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强度双碟止动垫圈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3: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强度双碟止动垫圈。


背景技术:

2.防松垫圈又名防松垫片、自锁垫圈、自锁垫片、双叠自锁防松垫圈等。传统垫圈是单片的垫片独立工作的,防松垫圈主要依靠摩擦力来达到防松效果。其结构形式由两片组成,其独特的嵌入式结构改变了传统垫圈主要通过摩擦力来达到防松的方式,利用两垫片之间的张力来达到防松和制紧的双重效果。其相互锁紧的两个垫圈之间虽具有良好的咬合力和防松效果,但垫圈与工件、螺母等之间的装配缺少良好的定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双碟止动垫圈,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度双碟止动垫圈,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表面呈勾槽状,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表面呈波纹状;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表面呈勾槽状,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表面呈波纹状,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垫圈的波纹与所述第二垫圈的波纹相互契合限位;
4.所述第二垫圈的一侧壁面设有第一止动片,所述第一止动片与所述第二垫圈的侧边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止动片与所述第二垫圈呈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垫圈内的一侧壁面设有第二止动片,所述第二止动片与所述第二垫圈的侧边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止动片与所述第二垫圈呈可弯折设置。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片的平面呈矩形片结构,所述第一止动片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垫圈的底面呈齐平设置,所述第一止动片的顶面高度略低于所述第二垫圈表面的波纹的低点高度。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止动片的平面呈矩形片结构,所述第二止动片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垫圈的底面呈齐平设置,所述第二止动片的顶面高度略低于所述第二垫圈表面的波纹的低点高度。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片与所述第二止动片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二止动片的长度略长于所述第一止动片的长度。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片、第二止动片与所述第二垫圈的圆心夹角为120
°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进行相对契合状态下,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形成自锁结构,可对第二垫圈的外侧的第一止动片与第二止动片进行弯折,并贴合于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侧壁面,同时嵌入与本实用新型相装配的工件或螺母等连接结构,将本实用新型的双叠垫圈结构与连接结构进行周向锁紧,形成整体结构形式,对双碟垫圈进行止动。本实用新型的双碟止动垫圈具有更强的防松性能。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后的俯视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后的侧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整体装配后的俯视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整体装配后的侧视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第一止动片处的示意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整体装配后的俯视图。
1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整体装配后的侧视图。
1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一止动片处的示意图。
1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整体装配后的俯视图。
2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整体装配后的侧视图。
2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第一止动片处的示意图。
2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整体装配后的俯视图。
23.附图标记列表:
24.第一垫圈1;
25.第二垫圈2;
26.第一止动片2

1;
27.第二止动片2

2;
28.止动片防滑纹3;
29.垫圈防滑纹4;
30.止动片防滑块5;
31.垫圈防滑块6;
32.止动片嵌块7;
33.垫圈嵌槽8;
34.限位块9。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胶粘、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36.实施例一
37.结合附图可见,一种高强度双碟止动垫圈,包括第一垫圈1和第二垫圈2,所述第一垫圈1的一侧表面呈勾槽状,所述第一垫圈1的一侧表面呈波纹状;所述第二垫圈2的一侧表面呈勾槽状,所述第二垫圈2的一侧表面呈波纹状,所述第一垫圈1与所述第二垫圈2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垫圈1的波纹与所述第二垫圈2的波纹相互契合限位;
38.所述第二垫圈2的一侧壁面设有第一止动片2

1,所述第一止动片2

1与所述第二垫圈2 的侧边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止动片2

1与所述第二垫圈2呈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垫圈2内的一侧壁面设有第二止动片2

2,所述第二止动片2

2与所述第二垫圈
2的侧边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止动片2

2与所述第二垫圈2呈可弯折设置。
3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的平面呈矩形片结构,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垫圈2的底面呈齐平设置,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的顶面高度略低于所述第二垫圈2表面的波纹的低点高度。
4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止动片2

2的平面呈矩形片结构,所述第二止动片2

2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垫圈2的底面呈齐平设置,所述第二止动片2

2的顶面高度略低于所述第二垫圈2表面的波纹的低点高度。
4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片2

1与所述第二止动片2

2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二止动片2

2 的长度略长于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的长度。
4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第二止动片2

2与所述第二垫圈2的圆心夹角为120
°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43.本实施例将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进行相对契合状态下,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形成自锁结构,可对第二垫圈的外侧的第一止动片与第二止动片进行弯折,并贴合于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侧壁面,同时嵌入与本实施例相装配的工件或螺母等连接结构,将本实施例的双叠垫圈结构与连接结构进行周向锁紧,形成整体结构形式,对双碟垫圈进行止动。本实施例的双碟止动垫圈具有更强的防松性能。
44.实施例二
45.结合附图可见,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46.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第二止动片2

2的表面均设有止动片防滑纹3,所述止动片防滑纹 3设置于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第二止动片2

2的中心,所述止动片防滑纹3呈窄带形状,每条所述止动片防滑纹3呈纵向设置;
47.所述第一垫圈1的侧壁面周向设有垫圈防滑纹4,所述垫圈防滑纹4设置于所述第一垫圈1的侧壁面顶侧,所述垫圈防滑纹4呈窄带形状,每条所述垫圈防滑纹4呈纵向设置,所述止动片防滑纹3可嵌合于所述垫圈防护纹内,实现所述第一垫圈1与所述第二垫圈2摩擦限位。
48.进一步的,所述止动片防滑纹3的宽度略小于所述垫圈防滑纹4的宽度。
49.实施例三
50.结合附图可见,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51.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第二止动片2

2的表面均设有止动片防滑块5,所述止动片防滑块 5设置于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第二止动片2

2的中心,每个所述止动片防滑块5呈纵向设置;
52.所述第一垫圈1的侧壁面周向设有垫圈防滑块6,所述垫圈防滑块6设置于所述第一垫圈1的侧壁面顶侧,每个所述垫圈防滑块6呈纵向设置,所述止动片防滑块5与所述垫圈防滑块6呈可契合设置,实现所述第一垫圈1与所述第二垫圈2嵌合限位。
53.进一步的,所述止动片防滑块5呈半圆柱状结构,所述止动片防滑块5的两端呈圆弧状结构;所述止动片防滑块5的数量为三个,横向呈阵列设置。
54.进一步的,所述垫圈防滑块6的形状与所述止动片防滑块5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垫圈防滑块6横向呈阵列设置;所述垫圈防滑块6的长度略长于所述止动片防滑块5的长度。
55.实施例四
56.结合附图可见,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57.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第二止动片2

2的表面均设有止动片嵌块7,所述止动片嵌块7设置于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第二止动片2

2的中心,每个所述止动片嵌块7呈横向设置;
58.所述第一垫圈1的侧壁面周向呈凹槽状,形成垫圈嵌槽8,所述垫圈嵌槽8的槽底面呈防滑纹状结构,所述止动片嵌块7与所述垫圈嵌槽8呈嵌合设置,实现所述第一垫圈1与所述第二垫圈2嵌合限位。
59.进一步的,所述止动片嵌块7的底端部呈前端窄后端块的锥形结构,所述止动片嵌块7 的端面呈防滑纹状结构;所述止动片嵌块7的端面与所述垫圈嵌槽8的槽底面通过摩擦限位。
60.实施例五
61.结合附图可见,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62.所述第一垫圈1的侧壁面设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与所述第一垫圈1的侧壁面固定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块9相对设置形成一组限位块9,每组所述限位块9之间呈间隙设置,且间隙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止动片2

1的宽度相适应。
6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9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所述限位块9呈120
°
夹角设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