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瓶组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00: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瓶组结构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氢气瓶横向卧置或轴向卧置,即采用横卧的方式设置在车辆的底盘上。当氢气瓶的数量为多个时,这些氢气瓶多层堆叠,位于底层的氢气瓶受力较大,支撑框架的结构复杂且质量较大。另外,氢气泄漏时会在车辆的底层开始向上扩散,经过的零部件较多,不利于氢气的迅速扩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瓶组结构。
4.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多瓶组结构的车辆。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瓶组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至少一个瓶体,设于支撑框架,瓶体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四端靠近第二端,第三端远离第二端,且第三端设有阀门结构。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多瓶组结构的实施例,瓶体的第四端靠近第二端,第三端远离第二端,瓶体立式设置,相对于瓶体横卧的方式而言,每个瓶体能够单独固定,当瓶体的数量为多个时,瓶体不需要堆叠放置,有利于简化支撑框架的结构,有效降低支撑框架的质量。另外,气体泄漏点较多的阀门结构设于瓶体的第三端,即阀门结构位于瓶体远离底盘的位置,一旦发生气体泄漏,气体可快速逸散到高空,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7.具体而言,多瓶组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和瓶体。其中,瓶体设于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对瓶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框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框架的第二端与车辆的底盘连接,可以理解为,支撑框架的其中一端与底盘连接,支撑框架可以采用横卧或立置的方式设于底盘上。具体地,支撑框架可以由多个杆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组成,有利于简化支撑框架的结构,减轻支撑框架的总体质量。
8.进一步地,瓶体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瓶体的第三端远离支撑框架的第二端,但瓶体的第四端靠近支撑框架的第二端。换言之,瓶体的一端靠近车辆的底盘,另一端远离车辆的底盘。由于瓶体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为长度方向的两端,因此瓶体立式设置,相对于瓶体横卧的方式而言,每个瓶体能够单独固定,当瓶体的数量为多个时,瓶体不需要堆叠放置,有利于简化支撑框架的结构,有效降低支撑框架的质量。
9.进一步地,瓶体用于储存气体,瓶体的第三端设有阀门结构,阀门结构用于控制瓶体的打开与关闭。气体泄漏点较多的阀门结构设于瓶体的第三端,即阀门结构位于瓶体远离底盘的一端,一旦发生气体泄漏,泄露的气体可快速排出扩散,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10.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瓶体可以储存密度较小的气体,比如氢气等,瓶体也可以
储存密度较大的气体。当瓶体内储存氢气时,优选地,将多瓶组结构设置在底盘的顶部,此时阀门结构位于瓶体的顶部,一旦发生氢气泄漏,氢气可快速逸散到高空,大大降低了与车辆的其它零部件接触的可能性,安全性能更高;当瓶体内储存密度较大的气体时,优选地,将多瓶组结构设置在底盘的底部,此时阀门结构位于瓶体的底部,泄露的气体能够快速在底盘的底部扩散。另外,瓶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瓶体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考虑到瓶体的容积、占用空间大小、空间布局、成本以及其它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对瓶体进行灵活设置。当瓶体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瓶体可以组成任意结构,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
11.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保护框架,第一保护框架的一端与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位于第一保护框架中;和/或第二保护框架,第二保护框架的一端与第二端连接,支撑框架通过第二保护框架与车辆的底盘连接。
13.在该技术方案中,多瓶组结构还包括第一保护框架。具体地,第一保护框架的一端与支撑框架的第一端连接,即第一保护框架设于支撑框架远离底盘的一端,瓶体的第三端位于第一保护框架中。通过设置第一保护框架,能够对瓶体的第三端以及阀门结构进行保护,大大降低了瓶体与阀门结构由于磕碰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14.进一步地,多瓶组结构还包括第二保护框架。具体地,第二保护框架的一端与支撑框架的第二端连接,即第二保护框架位于支撑框架靠近底盘的一端,支撑框架通过第二保护框架与车辆的底盘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保护框架,能够对瓶体的第四端进行保护,进一步降低了瓶体与其它零部件发生磕碰导致损坏的可能性。
15.值得说明的是,多瓶组结构中可以仅设置一个保护框架。具体地,支撑框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保护框架,但支撑框架的第二端未设置第二保护框架;或者,支撑框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保护框架,但支撑框架的第一端未设置第一保护框架。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瓶体为氢气瓶,氢气瓶用于储存氢气。
