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3: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易腐垃圾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分。水分的存在增加了易腐垃圾的重量,导致运输不便,并且在运输过程中,水分容易溢出而产生污染或破坏。
3.对易腐垃圾的环保化处理,一般需要将易腐垃圾中的水分去除。如,在对易腐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工艺中,如果易腐垃圾中的水分含量太高则不易于燃烧。
4.现有技术中,螺旋挤压式的固液分离装置,其螺旋杆的直径始终保持不变,并且其螺旋叶片的螺距一般也保持不变,这种结构的固液分离装置,其固液分离效果较差。
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装置进行改进,以能提高固液分离装置对易腐垃圾固液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其在保证易腐垃圾输送效率的同时,能够对易腐垃圾进行更好的挤压,以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8.壳体,所述壳体沿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和出料端;
9.螺旋杆,所述螺旋杆沿所述预设方向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螺旋杆的直径自所述壳体的进料端至所述壳体的出料端逐渐增大;
10.多个沿所述螺旋杆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在所述螺旋杆上,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片沿轴线方向的距离自所述壳体的进料端至所述壳体的出料端逐渐减小;以及
11.挤压锥,所述挤压锥靠近所述壳体的出料端设置,所述挤压锥能沿所述预设方向朝向所述螺旋叶片的端面移动预设距离,以配合所述螺旋叶片和所述螺旋杆共同挤压易腐垃圾;
12.其中,所述螺旋杆能绕其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
13.作为优选,所述挤压锥与所述螺旋杆同轴设置,所述螺旋杆远离所述进料端的一端穿过所述挤压锥后与所述壳体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挤压锥能沿所述螺旋杆滑动预设距离。
14.作为优选,所述挤压锥背向所述螺旋叶片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气缸,从而在所述驱动气缸的带动下,所述挤压锥能朝向所述螺旋叶片的端面移动预设距离,所述驱动气缸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15.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螺旋叶片之间设有矿筛网,所述矿筛网与所述壳体的底端内壁之间构成集水腔,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与所述集水腔连通的排水口。
16.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排水口连通。
17.作为优选,所述壳体靠近其进料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
18.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出料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
19.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板。
20.作为优选,所述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靠近所述壳体的进料端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杆远离所述出料端的一端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2.本实用新型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其螺旋杆的直径自壳体的进料端至壳体的出料端逐渐增大,多个螺旋叶片沿螺旋杆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螺旋叶片沿轴线方向的距离自壳体的进料端至壳体的出料端逐渐减小,易腐垃圾从壳体进料端被输送至壳体出料端过程中,螺旋叶片以及螺旋杆共同对易腐垃圾进行挤压,并且挤压强度逐渐增大,从而在保证易腐垃圾输送效率的同时,能够对易腐垃圾进行更好的挤压,以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通过设置挤压锥能在壳体内朝向螺旋叶片的端面移动预设距离,当螺旋叶片将易腐垃圾输送至靠近壳体出料端时,挤压锥能够施加预设压力,以配合螺旋叶片和螺旋杆共同挤压易腐垃圾,使得对易腐垃圾的挤压更充分。
2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的左视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的主视图的剖面图;
28.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

