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09: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鞋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运动鞋。


背景技术:

2.目前运动鞋是根据人们参加运动或旅游的特点设计制造的。运动鞋的鞋底和普通皮鞋、胶鞋不同,一般都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3.相关技术如公告号为cn201691166u公开的一种运动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相连接的鞋面,所述鞋面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为三层网布层,外层为橡塑层,该橡塑层分布有散气孔。还包括鞋垫,该鞋垫和所述鞋底之间且靠近脚后跟部位设有垫片,该垫片和鞋垫连接。采用三层网布和橡塑的内、外组合结构,提高了运动鞋整体的透气性和鞋面不易变形。
4.上述相关技术中,发明人认为:穿上运动鞋后鞋舌处于鞋内通过鞋带系紧的方式贴合于脚背,在穿上运动鞋行走或奔跑时,鞋舌通过脚背的不断运动,使得鞋舌于鞋面内侧滑,容易对脚背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运动鞋穿着的舒适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运动鞋。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运动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运动鞋,包括鞋底、设置于所述鞋底上的鞋帮,所述鞋帮上靠近前脚掌的一侧开设有鞋口,所述鞋口上固定连接有贴合于脚背的鞋舌,所述鞋舌的两侧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口的侧壁上,所述鞋帮上设有勒紧所述鞋舌贴合于脚背的鞋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上运动鞋时,脚部撑开鞋舌进入鞋帮内,再系上鞋带将鞋帮固定于脚部。通过鞋舌与鞋口的固定,将鞋舌固定于鞋帮上,并通过鞋带的勒紧,使得鞋舌紧贴于脚背,以减少穿着运动鞋运动时鞋舌与鞋帮内的侧滑,从而提高运动鞋穿着的舒适性。
9.可选的,所述鞋口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供所述鞋带穿过的系鞋环,所述系鞋环位于所述鞋舌的上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运动鞋时,将脚放入鞋帮内,使得鞋舌紧贴脚背,再将鞋带从系鞋环内穿过并勒紧,以完成运动鞋的穿着。因此通过设置系鞋环,使得鞋带通过系鞋环系绑于鞋帮上,减小鞋帮受到鞋带的勒紧力,从而减少鞋帮受到鞋带的磨损。
11.可选的,所述鞋帮包括设置于所述鞋舌外的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从脚后跟延伸至脚尖。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着运动鞋时,耐磨层将运动鞋表面包裹,使得鞋帮表面耐磨性增强,以减少运动鞋与外界进行碰撞时鞋帮受到的损伤,从而提高穿着运行鞋鞋帮的使用寿命。
13.可选的,所述鞋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耐磨层内侧与脚部接触的吸汗层,所述吸汗层与所述耐磨层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着运动鞋行走或奔跑时,脚部在运动鞋内产生的脚汗通过吸汗层进行吸收,以减少鞋内湿润对脚部造成的不适,从而进一步提高穿着运动鞋的舒适性。
15.可选的,所述鞋底底壁上设有若干靠近所述鞋底边缘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朝所述鞋底的侧壁延伸。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着运动鞋奔跑过程中转弯时,由于支撑块靠近鞋底的边缘,使得鞋底边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增大鞋底边缘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减少鞋底边缘和地面之间产生的打滑,从而提高穿着运动鞋转弯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支撑块沿所述鞋底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有缓冲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着运动鞋行走时,鞋底的若干支撑块产生挤压形变,使得相邻两个支撑块之间的缓冲槽产生压缩。相邻两个支撑块通过缓冲槽的压缩形变对鞋底弯曲时产生的挤压力进行缓冲,以减少支撑块受到鞋底弯曲而产生的拉伸破损,从而增加支撑块的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鞋底靠近前脚掌的底壁开设有若干防滑凹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上运动鞋进行奔跑时,高速奔跑的过程中,脚的前脚掌与地面相接触,使得鞋底上的若干防滑凹槽与地面接触。防滑凹槽提供给鞋底与地面较大的摩擦力,减少穿着运动鞋在奔跑时产生打滑的情况。