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瓶体设置为氢气瓶,氢气瓶用于储存氢气,多瓶组结构设置在底盘的顶部,阀门结构位于瓶体的第三端,即位于瓶体的底部,一旦发生氢气泄漏,氢气可快速逸散到高空,大大降低了与车辆的其它零部件接触的可能性,安全性能更高。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设于第一端,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对第三端进行限位;和/或第二限位结构,设于第二端,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对第四端进行限位;和/或第三限位结构,设于支撑框架,第三限位结构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三限位结构用于对瓶体进行限位。
19.在该技术方案中,多瓶组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具体地,第一限位结构设于支撑框架的第一端,第一限位结构能够对瓶体的第三端进行限位,即对瓶体远离底盘的一端进行限位,以降低瓶体在支撑框架中出现晃动的可能性。
20.进一步地,多瓶组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具体地,第二限位结构设于支撑框架的第二端,第二限位结构能够对瓶体的第四端进行限位,即对瓶体靠近底盘的一端进行限位,进一步降低瓶体在支撑框架中出现晃动的可能性。
21.进一步地,多瓶组结构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具体地,第三限位结构设于支撑框架,第三限位结构位于支撑框架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之间。通过设置第三限位结构,能够对
瓶体的中间位置或靠近中间的位置进行限位,以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
22.值得说明的是,多瓶组结构中可以仅设置一个或两个限位结构。具体地,多瓶组结构仅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或第三限位结构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卡箍,瓶体穿设于第一卡箍。
2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为第一卡箍,瓶体穿设于第一卡箍,能够实现对每个瓶体进行单独固定,且有利于提高对瓶体的第三端的限位效果。另外,瓶体与支撑框架通过第一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瓶体进行安装与拆卸,更易于维护或更换。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卡箍,瓶体穿设于第二卡箍。
2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为第二卡箍,瓶体穿设于第二卡箍,能够实现对每个瓶体进行单独固定,且有利于提高对瓶体的第四端的限位效果。另外,瓶体与支撑框架通过第二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瓶体进行安装与拆卸,更易于维护或更换。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一端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第三限位结构与第二端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相同。
2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三限位结构与支撑框架的第一端的间距设置为第一间距,第三限位结构与支撑框架的第二端的间距为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相同,从而第三限位结构位于支撑框架的中间位置,第三限位结构能够对瓶体的中间位置或靠近中间的位置进行限位,以提高限位效果。
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限位结构为第三卡箍,瓶体穿设于第三卡箍。
3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三限位结构设置为第三卡箍,瓶体穿设于第三卡箍,能够实现对每个瓶体进行单独固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瓶体的限位效果。另外,瓶体与支撑框架通过第三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瓶体进行安装与拆卸,更易于维护或更换。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阀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阀门件,设于第三端;管路,与阀门件连接。
32.在该技术方案中,阀门结构包括阀门件和管路。具体地,阀门件设置在瓶体的第三端,即远离底盘的一端,阀门件能够控制瓶体的打开或关闭。阀门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阀门件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阀门件的数量与瓶体的数量一致,即每个瓶体均对应设置有一个阀门件。进一步地,管路与阀门件连接,通过设置管路,能够将多个阀门件连接在一起。通常,管路与阀门件连接的位置,易产生气体泄露,由于阀门件与管路设置在瓶体远离底盘的位置,一旦发生气体泄漏,泄露的气体可快速排出扩散,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33.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底盘;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多瓶组结构,设于底盘。
34.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实施例,车辆包括底盘和多瓶组结构,多瓶组结构设于底盘。其中,底盘为车辆中各部件的安装载体,多瓶组结构的支撑框架的第二端与底盘连接,瓶体的第四端靠近支撑框架的第二端,瓶体的第三端远离支撑框架的第二端,换言之,瓶体的一端靠近车辆的底盘,另一端远离车辆的底盘,即瓶体立置,相对于瓶体横卧的方式而言,每个瓶体能够单独固定,有利于简化支撑框架的结构,有效降低支撑框架的质量。
35.其中,由于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多瓶组结构,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6.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7.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瓶组结构的主视图;
