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墙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软土地区市政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特别是周边环境较复杂时,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基坑支护较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方法,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施工前,应挖导沟准确设置导墙,导墙的功能主要是为保护槽口及保证槽段位置的准确性,支承施工设备的荷载,支承焊接钢筋笼的接长,蓄浆并调节液面,明确施工位置,防止槽壁顶部的坍塌等。
3.现用导墙形式为现浇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以后,导墙将被拆除,无法继续使用,造成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方便,可批量生产,且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5.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板桩单体,所述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板桩单体上方连接有盖板;所述板桩单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两端均设有钩型结构,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连接,所述的板桩单体相互之间通过所述钩型结构适配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钩型结构、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均采用钢板制成。
7.进一步的,所述钩型结构与所述第一板体一体成型制成。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采用弯折型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第三板体均相互垂直。
13.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两端均设有所述钩型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板体用于相邻两个板桩单体之间的连接。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方便,可批量生产,且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桩单体结构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墙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导墙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4.实施例1
25.如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板桩单体,所述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板桩单体上方连接有盖板7,盖板7与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板桩单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共同形成一个导墙的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板桩单体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3以及第三板体4,所述第一板体1两端均设有钩型结构2,所述第二板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4连接,所述的板桩单体相互之间通过所述钩型结构2适配连接,通过所述钩型结构2相互连接,可以将多个板桩单体连接为一体,如图2所示,形成无限延伸的导墙结构。
2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1、钩型结构2、第二板体3以及第三板体4均采用钢板制成。钢板强度高,不易腐蚀,且造价低,降低了成本,且可以重复利用。
27.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钩型结构2与所述第一板体1一体成型制成,具体的,在第一板体1成型时两端同时制成钩型结构,连接时通过相邻的两个钩型结构2相互结合实现紧密连接,不易脱落。
28.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1采用弯折型结构。第一板体1采用弯折型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板体1与导沟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整体导墙结构的稳定性。
2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第二板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采用固定连接可以增强整体的连接牢固性;而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拆分成若干小的结构部件,更加便于运输。
30.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体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4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同样,第二板体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4采用固定连接可以增强整体的连接牢固性;而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拆分成若干小的结构部件,更加便于运输。
3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了增强第二板体3与所述第一板体1连接处的结构支撑,所
述第二板体3与所述第一板体1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结构5。如图1所示,支撑结构5优选采用类似于钩型结构2的结构。采用类似于钩型结构2的结构,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当连接处采用可拆卸连接时,通过采用该钩型的结构,可以方便连接和拆卸。
3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体3与所述第一板体1、第三板体4均相互垂直,即第一板体1与第三板体4相互平行。
33.实施例2
34.如图3和图4所示,另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板桩单体;所述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板桩单体上方连接有盖板7,盖板7与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板桩单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共同形成一个导墙的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板桩单体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3以及第三板体4,所述第一板体1两端均设有钩型结构2,所述第二板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4连接,所述的板桩单体相互之间通过所述钩型结构2适配连接,通过所述钩型结构2相互连接,可以将多个板桩单体连接为一体,如图2所示,形成无限延伸的导墙结构。
3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板桩单体之间还安装有第四板体6,第四板体6的作用是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板桩单体。同样的,第四板体6的两端安装有与板桩单体两端相同的钩型结构2,便于连接固定。
36.本实施例中通过第四板体6间隔替换了实施例1中的板桩单体结构,从而减少了板桩单体的制造数量,降低了成本,同时更加简化了现场的施工。第四板体6采用第一板体1、钩型结构2、第二板体3以及第三板体4相同的钢板制成。
37.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1、钩型结构2、第二板体3以及第三板体4均采用钢板制成。钢板强度高,不易腐蚀,且造价低,降低了成本,且可以重复利用。
38.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钩型结构2与所述第一板体1一体成型制成,具体的,在第一板体1成型时两端同时制成钩型结构,连接时通过相邻的两个钩型结构2相互结合实现紧密连接,不易脱落。
3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1采用弯折型结构。第一板体1采用弯折型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板体1与导沟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整体导墙结构的稳定性。
40.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第二板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采用固定连接可以增强整体的连接牢固性;而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拆分成若干小的结构部件,更加便于运输。
4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体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4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同样,第二板体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4采用固定连接可以增强整体的连接牢固性;而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拆分成若干小的结构部件,更加便于运输。
4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了增强第二板体3与所述第一板体1连接处的结构支撑,所述第二板体3与所述第一板体1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结构5。如图1所示,支撑结构5优选采用类似于钩型结构2的结构。采用类似于钩型结构2的结构,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当连接处采用可拆卸连接时,通过采用该钩型的结构,可以方便连接和拆卸。
43.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体3与所述第一板体1、第三板体4均相互垂直,即第一板体1与第三板体4相互平行。
44.本实用新型的导墙结构,在具体施工时,先装配第一板体1,将若干个第一板体1进
行相互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板体1均与导沟内壁接触,并沿导沟内壁深度方向延伸连接;然后装配第二板体3和第三板体4,将第二板体3与第一板体1分别固定,第三板体4与第二板体3固定,且将第二板体3和第三板体4均埋入旁侧土层中增加固定强度;最后将盖板7分别与第一板体1侧部、第三板体4进行固定即可,构成一个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完成导墙结构的制作后,即可在导墙的保护下进行地下施工,当地下施工结束后,便可拔出整个导墙进行重复使用。
4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可重复利用的导墙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方便,可批量生产,且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