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因此,电动汽车越来越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电动汽车领域,前门铰链安装固定点使用铝合金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车型前门铰链安装固定点多由两个单一结构构成,强度较低,故存在前门在装配完成自由状态下时,铰链安装梁在前门纵向力作用下变形,导致前门出现下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铰链安装装置,目的是提高强度,避免车门出现下垂现象。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包括设置于a柱支柱上的铰链安装梁,所述铰链安装梁包括两个安装梁本体和与两个安装梁本体连接且位于两个安装梁本体之间的连接梁,安装梁本体为矩形管,连接梁为u型结构。
5.所述安装梁本体包括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垂直连接的第二侧板、与第二侧板垂直连接的第三侧板以及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垂直连接的第四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布置,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布置。
6.所述连接梁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且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与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且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的第三连接板。
7.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四侧板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
9.所述车辆为新能源汽车。
10.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提升整体强度,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可以避免车门出现下垂现象。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门铰链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门铰链安装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3.图3优化前后结果对比图;
14.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a柱本体;2、a柱支柱;3、铰链安装梁;301、第一侧板;302、第二侧板;303、第三侧板;304、第四侧板;305、第一连接板;306、第二连接板;307、第三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包括设置于a柱支柱2上的铰链安装梁3,铰链安装梁3包括两个安装梁本体和与两个安装梁本体连接且位于两个安装梁本体之间的连接梁,安装梁本体为矩形管,连接梁为u型结构。
18.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梁和两个安装梁本体与a柱支柱2固定连接,a柱支柱2的上端与a柱本体1固定连接,a柱支柱2的下端与门槛梁固定连接。铰链安装梁3设置两个,两个铰链安装梁3在a柱支柱2上为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前车门铰链通过螺栓与安装梁本体连接,各个安装梁本体的位置为一个铰链安装点,由上至下依次为铰链安装点1、铰链安装点2、铰链安装点3和铰链安装点4。
19.如图1所示,安装梁本体包括第一侧板301、与第一侧板301垂直连接的第二侧板302、与第二侧板302垂直连接的第三侧板303以及与第一侧板301和第三侧板303垂直连接的第四侧板304,第一侧板301与第三侧板303相对布置,第二侧板302与第四侧板304相对布置。第一侧板301、第二侧板302、第三侧板303和第四侧板304均为矩形平板,第一侧板301、第二侧板302、第三侧板 303和第四侧板30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侧板301、第二侧板302、第三侧板303和第四侧板304的长度大小相同,第一侧板301、第二侧板302、第三侧板303和第四侧板304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两个安装梁本体为对称布置,连接梁的上端与一个安装梁本体固定连接,连接梁的下端与另一个安装梁本体固定连接。
20.如图1所示,连接梁包括与第一侧板301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05、与第一连接板305垂直连接且与第二侧板302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06和与第一连接板305 垂直连接且与第四侧板304连接的第三连接板307,第二连接板306和第三连接板307为相对布置。第一连接板305、第二连接板306和第三连接板307均为矩形平板,第一连接板305、第二连接板306和第三连接板307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连接板305、第二连接板306和第三连接板307的长度大小相同,第一连接板305、第二连接板306和第三连接板307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连接板305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板301的长度,第一连接板305与第一侧板301的厚度大小相同,且第一连接板305和第一侧板301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二连接板 306的宽度小于第二侧板302的宽度,第二连接板306的宽度方向与第一连接板 305的宽度方向相垂直,第二连接板306的厚度与第一连接板305和第二侧板 302的厚度大小相同。第三连接板307的宽度小于第四侧板304的宽度,第二连接板306的宽度方向与第三连接板307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二连接板306的宽度与第三连接板307的宽度大小相同,第三连接板307的厚度与第一连接
板 305和第四侧板304的厚度大小相同。
21.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板305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一侧板30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06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二侧板302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307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四侧板304固定连接。
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结构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此车门铰链安装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和图2,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所以其具有上述车门铰链安装装置的所有优点。
23.在本实施例中,车辆为新能源汽车。
2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包括设置于a柱支柱上的铰链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梁包括两个安装梁本体和与两个安装梁本体连接且位于两个安装梁本体之间的连接梁,安装梁本体为矩形管,连接梁为u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梁本体包括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垂直连接的第二侧板、与第二侧板垂直连接的第三侧板以及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垂直连接的第四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布置,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且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与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且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的第三连接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安装梁本体的第四侧板固定连接。5.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新能源汽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铰链安装装置,包括设置于A柱支柱上的铰链安装梁,所述铰链安装梁包括两个安装梁本体和与两个安装梁本体连接且位于两个安装梁本体之间的连接梁,安装梁本体为矩形管,连接梁为U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铰链安装装置,提升整体强度,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可以避免车门出现下垂现象。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


技术研发人员:方华 陈鹏 黄伟男 蔡亚兵 范晓艳 赵静远 王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