38.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瓶组结构的俯视图;
39.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瓶组结构的第一立体图;
40.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瓶组结构的第二立体图;
41.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42.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43.100:多瓶组结构;110:支撑框架;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20:瓶体;121:第三端;122:第四端;130:阀门结构;131:阀门件;132:管路;141:第一保护框架;142:第二保护框架;151:第一限位结构;152:第二限位结构;153:第三限位结构;160:加强结构;200:车辆;210: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6.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多瓶组结构100和车辆200。
47.实施例一
4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瓶组结构100,包括支撑框架110和瓶体120。其中,瓶体120设于支撑框架110,支撑框架110对瓶体120起到支撑的作用。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支撑框架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与车辆200的底盘210连接,可以理解为,支撑框架110的其中一端与底盘210连接,支撑框架110可以采用横卧或立置的方式设于底盘210上。具体地,支撑框架110可以由多个杆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组成,有利于简化支撑框架110的结构,减轻支撑框架110的总体质量。
49.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瓶体120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121和第四端122,瓶体120的第三端121远离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但瓶体120的第四端122靠近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换言之,瓶体120的一端靠近车辆200的底盘210,另一端远离车辆200的底盘210。由于瓶体120的第三端121和第四端122为长度方向的两端,因此瓶体120立式设置,相对于瓶体120横卧的方式而言,每个瓶体120能够单独固定,当瓶体120的数量为多个时,瓶体120不需要堆叠放置,有利于简化支撑框架110的结构,有效降低支撑框
架110的质量。
50.进一步地,瓶体120用于储存气体,瓶体120的第三端121设有阀门结构130,阀门结构130用于控制瓶体120的打开与关闭。气体泄漏点较多的阀门结构130设于瓶体120的第三端121,即阀门结构130位于瓶体120远离底盘210的一端,一旦发生气体泄漏,泄露的气体可快速排出扩散,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51.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瓶体120可以储存密度较小的气体,比如氢气等,瓶体120也可以储存密度较大的气体。当瓶体120内储存氢气时,优选地,将多瓶组结构100设置在底盘210的顶部,此时阀门结构130位于瓶体120的顶部,一旦发生氢气泄漏,氢气可快速逸散到高空,大大降低了与车辆200的其它零部件接触的可能性,安全性能更高;当瓶体120内储存密度较大的气体时,优选地,将多瓶组结构100设置在底盘210的底部,此时阀门结构130位于瓶体120的底部,泄露的气体能够快速在底盘210的底部扩散。另外,瓶体1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瓶体120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考虑到瓶体120的容积、占用空间大小、空间布局、成本以及其它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对瓶体120进行灵活设置。当瓶体12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瓶体120可以组成任意结构,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
52.实施例二
53.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多瓶组结构100还包括第一保护框架141。具体地,第一保护框架141的一端与支撑框架110的第一端111连接,即第一保护框架141设于支撑框架110远离底盘210的一端,瓶体120的第三端121位于第一保护框架141中。通过设置第一保护框架141,能够对瓶体120的第三端121以及阀门结构130进行保护,大大降低了瓶体120与阀门结构130由于磕碰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54.进一步地,多瓶组结构100还包括第二保护框架142。具体地,第二保护框架142的一端与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连接,即第二保护框架142位于支撑框架110靠近底盘210的一端,支撑框架110通过第二保护框架142与底盘210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保护框架142,能够对瓶体120的第四端122进行保护,进一步降低了瓶体120与其它零部件发生磕碰导致损坏的可能性。
55.值得说明的是,多瓶组结构100中可以仅设置一个保护框架。具体地,支撑框架110的第一端111设有第一保护框架141,但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未设置第二保护框架142;或者,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设有第二保护框架142,但支撑框架110的第一端111未设置第一保护框架141。
56.实施例三
57.瓶体120为氢气瓶,氢气瓶用于储存氢气。多瓶组结构100设置在底盘210的顶部,阀门结构130位于瓶体120的第三端121,即位于瓶体120的底部,一旦发生氢气泄漏,氢气可快速逸散到高空,大大降低了与车辆200的其它零部件接触的可能性,安全性能更高。
