔,第一段管11端部设有若干通孔,第二段管12过渡于胸腔和外界,第三段管13设置在外界,第一段管11、第二段管12、第三段管13直径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第三段管13上设有一段外螺纹15;
23.套管2套设在第二段管12和第三段管13上,套管2与第三段管13螺纹连接,套管2端部设有球囊21,球囊21内填充有放射性核素,套管2的移动利用与第三段管13螺纹连接来实现,调整位置准确,操作简单,进而实现了球囊21位置的调整,从而保证了不同治疗位置以及不同患者固定位置不同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球囊21收缩时的套管2直径等于第一段管11直径,再结合套管2套设在第二段管12上的结构,引流管1在穿过胸腔过程中,球囊21收缩,再使得套管2与第一段管11重合,进而避免了套管2与皮肉组织产生牵拉;
2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外固定对合结构3,外固定对合结构3设置在套管2外侧相对于第二段管12的位置,其会形成外部固定,防止引流管1向内移动。
25.本实用新型第一段管11和第二段管12之间设有过渡面14,套管2端部设有与过渡面14相配合的配合面22,引流管1在穿过胸腔过程,球囊21收缩,且使套管2配合面22与过渡面14接触,使得套管2与第一段管11重合。
26.具体的,第三段管13尾端连接有负压引流器,套管2连接有充气装置为球囊21充气。而且本实用新型套管2端部与第二段管12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固设在套管2内壁,防止套管2与引流管1之间间隙贯穿胸腔和外界。
27.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和套设在引流管上的套管,所述引流管为三段管,所述第一段管伸入胸腔,所述第一段管端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段管过渡于胸腔和外界,所述第三段管设置在外界,所述第一段管、第二段管、第三段管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段管上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二段管和第三段管上,所述套管与第三段管螺纹连接,所述套管端部设有球囊,所述球囊收缩时的套管直径等于所述第一段管直径;还包括外固定对合结构,所述外固定对合结构设置在套管外侧相对于第二段管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内填充有放射性核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之间设有过渡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端部设有与过渡面相配合的配合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管尾端连接有负压引流器,所述套管连接有充气装置为球囊充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端部与所述第二段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设在所述套管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脱出胸腔引流导管,属于胸腔引流器械领域。包括引流管和套设在引流管上的套管,所述引流管为三段管,所述第一段管伸入胸腔,所述第一段管端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段管过渡于胸腔和外界,所述第三段管设置在外界,所述第一段管、第二段管、第三段管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段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二段管和第三段管上,所述套管与第三段管螺纹连接,所述套管端部设有球囊,所述球囊收缩时的套管直径等于所述第一段管直径;还包括外固定对合结构,所述外固定对合结构设置在套管外侧相对于第二段管的位置。置。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李世懿 李娟 谭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斌
技术研发日:2021.02.03
技术公布日:2021/1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