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吸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

2.高压高静电油烟净化器是将含油腻的烟气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使烟气里油腻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在集油板上。在出油过程中是静电力直接作用在油粒子上,能高效的捕集烟气里的油雾,即使对亚微米的油粒子也能进行有效的捕集除油效率高、自耗少、风阻小、运行费用低、耐高温耐湿、无二次污染、使用寿命长采用自动保护电路,可以在过流、过压的状态下自动保护。
3.目前的油烟净化结构,如公开号cn105817321a的专利,磁场辅助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包括机壳及容置于该机壳并依次设置的油烟进风口、过滤网、极化装置、集油箱、过滤板、抽气风扇、油烟出风口,其中所述过滤网对应覆盖极化装置,所述过滤板对应覆盖集油箱;该油烟净化器在集油箱内垂直于电场设置有多块磁体板,其中每块磁体板均由多块小磁块交替排列而成,用于形成交替分布的辅助磁场。本发明通过在集油箱内增设的辅助磁场,提高了该集油箱对油烟的吸附能力,进而提高了该油烟净化器整体的去油烟效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使用的净化器静电产生效果单一,控制静电的方法简单,不具备多重选择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目前使用的净化器静电产生效果单一,控制静电的方法简单,不具备多重选择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净化器的主体为箱体,所述箱体为前后连通结构,内部设置有蜂箱式通道,箱体的右侧固定设置有两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设置有静电发生器;箱体的前侧内部通过陶瓷支架连接设置有静电架;箱体的前侧中间横梁外安装有前罩壳;所述箱体的前侧横梁中间通过绝缘支架固定设置有两组u形架,两组u形架的开口位置相邻。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选择静电发生器的时候,可以提供直接通电的方式产生静电,而需要切换方式或者需要增加静电产生效率的时候,可以利用u形架快速产生静电,提升了静电的产生效率,有利于持续净化。
9.可选的,所述前罩壳的后侧内部为中空结构,前罩壳的后侧内部上下面均固定设置有金属条,金属条的相邻面后侧设置为弧面结构;金属条的外侧通过金属支架贯穿前罩壳固定设置有扣夹,扣夹为开口向后的u状结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前罩壳的同时,金属条接触u形架,而扣夹能够扣在静电架的外部连接通电,进行静电的输送和分布。
11.可选的,所述u形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玻璃棒;u形架的内侧上下面均设置为v形槽结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棒作为主要的电荷吸引材料,用于制造电荷。
13.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横梁中间旋转设置有偏心轮,箱体内设置电机与偏心轮传动连接;偏心轮的前侧通过偏心轴旋转设置有偏心滑块,偏心滑块外滑动设置有条型框;条型框的两侧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摩擦条,摩擦条吻合滑动设置于u形架的内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偏心轮能够带动条型框持续往复运动,利用摩擦条对玻璃棒进行摩擦,产生静电进行吸附过滤。
15.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前端固定设置有过气通道,过气通道为单向通道结构,过气通道的中间旋转设置有联动轴,联动轴外设置有叶轮,叶轮的中间为内棘轮结构;联动轴外端穿过过气通道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中间为内棘轮结构,叶轮和从动齿轮的内棘轮结构旋转方向相反;过气通道的后侧中间旋转设置有手摇轴,手摇轴外设置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偏心轮与联动轴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从动齿轮和手摇轴能够提供动力,带动叶轮旋转,进一步带动联动轴旋转,利用联动轴带动偏心轮的旋转。
17.可选的,所述过气通道的底部连接设置有连气管,连气管的外侧设置分支并连接有单向阀;连气管的底部连接设置有输气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的设置,为净化器提供了空气输入组件,可以保证空气输入。
19.可选的,所述输气件的顶部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顶部连接设置有踏板,踏板底部与输气件之间设置弹簧杆弹性滑动连接;输气件为中空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输气件和波纹管,为净化器提供了压力输入相应的功能组件。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偏心轮通过偏心滑块带动条型框配合u形架往复运动,使摩擦条接触玻璃棒持续摩擦产生静电,进而利用金属条和扣夹将静电输送到静电架中,提供了双重静电产生方法。
