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4: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


背景技术:

2.随着车辆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于车辆零部件的外观质量和性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减振器是车辆的重要零部件,其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其一般包括起减振作用的减振筒体及对减振筒体起到保护作用的防尘管,防尘管用以防止灰尘或砂石进入减振器筒体内损伤活塞杆。
3.目前,国内商用车上多使用筒径较大的减振器,但筒径越大,减振器防尘管直径也随之增大,使减振器的安装空间受限。另外在某些悬架布置场景下,由于减振器斜置安装,受限于减振器安装支架的结构,减振器随悬架上下跳而摆动的过程中,防尘管可能会与安装支架干涉,常规的减振器结构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减振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避免减振器随悬架上下跳动而摆动过程中的防尘管与安装支架之间的干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器,其包括第一筒体、可伸缩的收容在所述第一筒体内的活塞杆、包覆在所述第一筒体外周的第二筒体、罩设在所述第二筒体外周的第一防尘管、与所述第一防尘管连接的第二防尘管以及与所述第二防尘管固定连接的防尘盖,所述第二防尘管的外径和所述防尘盖的外径均小于所述第一防尘管的外径,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第一防尘管和所述第二防尘管,且与所述防尘盖固定连接。
7.所述第二防尘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
8.所述防尘盖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防尘管的外径相等,且两者焊接在一起。
9.所述第一防尘管的端部连接有一密封环,所述第二防尘管与所述密封环固定连接。
10.所述第二防尘管的外径与所述密封环的内径相等,且两者焊接在一起。
11.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防尘盖焊接在一起。
12.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连接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端部连接有一端帽,所述连接环收容在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端帽收容在第二筒体的端部内,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连接环和所述端帽。
13.所述连接环包括第一段连接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环连接的第二段连接环以及与所述第二段连接环连接的第三段连接环,所述第一段连接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段连接环的外径,所述第三段连接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连接环的外径,所述第一段连接环连接
在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二段连接环与所述第二筒体相抵接。
14.所述减振器还包括与所述防尘盖固定连接的第一吊环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第一防尘管的一端的第二吊环。
15.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第一防尘管的一端连接有一盖板,所述第二吊环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盖板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适应多种不同悬架布置场景,其设置有第一防尘管、第二防尘管和防尘盖,三者连接在一起,对减振器筒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灰尘或砂石进入减振器筒体内部损伤活塞杆;第二防尘管的外径和防尘盖的外径均小于第一防尘管的外径,在减振器随悬架上下跳而摆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防尘管和防尘盖与减振器安装支架之间的干涉。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的剖视图;
20.图3是图2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减振器,其包括第一筒体10、可伸缩的收容在第一筒体10内的活塞杆20、包覆在第一筒体10外周的第二筒体30、罩设在第二筒体30外周的第一防尘管40、与第一防尘管30连接的第二防尘管50、与第二防尘管50固定连接的防尘盖60、与防尘盖60固定连接的第一吊环70以及连接在第二筒体30远离第一防尘管40的一端的第二吊环80。
23.第一筒体10的一端连接有一连接环11,连接环11的端部连接有一端帽12,连接环11收容在第二筒体30内,端帽12收容在第二筒体30端部内,活塞杆20贯穿连接环11和端帽12。具体的,连接环11包括第一段连接环111、与第一段连接环111连接的第二段连接环112以及与第二段连接环112连接的第三段连接环113,第一段连接环111的外径小于第三段连接环113的外径,第三段连接环113的外径小于第二段连接环112的外径,第一段连接环111连接在第一筒体10内,第二段连接环112与第二筒体30相抵接。
24.活塞杆20贯穿第一防尘管40和第二防尘管50,且与防尘盖60固定连接。活塞杆20可以在第一筒体10内伸缩运动达到吸收震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减振器采用液力减振器,当车架与车桥做往复相对运动时,活塞(未图示)在减振器的筒体内往复移动,减振器筒
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液体与筒体内壁的摩擦及液体分子的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的,活塞杆20与防尘盖60焊接在一起,保证活塞杆20与防尘盖6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25.第二筒体30远离第一防尘管40的一端连接有一盖板31,第二吊环80与盖板31相连接,第一筒体10与盖板31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
26.第一防尘管40罩设在至少部分第二筒体30外,以有效防护位于其内的减振器的部分结构。第一防尘管40的端部连接有一密封环41,第二防尘管50与密封环41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二防尘管50的外径与密封环41的内径相等,且两者焊接在一起,充分保证第二防尘管50和密封环41连接的稳固性。第二防尘管50的外径小于第一防尘管40的外径,设置较小外径的第二防尘管50,在减振器随悬架上下跳而摆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防尘管与减振器安装支架之间的干涉。优选的,第二防尘管50的外径小于第二筒体30的外径,充分避免减振器工作时,防尘管与减振器安装支架之间的干涉。
27.防尘盖60的外径小于第一防尘管30的外径,设置较小外径的防尘盖60,在减振器随悬架上下跳而摆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防尘盖60与减振器安装支架之间的干涉。防尘盖60的内径与第二防尘管50的外径相等,且两者焊接在一起,保证两者连接的牢固性。
28.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适应多种不同悬架布置场景,其设置有第一防尘管、第二防尘管和防尘盖,三者连接在一起,对减振器筒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灰尘或砂石进入减振器筒体内部损伤活塞杆;第二防尘管的外径和防尘盖的外径均小于第一防尘管的外径,在减振器随悬架上下跳而摆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防尘管和防尘盖与减振器安装支架之间的干涉。
29.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