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水防潮防紫外线电子智能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4: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识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潮防紫外线电子智能标识牌。


背景技术:

2.电力标识牌广泛应用在高压塔的输电线以及重要电力设施处,用于标注电力设备信息以及在维护或维修时提醒施工电力人员注意电力,同时,用以告示前方道路施工,车辆应减速慢行或绕道行驶,此标志可作为临时标志设在施工路段以前适当位置,注意危险标志用以促使车辆驾驶员谨慎驾驶;
3.现有的标识牌多为纸质材料,通过扎带捆绑至光缆的外部,然而纸质材料的标识牌容易在铺设过程中损坏,即便是更换为塑料标识牌,也会因为地下潮湿的环境而加速标识牌的老化损坏,使标识牌表面的字迹脱落污损,难以观察,不利于后期的维护维修。
4.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智能标识牌,能够提高智能标识牌的寿命,同时可以进行防水、防潮、防紫外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潮防紫外线电子智能标识牌,在壳体下端开设容纳电子标签的安装腔,可以保护安装于安装腔内的电子标签,尤其是防水、防紫外线和防高温,以延长电子标签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防水防潮防紫外线电子智能标识牌,包括相互拼合形成壳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合后形成容纳标识牌的容纳腔;壳体下端设有容纳电子标签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为倾斜设置。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片,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之间形成容纳标识牌的容纳腔。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上设有若干匹配的标识牌安装孔。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有若干匹配的壳体安装孔。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的表面设有导柱和导孔,导柱和导孔上设有螺栓安装孔。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设有安装槽。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倾斜的安装腔。
14.作为优选,所述述第二壳体下端凸起形成安装腔上壁,第一壳体上凹陷形成匹配的让位槽。
15.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上壁的主体部分为与安装腔平行的结构。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内设有若干加强筋。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下端开设容纳电子标签的安装腔,可以保护安装于安装腔内的电子标签,尤其是防水、防紫外线和防高温,以延长电子标签的使用寿命。
19.2、本智能标识牌可以用于电力高压塔、中低压塔杆、通讯铁塔、交通标志杆、路牌、街道指示牌等智能化系统,用途广且安装方便。
20.3、安装腔为倾斜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子标签从安装腔掉落。
21.4、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上设有标识牌安装孔,可以对标识牌进行很好的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风力吹动或者机械振动而掉落。
22.5、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的表面设有导柱和导孔,导柱和导孔上设有螺栓安装孔,导柱和导孔的配合方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
23.6、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内设有若干加强筋,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可以保证一定的强度。
附图说明
24.图1为智能标识牌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智能标识牌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的a部局部放大图。
27.图4为图2的b部局部放大图。
28.图5为智能标识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的c部局部放大图。
30.图7为第一壳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图7的d部局部放大图。
32.图9为第二壳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3.图中,壳体1、第一壳体11、第一安装片111、安装槽112、让位槽113、第二壳体12、第二安装片121、标识牌安装孔13、壳体安装孔14、加强筋15、容纳腔 2、安装腔3、安装腔上壁31。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5.实施例1
36.如图1

9所示,一种防水防潮防紫外线电子智能标识牌,包括相互拼合形成壳体1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拼合后形成容纳标识牌的容纳腔2;壳体1下端设有容纳电子标签的安装腔3。
37.在使用时,将标识牌安装到容纳腔2内,可以将电子标签安装到安装腔3 内,其中,所述电子标签,用于识别设备信息。尤其,当设备的标识牌位于不容易被巡检人员检测到的位置的时候,例如标识牌位置较高、或是在隐蔽位置不便巡检人员查看、又或者是在较小的空间中。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对将设备信息存储在电子标签的芯片中,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设备信息传输给巡检人员,使得巡检人员方便、快速地获得设备信息。
38.在安装时,安装腔3可以通过胶粘或者螺栓连接将电子标签安装到安装腔3 内。
39.所述安装腔3为倾斜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子标签从安装腔3掉落。
40.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一安装片111,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二安装片 121,所述第一安装片111和第二安装片121之间形成容纳标识牌的容纳腔2,具体的,第一安装片111距离第一壳体11下端面有一段距离,第二安装片121 距离第二壳体12上端面有一段距离,所述第一安装片111和第二安装片121之间形成容纳标识牌的容纳腔2。
41.所述第一安装片111和第二安装片121上设有若干匹配的标识牌安装孔13,在安装时,可以通过螺栓将标识牌固定于容纳腔2,可以对标识牌进行很好的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风力吹动或者机械振动而掉落。
42.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设有若干匹配的壳体安装孔14,所述壳体安装孔14分布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各个组成边上,可以保证无论从那个角度都可以对智能标识牌进行安装。
43.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44.或者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对的表面设有导柱和导孔,导柱和导孔上设有螺栓安装孔,导柱和导孔的配合方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连接,在安装时,将导柱嵌入导孔内,就实现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定位,在通过螺栓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
45.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端设有安装槽112,所述安装槽112内可以设置有标签纸,标签纸能够方便在选型过程中或者铺设过程中进行观察光缆型号。
46.所述第二壳体12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倾斜的安装腔3,所述述第二壳体12 下端凸起形成安装腔上壁31,第一壳体11上凹陷形成匹配的让位槽113,即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壳体12内部。若安装腔3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拼合形成(即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各有一半安装腔3),那么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拼合处会存在拼缝,雨水等污染物可以通过拼缝进入安装腔3,影响电子标签的使用寿命。
47.所述安装腔上壁31的主体部分为与安装腔3平行的结构,可以方便加工。
48.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内部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内设有若干加强筋15,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可以保证一定的强度。
4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