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汽车内饰件运输防损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23: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内饰件运输防损的工装。


背景技术:

2.对于异形的产品需要制作专用的随形工装架运输,才能保证产品在长途运输中不受损。目前批量运输采用仓储笼或者工装架,但由于汽车内饰件产品本身是软质材料且对外观要求较高,长途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好容易造成产品外观破损以及产品变形,且工装架制造成本较高,需重复使用,空工装架返回造成了大量的运输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内饰件运输防损的工装,本应用于汽车内饰件运输防损的工装采用悬挂式装载,四周镂空,外形面采用支撑立柱防护,可防止产品撞击受损,工装架体可折叠回收,降低运输费用。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应用于汽车内饰件运输防损的工装,包括工装架体,所述工装架体包括底座、底架、支撑防护柱和折叠翻转机构,所述底架包括左底架、右底架、前底架和后底架,所述折叠翻转机构包括左前折叠翻转机构、右前折叠翻转机构、左后折叠翻转机构、右后折叠翻转机构和悬臂折叠翻转机构;
6.所述左前折叠翻转机构、右前折叠翻转机构、左后折叠翻转机构和右后折叠翻转机构分别位于工装架体四个拐角处,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7.所述左前折叠翻转机构和右前折叠翻转机构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一外套和第一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位于第一外套的内侧且第一支撑立柱与第一外套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套的后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支撑立柱能沿着第一外套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
8.所述右后折叠翻转机构和左后折叠翻转机构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二外套和第二支撑立柱,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位于第二外套的内侧且第二支撑立柱与第二外套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套的前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支撑立柱能沿着第二外套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
9.所述悬臂折叠翻转机构有两个,均包括第三外套和第三支撑立柱,所述第三支撑立柱位于第三外套的内侧且第三支撑立柱与第三外套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外套的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三支撑立柱能沿着第三外套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
10.所述支撑防护柱包括第四支撑立柱、支撑横杆和第一防护柱,所述第四支撑立柱有两个,且两个第四支撑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柱;
11.所述左前折叠翻转机构和左后折叠翻转机构之间连接有左底架,右前折叠翻转机
构和右后折叠翻转机构之间连接有右底架,左前折叠翻转机构和右前折叠翻转机构之间连接有前底架,左后折叠翻转机构和右后折叠翻转机构之间连接有后底架;所述第三外套的底部与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臂,所述悬臂的长度方向向支撑防护柱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支撑立柱的底部与前底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悬臂平行设置且悬臂的一端与支撑横杆插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套上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的顶部设有拐弯槽,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滑槽和拐弯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上的螺栓能在滑槽和拐弯槽内旋转从而实现第一支撑立柱沿着第一外套上开口所在方向的翻转折叠;
13.所述第二外套上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的顶部设有拐弯槽,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滑槽和拐弯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上的螺栓能在滑槽和拐弯槽内旋转从而实现第二支撑立柱沿着第二外套上开口所在方向的翻转折叠;
14.所述第三外套上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的顶部设有拐弯槽,所述第三支撑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滑槽和拐弯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立柱上的螺栓能在滑槽和拐弯槽内旋转从而实现第三支撑立柱沿着第三外套上开口所在方向的翻转折叠。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套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第一支撑立柱的支撑台,所述第二外套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第二支撑立柱的支撑台,所述第三外套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第三支撑立柱的支撑台。
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底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且该支撑台位于两个所述悬臂折叠翻转机构之间,该支撑台用于支撑翻转折叠后的第三支撑立柱。
