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无线动力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09: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无线动力救生圈。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溺水身亡事件并不是因为周围无人施救,而是因为施救者不懂得正确的施救方法,以及没有可靠的救生设备。当人们看见有人落水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找救生圈。然而,传统救生圈存在诸多问题,如扔下水后如果距离落水者较远便无法起到救援作用;夜间不方便救援等。因此,设计一种性能更为可靠的救生圈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无线动力救生圈,解决无法远距离控制定点投放救生圈以及夜间视野限制不方便救援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智能无线动力救生圈,包括救生圈壳体以及控制救生圈壳体移动用的无线遥控器,在所述救生圈壳体的尾部设置有推进器,所述推进器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救生圈壳体的尾部,在所述救生圈壳体内部设置有分别用于控制推进器启闭的控制器,所述无线遥控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6.上述结构中,当救生圈离落水者较远时,施救者可通过遥控器操纵救生圈驶向落水者,当落水者抓住救生圈后,施救者也可操纵救生圈将落水者拉向岸边,可通过无线遥控器分别控制两组推进器推动救生圈的移动方向,救生圈依靠两个推进器的推力差产生转向力矩来实现转向,转向灵活且快速的移动至指定区域
7.进一步的,所进器均包括设置在救生圈壳体的尾部的螺旋桨以及驱动螺旋桨旋转用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救生圈壳体的内部,所述电动机的转子穿出救生圈壳体的侧壁与螺旋桨连接。救生圈通过两个推进器的推力差产生转向力矩实现转向,具体控制电动机驱动螺旋桨,实现推动救生圈的工作。
8.进一步的,在所述推进器均还包括套接在螺旋桨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网罩,所述套筒穿过网罩连接在救生圈壳体上。设置的套筒作为螺旋桨外壳,确保螺旋桨转动不会因为弱水人员误碰而出现危险事故,同时,设置的套筒能确保螺旋桨推动下的水流向同一方向喷射,增大推进器的推力。
9.进一步的,在所述救生圈壳体上还设置有卡扣。方便以此连接多个该救生圈,实现多个救生圈共同配送。
10.进一步的,所述救生圈壳体上设置有信号灯。便于远程控制是便于观察其位置,同时适应环境需求,例如雾天或者光线不足的环境当中所使用。
11.进一步的,所述救生圈壳体上设置有电暖片,以及监控电暖体表温度的温控开关,电暖片用于听过热量,人体接触过程中热量传导至人体,温控开关调节电暖片的加热温度。
12.进一步的,在所述救生圈壳体内设置有提供电暖片、信号灯和电动机用电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暖片、信号灯和电动机的正负极连接,蓄电池提供该救生圈正常使用的供电需求,解决供电困扰。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对于救生圈离落水者较远时,施救者可通过无线遥控器操控救生圈驶向落水者,当落水者抓住救生圈后,施救者也可操纵救生圈将落水者拉向岸边,该过程中施救者操控无线遥控器控制两组推进器推动救生圈的移动方向,救生圈则依靠两个推进器的推力差产生转向力矩来实现转向调整行进方向,转向灵活且快速的移动至指定区域,给与求救者帮助的同时,对于远程操控的施救者不再水下实施援救,给与施救者安全保障。
15.2.设置的套筒作为螺旋桨外壳,确保螺旋桨转动不会因为弱水人员误碰而出现危险事故,同时,套在套筒两端的网罩分别作为水流进出口,设置的套筒能确保螺旋桨推动下的水流由进水口端向出水口端喷涌,增大推进器的推力,加快救生圈壳体的行进速度。
