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可调尺寸限界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1: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可调尺寸限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限界检测是在接触网冷、热滑之前,必须执行的一项工程程序,限界检测是通过检测车对列车运行空间的检验,以保证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车辆限界是车辆在正常状态下形成的最大动态包络线,设备限界是用以限制设备安装的控制线。现有的限界检测通常根据设备限界尺寸和不同的断面半径,用内燃机车牵引。现有方法设备体积大,需内燃机车牵引,成本高,效率较低。
3.本装置体积小,移动便捷,通过推动移动梯车在轨道上前进即可对限界进行检测,通过人工对限界框架的尺寸调整,即可测量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人工操作简单安全,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满足了限界检测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可调尺寸限界检测装置,用以解决在轨道限界检测时便捷、人工可控以及提高检测效率等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组合式可调尺寸限界检测装置,包含移动梯车和连接于移动梯车行进方向上的检测框架系统;
7.所述移动梯车包含底座框架、连接于底座框架下部的万向底轮、连接于底座框架一侧的可调梯、连接于底座框架另一侧的支撑连柱、以及连接于支撑连柱和可调梯顶部的操作平台;
8.所述检测框架系统包含对应轨道车辆尺寸设置的车辆限界框架、连接于车辆限界框架外周的设备限界框架、连接于车辆限界框架内部的对连柱、间隔连接于车辆限界框架和设备限界框架连接处的连接合页、以及连接于设备限界框架上的加强杆;所述对连柱对应与支撑连柱可拆卸连接,车辆限界框架底部连接于支撑连柱的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为方形框架,方形框架通过矩形件或u形槽件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方形框架四角均可拆卸连接有万向底轮。
10.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梯倾斜设置,可调梯顶部靠近支撑连柱一侧并与操作台搭接;可调梯通过目字形标准件可拆卸连接而成。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连柱呈方形布置,支撑柱为可拼装或可伸缩柱;支撑连柱顶部和箱形操作平台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车辆限界框架为前部梯形框架顺接后部的方形框架,后部方形框架铰接于支撑连柱底部;所述车辆限界框架内部连接有对连柱。
13.进一步的,所述设备限界框架由直线形件组合且组合的样式对应车辆限界框架的
样式,直线形件对应与车辆限界框架通过连接合页连接。
14.进一步的,在相邻直线形件连接处还对应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杆,且连接合页通过液压装置或电动装置控制张合。
15.进一步的,所述车辆限界框架转折处均设置有铰接连口,且铰接连口对应设备限界框架的直线形件预留连接口。
16.进一步的,所述车辆限界框架两侧可拆卸连接有测距仪,所述测距仪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控制计算机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框架和下部万向底轮的设置,便于现场进行组装和检测时,且利于为可调梯和操作平台提供底部支撑;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车辆限界框架和设备限界框架的设置,利于适应现场对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的进行人工或自动便捷控制;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连柱和对连柱的连接设置,一方面有利于不使用时的放置,另一方面利于检测时的对接;
21.4)本实用新型通过测距仪的设置,利于检测时实时确定偏差距离,利于现场校正或控制;
2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3.图1是组合式可调尺寸限界检测装置示意图;
24.图2是组合式可调尺寸限界检测装置侧视图;
25.图3是移动梯车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检测框架系统结构示意图一;
27.图5是检测框架系统结构示意图二。
28.附图标记:1

移动梯车、11

底座框架、12

万向底轮、13

可调梯、14

支撑连柱、15

操作平台、2

检测框架系统、21

车辆限界框架、22

设备限界框架、23

对连柱、24

连接合页、25

加强杆、26

铰接连口、27

测距仪。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对车辆限界、设备限界进行检测为例,得到车辆限界轮廓和设备限界轮廓,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组合式可调尺寸限界检测装置,包含移动梯车1和连接于移动梯车1行进方向上的检测框架系统2。
30.如图3所示,移动梯车1包含底座框架11、连接于底座框架11下部的万向底轮12、连接于底座框架11一侧的可调梯13、连接于底座框架11另一侧的支撑连柱14、以及连接于支撑连柱14和可调梯13顶部的操作平台15。
31.如图4所示,检测框架系统2包含对应轨道车辆尺寸设置的车辆限界框架21、连接于车辆限界框架21外周的设备限界框架22、连接于车辆限界框架21内部的对连柱23、间隔
连接于车辆限界框架21和设备限界框架22连接处的连接合页24、以及连接于设备限界框架22上的加强杆25;所述对连柱23对应与支撑连柱14可拆卸连接,车辆限界框架21底部连接于支撑连柱14的底部。
32.本实施例中,底座框架11为方形框架,方形框架通过矩形件或u形槽件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方形框架四角均可拆卸连接有万向底轮12可调梯13倾斜设置,可调梯13顶部靠近支撑连柱14一侧并与操作台搭接;可调梯13通过目字形标准件可拆卸连接而成。支撑连柱14呈方形布置,支撑柱为可拼装或可伸缩柱;支撑连柱14顶部和箱形操作平台15连接。
33.本实施例中,车辆限界框架21为前部梯形框架顺接后部的方形框架,后部方形框架铰接于支撑连柱14底部;所述车辆限界框架21内部连接有对连柱23。设备限界框架22由直线形件组合且组合的样式对应车辆限界框架21的样式,直线形件对应与车辆限界框架21通过连接合页24连接。
34.制作时,首先根据城市有轨电车标准轨距1435mm,确定移动梯车1的宽度,定制车轴、高分子绝缘车轮。根据线路条件,采用sc20镀锌钢管焊接出底座框架11,并制作出长1.96米、高5.3米的移动梯车1,同时在顶部制作出长0.8米,高0.5米的操作平台15,侧面采用sc20镀锌钢管制作支撑连柱14,采用sc20镀锌钢管分别制作可调梯13的标准件,操作人员可登车在平台上作业。
35.采用8#方管将车辆限界框架21的轮廓焊接或组合完成,内部竖向增加两根8#方管作为对接柱,也可作为框架支撑,与梯车宽度一样,后期与梯车组装时可直接与梯车进行固定。然后计算出设备限界相对车辆限界多出部分的尺寸,采用8#方管加工出相应的组合部件,将组合部件用钢制的连接合页24与车辆限界框架21进行组装,并采用卡箍进行固定。最后将可调尺寸的车辆限界框架21和设备限界框架22安装在移动梯车1上的相应位置,组装完成。
36.如图5所示,在相邻直线形件连接处还对应可拆卸连接有钢制的加强杆25,且连接合页24通过液压装置或电动装置控制张合。车辆限界框架21转折处均设置有铰接连口26,且铰接连口26对应设备限界框架22的直线形件预留连接口。车辆限界框架21两侧可拆卸连接有测距仪27,所述测距仪27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控制计算机连接。由此便于对检测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和精度控制。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