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钻具连接套与三重旋喷钻具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4: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钻具连接套,其特征在于:连接套(10)的圆周壁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安装孔(31),连接套(10)上沿轴向开设有气通道(24)、浆通道(25)与水通道(26),气通道(24)与水通道(26)为顶面开放、底面封闭的盲孔,浆通道(25)为通孔;水通道(26)位于连接套(10)中央,与安装孔(31)连通;气通道(24)、浆通道(25)位于水通道(26)外侧;气通道(24)与安装孔(31)同侧布置、连通安装孔(3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气通道(24)与浆通道(25)正交布置在水通道(26)外侧。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连接套,其特征在于:连接套(10)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安装孔(31)、气通道(24),连接套(10)上、与气通道(24)正交方向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浆通道(25)。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气通道(24)、浆通道(25)为弧形长条孔。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具连接套,其特征在于:安装孔(31)为阶梯孔,各阶梯孔的孔径从外至内依次减小;气通道(24)与安装孔(31)的第二级阶梯孔连通,水通道(26)与安装孔(31)的第三级阶梯孔连通。6.一种三重旋喷钻具,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钻具连接套,上钻杆组件(200)、上喷嘴组件(400)、下钻杆组件(500)、下喷嘴组件(600)依次连接;上钻杆组件(200)为三层管结构,从外至内依次上外管(4)、上中管(5)、上内管(6),上外管(4)与上中管(5)之间具有外通道(18),上中管(5)与上内管(6)之间具有中间通道(19),上内管(6)的中央为内通道(20);上喷嘴组件(400)包括连接套(10)、水喷嘴(11)、气喷嘴(12);水喷嘴(11)、气喷嘴(12)插装在连接套(10)的安装孔(31)内,气喷嘴(12)套装在水喷嘴(11)外周,安装孔(31)分别导通水通道(26)与水喷嘴(11)及气通道(24)与气喷嘴(12);连接套(10)的气通道(24)连通上钻杆组件(200)的外通道(18),浆通道(25)连通中间通道(19),水通道(26)连通内通道(20);下钻杆组件(500)中央具有贯通的中央通道(27),中央通道(27)连通连接套(10)的浆通道(25);下喷嘴组件(600)包括喷嘴座(28)与浆喷嘴(29),浆喷嘴(29)连通下钻杆组件(500)的中央通道(27)。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重旋喷钻具,其特征在于:下钻杆组件(500)为内外管双层结构,下内管(14)插装在下外管(13)的中央通孔内,下内管(14)的中央为贯通的中央通道(27)。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重旋喷钻具,其特征在于:上钻杆组件(200)的上端部连接有上接头组件(100),上接头组件(100)包括上外接头(1)、第一上内接头(2)及第二上内接头(3);上外接头(1)的上部为连接部(30);上外接头(1)与第一上内接头(2)、第二上内接头(3)之间具有第一通道(15),第一通道(15)连通上钻杆组件(200)的外通道(18);第二上内接头(3)上具有第二通道(16)及第三通道(17),第二通道(16)连通上钻杆组件(200)的中间通道(19),第三通道(17)连通上钻杆组件(200)的内通道(20)。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重旋喷钻具,其特征在于:上钻杆组件(200)下端部通过下接头组件(300)与上喷嘴组件(400)连接;下接头组件(300)包括下外接头(7)、第一下内接头(8)及第二下内接头(9),第一下内接头(8)与下外接头(7)之间具有第四通道(21),第二下内接头(9)与第一下内接头(8)之间具有第五通道(22),第二下内接头(9)的中央为贯通的第六通道(23);第四通道(21)导通上钻杆组件(200)的外通道(18)与连接套(10)的气通道(24),第五通道(22)导通上钻杆组件(200)的中间通道(19)与连接套(10)的浆通道(25),第六通道(23)导通上钻杆组件(200)的内通道(20)与连接套(10)的水通道(26)。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重旋喷钻具,其特征在于:水喷嘴(11)的内端部插入连接套(10)的安装孔(31)的第三级阶梯孔内,气喷嘴(12)位于安装孔(31)的第二级阶梯孔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具连接套与三重旋喷钻具,连接套上沿轴向开设有气通道、浆通道与水通道,水通道位于连接套中央,与安装孔连通;气通道、浆通道位于水通道外侧。本实用新型将最内层的内通道设为压力最高的水传输通道,将中间通道设为压力次之泥浆传输通道,将最外层的外通道设为压力最小的气传输通道,各通道的压力从内至外依次减小,管径最小的上内管承受的压力最大,在满足承压条件的情况下上内管壁厚相应可以设置得更小,实现了小管径达到超高压的目的,钻具的整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降低了拆装难度,降低了拆装成本;而且各芯管的管径、壁厚更小则成本更低,进而降低了钻具的成本。具的成本。具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辉 张立峰 龙远清 丁荣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安曼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2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