16.3.首先设计卡扣用于连接多个该救生圈,实现多个救生圈共同配送,即可同时援救多个求救者,同时还能增加整体载重需求,其次,设计电暖片10用于提供热量,人体接触过程中热量传导至人体,加快人体体温的回升,最后,设计蓄电池12提供该救生圈的供电需求,解决供电困扰。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中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中的无线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1.救生圈壳体;2.推进器;3.控制器;4.无线遥控器;5.螺旋桨;6.网罩;7.套筒;8.卡扣;9.信号灯;10.电暖片;11.温控开关;12.蓄电池;13.子扣;14.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前需要确保救生圈壳体内部密封性,需要在各个接口处增加密封垫圈做密封处理,避免渗水干扰到内部的电子设备。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无线动力救生圈,包括救生圈壳体1以及控制救生圈壳体1移动用的无线遥控器4,在救生圈壳体1的尾部设置有推进器2,推进器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救生圈壳体1的尾部,在救生圈壳体1内部设置有分别用于控制推进器2启闭的控制器3,无线遥控器4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
26.上述结构中,当救生圈离落水者较远时,施救者可通过遥控器操纵救生圈驶向落水者,当落水者抓住救生圈后,施救者也可操纵救生圈将落水者拉向岸边,可通过无线遥控器4分别控制两组推进器2推动救生圈的移动方向,救生圈依靠两个推进器2的推力差产生
转向力矩来实现转向,转向灵活且快速的移动至指定区域;工作原理:由无线遥控器4输出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3中,再由控制器3来分别控制对应的两个推进器2产生推进速度差对救生圈壳体1行进过程中的转向工作。
27.实施例2:
28.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基础上如图1所示,推进器2均包括设置在救生圈壳体1的尾部的螺旋桨5以及驱动螺旋桨5旋转用的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在救生圈壳体1的内部,电动机的转子穿出救生圈的侧壁与螺旋桨5连接,救生圈通过两个推进器2的推力差产生转向力矩实现转向,具体是通过控制相应对应的电动机开关来驱动螺旋桨5转动,实现推动救生圈的工作;在推进器2均还包括套接在螺旋桨5上的套筒7,套筒7的两端均设置有网罩6,套筒7穿过网罩6连接在救生圈壳体1上;设置的套筒7作为螺旋桨5外壳,确保螺旋桨5转动不会因为弱水人员误碰而出现危险事故,同时,套在套筒7两端的网罩6分别作为水流进/出口,其推动的作用力更集中,设置的套筒7能确保螺旋桨5推动下的水流由进水口端向出水口端喷涌,增大推进器2的推力。
29.实施例3:
30.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基础上如图1所示,在救生圈壳体1上还设置有卡扣8;具体连接的方式例如:连接两个救生圈壳体1时,在救生圈壳体1侧面安装卡扣8的子扣13,在另一个救生圈壳体1侧面安装与子口配合的母扣14,其卡扣8如图4所示,卡扣8材质可选择塑料卡扣,以此减轻整体的重量,同时方便以此卡扣8连接多个该救生圈,实现多个救生圈共同配送,即可同时援救多个求救者,救生圈壳体1上设置有信号灯9,便于远程控制是便于观察其位置,同时适应环境需求,例如雾天或者光线不足的环境当中所使用,救生圈壳体1上设置有电暖片10,以及监控电暖体表温度的温控开关11,设计电暖片10用于提供热量,人体接触过程中热量传导至人体,加快人体体温的回升,并设计温控开关11可预线调节电暖片10的加热温度,避免过热发生烫伤的危险,在救生圈壳体1内设置有提供电暖片10、信号灯9和电动机用电的蓄电池12,蓄电池12分别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暖片10、信号灯9和电动机的正负极连接,设计蓄电池12提供该救生圈的供电需求,解决供电困扰。
31.综上,推动器2可采用具体可采用螺旋桨推进器、喷水式推进器,更具体的推进器型号可采用07271

01100推进器;其中,控制器3具体型号可采用stm32f105rct6微处理器;信号灯9可采用型号为staunuslicht指示灯;电暖片采用的材料为碳素晶体发热板;其中,由人工操控无线遥控器4对控制器3发出指令,由控制器3分别控制相应的推进器2的电动机启闭,在推进器2的推动下救生圈壳体1整体以移动,并在控制相应的推进器2的电动机启停产生的变速差,实现救生圈壳体1的转向进行调整,解决救生圈扔下水后如果距离落水者较远便无法起到救援作用的缺陷,并且在推进器2的螺旋桨5上套接套筒7,限制螺旋桨5推动的水流向同一方向涌动,形成对应的反作用力推动救生圈整体移动,进而增加救生圈整体的推动速度。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