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1: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们在工程作业中需要将污水排放出,且在雨水较多的区域进行排放大量的雨水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水流爆破,将污水进行排放。
3.由于较多污水直接流向地表,较为浪费,使用者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从而可以在生活用水方便进行二次利用,如此可以使得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人们一般将污水通过水车进行统一收集,然后通过过滤板对污水进行简单过滤后,将絮凝剂手动下料至水车中,如此需要人工手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使得絮凝剂与污水无法充分接触,影响污水处理。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的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需要人工手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使得絮凝剂与污水无法充分接触,影响污水处理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絮凝剂进行下料,且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的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包括有沉淀箱、第一固定柱、过滤箱、第二固定柱、夹板、拉杆、第三固定柱、第一直线弹簧、第一滑杆、过滤机构和清理机构,沉淀箱顶部两侧均对称式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顶部之间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一侧的下侧位置与沉淀箱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柱,过滤箱顶部中间两侧均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的数量为四个,两侧的第三固定柱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两个夹板,夹板外侧均设有拉杆,夹板与第一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过滤箱上设有过滤机构,过滤箱两侧均上下对称式设有清理机构。
7.进一步的,过滤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柱、电机、凸轮、摆杆、第五固定柱、第二滑杆、第二直线弹簧、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过滤箱顶部中间设有第四固定柱,第四固定柱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过滤箱两侧均上下对称式设有一组第五固定柱,每组第五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每组第五固定柱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与第五固定柱之间均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靠近电机一侧的两个第二滑杆中间均连接有摆杆,摆杆与凸轮配合,上侧的两个第二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滤板,下侧的两个第二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滤板。
8.进一步的,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一挡板、把手、第一转轴和第一扭簧,过滤箱两侧均上下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侧与过滤箱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簧,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外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有第六固定柱、第一输水管、混合框、第二输水管、第二转轴、搅拌板和水泵,沉淀箱上靠近电机一侧的下侧位置设有第六固定
柱,第六固定柱上设有第一输水管,过滤箱底部连接有混合框,混合框与第一输水管连接,第一输水管与沉淀箱之间连通有第二输水管,混合框中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搅拌板,混合框上设有水泵。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托板、储料框、推杆、第三滑杆、第三直线弹簧、第一转盘、限位盘和第二挡板,混合框顶部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储料框,储料框与混合框连通,储料框两侧均设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推杆,推杆和第三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第二转轴两侧均设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与推杆接触配合,第一转盘上均设有限位盘,推杆上侧均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均与储料框底部接触配合。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有第七固定柱、连杆、第四直线弹簧和缓冲板,沉淀箱两侧均对称式设有第七固定柱,第七固定柱上均滑动式设有连杆,第七固定柱和连杆之间均连接有第四直线弹簧,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
12.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限流机构,限流机构包括有水位管、第三转轴、单向齿轮、齿条、限位块和悬浮球,沉淀箱顶部靠近第六固定柱的一侧对称式设有水位管,第二输水管上侧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之间设有隔离球,第三转轴上均设有单向齿轮,水位管内均滑动式设有悬浮球,悬浮球顶部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水位管上侧,限位块顶部均连接有齿条,齿条与单向齿轮配合。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有排水管、第三挡板、第二转盘和第二扭簧,沉淀箱远离第六固定柱的一侧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中转动式设有第三挡板,第三挡板顶部设有第二转盘,排水管和第三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扭簧。
14.有益效果是:
15.1、使用者可以将絮凝剂下料至混合框中,通过第一转盘转动间歇性将推杆和第二挡板向上顶起,限位盘对推杆进行限位,第二挡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堵住储料框底部的开口,如此可以实现间歇性下料絮凝剂的效果;
16.2、水泵将过滤箱中的污水抽送至混合框中,污水流动使得搅拌板和第二转轴进行转动,如此使得污水和絮凝剂可以充分反应,在絮凝剂的作用下,方便污水进行后续沉淀;
17.3、污水排放至过滤箱中,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进行一次过滤,然后通过絮凝剂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可以将污水处理的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过滤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过滤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搅拌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发明搅拌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下料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下料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5为本发明限流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6为本发明限流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7为本发明排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中:1

