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园林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2.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
3.在生态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程,生态园林中喷泉、景观水池、浇灌等用水主要采用自来水,而雨天污水通常无法直接利用便排入了市政污水管。
4.目前已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431065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包括引水沟、鼓风机、沉淀处理池、充气夹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自吸泵,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将沉淀处理池内部空间分隔成缓流沉降区、过渡区、缓冲区和絮凝沉降区。
5.上述方案中仅通过沉降和絮凝净化水质,然而沉降和絮凝只能除去部分质量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细小颗粒、微生物及异味,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升污水的净化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引水管、第一沉降池、过滤池、第二沉降池、净化池以及回收池,所述引水管与所述第一沉降池连通,所述第一沉降池上端与过滤池上端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溢流孔,所述过滤池下端与所述第二沉降池下端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水孔,所述第二沉降池上端与所述净化池连通,所述净化池与所述回收池连通,所述过滤池内位于所述溢流孔下方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净化池内设置有净化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水管将污水引入第一沉降池内,进行初步沉降,随着污水的通入,第一沉降池内的水位不断提高,至溢流孔处时,第一沉降池内沉降后的污水由上至下通入过滤池内,经过滤组件过滤后再由过滤池下端的排水孔通入第二沉降池内;二次沉降后的污水再进入与第二沉降池连通的净化池内,经净化组件净化后,再进入与净化池连通的回收池内。因此本技术通过多级沉降、过滤和净化联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细小颗粒、微生物及异味,大大提升了污水的净化效果。
10.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固定于所述过滤池底部的导水管以及铺设于所述导水管上方的多级碎石层,所述导水管与外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水孔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多级碎石层可进一步过滤除去杂质,从而进一步提升水质。更进一步地,污水由通水孔进入排水管,再由排水孔通入第二沉降池内进行二次沉降。
12.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透水无纺布层,所述透水无纺布层铺设于所述导水管和所述多级碎石层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无纺布铺设于排水管一方面可阻挡碎石侵入排水管内,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减少杂质吸附。
14.可选的,所述多级碎石层由上至下铺设的碎石粒径逐渐减小。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逐渐减小的粒径可逐级过滤杂质,提升污水的流动性。
16.可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块净化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过多块净化板后可再次提升污水的水质。
18.可选的,所述净化池的内壁开设有插槽,所述净化板的两侧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的方式便于安装和更换净化板。
20.可选的,所述净化池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套设有过滤袋。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由净化池排入回收池之前再由过滤袋进行一次过滤,进一步提升水质,从而更好地利用污水。
22.可选的,所述过滤袋通过卡箍与所述排水管固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的连接便于过滤袋的安装和拆卸,从而可快速对过滤袋进行更换。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第一沉降池、过滤池、第二沉降池、净化池以及回收池,可对污水进行净化从而重新利用污水;
26.2.净化板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净化池内,便于净化板后续的更换。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28.图2是图1中a

a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引水管;2、第一沉降池;3、过滤池;4、第二沉降池;5、净化池;6、回收池;7、溢流孔;8、排水孔;9、导水管;10、通水孔;11、过滤组件;12、透水无纺布层;13、第一碎石层;14、第二碎石层;15、第三碎石层;16、净化组件;17、净化板;18、插槽;19、排水管;20、过滤袋;21、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引水管1、第一沉降池2、过滤池3、第二沉降池4、净化池5以及回收池6。为了便于说明,定义箭头b所指方向为污水流动方向。
33.引水管1的一端与园林道路基层相连通,引水管1的另一端引入第一沉降池2。污水由引水管1流入第一沉降池2内,随着污水的不断流入,第一沉降池2内的液面也不断上升。
34.第一沉降池2内的污水可以是自然沉降,从而沉淀砂石垃圾等质量较大的杂质。也可以是在第一沉降池2内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处理,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及肢体物
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沉降池2内加入絮凝剂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
35.参照图2,第一沉降池2的上端远离引水管1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孔7,溢流孔7同时贯穿第一沉降池2和过滤池3连接的侧壁,从而使第一沉降池2和过滤池3连通。经过絮凝后的污水由溢流孔7进入过滤池3内。
36.过滤池3下端与第二沉降池4下端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水孔8,过滤池3底部铺设有导水管9,导水管9外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水孔10且导水管9远离第一沉降池2的一端插接于排水孔8内,使过滤后的污水由过滤池3通入第二沉降池4内。
37.参照图2和图3,过滤池3内设置有过滤组件11对污水进行多级过滤,过滤组件11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铺设于导水管9外周面的透水无纺布层12以及多级碎石层。具体地,透水无纺布层12由透水无纺布或透水土工布铺设而成,本技术中采用透水土工布铺设,且透水土工布采购自泰安市鸿鑫建材有限公司。
38.参照图3,本技术中,多级碎石层由三层碎石组成,三层碎石的碎石粒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提高透水率,本技术中采用碎石粒径不同的三层碎石,且由上之下铺设的碎石粒径逐渐减小。具体的,多级碎石层由上之下依次为第一碎石层13、第二碎石层14和第三碎石层15,其中第一碎石层13由平均粒径为3厘米的碎石铺设而成,第二碎石层14由平均粒径为2厘米的碎石铺设而成,第三碎石层15由平均粒径为1厘米的碎石铺设而成。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碎石层13位于溢流孔7下方,使得第一沉降池2内的污水可直接落入第一碎石层13上。
39.参照图2,第二沉降池4内的污水可以为自然沉降,第二沉降池4上端远离过滤池3的一侧也开设有溢流孔7,且溢流孔7同时贯穿第二沉降池4和净化池5连接的侧壁,从而使第二沉降池4和净化池5连通。
40.参照1和图2,净化池5内设置有净化组件16对污水进行深层地净化吸附。净化组件16包括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块净化板17,净化池5的内壁开设有插槽18,净化板17的两侧插接于插槽18内,使得净化板17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本技术中,净化板17为板式活性炭过滤器,采购自东莞新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水经净化板17后,进一步提升水质。
41.净化池5远离第二沉降池4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19,污水由排水管19排入回收池6内。为了进一步提升水质,排水管19一端套设有过滤袋20,过滤袋20通过卡箍21与排水管19固定。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袋20由透水无纺布制成。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污水引水管1进入第一沉降池2内,经第一沉降池2的絮凝处理,水位较高处的污水则流入过滤池3内,经过滤组件11进行深层过滤后,进入第二沉降池4内,并在第二沉降池4内进行自然沉降;进一步,由第二沉降池4流入净化池5内,经多块净化板17进行更深层地净化后,通过过滤袋20进入回收池6。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