23.2、转动手摇轴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通过内棘轮结构单向带动联动轴旋转,联动轴通过锥齿轮带动偏心轮旋转,进而实现通过手动输入产生静电,提供了根据使用情况和使用地点不同灵活选择的高适用性应用功能。
24.3、踩下踏板,踏板挤压波纹管将空气通过连气管输入过气通道内,空气穿过过气通道时带动叶轮旋转,进一步带动联动轴旋转;松开踏板,踏板能够通过弹簧杆自动复位,以便后续操作,更为省力,提供了更多一重的动力选择。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三、四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三、四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三、四的前罩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三、四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01、控制装置;102、静电架;2、前罩壳;201、金属条;202、
扣夹;3、u形架;301、玻璃棒;4、偏心轮;401、偏心滑块;402、条型框;403、摩擦条;5、过气通道;501、连气管;502、单向阀;503、手摇轴;6、联动轴;601、叶轮;602、从动齿轮;7、输气件;701、波纹管;702、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例一: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参照图1和图2,净化器的主体为箱体1,箱体1为前后连通结构,内部设置有蜂箱式通道,箱体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两组控制装置101,控制装置101内设置有静电发生器;箱体1的前侧内部通过陶瓷支架连接设置有静电架102;箱体1的前侧中间横梁外安装有前罩壳2;箱体1的前侧横梁中间通过绝缘支架固定设置有两组u形架3,两组u形架3的开口位置相邻;在需要选择静电发生器的时候,可以提供直接通电的方式产生静电,而需要切换方式或者需要增加静电产生效率的时候,可以利用u形架3快速产生静电,提升了静电的产生效率,有利于持续净化。
34.参照图1和4,前罩壳2的后侧内部为中空结构,前罩壳2的后侧内部上下面均固定设置有金属条201,金属条201的相邻面后侧设置为弧面结构;金属条201的外侧通过金属支架贯穿前罩壳2固定设置有扣夹202,扣夹202为开口向后的u状结构;在安装前罩壳2的同时,金属条201接触u形架3,而扣夹202能够扣在静电架102的外部连接通电,进行静电的输送和分布。
35.参照图3,u形架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玻璃棒301;u形架3的内侧上下面均设置为v形槽结构;玻璃棒301作为主要的电荷吸引材料,用于制造电荷。
36.参照图3,箱体1的前侧横梁中间旋转设置有偏心轮4,箱体1内设置电机与偏心轮4传动连接;偏心轮4的前侧通过偏心轴旋转设置有偏心滑块401,偏心滑块401外滑动设置有条型框402;条型框402的两侧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摩擦条403,摩擦条403吻合滑动设置于u形架3的内侧;通过设置偏心轮4能够带动条型框402持续往复运动,利用摩擦条403对玻璃棒301进行摩擦,产生静电进行吸附过滤。
37.参照图5,箱体1的右侧前端固定设置有过气通道5,过气通道5为单向通道结构,过气通道5的中间旋转设置有联动轴6,联动轴6外设置有叶轮601,叶轮601的中间为内棘轮结构;联动轴6外端穿过过气通道5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602,从动齿轮602的中间为内棘轮结构,叶轮601和从动齿轮602的内棘轮结构旋转方向相反;过气通道5的后侧中间旋转设置有手摇轴503,手摇轴503外设置齿轮与从动齿轮602啮合;偏心轮4与联动轴6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利用从动齿轮602和手摇轴503能够提供动力,带动叶轮601旋转,进一步带动联动轴6旋转,利用联动轴6带动偏心轮4的旋转。
38.参照图5,过气通道5的底部连接设置有连气管501,连气管501的外侧设置分支并连接有单向阀502;连气管50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输气件7;单向阀502的设置,为净化器提供了空气输入组件,可以保证空气输入。
39.参照图1,输气件7的顶部设置有波纹管701,波纹管701的顶部连接设置有踏板702,踏板702底部与输气件7之间设置弹簧杆弹性滑动连接;输气件7为中空结构;通过设置输气件7和波纹管701,为净化器提供了压力输入相应的功能组件。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实施原理为:直接利用控制装置101内的静电发生器产生静电,进而连接传输到静电架102中进行吸附。
41.实施例二: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4旋转,偏心轮4通过偏心滑块401带动条型框402配合u形架3往复运动,使摩擦条403接触玻璃棒301持续摩擦产生静电,进而利用金属条201和扣夹202将静电输送到静电架102中。
42.实施例三:转动手摇轴503带动从动齿轮602旋转,从动齿轮602通过内棘轮结构单向带动联动轴6旋转,联动轴6通过锥齿轮带动偏心轮4旋转,进而实现通过手动输入产生静电。
43.实施例四:踩下踏板702,踏板702挤压波纹管701将空气通过连气管501输入过气通道5内,空气穿过过气通道5时带动叶轮601旋转,进一步带动联动轴6旋转;松开踏板702,踏板702能够通过弹簧杆自动复位,以便后续操作。
44.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