58.实施例四
59.如图3和图4所示,多瓶组结构100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151。具体地,第一限位结构151设于支撑框架110的第一端111,第一限位结构151能够对瓶体120的第三端121进行限位,即对瓶体120远离底盘210的一端进行限位,以降低瓶体120在支撑框架110中出现晃动的可能性。
60.进一步地,多瓶组结构100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152。具体地,第二限位结构152设
于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第二限位结构152能够对瓶体120的第四端122进行限位,即对瓶体120靠近底盘210的一端进行限位,进一步降低瓶体120在支撑框架110中出现晃动的可能性。
61.进一步地,多瓶组结构100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153。具体地,第三限位结构153设于支撑框架110,第三限位结构153位于支撑框架110的第一端111以及第二端112之间。通过设置第三限位结构153,能够对瓶体120的中间位置或靠近中间的位置进行限位,以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
62.值得说明的是,多瓶组结构100中可以仅设置一个或两个限位结构。具体地,多瓶组结构100仅设有第一限位结构151、第二限位结构152或第三限位结构153的其中一种或其中两种。
63.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151为第一卡箍。通过将第一限位结构151设置为第一卡箍,瓶体120穿设于第一卡箍,能够实现对每个瓶体120进行单独固定,且有利于提高对瓶体120的第三端121的限位效果。另外,瓶体120与支撑框架110通过第一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瓶体120进行安装与拆卸,更易于维护或更换。
64.进一步地,第二限位结构152为第二卡箍。通过将第二限位结构152设置为第二卡箍,瓶体120穿设于第二卡箍,能够实现对每个瓶体120进行单独固定,且有利于提高对瓶体120的第四端122的限位效果。另外,瓶体120与支撑框架110通过第二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瓶体120进行安装与拆卸,更易于维护或更换。
65.进一步地,第三限位结构153与第一端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第三限位结构153与第二端112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相同。可以理解为,第三限位结构153位于支撑框架110的中间位置,第三限位结构153能够对瓶体120的中间位置或靠近中间的位置进行限位,以提高限位效果。
66.进一步地,第三限位结构153为第三卡箍。通过将第三限位结构153设置为第三卡箍,瓶体120穿设于第三卡箍,能够实现对每个瓶体120进行单独固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瓶体120的限位效果。另外,瓶体120与支撑框架110通过第三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瓶体120进行安装与拆卸,更易于维护或更换。
67.实施例五
6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阀门结构130包括阀门件131和管路132。具体地,阀门件131设置在瓶体120的第三端121,即远离底盘210的一端,阀门件131能够控制瓶体120的打开或关闭。阀门件13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阀门件131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阀门件131的数量与瓶体120的数量一致,即每个瓶体120均对应设置有一个阀门件131。进一步地,管路132与阀门件131连接,通过设置管路132,能够将多个阀门件131连接在一起。通常,管路132与阀门件131连接的位置,易产生气体泄露,由于阀门件131与管路132设置在瓶体120远离底盘210的位置,一旦发生气体泄漏,泄露的气体可快速排出扩散,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6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多瓶组结构100还包括加强结构160。具体地,加强结构160设置在支撑框架110上,加强结构160位于第三限位结构153与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之间。通过设置加强结构160,能够对支撑框架110靠近底盘210的位置进行结构加强。
70.值得说明的是,加强结构160可以是加强杆或其它用于加强的结构。
71.实施例六
72.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200,包括底盘2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多瓶组结构100,多瓶组结构100设于底盘210。其中,底盘210为车辆200中各部件的安装载体,多瓶组结构100的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与底盘210连接,瓶体120的第四端122靠近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瓶体120的第三端121远离支撑框架110的第二端112,换言之,瓶体120的一端靠近车辆200的底盘210,另一端远离车辆200的底盘210,即瓶体120立置,相对于瓶体120横卧的方式而言,每个瓶体120能够单独固定,有利于简化支撑框架110的结构,有效降低支撑框架110的质量。
73.根据本发明的多瓶组结构和车辆的实施例,瓶体的第四端靠近第二端,第三端远离第二端,换言之,瓶体的一端靠近车辆的底盘,另一端远离车辆的底盘,即瓶体立式设置,相对于瓶体横卧的方式而言,每个瓶体能够单独固定,当瓶体的数量为多个时,瓶体不需要堆叠放置,有利于简化支撑框架的结构,有效降低支撑框架的质量。另外,气体泄漏点较多的阀门结构设于瓶体的第三端,即阀门结构位于瓶体远离底盘的位置,一旦发生气体泄漏,气体可快速逸散到高空,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74.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5.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7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