21.可选的,所述鞋底靠近脚后跟底壁上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位于若干所述支撑块之间且朝所述防滑凹槽延伸。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着运动鞋进行弹跳时,脚部降落后与地面接触,脚部产生的冲击力挤压鞋底,使得减震槽受到压缩,以提供给脚足弓部较好的缓冲,减缓脚足弓部受到挤压而产生的损伤,从而达到脚部弹跳时对脚足弓部保护的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将鞋舌固定于鞋口上,使得鞋舌于鞋口两侧的鞋帮相固定,利用鞋带的勒紧,使得鞋舌紧贴于脚背,以减少穿着运动鞋运动时鞋舌与鞋帮内的侧滑,从而提高运动鞋穿着的舒适性;
25.通过设置耐磨层和吸汗层,使得鞋帮外表面耐磨、内侧吸汗,提高鞋帮的耐磨性的同时减少鞋内湿润对脚部造成的不适;
26.通过设置靠近鞋底边缘的支撑块,利用缓冲槽对脚部进行缓冲,使得穿上运动鞋在弹跳或转弯时与地面有较好的缓冲,并提供给脚部较好的抓地力,以便于使用这穿着运动鞋进行剧烈运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11、支撑块;111、缓冲槽;12、防滑凹槽;13、减震槽;2、鞋帮;21、鞋口;22、鞋舌;23、鞋带;231、系鞋环;24、耐磨层;25、吸汗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运动鞋。
32.参照图1,一种新型运动鞋包括鞋底1、固定连接于鞋底1上的鞋帮2,鞋帮2上靠近脚背的位置开设有鞋口21,鞋口21靠近前脚掌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鞋舌22,同时鞋舌22的两侧均与鞋帮2固定连接,使得鞋舌22与鞋帮2形成为一体,减少鞋舌22于鞋帮2内的侧滑。
33.参照图1,鞋口21两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系鞋环231,系鞋环231内交叉贯穿有鞋带23。系鞋环231的轴心朝向鞋底1的长度方向,且系鞋环231沿鞋底1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置于鞋口21上,以便于鞋带23穿入系鞋环231内将鞋舌22勒紧于脚背上。
34.参照图1,鞋帮2包括固定连接于鞋舌22外侧壁上的耐磨层24、固定连接于耐磨层24内侧壁上的吸汗层25,吸汗层25与脚部直接接触。耐磨层24延伸至鞋口21内与鞋舌22外侧壁相固定,且耐磨层24沿脚后跟延伸至脚尖,形成了整个运动鞋的外表面。耐磨层24的材质为超细纤维及pu聚胺所制成的耐磨皮,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耐磨性,以对整个鞋帮2进行支撑和保护。
35.参照图1,吸汗层25延伸至鞋舌22的内侧壁,以对整个脚部进行包裹,吸汗层25采用的是纺织棉网包裹的一层弹力海绵。提供给脚部较好缓冲的同时,对脚部产生的汗液进行吸收,减少鞋内湿润对脚部造成的不适。
36.参照图2,鞋底1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块11,支撑块11靠近鞋底1的边缘设置,且支撑块11延伸至鞋底1的侧壁。以使鞋底1边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鞋底1与地面接触的稳定性。
37.参照图2,若干支撑块11沿鞋底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位于鞋底1长度方向的两侧,相邻两个支撑块11之间形成有缓冲槽111,以缓冲鞋底1弯曲变形对支撑块11造成的拉伸,从而提高支撑块11的延展性。
38.参照图2,鞋底1靠近前脚掌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防滑凹槽12,若干防滑凹槽12位于鞋底1两侧的支撑块11之间,以增大前脚掌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鞋底1位于脚部足弓部下方的底壁上开设有减震槽13,减震槽13沿鞋底1的长度方向延伸。
39.参照图2,减震槽13的一端延伸至防滑凹槽12,另一端延伸至鞋底1靠近脚后跟的底壁,以提供给脚足弓部较好的缓冲,减缓脚足弓部受到挤压而产生的损伤。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运动鞋的实施原理为:当穿着运动鞋时,将脚部从鞋帮2的上方放入,使得鞋舌22受到脚部的抵动,在鞋口21的固定下产生拉伸形变。直至脚部全部放入后,勒紧鞋带23,使得鞋舌22贴紧于脚背,以使鞋舌22在固定连接于鞋帮2上的同时受到鞋带23的勒紧,进而减少穿着运动鞋运动时鞋舌22于鞋帮2内的侧滑,从而提高运动鞋穿着的舒适性。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