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卷染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22: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布料染色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染设备。


背景技术:

2.卷染机在染色过程中,都是以卷布辊为动力,欲染的织物从左卷布辊上退绕放出,经过导布棍在染槽的染液中着色,然后卷在右卷布辊上,待左卷布辊上的织物走完后,再倒走回来;如此往复运行,达到染色的目的。
3.授权公告号为cn2118149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卷染机,包括染缸、第一卷布辊、第二卷布辊、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第一从动辊与第二从动辊位于染液中,且第一卷布辊与第二卷布辊位于染液的上方,染缸相对两侧设置有调节槽,染缸中设置有张紧组件,张紧组件包括张紧辊、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与张紧辊的端部相抵接,张紧辊平行于第一卷布辊设置。该实用新型具有对布料进行张紧的效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染布时,仅通过第一卷布辊、第二卷布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带动布料在染缸内往复运动,布料的染色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布料染色的速度,提高工作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卷染设备。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卷染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卷染设备,包括染缸,所述染缸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布料在染缸内运动的驱布装置,所述染缸内设置有辅助染色装置,所述辅助染色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染缸内壁上的两个转动架、若干转动连接在转动架上的染色辊以及带动两个转动架转动的辅助电机,两个所述转动架之间形成供布料染色的空间,所述染色辊用于与布料相抵触,所述染色辊上开设有若干储液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辅助电机驱动转动架转动,染色辊与布料抵触,从而带动染色辊转动,染色辊上的储液槽内的染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布料接触,使染色时染料对布料具有一定的冲击,使染料更容易存留在线与线之间,提高了布料染色的速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9.可选的,所述转动架包括两个圆环以及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染色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圆环上,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圆环内。
10.染液在长时间放置时,容易出现分层、沉淀等现象,会导致染液颜色不均匀而导致织物染色不均匀。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辅助电机带动转动架转动时,转动架上的支撑杆以及染色辊将对染缸内的染料进行搅拌,使染液颜色均匀,从而减少织物染色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12.可选的,所述染缸上设置有用于将布料进行张紧的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辊以及带动张紧辊上升下降的升降件,所述张紧辊转动连接在升降件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升降件带动张紧辊上升,使布料被张紧,布料上纤维分子之间的距离被拉开,使染料更容易进入布料内,提高布料的染色质量,加快了布料的染色速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4.可选的,所述升降件设置有两个且沿张紧辊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升降件包括升降块、驱动螺杆以及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转动连接在染缸上,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套内,所述升降块设置在驱动螺杆穿入染缸的一端,所述张紧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升降块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张紧辊高度进行调节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带动螺纹套转动,螺纹套带动驱动螺杆上升下降,螺纹套与驱动螺杆之间具有自锁功能,在转动完成后就能对张紧辊进行锁紧,螺纹套与驱动螺杆之间的精度也较高,能精确适应不同种类布料的张紧力的调节。
16.可选的,两个所述螺纹套上均设置有同步带轮,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上套设有同步带。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两个螺纹套时,操作人员只需要转动其中一个螺纹套,就能对两个螺纹套进行同步转动,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
18.可选的,所述染缸上设置有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螺杆上的指针以及设置在染缸上的刻度板,所述指针指向刻度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张紧辊的高度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指针以及刻度板直观的观察出自己调节了多少高度,方便操作人员的调节。
20.可选的,所述驱布装置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染缸内的带动辊、若干转动连接在染缸内的导布辊以及驱动带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布料卷在其中一个带动辊上,随后将布料绕过两个导布辊,最终将布料卷在另一个带动辊上,启动驱动电机驱动带动辊转动,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布料在染缸内往复运动,结构简单。
22.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件带动两个带动辊转动,所述连接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皮带,所述主动带轮设置在其中一个带动辊上,所述从动带轮设置在另一个带动辊上,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所述皮带套设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驱动电机带动只需要带动一个带动辊转动,另一个带动辊通过主动带轮以及从动带轮进行驱动,实现一个驱动电机同时驱动两个驱动辊,实现了两个带动辊的同步转动,减少了多个驱动电机驱动带动辊时,对布料产生多余的张紧力,导致布料损坏的情况发生。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辅助染色装置提高了布料的染色速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6.2.通过张紧装置实现将布料进行张紧,使染料更容易进入布料内,提高了染色的质量;
27.3.通过指示装置实现操作人员在调节张紧辊高度时,方便操作人员的调节。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的剖视图,用于表示驱动装置、张紧辊以及辅助染色装置的结构。
30.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c处的放大图。
31.图4是本技术的图1中a

