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腹腔穿刺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腹腔穿刺注射器。


背景技术:

2.腹腔穿刺术是通过穿刺针或导管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抽取腹腔积液,用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项技术。
3.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注射器垂直刺人腹壁,再垂直刺于腹膜层,抽取腹水,并将抽出液送检,但现有的注射器在送检过程中容易中途收到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腹腔穿刺注射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注射器不适合腹腔穿刺术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腹腔穿刺注射器,包括注射外筒,所述注射外筒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针接头,所述注射外筒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注射外筒上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注射外筒内活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往复活塞,所述推拉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扣,所述推拉杆外侧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插接有固定件,所述凸块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6.优选的,所述推拉杆活动连接于槽口内,所述固定件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件与螺纹杆插接于第二固定孔内,所述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凸块后端。
7.优选的,所述注射针接头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套筒,所述注射针接头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壁,所述防护套筒内上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壁,所述第一螺纹壁与第二螺纹壁螺纹连接,所述防护套筒内下端固定连接有皮塞。
8.优选的,所述注射针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针管,所述注射针管下端位于皮塞内,所述注射针管的外径为0.9mm,所述注射针管的内径为6mm,所述注射针管的针头长度为30mm。
9.优选的,所述注射外筒外侧开设有刻度,所述注射外筒的容量为20ml。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腹腔穿刺注射器,通过固定件、螺纹杆和螺母等零部件组成一个固定装置,固定件为u形结构,通过将固定件同时插入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内,并拧紧螺纹杆和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对推拉杆进行固定,可防止在送检过程中,因误触推拉杆,造成抽出液泄漏,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12.2、该腹腔穿刺注射器,通过防护套筒和皮塞等零部件组成一个保护装置,抽取完成后,可通过第一螺纹壁与第二螺纹壁之间的螺纹连接,将防护套筒固定在注射针接头外侧,此时注射针管插入皮塞内,可防止发生污染,影响后续检测结果,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稳定可靠;
13.3、该腹腔穿刺注射器,注射针管外径为0.9mm,内径为6mm,针头长度为30mm,注射外筒的容量为20ml,较一般的动脉采血注射器,更适合腹腔穿刺术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射针接头与防护套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注射外筒;2、注射针接头;3、凸块;4、槽口;5、推拉杆; 6、往复活塞;7、按压扣;8、第一固定孔;9、固定件;10、第二固定孔; 11、螺纹杆;12、限位块;13、螺母;14、防护套筒;15、第一螺纹壁;16、第二螺纹壁;17、皮塞;18、注射针管;19、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腹腔穿刺注射器,包括注射外筒1、注射针接头2、凸块3、槽口4、推拉杆5、往复活塞6、按压扣7、第一固定孔8、固定件9、第二固定孔10、螺纹杆11、限位块12、螺母13、防护套筒14、第一螺纹壁15、第二螺纹壁16、皮塞17、注射针管18和刻度 19,注射外筒1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针接头2,注射外筒1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3,注射外筒1上端开设有槽口4,注射外筒1内活动连接有推拉杆5,推拉杆5下端固定连接有往复活塞6,推拉杆5上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扣7,推拉杆5外侧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固定孔8,第一固定孔8内插接有固定件9,凸块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0,固定件9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 11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
21.进一步的,推拉杆5活动连接于槽口4内,固定件9为u型结构,固定件9与螺纹杆11插接于第二固定孔10内,螺纹杆11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13,螺母13位于凸块3后端,通过固定件9对推拉杆5进行固定,防止因误触推拉杆5,造成抽出液泄漏。
22.进一步的,注射针接头2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套筒14,注射针接头2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壁15,防护套筒14内上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壁16,第一螺纹壁15与第二螺纹壁16螺纹连接,防护套筒14内下端固定连接有皮塞17,对注射针管18进行防护,防止送检过程中,发生污染。
23.进一步的,注射针接头2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针管18,注射针管18下端位于皮塞17内,注射针管18的外径为0.9mm,注射针管18的内径为6mm,注射针管18的针头长度为30mm,较一般的动脉采血注射器,更适合腹腔穿刺术使用。
24.进一步的,注射外筒1外侧开设有刻度19,注射外筒1的容量为20ml,通过刻度19方便观察抽取量。
25.工作原理:首先,使用时将注射针管18垂直刺入腹壁,待感针峰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头已穿过腹膜壁层,上拉按压扣7,往复活塞6向上移动,将腹水抽取入注射外筒1
内,可通过刻度19观察抽取量,完成后,将注射针管18拔出,并通过第一螺纹壁15与第二螺纹壁16之间的螺纹连接,将防护套筒14固定在注射针接头2外侧,此时注射针管18扎入皮塞17内,防止造成污染,同时将固定件9前端插入合适位置的第一固定孔8内,并拧紧螺母 13与螺纹杆11之间的螺纹连接,对推拉杆5进行固定,防止在送检过程中,因误触推拉杆5,造成抽出液泄漏,到达实验室后,将防护套筒14取下,并拧松螺母13,将固定件9前端从第一固定孔8内取出,按压按压扣7,往复活塞6向下移动,将抽出液注入培养皿中,进行检测。
2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腹腔穿刺注射器,包括注射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外筒(1)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针接头(2),所述注射外筒(1)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3),所述注射外筒(1)上端开设有槽口(4),所述注射外筒(1)内活动连接有推拉杆(5),所述推拉杆(5)下端固定连接有往复活塞(6),所述推拉杆(5)上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扣(7),所述推拉杆(5)外侧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固定孔(8),所述第一固定孔(8)内插接有固定件(9),所述凸块(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0),所述固定件(9)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穿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5)活动连接于槽口(4)内,所述固定件(9)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件(9)与螺纹杆(11)插接于第二固定孔(10)内,所述螺纹杆(11)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13),所述螺母(13)位于凸块(3)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穿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接头(2)外侧活动连接有防护套筒(14),所述注射针接头(2)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壁(15),所述防护套筒(14)内上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壁(16),所述第一螺纹壁(15)与第二螺纹壁(16)螺纹连接,所述防护套筒(14)内下端固定连接有皮塞(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穿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接头(2)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针管(18),所述注射针管(18)下端位于皮塞(17)内,所述注射针管(18)的外径为0.9mm,所述注射针管(18)的内径为6mm,所述注射针管(18)的针头长度为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穿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外筒(1)外侧开设有刻度(19),所述注射外筒(1)的容量为20ml。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腹腔穿刺注射器,包括注射外筒,所述注射外筒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针接头,所述注射外筒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注射外筒上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注射外筒内活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往复活塞,所述推拉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扣,所述推拉杆外侧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插接有固定件,所述凸块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该腹腔穿刺注射器,通过固定件、螺纹杆和螺母等零部件组成一个固定装置,固定件为U形结构,通过将固定件同时插入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内,并拧紧螺纹杆和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对推拉杆进行固定,可防止在送检过程中,因误触推拉杆,造成抽出液泄漏,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的麻烦。的麻烦。


技术研发人员:李琴 方方 汤雨佳 季苗苗 牛慧 李萍 汤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1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