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底架和右底架相互平行,前底架和后底架相互平行,左底架、右底架、前底架和后底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左底架、右底架、前底架和后底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格栅架。
1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横杆上固定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上固定连接有插销,所述悬臂与支撑横杆通过插销插接。
1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柱。
2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柱为倒u型,第二防护柱为条形。
2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底架、右底架、前底架、后底架、第一支撑立柱、第二支撑立柱、第三支撑立柱、第四支撑立柱、支撑横杆、第一防护柱和第二防护柱均采用方管。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实用新型工装架体四周镂空,通过悬臂悬挂汽车内饰件产品,外形面采用第一支撑立柱、第二支撑立柱、第三支撑立柱和第四支撑立柱防护,能有效的防护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撞、被挤压导致的受损和变形,使得产品不受损、不变形。工装架体整体可以折叠回
收,可降低70%的运输费用。本实用新型工装架体整体采用高强度的方管焊接成型,整体结构结实,确保了整体工装架体的强度,规避了运输过程中车辆晃动产生撞击造成产品货损及变形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架体结构上做了较大的创新,增加了折叠翻转机构,可降低空工装架体回收时70%的体积;多个工装架体可以折叠后叠摞,体积小,方便再次运回生产产品的厂家,反复利用。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装架体立体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装架体平面图。
26.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悬臂角度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装架体折叠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30.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汽车内饰件运输防损的工装,包括工装架体,所述工装架体包括底座1、底架、支撑防护柱和折叠翻转机构。所述底架包括左底架18、右底架20、前底架17和后底架19。所述折叠翻转机构包括左前折叠翻转机构2、右前折叠翻转机构6、左后折叠翻转机构7、右后折叠翻转机构10和悬臂折叠翻转机构11。
31.如图1所示,所述左前折叠翻转机构2、右前折叠翻转机构6、左后折叠翻转机构7和右后折叠翻转机构10分别位于工装架体四个拐角处,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
32.如图1所示,所述左前折叠翻转机构2和右前折叠翻转机构6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一外套4和第一支撑立柱3,所述第一支撑立柱3位于第一外套4的内侧且第一支撑立柱3与第一外套4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套4的后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支撑立柱3能沿着第一外套4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
33.如图1所示,所述右后折叠翻转机构10和左后折叠翻转机构7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二外套9和第二支撑立柱8,所述第二支撑立柱8位于第二外套9的内侧且第二支撑立柱8与第二外套9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套9的前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支撑立柱8能沿着第二外套9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
34.如图1所示,所述悬臂折叠翻转机构11有两个,均包括第三外套13和第三支撑立柱12,所述第三支撑立柱12位于第三外套13的内侧且第三支撑立柱12与第三外套13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外套13的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三支撑立柱12能沿着第三外套13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两个悬臂折叠翻转机构11的第三外套13上的开口相对设置。
3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防护柱包括第四支撑立柱14、支撑横杆15和第一防护柱16,所述第四支撑立柱14有两个,且两个第四支撑立柱14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15,所述支撑横杆1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柱16。
36.如图1所示,所述左前折叠翻转机构2和左后折叠翻转机构7之间连接有左底架18,右前折叠翻转机构6和右后折叠翻转机构10之间连接有右底架20,左前折叠翻转机构2和右前折叠翻转机构6之间连接有前底架17,左后折叠翻转机构7和右后折叠翻转机构10之间连
接有后底架19;所述第三外套13的底部与后底架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立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焊接有)悬臂24,所述悬臂24的长度方向向支撑防护柱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支撑立柱14的底部与前底架17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悬臂24平行设置且悬臂24的一端与支撑横杆15插接。