a的剖视图。
32.图5是本技术的图1中b处的放大图。
33.附图标记:1、染缸;11、安装座;12、指示装置;121、指针;122、刻度板;2、驱布装置;21、带动辊;22、导布辊;23、驱动电机;3、连接件;31、主动带轮;32、从动带轮;33、皮带;4、辅助染色装置;41、转动架;411、圆环;412、支撑杆;42、染色辊;43、辅助电机;44、储液槽;5、张紧装置;51、张紧辊;52、升降件;521、升降块;522、驱动螺杆;523、螺纹套;53、连接套;54、同步带轮;55、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卷染机。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卷染机包括染缸1,染缸1内设置有带动布料在染缸1内运动的驱布装置2以及两个辅助染色装置4,染缸1上设置有将布料张紧的张紧装置5。
36.参照图1以及图2,驱布装置2包括两个带动辊21、两个导布辊22以及驱动电机23,两个带动辊21以及两个导布辊2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染缸1内壁两端,带动辊21与导布辊22相互平行,两个导布辊22位于两个带动辊21下方。
37.参照图1以及图2,驱动电机23通过连接件3与其中一个带动辊21相连,连接件3包括主动带轮31、从动带轮32以及皮带33,主动带轮31同轴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带动辊21上,主动带轮31位于染缸1外侧;从动带轮32同轴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带动辊21上;皮带33套设在主动带轮31以及从动带轮32上;染缸1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驱动电机23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1上,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与主动带动同轴固定连接。
38.参照图2以及图3,辅助染色装置4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带动辊21与导布辊22之间,辅助染色装置4包括两个转动架41、若干染色辊42以及辅助电机43,转动架41包括两个圆环411以及八个支撑杆412,四个支撑杆412固定连接在圆环411上,四个支撑杆412均位于圆环411内,四个支撑杆412转动连接在染缸1内侧壁上;辅助电机43固定连接在染缸1外侧壁,辅助电机4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支撑杆412上,若干染色辊4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圆环411上,若干染色辊42均与带动辊21平行,两个转动架41之间形成供布料染色的空间。
39.参照图2以及图3,染色辊42侧面开设有若干沿染色辊42轴线方向延伸的储液槽44,储液槽44沿染色辊42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40.参照图1以及图4,张紧装置5包括张紧辊51以及两个升降件52,两个升降件52沿带动辊21轴线方向分布,升降件52包括升降块521、驱动螺杆522以及螺纹套523;螺纹套523转动连接在染缸1上且竖直设置,螺纹套523位于带动辊21上方,螺纹套523与染缸1沿竖直方向卡接;驱动螺杆522螺纹连接在螺纹套523内;升降块521固定连接在驱动螺杆522下端,张紧辊5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升降块521上。
41.参照图1以及图5,两个螺纹套523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53,连接套53套设在驱动螺杆522上,连接套53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同步带轮54,同步带轮54套设在驱动螺杆522上,两个同步带轮54上套设有同步带55。
42.参照图1以及图5,染缸1上设置有指示装置12,指示装置12包括指针121以及刻度板122,指针121固定连接在驱动螺杆522上端,刻度板122竖直固定连接在染缸1上,指针121指向刻度板122。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卷染机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布料卷在其中一个带动辊21上,随后将布料绕过两个导布辊22、张紧辊51以及两个转动架41之间,最终将布料卷在另一个带动辊21上;之后操作人员通过带动螺纹套523转动,螺纹套523通过同步带55带动另一个螺纹套523转动,从而带动张紧辊51竖直向上运动,对布料进行张紧。
44.操作人员启动辅助电机43以及驱动电机23,辅助电机43带动转动架41转动,驱动电机23以及皮带33驱动两个带动辊21同步往复转动,染色辊42上的储液槽44内的染料冲击在布料上,实现将布料进行染色,提高了布料染色的速度。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