沉淀箱,2

第一固定柱,3

过滤箱,4

第二固定柱,5

夹板,6

拉杆,7

第三固定柱,8

第一直线弹簧,9

第一滑杆,10

过滤机构,101

第四固定柱,102

电机,103

凸轮,104

摆杆,105

第五固定柱,106

第二滑杆,107

第二直线弹簧,108

第一过滤板,109

第二过滤板,11

清理机构,111

第一挡板,112

把手,113

第一转轴,114

第一扭簧,12

搅拌机构,121

第六固定柱,122

第一输水管,123

混合框,124

第二输水管,125

第二转轴,126

搅拌板,127

水泵,13

下料机构,131

托板,132

储料框,133

推杆,134

第三滑杆,135

第三直线弹簧,136

第一转盘,137

限位盘,138

第二挡板,14

缓冲机构,141

第七固定柱,142

连杆,143

第四直线弹簧,144

缓冲板,15

限流机构,151

水位管,152

第三转轴,153

单向齿轮,154

齿条,155

限位块,156

悬浮球,16

排水机构,161

排水管,162

第三挡板,163

第二转盘,164

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37.实施例1
38.一种环保型爆破水流利用装置,如图1

8所示,包括有沉淀箱1、第一固定柱2、过滤箱3、第二固定柱4、夹板5、拉杆6、第三固定柱7、第一直线弹簧8、第一滑杆9、过滤机构10和清理机构11,沉淀箱1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式设有第一固定柱2,第一固定柱2顶部之间连接有过滤箱3,过滤箱3后下侧与沉淀箱1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柱4,过滤箱3顶部中间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柱7,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柱7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滑杆9,第一滑杆9之间滑动式连接有两个夹板5,夹板5外侧均设有拉杆6,夹板5外侧与第一滑杆9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8,过滤箱3上设有过滤机构10,过滤箱3左右两侧均上下对称式设有清理机构11。
39.过滤机构10包括有第四固定柱101、电机102、凸轮103、摆杆104、第五固定柱105、第二滑杆106、第二直线弹簧107、第一过滤板108和第二过滤板109,过滤箱3顶部中间设有第四固定柱101,第四固定柱101后侧设有电机102,电机102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103,过滤箱3前后两侧均上下对称式设有一组第五固定柱105,每组第五固定柱105的数量为两个,每组第五固定柱105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106,第二滑杆106与第五固定柱105之间均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107,前侧的两个第二滑杆106中间均连接有摆杆104,摆杆104与凸轮103配合,上侧的两个第二滑杆106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08,下侧的两个第二滑杆106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09。
40.清理机构11包括有第一挡板111、把手112、第一转轴113和第一扭簧114,过滤箱3
左右两侧均上下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113,第一转轴113前后两侧与过滤箱3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簧114,第一转轴113上均设有第一挡板111,第一挡板111外侧中间均设有把手112。
41.水流爆破后,使用者可以外接水管,将污水引流至本装置内,使用者通过拉杆6将两侧的夹板5向外侧移动,使得第一直线弹簧8被压缩,然后将排污水管的接口放置在夹板5之间的位置,然后不再对拉杆6和夹板5施加力,在第一直线弹簧8复位作用下,夹板5向内侧移动并对水管进行夹紧,水管中的污水会通过过滤箱3流经第一过滤板108和第二过滤板109上,打开电机102,电机10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凸轮103进行转动,从而凸轮103间歇性带动前侧的两个摆杆104进行反向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滑杆106使得第一过滤板108和第二过滤板109进行反向移动,第二直线弹簧107发生适应性形变,第一过滤板108和第二过滤板109会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第一过滤板108和第二过滤板109进行左右移动,可以更快速的将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使用者关闭电机102,并将排污水管与两侧的夹板5脱离,然后通过把手112将第一挡板111向上翻转,使得第一转轴113进行转动,第一扭簧114发生形变,然后使用者将第一过滤板108和第二过滤板109表面的杂质进行清除,清除完成后,使用者不再对把手112和第一挡板111施加力,在第一扭簧114复位作用下,第一挡板111向下翻转复位。
42.实施例2
