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带多形式的皮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动作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带多形式的皮带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2.非标自动化领域往往需要驱动多个转轮,如果每个转轮都针对连接一个旋转电机,这样制造成本首先很高;如果一个旋转电机带动多个转轮,那也容易出现不同的转轮转速不同的情况,并且需要针对设计足够的位置来布置传动带。由一个旋转电机带动多个转轮的情况,现有设计中往往同步转动效果也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带多形式的皮带传动机构,实现一个主动轮带动多个从动轮同步转动,节约设备成本,从动轮之间同步性较好。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带多形式的皮带传动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一带多形式的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轮,若干个从动轮间隔布置,所有从动轮各自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空间平面内;主动轮,一个主动轮与从动轮自身轴线相互平行布置,主动轮自身轴线与所有从动轮各自轴线所确定的空间平面平行;传动带,包括自身内圈与主动轮和所有从动轮接触的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的自身中心线轨迹构成圆角三角形,还包括将主动轮与距主动轮最近的一个从动轮连接的第二传动带,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从动轮的第三传动带。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一个主动轮带动多个从动轮同步转动,节约了设备成本,从动轮相互之间不易窜动,同步性较好。动力的传递是沿着第二传动带并向后一个又一个的第三传动带传递,如果仅这样可能会导致离得越远的从动轮转速越低。但是本技术方案增设了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能与所有的从动轮都实现点接触,能起到辅助传动的作用,每个从动轮都能借助第一传动带从主动轮那获得一手的动力,但仅有第一传动带那也不行,所以从动轮是第一传动带、第三传动带搭配的。第一传动带由于自身轨迹呈圆角三角形,所以第一传动带与从动轮的接触处会有一定的压迫力,这样才能保证第一传动带能向从动轮传递力。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有从动轮各自轴线位于同一空间水平面上,主动轮的自身高度低于从动轮所在高度。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设备可以用在水平移动机构领域。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传动带的自身中心线轨迹包括水平段、第一斜向段、第二斜向段,水平段与所有从动轮的顶部接触;主动轮位于所有从动轮的同一侧,第一传动带上从主动轮至最远从动轮之间构成第一斜向段,第一传动带上从主动轮至最近从动轮之间构成第二斜向段,第二斜向段与水平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定了主动轮、从动轮具体的位置状态,整个从动轮还具备一定的升降空间,因为第一传动带有一定的三角形变形余地。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有从动轮的直径相等,主动轮的直径大于从动轮的直径,相邻从动轮之间等间距布置。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动轮直径较大,避免第一传动带滑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主动轮连接有旋转电机,从动轮共同连接有一个固定梁。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梁为各个从动轮提供的装配位置,同时也能克服传动带的拉力。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主动轮、从动轮上均具备三道周向槽,第二传动带与从动轮三道周向槽中的中间一道周向槽接触,第一传动带与从动轮上背离固定梁一端的一道周向槽接触,第三传动带仅与从动轮上靠近固定梁一端的两道周向槽接触。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传动带是最开始传递主要旋转动力的传动带,所以第二传动带接触的周向槽是居中的,避免接触位置过于偏移从而导致从动轮偏移。大多从动轮往往接触有两条第三传动带,所以第三传动带要相互错开。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带各自横断面轮廓为圆形。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带为横断面为圆形的传动条,这种形式的传动条弹力较好。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主动轮、从动轮自身外表面在周向槽与固定梁之间还具备周向的预留槽,预留槽的宽度大于单个周向槽的宽度。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预留槽可以用来布置较薄较宽的传动带,为从动轮与其他部件搭配连接提供了预留位置,具备更大的改进空间。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传动带的立体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动轮、从动轮、固定梁、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8]1‑
旋转电机;2

固定梁;3

主动轮;4

从动轮;5

第一传动带;5a

水平段;5b

第一斜向段;5c

第二斜向段;6

第二传动带;7

第三传动带;8

预留槽;9

周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一带多形式的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轮4,若干个从动轮4间隔布置,所有从动轮4各自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空间平面内;主动轮3,一个主动轮3与从动轮4自身轴线相互平行布置,主动轮3自身轴线与所有从动轮4各自轴线所确定的空间平面平行;传动带,包括自身内圈与主动轮3和所有从动轮4接触的第一传动带5,第一传动带5的自身中心线轨迹构成圆角三角形,还包括将主动轮3与距主动轮3最近的一个从动轮4连接的第二传动带6,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从动轮4的第三传动带7。
[003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一个主动轮带动多个从动轮同步转动,节约了设备成本,从动轮相互之间不易窜动,同步性较好。动力的传递是沿着第二传动带并向后一个又一个的第三传动带传递,如果仅这样可能会导致离得越远的从动轮转速越低。但是本技术方案增设了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能与所有的从动轮都实现点接触,能起到辅助传动的作用,每个从动轮都能借助第一传动带从主动轮那获得一手的动力,但仅有第一传动带那也不行,所以从动轮是第一传动带、第三传动带搭配的。第一传动带由于自身轨迹呈圆角三角形,所以第一传动带与从动轮的接触处会有一定的压迫力,这样才能保证第一传动带能向从动轮传递力。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有从动轮4各自轴线位于同一空间水平面上,主动轮3的自身高度低于从动轮4所在高度。
[003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设备可以用在水平移动机构领域。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带5的自身中心线轨迹包括水平段5a、第一斜向段5b、第二斜向段5c,水平段5a与所有从动轮4的顶部接触;主动轮3位于所有从动轮4的同一侧,第一传动带5上从主动轮3至最远从动轮4之间构成第一斜向段5b,第一传动带5上从主动轮3至最近从动轮4之间构成第二斜向段5c,第二斜向段5c与水平段5a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3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定了主动轮、从动轮具体的位置状态,整个从动轮还具备一定的升降空间,因为第一传动带有一定的三角形变形余地。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有从动轮4的直径相等,主动轮3的直径大于从动轮4的直径,相邻从动轮4之间等间距布置。
[003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动轮直径较大,避免第一传动带滑动。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动轮3连接有旋转电机1,从动轮4共同连接有一个固定梁2。
[003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梁为各个从动轮提供的装配位置,同时也能克服传动带的拉力。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动轮3、从动轮4上均具备三道周向槽9,第二传动带6与从动轮4三道周向槽9中的中间一道周向槽9接触,第一传动带5与从动轮4上背离固定梁2一端的一道周向槽9接触,第三传动带7仅与从动轮4上靠近固定梁2一端的两道周向槽9接触。
[004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传动带是最开始传递主要旋转动力的传动带,所以第二传动带接触的周向槽是居中的,避免接触位置过于偏移从而导致从动轮偏移。
大多从动轮往往接触有两条第三传动带,所以第三传动带要相互错开。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带5、第二传动带6、第三传动带7各自横断面轮廓为圆形。
[004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带为横断面为圆形的传动条,这种形式的传动条弹力较好。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动轮3、从动轮4自身外表面在周向槽9与固定梁2之间还具备周向的预留槽8,预留槽8的宽度大于单个周向槽9的宽度。
[004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预留槽可以用来布置较薄较宽的传动带,为从动轮与其他部件搭配连接提供了预留位置,具备更大的改进空间。
[0046]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