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家具铰链的快速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02: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家具铰链的快速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780937y于2006年5月17日公开了一种可三维方向调节的家具门暗铰链,它包括可固定在门体上的活动底座、可固定在门框上的可调底座和连接在其间的转臂,其中可调底座包括可固定在门框上的底板、在底板上上下滑动的中板、在中板上前后滑动的上层调节板三层板件,即门框上的底座为三层板件结构,其中板是合金铸造成形后再二次挤压与下层调节板铆合。虽然上述结构的铰接生产工艺简单,但是其可调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门框上,用户在装配时,首先要将门体与铰链连接,随后将二者一齐通过螺钉固定在柜体上,而在拆除时也只能通过松开螺钉才能使整个门体与铰链拆下,导致其拆装操作极其不方便,造成用户拆装困难,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家具铰链的快速拆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用于家具铰链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铰链装置和固定底座;铰链装置至少包括连接臂;其特征在于:连接臂上设置有装配部、扣接部;固定底座上设置有装配配合部、扣接件;连接臂通过装配部线性滑动拆装在装配配合部上;扣接件弹性滑动在固定底座上、且在滑动时与扣接部相互扣接或分离;铰链装置与固定底座之间通过装配部、装配配合部的滑动装配、以及扣接件、扣接部的滑动扣接实现固定连接。
5.扣接件与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扣接件通过弹性件线性弹性滑动在固定底座上、且其线性弹性滑动的方向与连接臂线性滑动的方向不同。
6.固定底座朝铰链装置的反方向设置有延伸部;扣接件与延伸部之间设置有定位部;弹性件设置在定位部上、且其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扣接件和延伸部上。
7.定位部、和/或扣接件与延伸部之间还设置有导向部;扣接件通过弹性件、导向部的配合弹性导向滑动在延伸部上。
8.扣接件与延伸部之间设置有限位部;扣接件通过弹性件始终朝扣接部的方向弹性滑动在延伸部上、且在弹性滑动时通过限位部限位作用在延伸部上。
9.扣接件上设置有扣接配合部,扣接配合部与扣接部之间设置有扣接引导部;连接臂通过装配部线性滑动装配在装配配合部上,扣接部在连接臂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通过扣接引导部引导及驱动扣接配合部克服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且滑动在固定底座上,扣接配合部在滑动时与扣接部相互避让,并再继续滑动时通过弹性件弹性复位、且与扣接部相互扣接,以实现连接臂与固定底座之间的前后固定连接。
10.连接臂上设置有中间件;扣接部设置在连接臂或中间件上。
11.装配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为前装配部和后装配部,前装配部与后装配部呈前后间隔式设置在连接臂或中间件左右两侧、且相互之间形成装配缺口。
12.装配配合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为前装配配合部和后装配配合部,前装配配合部与后装配配合部呈前后间隔式设置在固定底座左右两侧、且相互之间形成装配配合缺口。
13.连接臂或中间件通过装配缺口、装配配合缺口的配合预定位放置在固定底座上,再通过前装配部、后装配部分别线性滑动装配在前装配配合部、后装配配合部上。
14.装配缺口和/或装配配合缺口上设置有装配引导部;前装配部与前装配配合部之间、后装配部与后装配配合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平移引导部。
15.连接臂与固定底座装配时,前装配部通过装配引导部预定位引导放置在装配配合缺口上,和/或,后装配配合部通过装配引导部预定位引导放置在装配缺口上,前装配部、后装配部分别通过平移引导部线性引导滑动装配在前装配配合部、后装配配合部上,以实现连接臂与固定底座之间的左右及上下固定连接。
16.连接臂左右两侧弯折有连臂翻边;中间件设置在左右连臂翻边内、且其左右两侧弯折有限位翻边;前装配部和后装配部呈前后间隔式设置在左右连臂翻边或左右限位翻边上。
17.铰链装置还包括活动杯座和铰臂。
18.铰臂与连接臂分体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件,铰臂与连接臂之间通过第一调节件可调节式配合连接;或者,铰臂与连接臂一体设置。
19.连接臂和/或铰臂与活动杯座相互铰接开闭配合。
20.连接臂上还设置有中间件,中间件与连接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调节件、且二者通过第二调节件可调节式配合连接。
