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混合焙烧转化率的进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1-12-01 01: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进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混合焙烧转化率的进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生活中,焙烧是在低于物料熔化温度下完成某种化学反应的过程,为炉料准备的组成部分。绝大部分物料始终以固体状态存在,因此焙烧的温度以保证物料不明显熔化为上限。显然,焙烧反应以固

气反应为主,有时兼有固

固、固

液及气

液的相互反应或作用。焙烧大多为下步的熔炼或浸出等主要冶炼作业做准备,因而在冶炼流程中常常是一个炉料准备工序,但有时也可作为一个富集、脱杂、金属粉末制备或精炼过程,在混合焙烧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进气装置,但传统的进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进气的过滤效率低下,且在气压不稳定的情况下无法自动开关出气管,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混合焙烧转化率的进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5.一种提高混合焙烧转化率的进气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安装盒,所述第四安装盒的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组件,所述第四安装盒内部的两侧均设有限位组件,所述第四安装盒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延伸至第四安装盒内部,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壁的底部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安装箱内壁的顶部设有增氧组件,所述安装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6.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第一滤板、第一安装板、第一把手、第一安装槽、活性炭层、第一安装架、第二滤板、安装孔、第二安装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三安装盒,所述第四安装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四安装盒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安装盒,所述第三安装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盒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三安装盒内部且位于第二滤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所述第三安装盒内部且位于活性炭层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三安装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部等距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把手。
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弹簧、锁定块和锁定槽,所述第三安装盒的两侧均开设有锁定槽,所述第四安装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的一端延伸至锁定槽内部。
8.作为优选,所述增氧组件包括有氧传感器、第一安装盒、氧气发生器、第一连接管、扇叶、固定杆、伺服电机、防护盒和第三连接管,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氧气发生器,所述氧气发生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安装箱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盒内部,所述第一安装盒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氧传感器,所述第一安装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第四安装盒内部,所述第一安装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安装盒内部且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扇叶。
9.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管、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板、连接孔、第二连接杆、滤网、第二定位板、第二安装盒、密封块、安装块和第二安装架,所述安装箱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二安装盒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第二安装盒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支撑腿,所述第二安装盒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内部对应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三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箱上方。
10.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11.作为优选,所述锁定块的一侧为弧面结构。
12.作为优选,所述氧传感器、氧气发生器、伺服电机和气泵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3.一种提高混合焙烧转化率的进气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首先将设备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将设备通电,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气泵开启,将外界空气抽送至第四安装盒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安装板内部开设的第一安装槽将空气输送至第三安装盒内部,通过第一滤板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处理,通过第四安装盒内部的活性炭层对空气进行吸附处理,通过第二安装板内部的安装孔将处理过的空气输送至第四安装盒的下部,当作业人员需要对第三安装盒进行拆卸时,作业人员通过第二把手开启安装盖,然后通过第一把手将第三安装盒向上拉动,带动锁定块移动至第二安装槽内部,压缩第一弹簧,此时即可快速对第三安装盒进行拆卸;
15.s2、接着通过第三连接管将初步处理的空气输送至第一安装盒内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氧传感器对空气中的氧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空气中的氧浓度低于额定值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氧气发生器开启,提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伺服电机开启,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固定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扇叶转动,对第一安装盒内部的的气体进行高效混合处理;
16.s3、然后通过第四连接管将第一安装盒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第二安装盒内部,通过设置滤网进一步的对气体进行过滤,当气压低于额定值时,气压不足以推动密封块,第二弹簧带动密封块移动至与安装块贴合处,封闭出气,当气压高于额定值时,将密封块移动至与第三安装板贴合处,封闭两个连接孔,当气压合适时,通过第二连接管将气体排出,重复上
述操作即可完成连续的进气操作。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过滤组件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对进气的过滤效率,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可以更好的对第三安装盒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在作业过程中第三安装盒发生位移,通过设置增氧组件有利于提高进气质量,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可以高效对装置的进气压力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支撑腿与防滑垫配合,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设置锁定块的一侧为弧面结构有利于提高锁定块的移动稳定性,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9.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a处放大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b处放大图。
22.图中:1、第一滤板;2、第一安装板;3、第一把手;4、密封垫;5、第二把手;6、安装盖;7、第一安装槽;8、氧传感器;9、第一安装盒;10、氧气发生器;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安装箱;14、第二安装盒;15、第四连接管;16、扇叶;17、固定杆;18、伺服电机;19、防护盒;20、第三连接管;21、活性炭层;22、第一安装架;23、气泵;24、底板;25、防滑垫;26、支撑腿;27、第二安装槽;28、第一弹簧;29、锁定块;30、锁定槽;31、第二滤板;32、安装孔;33、第二安装板;34、第一定位板;35、第三安装盒;36、第三安装槽;37、第三安装板;38、连接孔;39、第二连接杆;40、滤网;41、第二定位板;42、第四安装盒;43、密封块;44、安装块;45、第二安装架;46、控制面板;47、第二弹簧;48、过滤组件;49、限位组件;50、增氧组件;51、调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