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套4上开设有条形滑槽5,所述条形滑槽5的顶部设有拐弯槽25,所述第一支撑立柱3上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滑槽5和拐弯槽2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立柱3上的螺栓能在滑槽5和拐弯槽25内旋转从而实现第一支撑立柱3沿着第一外套4上开口所在方向的翻转折叠。所述第二外套9上开设有条形滑槽5,所述条形滑槽5的顶部设有拐弯槽25,所述第二支撑立柱8上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滑槽5和拐弯槽2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立柱8上的螺栓能在滑槽5和拐弯槽25内旋转从而实现第二支撑立柱8沿着第二外套9上开口所在方向的翻转折叠。所述第三外套13上开设有条形滑槽5,所述条形滑槽5的顶部设有拐弯槽25,所述第三支撑立柱12上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滑槽5和拐弯槽25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立柱12上的螺栓能在滑槽5和拐弯槽25内旋转从而实现第三支撑立柱12沿着第三外套13上开口所在方向的翻转折叠。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套4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第一支撑立柱3的支撑台21,所述第二外套9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第二支撑立柱8的支撑台21,所述第三外套13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第三支撑立柱12的支撑台21。
39.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底架1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1,且该支撑台21位于两个所述悬臂折叠翻转机构11之间,该支撑台21用于支撑翻转折叠后的第三支撑立柱12。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底架18和右底架20相互平行,前底架17和后底架19相互平行,左底架18、右底架20、前底架17和后底架19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左底架18、右底架20、前底架17和后底架19之间固定连接有格栅架22。
41.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横杆15上固定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上固定连接有插销26,如图3所示,所述悬臂24与支撑横杆15通过插销26插接。
42.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立柱8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柱23。
4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柱16为倒u型,第二防护柱23为条形。
44.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底架18、右底架20、前底架17、后底架19、第一支撑立柱3、第二支撑立柱8、第三支撑立柱12、第四支撑立柱14、支撑横杆15、第一防护柱16和第二防护柱23均采用方管。
45.本实施例工装架体采用悬挂式装载,四周镂空,外形面采用方管防护,可防止产品撞击受损,工装架体折叠回收,可降低70%的运输费用。
46.本实施例采用方管整体焊接,设计专用悬挂产品的悬臂23,方便产品悬挂装配。
47.本实施例中的方管整体采用40
×
40
×
4(mm)的方管材料,确保了整体工装架体的强度。
48.本实施例的折叠方向示意图如图5所示,左前折叠翻转机构2中第一支撑立柱3上的螺栓在第一外套4的滑槽5底部旋转,同时第一支撑立柱3能沿着第一外套4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90度,第一支撑立柱3折叠至左底架18上。左后折叠翻转机构7中的第二支撑立柱8上的螺栓沿着第二外套9上的滑槽5向上移动,移动到滑槽5顶部的拐弯槽25内,之后,第二支撑立柱8上的螺栓在第二外套9上的拐弯槽25内旋转,同时第二支撑立柱8能沿着第二
外套9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90度,第二支撑立柱8折叠至第一支撑立柱3上。当然,也可以先将左后折叠翻转机构7中的第二支撑立柱8翻转折叠90度至左底架18上,再将左前折叠翻转机构2中第一支撑立柱3沿着第一外套4的滑槽5向上滑动后翻转折叠90度至第二支撑立柱8上。
49.同理,右前折叠翻转机构6中第一支撑立柱3上的螺栓在第一外套4的滑槽5底部旋转,同时第一支撑立柱3能沿着第一外套4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90度,第一支撑立柱3折叠至右底架20上。右后折叠翻转机构10中的第二支撑立柱8上的螺栓沿着第二外套9上的滑槽5向上移动,移动到滑槽5顶部的拐弯槽25内,之后,第二支撑立柱8上的螺栓在第二外套9上的拐弯槽25内旋转,同时第二支撑立柱8能沿着第二外套9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90度,第二支撑立柱8折叠至第一支撑立柱3上。当然,也可以先将右后折叠翻转机构10中的第二支撑立柱8先翻转折叠90度至右底架20上,再将右前折叠翻转机构6中的第一支撑立柱3沿着第一外套4的滑槽5向上滑动后翻转折叠90度至第二支撑立柱8上。
50.再将第四支撑立柱14在前底架17上向前或者向后旋转90度;
51.最后,悬臂折叠翻转机构11中第三支撑立柱12上的螺栓在第三外套13的滑槽5底部旋转,同时第三支撑立柱12能沿着第三外套13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90度,第三支撑立柱12折叠至支撑台21上。另一个悬臂折叠翻转机构11中的第三支撑立柱12上的螺栓沿着第三外套13上的滑槽5向上移动,移动到滑槽5顶部的拐弯槽25内,之后,第三支撑立柱12上的螺栓在第三外套13上的拐弯槽25内旋转,同时第三支撑立柱12能沿着第三外套13上开口所在方向翻转折叠90度,第三支撑立柱12折叠至另一个第三支撑立柱12上。
5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工装架体从折叠状态展开,第四支撑立柱14向前折叠,再将汽车内饰件产品(汽车内饰件产品有两个孔方便悬挂)上的两个孔分别悬挂至两个悬臂24上,悬臂24与悬臂折叠翻转机构11连接的一端低于插销26插接的另一端,使得产品的前端底部高于后端底部,以防前端底部触碰到格栅架22。将第四支撑立柱14展开到垂直状态,再将插销插入悬臂24和支撑横杆15内,完成安装。
53.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