壳体;2

螺旋叶片;3

螺旋杆;4

挤压锥;5

驱动电机;6

驱动气缸;7

矿筛网;8

水槽;9

导流板;10

支撑平台;11

支撑腿;
29.101

进料口;102

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32.壳体1,所述壳体1沿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和出料端;
33.螺旋杆3,所述螺旋杆3沿所述预设方向设于所述壳体1中,所述螺旋杆3的直径自所述壳体1的进料端至所述壳体1的出料端逐渐增大;
34.多个沿所述螺旋杆3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螺旋叶片2,所述螺旋叶片2套设在所述螺旋杆3上,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片2沿轴线方向的距离自所述壳体1的进料端至所述壳体1的出料端逐渐减小;以及
35.挤压锥4,所述挤压锥4靠近所述壳体1的出料端设置,所述挤压锥4能沿所述预设方向朝向所述螺旋叶片2的端面移动预设距离,以配合所述螺旋叶片2和所述螺旋杆3共同挤压易腐垃圾;
36.其中,所述螺旋杆3能绕其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螺旋叶片2转动。
37.参考附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支架、壳体1、螺旋叶片2、螺旋杆3、挤压锥4、驱动电机5和驱动气缸6。
38.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平台10和六个支撑腿11,六个支撑腿11设于支撑平台10的下端。
39.驱动电机5、壳体1和驱动气缸6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于支撑平台10上。
40.壳体1沿预设方向设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壳体1靠近其进料端处开设有进料口101,进料口101设于壳体1的上端,以便于从进料口101处向壳体1内投入易腐垃圾。壳体1的出料端开设有出料口102,出料口102靠近壳体1的底端设置,以便于去除液体后的易腐垃圾从壳体1中排出。
41.支撑平台10对应于壳体1的出料口102设有开口,在壳体1的出料口102处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板9,以便于对易腐垃圾的流动进行导向,使其能够流动至预设位置处,从而便于对易腐垃圾的收集。导流板9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导流板9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平台10的开口向下延伸。
42.螺旋杆3沿预设方向设于壳体1中,多个螺旋叶片2沿螺旋杆3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任意一个螺旋叶片2套设在螺旋杆3上。
43.螺旋杆3沿预设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螺旋杆3的第一端远离壳体1的出料端设置,螺旋杆3的第二端远离壳体1的进料端设置。
44.驱动电机5靠近壳体1的进料端设置,螺旋杆3的第一端伸出壳体1后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螺旋杆3的第一端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45.挤压锥4设于壳体1内并靠近壳体1的出料端设置,螺旋杆3的第二端穿过挤压锥4后与壳体1通过轴承连接,挤压锥4可以沿螺旋杆3轴向滑动。从而,在驱动电机5的带动下,螺旋杆3可绕其轴线转动,以带动螺旋叶片2转动,在螺旋叶片2转动的过程中,螺旋叶片2能够对易腐垃圾进行运输和挤压,以分离易腐垃圾中的液体。
46.传统的螺旋挤压式的固液分离装置,其螺旋杆3的直径始终保持不变,并且螺旋叶片2的螺距一般也保持不变,这种结构的固液分离效果较差。
47.本实施例中易腐垃圾固液分离装置,螺旋杆3的直径自壳体1的进料端至壳体1的出料端逐渐增大,多个螺旋叶片2沿螺旋杆3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螺旋叶片2沿轴线方向的距离自壳体1的进料端至壳体1的出料端逐渐减小。易腐垃圾从壳体1进料端被输送至壳体1出料端过程中,螺旋叶片2以及螺旋杆3共同对易腐垃圾进行挤压,并且挤压强度逐渐增大,从而,在保证易腐垃圾输送效率的同时,能够对易腐垃圾进行更好的挤压,以提
高固液分离的效果。
48.如上所述,挤压锥4设于壳体1内并靠近壳体1的出料端设置,螺旋杆3的第二端穿过挤压锥4后与壳体1通过轴承连接。挤压锥4与螺旋杆3同轴设置,挤压锥4能够沿螺旋杆3滑动预设距离。
49.驱动气缸6设于壳体1的外部,驱动气缸6靠近壳体1的出料端处设置。驱动气缸6的输出轴伸入壳体1内与挤压锥4背向螺旋叶片2的一端连接。从而在驱动气缸6的带动下,挤压锥4能在壳体1内朝向最靠近出料端的螺旋叶片2的端面移动预设距离,当螺旋叶片2将易腐垃圾输送至靠近壳体1出料端时,挤压锥4能够施加预设压力,以配合螺旋叶片2和螺旋杆3共同挤压易腐垃圾,使得对易腐垃圾的挤压更充分,以去除易腐垃圾中更多的液体,被去除液体的易腐垃圾从螺旋叶片2和挤压锥4之间排出,再经出料口102从壳体1中排出。
50.在壳体1的内壁和螺旋叶片2之间设有矿筛网7,矿筛网7沿预设方向从壳体1的进料端延伸至壳体1的出料端。矿筛网7成筒状,螺旋叶片2设于矿筛网7中。矿筛网7和壳体1的底端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以构成集水腔,在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与集水腔连通的排水口。在壳体1的下方设有水槽8,水槽8与排水口连通。从而,在对易腐垃圾挤压的过程中,易腐垃圾中的液体能够通过矿筛网7溢出至水槽8中。
51.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