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9: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病媒生物监测领域,为医学昆虫学范畴,具体是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蠓科昆虫俗称蠓虫,别名:小咬、墨蚊、蟆子等,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该科昆虫体型微小,细长或短粗,体长多数为1.5mm。蠓虫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虫卵多产于富含有机质的潮湿土壤、水塘、树洞、水洼等处,成虫多隐蔽于洞穴、杂草、林间、厩舍等避光和无风的场所。
3.该科中的库蠓是己知最小的吸血双翅目昆虫,体长仅为1

3毫米,可直接刺叮骚扰吸血,也可传播多种人类和牲畜疾病,在医学和兽医学研宄中具有重要意义。除一些线虫和原生动物以外,己经从库蠓中分离出超过50种虫媒病毒,其中具有重要经济影响的病毒包括蓝舌病病毒(btv)、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ehdv)和非洲马瘟病毒(ahsv)等,以及最近分离出的施马伦贝格病毒。
4.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特别是近年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不断改变,虫媒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因此对于病媒生物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包括伸缩杆、网圈、采集网、拉锁、隔离网以及布套,其中,所述网圈的外表上适配套设有所述布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圈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上,所述网圈外表面上的布套与所述采集网和所述隔离网的顶端缝制相连,且所述隔离网位于所述采集网内,所述采集网上设置有所述拉锁;
7.所述网圈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扣,且所述锁紧扣上设置有连接螺丝,所述网圈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折叠扣。
8.进一步,作为优选,位于收缩状态下的所述伸缩杆的长度设置为30cm,位于伸长状态下的所述伸缩杆的最大长度设置为80cm。
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网圈采用不锈钢材质,且所述网圈的内径设置为 20cm。
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布套设置为白色棉布。
1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网采用30目纱网,且所述隔离网的深度设置为20cm。
12.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采集网采用60目纱网,且所述采集网的深度设置为60cm,所述采集网的顶端内径设置为20cm,所述采集网的底端内径设置为10cm。
1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拉锁设置在采集网底部15cm高处侧面,且拉锁的拉头朝外
设置,所述拉锁的长度设置为12cm。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装置改变没有全国统一的蠓类采集网现状,可以统一监测方法和器械,利于监测数据的对比和同比。
16.2.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现有蠓类采集网基础上进行升级完善,增加隔离网隔离大型杂物和大型飞虫,提高监测效率,降低蠓类损伤比例。
17.3.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侧面拉锁设计可以在户外便捷高效地收集已采集的蠓虫,便于继续对不同生境、不同监测点进行连续监测。
18.4.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采集网可伸缩折叠设计,便于携带,同时由于设计简单,进一步降低部分复杂捕虫设备故障率的问题,提高户外实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中网圈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22.图中:1、伸缩杆;2、网圈;3、采集网;4、拉锁;5、隔离网;6、折叠扣;7、锁紧扣。
具体实施方式
23.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4.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包括伸缩杆1、网圈2、采集网3、拉锁4、隔离网5以及布套,其中,网圈2的外表上适配套设有布套,网圈2的左侧固定连接在伸缩杆1 的伸缩端上,网圈2外表面上的布套与采集网3和隔离网5的顶端缝制相连,且隔离网5位于采集网3内,采集网3上设置有拉锁4;
25.网圈2与伸缩杆1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扣7,且锁紧扣7上设置有连接螺丝,网圈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折叠扣6。
26.本实施例中,位于收缩状态下的伸缩杆1的长度设置为30cm,位于伸长状态下的伸缩杆1的最大长度设置为80cm。
27.本实施例中,网圈2采用不锈钢材质,且网圈2的内径设置为20cm。
28.本实施例中,布套设置为白色棉布。
29.本实施例中,隔离网5采用30目纱网,且隔离网5的深度设置为20cm。
30.本实施例中,采集网3采用60目纱网,且采集网3的深度设置为60cm,采集网3的顶端内径设置为20cm,采集网3的底端内径设置为10cm。
31.本实施例中,拉锁4设置在采集网3底部15cm高处侧面,且拉锁4的拉头朝外设置,拉锁4的长度设置为12cm。
32.在具体实施时,伸缩杆1与网圈2相连,收纳时可以缩放和折叠;布套套设于网圈2上,布套与隔离网5和采集网3顶端缝制相连;隔离网5可防止树叶、杂草等大型杂质和其他大型飞虫进入采集网3,进而将蠓虫挤压、蹂躏致残,以至于无法鉴定;拉锁4在采集网靠近底部侧面,拉锁4锁头朝外,在采集标本时拉锁4拉上,采集完成时将采集网3底部放入毒虫
瓶中先进行快速毒杀,然后打开拉锁4将毒杀后采集的蠓虫放入采集管中做好标签,随后采集网3上的拉锁4拉上后可继续进行不同生境、不同监测点的监测。
33.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包括伸缩杆(1)、网圈(2)、采集网(3)、拉锁(4)、隔离网(5)以及布套,其中,所述网圈(2)的外表上适配套设有所述布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圈(2)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1)的伸缩端上,所述网圈(2)外表面上的布套与所述采集网(3)和所述隔离网(5)的顶端缝制相连,且所述隔离网(5)位于所述采集网(3)内,所述采集网(3)上设置有所述拉锁(4);所述网圈(2)与所述伸缩杆(1)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扣(7),且所述锁紧扣(7)上设置有连接螺丝,所述网圈(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折叠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收缩状态下的所述伸缩杆(1)的长度设置为30cm,位于伸长状态下的所述伸缩杆(1)的最大长度设置为8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圈(2)采用不锈钢材质,且所述网圈(2)的内径设置为2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套设置为白色棉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网(5)采用30目纱网,且所述隔离网(5)的深度设置为20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网(3)采用60目纱网,且所述采集网(3)的深度设置为60cm,所述采集网(3)的顶端内径设置为20cm,所述采集网(3)的底端内径设置为10c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4)设置在采集网(3)底部15cm高处侧面,且拉锁(4)的拉头朝外设置,所述拉锁(4)的长度设置为12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媒监测用蠓类采集装置,其包括伸缩杆、网圈、采集网、拉锁、隔离网以及布套,其中,所述网圈的外表上适配套设有所述布套,所述网圈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上,所述网圈外表面上的布套与所述采集网和所述隔离网的顶端缝制相连,且所述隔离网位于所述采集网内,所述采集网上设置有所述拉锁。本实用新型装置改变没有全国统一的蠓类采集网现状,可以统一监测方法和器械,利于监测数据的对比和同比,同时,在现有蠓类采集网基础上进行升级完善,增加隔离网隔离大型杂物和大型飞虫,提高监测效率,降低蠓类损伤比例。比例。比例。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毅 陈峰 曲德鑫 杨庆贵 朱伯林 孙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州海关
技术研发日:2021.03.18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