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01: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油箱主体(1),所述汽油箱主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油泵口(11),所述汽油箱主体(1)的顶面前端连接有进油管(12);吸油腔(2)和回油腔(3),所述吸油腔(2)和所述回油腔(3)之间安装有隔板(6),所述吸油腔(2)和所述回油腔(3)通过通孔(65)相互连通;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环绕所述汽油箱主体(1)一周;压筋(5),压制在所述汽油箱主体(1)上,所述压筋(5)包括第一压筋部(51)和第二压筋部(52);隔板(6),所述隔板(6)的上下两端翻折形成上翻边(61)和下翻边(62),所述隔板(6)的四角靠内侧设置有弧形槽(64);滤网(7),所述滤网(7)的一端连接所述隔板(6),所述滤网(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翻边(61)或所述下翻边(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口(11)位于所述吸油腔(2)的正上方,所述油泵口(11)与所述进油管(12)相连通,所述油泵口(11)左右两侧的所述汽油箱主体(1)上对称设置有所述加强筋(4)和所述压筋(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向外凸出,所述压筋(5)向内凹陷,所述第一压筋部(51)位于相近的两条所述加强筋(4)之间,所述第二压筋部(52)位于所述加强筋(4)和所述油泵口(11)之间,所述第一压筋部(51)和所述第二压筋部(52)到所述加强筋(4)的直线距离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正视截面呈向右旋转九十的u形结构,所述隔板(6)上开设有上下对称分布的所述通孔(65),所述隔板(6)靠近所述吸油腔(2)一侧面上固定有横杆(66),所述横杆(66)位于所述通孔(6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边(61)和所述下翻边(62)均朝向所述吸油腔(2),所述上翻边(61)和所述下翻边(62)的相反面中部开设有限位槽(63),所述下翻边(6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不规则分布的凸起,所述上翻边(61)和所述下翻边(62)分别抵接在所述汽油箱主体(1)的顶板和底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63)和所述弧形槽(64)分别对应所述第二压筋部(52)和所述第一压筋部(51),所述弧形槽(64)的宽度小于所述隔板(6)的厚度,所述汽油箱主体(1)的四角处倒圆角形成弧形面(13),在所述弧形面(13)上向内压制形成长度为75mm、宽度为20mm、高度为4mm的所述第一压筋部(5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6)内插接有杆体(663),所述横杆(66)上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开槽(662),所述开槽(662)处所述杆体(663)上设置有开孔(664),且所述开孔(664)一侧所述杆体(663)上设置有缺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663)的一端穿出所述横杆(66)连接杆头(661),所述杆体(66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横杆(66)内的弹簧,所述开槽(662)处所述杆体(663)上套接有连接环(7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7)呈等
腰梯形状,所述滤网(7)共设置有两块,上侧所述滤网(7)的上底和下底分别连接上翻边(61)和横杆(66),所述滤网(7)遮挡所述通孔(65)。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7)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支撑杆(71),所述支撑杆(7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环(72),所述支撑杆(71)上端的所述连接环(72)通过扣钉固定在所述上翻边(61)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杆(71)下端的所述连接环(72)通过缺口套接杆体(663),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支撑杆(71)呈斜向分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包括:汽油箱主体,所述汽油箱主体的顶面上开设有油泵口,所述汽油箱主体的顶面前端连接有进油管;吸油腔和回油腔,所述吸油腔和所述回油腔之间安装有隔板;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环绕所述汽油箱主体一周;压筋,压制在所述汽油箱主体上,所述压筋包括第一压筋部和第二压筋部;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下两端翻折形成上翻边和下翻边;滤网,所述滤网的一端连接所述隔板。该带有压筋的汽油箱隔板,利用滤网和支撑杆连接隔板和翻边形成三角结构,一方面提高了隔板强度,增大隔板与汽油箱主体之间作用力,另一方面在隔板受到冲击力时起分散作用,减小隔板所受垂直方向的冲击力。所受垂直方向的冲击力。所受垂直方向的冲击力。


技术研发人员:吴万里 胡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万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1/1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