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调四通阀部件焊接冷却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四通阀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空调四通阀部件焊接冷却工装。


背景技术:

2.空调设备主要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室外机中具有四通阀部件,四通阀部件是空调具备冷、暖风功能转换的关键零部件。四通阀部件在生产制造时,主要通过焊接组装而成,四通阀部件焊接后需要进行焊点的冷却,目前采用的冷却方式是通过水流冲刷的方式来冷却焊点。
3.现有的冷却方式只能实现局部的冷却,从而存在冷却不均导致阀体的内阀块灼伤、管路内进水的问题,进而会导致空调外机的性能异常。此外,通过水流冲刷进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水流的冲击以及快速的热交换,会使部分溅起的水滴迅速升温,当人员拿取四通阀时,容易被溅起的水花烫伤,进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四通阀部件焊接冷却工装,使四通阀部件焊接后可以浸泡至冷却水中进行冷却,浸泡冷却的冷却均匀,且不会溅起高温水花。同时,使四通阀部件只能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入冷却水槽,能够避免四通阀进水。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四通阀部件焊接冷却工装,包括:
6.支架;
7.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顶部,其用于盛装冷却水;
8.其中,所述冷却水槽内部空间的形状、大小与四通阀部件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时的外轮廓的形状、大小相同。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水槽的内部空间还具有向外侧延展的延展部,所述延展部处竖直地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底部贯穿所述冷却水槽的槽底并能够连接供水管路。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水管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冷却水槽的顶部高度。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通过通水管顶部管口流出的冷却水流至冷却水槽的外部。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水管紧贴且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冷却水槽的内壁。通过本实施方式,通水管紧贴并固定连接冷却水槽的内壁,便于制作冷却工装时通水管的装配。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水槽的深度大于四通阀部件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时其焊点所在位置距其底部的距离、小于四通阀部件的管口距其底部的距离。通过本实施方式,保证四通阀部件放置进冷却水槽后,其焊点能够浸泡至冷却水中,且冷却水水面的最大高度不会超过四通阀部件的管口高度,即便在冷却水水面为最大高度时也不会进水。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底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中心的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却水槽底部表面的中心。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冷却水槽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通过本实施方式,底板位于冷却水槽的正下方且对应覆盖的范围大于冷却水槽对应的范围,这样提高了冷却工装的稳定性。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本实施方式,通孔减少了底板的制作材料,进而减轻了底板乃至冷却工装整体的重量。同时,通孔减小了底板能够接触水箱的面积,在水箱乃至底板本身可能存在不平整的情况下,提高支架在水箱中放置的稳定性。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提手结构,所述两个提手结构关于所述底板的中心对称。
17.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四通阀部件焊接冷却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四通阀部件焊接冷却工装,通过设置的冷却水槽盛装冷却水,使四通阀部件焊接后可以浸泡至冷却水中进行冷却,浸泡冷却的冷却均匀,且不会溅起高温水花。同时,将冷却水槽内部空间的形状、大小设置为与四通阀部件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时的外轮廓的形状、大小相同,进而使四通阀部件只能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能够避免四通阀进水。
附图说明
20.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21.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工装的冷却水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工装的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3.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24.附图标记:
[0025]1‑
支架,11

底板,111

通孔,12

支柱,2

冷却水槽,3

通水管,4

提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四通阀部件焊接冷却工装,包括:
[0028]
支架1;
[0029]
冷却水槽2,冷却水槽2设置在支架1的顶部,其用于盛装冷却水;
[0030]
其中,冷却水槽2内部空间的形状、大小与四通阀部件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时的外轮廓的形状、大小相同。
[0031]
具体地,如附图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工装用于对焊接后的四通阀部件进行冷却。支架1顶部设置冷却水槽2,冷却水槽2中盛装冷却水,四通阀部件焊接完毕后浸泡在冷却水中,以此替代现有水流冲洗的冷却方式。相较于水流冲洗冷却,浸泡冷却的冷
却更加均匀,且不会溅起高温的水花,能够保证四通阀的产品质量,同时避免高温水花烫伤人员的安全风险。
[0032]
同时,冷却水槽2内部空间的形状、大小依照四通阀部件的具体形状、结构即大小设置,即对应四通阀部件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时的形状、大小。这样四通阀部件在放入冷却水槽2中时,只能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且不会在冷却水槽2内部产生晃动、倾倒,能够避免冷却水由管口进入四通阀内部,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
[0033]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冷却水槽2内部空间的形状、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冷却水槽2内部空间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但必须满足四通阀部件只能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才能放置入冷却水槽2;同时,冷却水槽2内部空间的大小也可以略大于四通阀部件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时的外轮廓大小,这样可以便于四通阀部件的放入,但必须保证四通阀部件在冷却水槽2内部没有完全倾倒或倾斜至其管口高度低于冷却水水面的活动空间。
[0034]
优选地,冷却水槽2的深度大于四通阀部件以管口朝上的姿态放置时其焊点所在位置距其底部的距离、小于四通阀部件的管口距其底部的距离。
[0035]
具体地,这样保证四通阀部件放置进冷却水槽2后,其焊点能够浸泡至冷却水中,且冷却水水面的最大高度不会超过四通阀部件的管口高度,即便在冷却水水面为最大高度时也不会进水。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水槽2的内部空间还具有向外侧延展的延展部,延展部处竖直地设置有通水管3,通水管3的底部贯穿冷却水槽2的槽底并能够连接供水管路。
[0037]
具体地,如附图图1所示,冷却水槽2的内部空间还具有向外侧延展的延展部,延展部处设置有通水管3,四通阀部件放入冷却水槽2中时,通水管3对应在四通阀部件外轮廓的外侧。通水管3用于连接供水管路并向冷却水槽2供水,由于通水管3竖直设置,供水时的压力不宜设置过大,控制供水压力使水流刚好可以从通水管3的顶部管口溢流出即可。
[0038]
优选地,通水管3的顶部高度低于冷却水槽2的顶部高度。
[0039]
具体地,如附图图1所示,通水管3的顶部高度低于冷却水槽2的顶部高度,以此避免通过通水管3顶部管口流出的冷却水流至冷却水槽2的外部。
[0040]
优选地,通水管3紧贴且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冷却水槽2的内壁。
[0041]
具体地,通水管3紧贴并固定连接冷却水槽2的内壁,便于制作冷却工装时通水管3的装配。
[0042]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底板11以及垂直连接于底板11中心的支柱12,支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冷却水槽2底部表面的中心。
[0043]
具体地,如附图图2所示,支架1用于支撑冷却水槽2,便于操作。实际应用时,支架1放置在顶部敞开的水箱中,冷却水槽2位于水箱的上方,这样即便冷却水槽2中有冷却水流至外部,也可以通过水箱盛接并搜集。
[0044]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1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大于冷却水槽2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
[0045]
具体地,底板11位于冷却水槽2的正下方且对应覆盖的范围大于冷却水槽2对应的范围,这样提高了冷却工装的稳定性。
[0046]
优选地,底板1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11。
[0047]
具体地,如附图图2所示,通孔111减少了底板11的制作材料,进而减轻了底板11乃至冷却工装整体的重量。同时,通孔111减小了底板11能够接触水箱的面积,在水箱乃至底板11本身可能存在不平整的情况下,提高支架1在水箱中放置的稳定性。
[0048]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提手结构4,两个提手结构4关于底板11的中心对称。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0]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