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0: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液压绞盘多采用单马达驱动,根据工作需求使用机械变速,达到变速变扭的目的。
3.其缺点是:1、机械变速系统的操作机构多集成在绞盘上方,不能根据工况需求快捷切换工作状态;2、低负荷作业时,绞盘工作效率低,能耗比低;3、高负荷作业时,绞盘传动噪音大,影响工作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采用本装置,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它包括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副驱动定量马达、离合器、节流阀、先导换向阀、电磁换向阀、梭阀和平衡阀,所述梭阀的第一油口、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一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形成主油路的a油口,a油口同时通过控制油路连接至平衡阀的第一控制油口;
7.所述梭阀的第三油口、平衡阀的第三油口连接形成主油路的b油口;
8.所述梭阀的第二油口连接至电磁换向阀的第三油口和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四油口,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连接至先导换向阀的第一/第二油口和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二油口,先导换向阀的第四油口连接至离合器的第一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的第二油口;
9.所述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三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的第三油口同时连接至平衡阀的第二油口;
10.所述先导换向阀的第三油口、副驱动定量马达的第四油口、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五油口和电磁换向阀的第二油口连接形成溢流油路的t油口。
11.所述电磁换向阀作用是控制主驱动马达的高低速切换,并为先导控制阀提供油源。
12.所述先导控制阀作用是控制副驱动马达制动器的开合,同时控制离合器的接合或断开;所述离合器作用是控制副驱动马达与绞盘卷筒的接合或断开。
13.所述梭阀作用是当a/b油口为压力油口时,打开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制动器,并为电磁换向阀提供油源。
14.所述平衡阀作用是保证缆绳持续带载能力,并限制绞盘最大承载能力,避免出现液压马达制动系统失效等危险事故。
15.进一步,所述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和副驱动定量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并联,实现具
有高低速切换的液压绞盘控制。
16.进一步,所述先导换向阀的第四油口和离合器的第一油口之间设有节流阀,实现离合器的结合缓冲。
17.为能简洁、清楚地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均简称为本装置。
18.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
19.本装置由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副驱动定量马达、离合器、节流阀、电磁换向阀、先导换向阀、梭阀和平衡阀等部件组成,实现绞盘的高速小扭矩和低速大扭矩两种工作状态,组合成快放快收,快放慢收,慢放快收,慢放慢收四种使用工况。
20.液压油源取自救援车或清障车等车辆的现有液压系统,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驱动默认小排量,适用于低负荷作业;当负荷增高时,电磁换向阀电磁铁y1得电,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变为大排量,同时离合器结合,副驱动定量马达同时做功,提高绞盘的输出扭矩。
21.由外接电磁换向阀切换a/b油口的进出油方向,控制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副驱动定量马达的旋向,以实现绞盘缆绳的收与放。当油路由b至a时:收缆绳,电磁换向阀y1得电,副驱动定量马达打开,输出大扭矩,当油路由a至b:放缆绳,电磁换向阀y1不得电。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1.主、副驱动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并联进行逻辑控制,可针对工况需求快捷切换低负荷和高负荷两个工作模式。
24.2.低负荷时采用单马达,小排量高转速,提高绞盘工作效率,改善系统能耗比。
25.3.高负荷时采用双马达共同做功,大排量低转速,提高绞盘的输出扭矩。
26.4.液压控制系统逻辑简单高效,可靠性强,并可根据需求集成遥控模块,方便单人操作。
27.5.先导控制阀及节流阀的设置,使离合器的接合更平稳。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29.图中:1

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2

副驱动定量马达,3

离合器,4

节流阀,5

先导换向阀,6

电磁换向阀,7

梭阀,8

平衡阀。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它包括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1、副驱动定量马达2、离合器3、节流阀4、先导换向阀5、电磁换向阀6、梭阀7和平衡阀8,所述梭阀7的第一油口、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1的第一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2的第一油口连接形成主油路的a油口,a油口同时通过控制油路连接至平衡阀8的第一控制油口;
32.所述梭阀7的第三油口、平衡阀8的第三油口连接形成主油路的b油口;
33.所述梭阀7的第二油口连接至电磁换向阀6的第三油口和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1的
第四油口,电磁换向阀6的第一油口连接至先导换向阀5的第一/第二油口和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1的第二油口,先导换向阀5的第四油口连接至离合器3的第一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2的第二油口;
34.所述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1的第三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2的第三油口同时连接至平衡阀8的第二油口;
35.所述先导换向阀5的第三油口、副驱动定量马达2的第四油口、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1的第五油口和电磁换向阀6的第二油口连接形成溢流油路的t油口。
36.所述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1和副驱动定量马达2通过液压管路并联。
37.先导换向阀5的第四油口和离合器3的第一油口之间设置节流阀4。
38.上述的液压元件均为现有技术部分,在市场即可购得,在此不再赘述。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副驱动定量马达、离合器、节流阀、先导换向阀、电磁换向阀、梭阀和平衡阀,所述梭阀的第一油口、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一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的第一油口连接形成主油路的a油口,a油口同时通过控制油路连接至平衡阀的第一控制油口;所述梭阀的第三油口、平衡阀的第三油口连接形成主油路的b油口;所述梭阀的第二油口连接至电磁换向阀的第三油口和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四油口,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连接至先导换向阀的第一/第二油口和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二油口,先导换向阀的第四油口连接至离合器的第一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的第二油口;所述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三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的第三油口同时连接至平衡阀的第二油口;所述先导换向阀的第三油口、副驱动定量马达的第四油口、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的第五油口和电磁换向阀的第二油口连接形成溢流油路的t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和副驱动定量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换向阀的第四油口和离合器的第一油口之间设有节流阀。

技术总结
一种液压绞盘控制装置,包括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副驱动定量马达、离合器、节流阀、先导换向阀、电磁换向阀、梭阀和平衡阀,所述梭阀第一油口、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第一油口和副驱动定量马达第一油口连接形成主油路的A油口,梭阀第三油口、平衡阀第三油口连接形成主油路的B油口;所述先导换向阀第三油口、副驱动定量马达第四油口、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第五油口和电磁换向阀第二油口连接形成溢流油路的T油口;所述主驱动两点变量马达和副驱动定量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并联,所述先导换向阀第四油口和离合器第一油口之间设由有节流阀。使用本实用新型,实现绞盘的高速小扭矩和低速大扭矩两种工作状态下的稳定运行。作状态下的稳定运行。作状态下的稳定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田善玉 徐尚国 郭平 黄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1
技术公布日:2021/1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