21.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2.1、在连接臂和中间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弯折有连臂翻边、限位翻边,中间件在装配时能够通过限位翻边与连接臂的连臂翻边之间实现过盈配合,从而提高连接臂和中间件之间的装配紧凑性,同时连接臂与中间件之间还能通过第二调节件可调节式配合连接,由于连接臂与中间件之间的过盈配合,因此二者在调节时只会朝一方向相互活动,从而避免连接臂与中间件在调节过程中所出现的虚位或调节失效问题,以提高二者的调节准确性。
23.2、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将固定底座、铰链装置分别预先装配在家具柜体和家具门体上。
24.铰链装置在装配时,前装配部通过装配引导部预定位引导放置在装配配合缺口上,后装配配合部也可以通过装配引导部预定位引导放置在装配缺口上,铰链装置再利用前装配部线性滑动装配在前装配配合部上,后装配部线性滑动装配在后装配配合部上,扣接件的扣接部与扣接部相互扣接,此时的扣接部也能够通过扣接引导部与扣接配合部之间相互引导扣接,即可实现铰链装置与固定底座之间的左右、上下及前后全方位的固定连接,以最终实现家具柜体、家具门体之间的快速拆装,使二者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装配后更加稳定、牢固。
25.由于前装配部、后装配配合部能够分别预定位引导放置在装配配合缺口、装配缺口上,因此不但方便用户将铰链装置预先定位放置在固定底座上,避免用户需要多次对位
才能使铰链装置、固定底座处于正确的装配位置,减少用户多余操作,提高用户的装配便捷性,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铰链装置和固定底座之间的平移滑动装配距离,让用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位置内将铰链装置装配在固定底座上,以便于用户可以在家具门体上设置多个铰链装置,且多个铰链装置能够异步装配在固定底座上,提高用户的装配便捷性。
26.同时,扣接部与扣接配合部之间能够实现引导扣接,让用户可以施加较少的线性滑动作用力即可实现扣接部与扣接配合部之间的扣接,更进一步地提高用户的装配便捷性。
27.铰链装置在拆卸时,只需按压扣接件,使其扣接部与扣接配合部相互脱离,再分别将前装配部线性滑动脱离前装配配合部、后装配部线性滑动脱离后装配配合部,即可实现铰链装置与固定底座的拆卸,在整个过程中,前装配部滑动至一定位置时会限位作用在后装配配合部上,不但提示用户已经完成铰链装置的拆卸,同时还能避免铰链装置过度滑动脱离,导致用户受伤或家具门体从用户手上掉落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使用安全性。而且,扣接件的按压操作方便、快捷,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扣接件摆动或转动(用户除了需要施加按压作用力外,还需要施加摆动或转动作用力),用户只需要施加单一的压作用力即可,其施加更加容易。
28.3、铰链装置与固定底座之间的拆装均通过线性滑动进行操作,便于用户对铰链装置与固定底座之间的拆装,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9.4、由于左右前装配部与左右前装配配合部之间、左右后装配部与左右后装配配合部之间、以及扣接部与扣接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因此能够使得铰链装置在装配后在不同方向受力时均不会脱出固定底座,使家具铰链的结构强度更高,承重能力更强,不但避免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断裂、变形,导致家具门体掉落等安全隐患,更进一步地提高固定底座与铰链装置之间的装配稳定性,使家具铰链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还能广泛地适用于体积、重量较大的家具门体上。
30.5、扣接件能够在固定底座上作线性弹性滑动、且其方向与连接臂滑动拆装的方向不同,不但使铰链装置与固定底座在装配后,扣接件能够相较于连接臂的拆除产生不同方向的反作用力,使铰链装置能够稳固地装配在固定底座上,而且还能便于用户对扣接件施加线性的按压作用力,提高铰链装置与固定底座的拆除便捷性。
31.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合理、各构件间连接紧凑、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使用范围广、拆装过程快速、简单、方便且装配牢固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家具柜体、家具门体、铰链装置和固定底座装配结构示意图。
33.图2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固定底座装配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固定底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固定底座另一装配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图6中沿a