4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还包括有搅拌机构12,搅拌机构12包括有第六固定柱121、第一输水管122、混合框123、第二输水管124、第二转轴125、搅拌板126和水泵127,沉淀箱1前下侧设有第六固定柱121,第六固定柱121上设有第一输水管122,过滤箱3底部连接有混合框123,混合框123与第一输水管122连接,第一输水管122与沉淀箱1之间连通有第二输水管124,混合框123中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125,第二转轴125上设有搅拌板126,混合框123后侧设有水泵127。
44.使用者可以将絮凝剂下料至混合框123中,然后启动水泵127,将过滤箱3中的污水抽送至混合框123中,污水流通的过程中,使得搅拌板126和第二转轴125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污水和絮凝剂可以充分反应,混合絮凝剂的污水通过第一输水管122和第二输水管124流动至沉淀箱1中,等待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如此可以进行二次过滤,关闭水泵127,污水静置完成后,使用者将沉淀箱1中的处理后的水排出,并将杂质进行清理即可。
45.还包括有下料机构13,下料机构13包括有托板131、储料框132、推杆133、第三滑杆134、第三直线弹簧135、第一转盘136、限位盘137和第二挡板138,混合框123顶部设有托板131,托板131上设有储料框132,储料框132与混合框123连通,储料框132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滑杆134,第三滑杆134上均滑动式设有推杆133,推杆133和第三滑杆134之间均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135,第二转轴125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转盘136,第一转盘136与推杆133接触配合,第一转盘136上均设有限位盘137,推杆133上侧均设有第二挡板138,第二挡板138均与储料框132底部接触配合。
46.使用者可以在储料框132中加入絮凝剂,初始时,第二挡板138堵住储料框132底部的开口,使得储料框132中的絮凝剂不会向下流动,第二转轴125转动带动第一转盘136进行转动,第一转盘136转动间歇性将推杆133和第二挡板138向上顶起,限位盘137对推杆133进行限位,第二挡板138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堵住储料框132底部的开口,储料框132中的
絮凝剂会间歇性流动至混合框123中,如此可以实现自动对絮凝剂下料的效果,第三直线弹簧135发生适应性形变。
47.还包括有缓冲机构14,缓冲机构14包括有第七固定柱141、连杆142、第四直线弹簧143和缓冲板144,沉淀箱1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式设有第七固定柱141,第七固定柱141上均滑动式设有连杆142,第七固定柱141和连杆142之间均连接有第四直线弹簧143,连杆142之间设有缓冲板144。
48.沉淀箱1中有一部分污水已经开始处于静置的状态,第二输水管124中排出的含有絮凝剂的污水流动至缓冲板144表面,经由缓冲板144流动至沉淀箱1内,如此防止水流过大,使得正在处于静置的污水变浑浊,水流冲向缓冲板144,使得缓冲板144向下移动,第四直线弹簧143被压缩,当第二输水管124中的污水不再排向缓冲板144表面时,在第四直线弹簧143复位作用下,缓冲板144向上移动。
49.还包括有限流机构15,限流机构15包括有水位管151、第三转轴152、单向齿轮153、齿条154、限位块155和悬浮球156,沉淀箱1顶部前侧左右对称式设有水位管151,第二输水管124上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152,第三转轴152之间设有隔离球,第三转轴152上均设有单向齿轮153,水位管151内均滑动式设有悬浮球156,悬浮球156顶部均设有限位块155,限位块155位于水位管151上侧,限位块155顶部均连接有齿条154,齿条154与单向齿轮153配合。
50.还包括有排水机构16,排水机构16包括有排水管161、第三挡板162、第二转盘163和第二扭簧164,沉淀箱1后下侧设有排水管161,排水管161中转动式设有第三挡板162,第三挡板162顶部设有第二转盘163,排水管161和第三挡板162之间连接有第二扭簧164。
51.初始时,隔离球与第二输水管124处于连通的状态,且第三挡板162堵住排水管161,沉淀箱1内装满污水时,此时水位管151中污水的水位高度与沉淀箱1齐平,进而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得悬浮球156带动限位块155和齿条154向上移动,此时通过齿条154与单向齿轮153啮合,使得单向齿轮153带动第三转轴152和隔离球转动四分之一圈,此时隔离球会堵住第二输水管124,使得第二输水管124不再将污水排向沉淀箱1中,当沉淀箱1中污水完全静置完成后,使用者通过第二转盘163转动第三挡板162,使得第三挡板162不再堵住排水管161,第二扭簧164发生形变,然后沉淀箱1中的水不断排出,水位管151与沉淀箱1中的水位下降,然后悬浮球156带动限位块155和齿条154向下移动,此时齿条154与单向齿轮153接触,单向齿轮153进行空转,隔离球仍会堵住第二输水管124,等待沉淀箱1中水完全排出后,使用不再对第二转盘163和第三挡板162施加力,在第二扭簧164复位作用下,第三挡板162反向转动复位,然后使用者手动转动第三转轴152和隔离球,使得隔离球可以再次与第二输水管124连通。
52.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