3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4.实施例:
25.一种提高混合焙烧转化率的进气装置,包括底板24,底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23,底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安装盒42,第四安装盒42的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组件48,第四安装盒42内部的两侧均设有限位组件49,第四安装盒42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密封垫4,密封垫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盖6,安装盖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5,气泵23的输出端延伸至第四安装盒42内部,底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箱13,安装箱13内壁的底部设有调节组件51,安装箱13内壁的顶部设有增氧组件50,安装箱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46。
26.其中,过滤组件48包括有第一滤板1、第一安装板2、第一把手3、第一安装槽7、活性炭层21、第一安装架22、第二滤板31、安装孔32、第二安装板33、第一定位板34和第三安装盒35,第四安装盒4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板34,第四安装盒42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安装盒35,第三安装盒3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33,第二安装板33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安装孔32,第三安装盒35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板31,第三安装盒35内部且位于第二滤板3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21,第三安装盒35内部且位于活性炭层
2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滤板1,第三安装盒3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第一安装板2的内部等距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第一安装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把手3,通过设置过滤组件48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对进气的过滤效率。
27.其中,限位组件49包括有第二安装槽27、第一弹簧28、锁定块29和锁定槽30,第三安装盒35的两侧均开设有锁定槽30,第四安装盒4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7,两个第二安装槽27内壁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8,两个第一弹簧2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锁定块29,锁定块29的一端延伸至锁定槽30内部,通过设置限位组件49可以更好的对第三安装盒35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在作业过程中第三安装盒35发生位移。
28.其中,增氧组件50包括有氧传感器8、第一安装盒9、氧气发生器10、第一连接管11、扇叶16、固定杆17、伺服电机18、防护盒19和第三连接管20,安装箱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氧气发生器10,氧气发生器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1,安装箱13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9,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盒9内部,第一安装盒9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氧传感器8,第一安装盒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管20,第三连接管20的一端延伸至第四安装盒42内部,第一安装盒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盒19,防护盒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8,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安装盒9内部且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扇叶16,通过设置增氧组件50有利于提高进气质量。
29.其中,调节组件51包括有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管12、第三安装槽36、第三安装板37、连接孔38、第二连接杆39、滤网40、第二定位板41、第二安装盒14、密封块43、安装块44和第二安装架45,安装箱13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盒14,第二安装盒14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45,第二安装架45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滤网40,第二安装盒14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4,安装块44的一侧开设有支撑腿26,第二安装盒14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板37,第三安装板37的内部对应开设有两个连接孔38,第三安装板3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9,第二连接杆3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块43,第二连接杆3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板41,第二定位板4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47,第二弹簧47的一端与第三安装板37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盒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2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箱13上方,通过设置调节组件51可以高效对装置的进气压力进行调节。
30.其中,底板24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6,四个支撑腿26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25,通过设置支撑腿26与防滑垫25配合,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31.其中,锁定块29的一侧为弧面结构,通过设置锁定块29的一侧为弧面结构有利于提高锁定块29的移动稳定性。
32.其中,氧传感器8、氧气发生器10、伺服电机18和气泵23均与控制面板46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46控制装置运行。
33.一种提高混合焙烧转化率的进气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s1、首先将设备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将设备通电,通过控制面板46控制气泵23开启,将外界空气抽送至第四安装盒42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安装板2内部开设的第一安装槽7将空气输送至第三安装盒35内部,通过第一滤板1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处理,通过第四安装盒42内部的活性炭层21对空气进行吸附处理,通过第二安装板33内部的安装孔32将处理过的空气输送至第四安装盒42的下部,当作业人员需要对第三安装盒35进行拆卸时,作业
人员通过第二把手5开启安装盖6,然后通过第一把手3将第三安装盒35向上拉动,带动锁定块29移动至第二安装槽27内部,压缩第一弹簧28,此时即可快速对第三安装盒35进行拆卸;
35.s2、接着通过第三连接管20将初步处理的空气输送至第一安装盒9内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46控制氧传感器8对空气中的氧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空气中的氧浓度低于额定值时,通过控制面板46控制氧气发生器10开启,提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然后通过控制面板46控制伺服电机18开启,通过伺服电机18带动固定杆17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扇叶16转动,对第一安装盒9内部的的气体进行高效混合处理;
36.s3、然后通过第四连接管15将第一安装盒9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第二安装盒14内部,通过设置滤网40进一步的对气体进行过滤,当气压低于额定值时,气压不足以推动密封块43,第二弹簧47带动密封块43移动至与安装块44贴合处,封闭出气,当气压高于额定值时,将密封块43移动至与第三安装板37贴合处,封闭两个连接孔38,当气压合适时,通过第二连接管12将气体排出,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连续的进气操作。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