a线剖开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固定底座又一装配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图8中沿b

b线剖开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图8中沿c

c线剖开结构示意图。
40.图11

图1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臂、固定底座装配过程示意图。
41.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固定底座装配结构示意图。
42.图1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固定底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44.第一实施例
45.参见图1

图16,本用于家具铰链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家具柜体x、家具门体y、铰链装置和固定底座1;铰链装置固定设置在家具门体y上,固定底座1固定设置在家具柜体x上。
46.铰链装置至少包括连接臂2;连接臂2上设置有装配部、扣接部3;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装配配合部、扣接件4;连接臂2通过装配部线性滑动拆装在装配配合部上;扣接件4弹性滑动在固定底座1上、且在滑动时与扣接部3相互扣接或分离;铰链装置与固定底座1之间通过装配部、装配配合部的滑动装配、以及扣接件4、扣接部3的滑动扣接实现固定连接,即可完成家具柜体x与家具门体y之间的固定装配。
47.扣接件4与固定底座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扣接件4通过弹性件5线性弹性滑动在固定底座1上、且其线性弹性滑动的方向与连接臂2线性滑动的方向不同。
48.固定底座1朝铰链装置的反方向设置有延伸部6;扣接件4与延伸部6之间设置有定位部7;弹性件5设置在定位部7上、且其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扣接件4和延伸部6上。
49.定位部7、和/或扣接件4与延伸部6之间还设置有导向部8;扣接件4通过弹性件5、导向部8的配合弹性导向滑动在延伸部6上。
50.扣接件4与延伸部6之间设置有限位部9;扣接件4通过弹性件5始终朝扣接部3的方向弹性滑动在延伸部6上、且在弹性滑动时通过限位部9限位作用在延伸部6上。
51.本实施例的扣接件4由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构成,上壳体41上设置有凸扣43,下壳体42上设置有扣孔44,上壳体41通过凸扣43扣设在下壳体42的扣孔44上。其中,上壳体41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部7设置在定位柱上,延伸部6对应定位柱设置有定位柱孔部,定位柱导向设置在定位柱上。下壳体42上设置有导向柱,导向部8设置在导向柱上,延伸部6对应导向柱设置有导向柱孔部,导向柱导向设置在导向柱孔部上。
52.扣接件4上设置有扣接配合部10,扣接配合部10与扣接部3之间设置有扣接引导部11;连接臂2通过装配部线性滑动装配在装配配合部上,扣接部3在连接臂2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通过扣接引导部11引导及驱动扣接配合部10克服弹性件5的弹性作用力、且滑动在固定底座1上,扣接配合部10在滑动时与扣接部3相互避让,并再继续滑动时通过弹性件5弹性复位、且与扣接部3相互扣接,以实现连接臂2与固定底座1之间的前后固定连接。
53.为了便于扣接部3、扣接配合部10的分离,上壳体41上还设置有按压作用部,用户通过工具或手动作用在按压作用部上,即可驱动扣接件4克服弹性件5的弹性作用力、且滑动在固定底座1上,从而实现扣接部3、扣接配合部10的分离,此时的连接臂2可以朝固定底座1的相反方向线性滑动,并拆离固定底座1。
54.连接臂2上设置有中间件12;扣接部3设置在中间件12上。
55.装配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为前装配部13和后装配部14,前装配部13与后装配部14呈前后间隔式设置在连接臂2左右两侧、且相互之间形成装配缺口15。
56.装配配合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为前装配配合部16和后装配配合部17,前装配配合部16与后装配配合部17呈前后间隔式设置在固定底座1左右两侧、且相互之间形成装配配合缺口18。
57.连接臂2通过装配缺口15、装配配合缺口18的配合预定位放置在固定底座1上,再通过前装配部13、后装配部14分别线性滑动装配在前装配配合部16、后装配配合部17上。
58.装配缺口15和/或装配配合缺口18上设置有装配引导部19;前装配部13与前装配配合部16之间、后装配部14与后装配配合部17之间分别设置有平移引导部20。
59.连接臂2与固定底座1装配时,前装配部13通过装配引导部19预定位引导放置在装配配合缺口18上,和/或,后装配配合部17通过装配引导部19预定位引导放置在装配缺口15上,前装配部13、后装配部14分别通过平移引导部20线性引导滑动装配在前装配配合部16、后装配配合部17上,以实现连接臂2与固定底座1之间的左右及上下固定连接。
60.连接臂2左右两侧弯折有连臂翻边21;中间件12设置在左右连臂翻边21内、且其左右两侧弯折有限位翻边22;前装配部13和后装配部14呈前后间隔式设置在左右连臂翻边21上。
61.铰链装置还包括活动杯座23和铰臂24。
62.铰臂24与连接臂2分体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件25,铰臂24与连接臂2之间通过第一调节件25可调节式配合连接。
63.铰臂24与活动杯座23相互铰接开闭配合。
64.连接臂2上还设置有中间件12,中间件12与连接臂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调节件26、且二者通过第二调节件26可调节式配合连接。
65.第二实施例
66.参见图17、图18,本用于家具铰链的快速拆装结构,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前装配部13与后装配部14呈前后间隔式设置在中间件12左右两侧、且相互之间形成装配缺口15。
67.中间件12通过装配缺口15、装配配合缺口18的配合预定位放置在固定底座1上,再通过前装配部13、后装配部14分别线性滑动装配在前装配配合部16、后装配配合部17上。
68.前装配部13和后装配部14呈前后间隔式设置在左右限位翻边22上。
69.铰臂24与连接臂2一体设置。
70.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
71.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